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第157章 囚笼
    【】(iishu),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了整个山谷……

    “啊……”

    伴随着一声枪响和一声惨叫,民兵连的民兵都睁开了眼睛,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后半夜一直没睡着的王木生,苦笑着看了看依旧没有半点萎靡的刘玄笑:“后半夜我数了,刘老先生的枪,一共响了三十三下,也就是说,还剩下不到七十个人。”

    “还剩六十二个,前半夜还有几个倒霉蛋。”刘玄笑看了看有些小心思的王木生,“昨天,我爹最先射杀的是军官和老兵,剩下的,已经没多大价值了,而且,活着的可能不到六十了,冻了一晚上,还没死的,命也不长了。”

    王木生一脸哭腔:“那好歹也留几个俘虏呀!”

    还要俘虏?刘玄笑看了看王木生:“王先生,你要是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我保证你不会再想留俘虏。”

    王木生一愣,想了想回答道:“他们化妆成八路军,不就是想搞破坏吗?”

    “搞破坏用得着电台吗?”

    见王木生愣在那里,刘玄笑苦笑着解释道:“打蛇打七寸,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批人就是干这个的,是专门奔着你们八路军总部的首相来的。”

    王木生被吓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说了。

    在旁边看热闹的其他的民兵,也都被吓坏了,半天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枪响……

    “老七,过来吧,剩下的,没有多少战斗力了,开始清理吧!”

    听见自家老头发话,刘玄笑迅速地站起来,几步冲进的树林里……

    没过多久,王木生就听见了山谷里传来的格外沉闷的枪声……

    而后,那令王木生失眠的枪声也响了起来……

    两种枪声交替持续了十几分钟,山谷里渐渐地静了下来……

    “王书记,领着你的人打扫战场吧!”

    王木生领着民兵将四处散落的尸体搜集起来,统一放到一块空地上。

    看着地上整整齐齐的“八路军战士”的尸体,王木生心惊肉跳。

    虽然知道这些人肯定不是八路军,可除了衣服上没有补丁、小队伍里携带的小型电台,还有日本人标志性的罗圈腿之外,就再也没有能判断出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的外部特征了。

    流云将在尸体身上搜罗了半天,也只是找到了一本隐约记载着这一百多人隶属的笔记本:一百多人,除了翻译向导,其他的均来自第36师团的224联队。

    见王木生眼巴巴地瞅着自己,流云随手将笔记本扔给了他。

    王木生将笔记本往怀里一揣,指了指地上的尸体:“刘先生,咱们该怎么处理……”

    流云意味深长地看一眼王木生,笑着回答道:“不出意外的话,八路军总部的人,应该马上就到了吧?”

    说曹操,曹操到。

    流云的话音刚落,民兵连夜里休息的山头上出现了人影……

    看着即将“诈尸”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叔仁,流云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自己这只巨型的蝴蝶煽动了翅膀,历史课本上很多应该已经“牺牲”了的人,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不过,让流云意外的是:刘玄礼竟然混进了革命队伍里。

    更让流云吃惊地还在后边:左叔仁将尸体身上的衣领一一扯开,检查衣服内里的胸口处……

    查验完,左叔仁看了看王木生,叹了口气:“王书记,将尸体上的八路军军装都给扒了吧!”

    王木生看了一眼流云,得到点头应允后,才开始组织手底下的民兵扒衣服。

    处理完“假八路”,左叔仁几步走到流云跟前,伸出了手:“刘老先生,久仰大名了,我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叔仁。”

    “幸会!”

    “我受我们总司令朱建德同志的委托,过来迎接您。”

    流云笑了笑:“客气了。”

    接上了流云父女的左叔仁,很快就带着队伍返回了驻地。

    看着队伍逐渐地远去,李亚男轻轻地推了推王木生:“书记,刚才那位是左副参谋长?”

    王木生点了点头。

    “呦,没想到,那个刘老头还是个大人物。对了,他们还有一些东西没拿呢?”

    “刘老先生托我送你了,”王木生笑着看了看李亚男,“只是……”

    “只是什么?”

    “刘老先生说,希望你能对得起那些手术设备。”

    “糟老头子!就知道他没安好心。”

    ……

    “啊嚏!”

    流云摸了摸鼻子,一脸严肃地看着刘玄礼:“这么说,两个中队的日军特种部队,都已经不存在了。”

    “恐怕是这样。”

    流云叹了口气:“日军里面,也不是没有人才的。代号为雪兵团的第36师团,只是一个刚组建了三年的治安师团。”

    不过,流云也知道,第36师团的特种部队,也只是昙花一现,今后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支了。

    越是精锐的日军师团,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就越教条,也只有二三线的治安师团,才会诞生出想要“一劳永逸”的危险“奇葩”。

    对于已经栽在自己手上的第223联队的第九中队,刘玄礼也有一丝后怕:由益子重雄率领的“斩首”小队,差不多都快到着八路军的总部附近了……

    尽管在装备和训练上,所谓的“益子挺进队”离第44狙击团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可能让第44狙击团在战斗中出现减员,这还是刘玄礼第二次见:第一次是在金陵会战的战场上,那时的第44团,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团”。

    解决了“斩首”部队,另外一个问题,又摆到了刘玄礼面前:囚笼政策。

    听完了刘玄礼介绍的根据地情况后,流云也有些头疼:自己在金陵给日军来了那么一下子,日军是老实了一阵子;可日军老实的时候,也没闲着,虽然不敢烧杀,可是却把劫掠后的平民给赶到了根据地……

    至于现在,美国已经宣战,不管炎黄光复会是哪里的,日本都不用顾忌了,直接开始了肆无忌惮劫掠,而且还掀起了报复性的烧杀……

    而且,为了防止根据地的八路军聚集兵力,对日军的主力部队造成与百团大战类似的重大伤亡,日军推行起了与历史上相同的“囚笼政策”……

    (iishu)是,,,,!



第158章 扩编
    【】(iishu),

    小规模特种作战是奈何不了经过加固的碉堡和封锁线上的装甲车的,不过……

    流云抬头看了一眼正愁眉不展的刘玄礼:“想要敲开王八壳子,就需要一把铁锤子。”

    “铁锤子?”刘玄礼眼睛一亮,可随即有暗了下来,“爹,远水解不了近火,咱们跟八路军还有犹太人混编的那个装甲旅,现在还在和田呢!”

    话音刚落,刘玄礼就发现自家老头子的脸上那异样的眼神。

    不甘心的刘玄礼想了想,马上有了主意:“装备留在原地,只运输人员,然后就近调集装备?”

    流云点了点头,微笑着回答:“正好六盘山附近的装甲师准备换装了。”

    刘玄礼一脸惊讶:“那您不是为了日军的特种部队而来的?”

    流云笑了笑:“比起八路军的首长,你的反应够迟钝的。人家一收到我空降过来的消息,就猜出来我的目的。”

    虽然嘴上是这样说,但一想起自己可能见证日军特种部队的灭亡,流云心里还是有些小高兴的。

    而八路军总部,大家则是对某个“人形自走的灾难召唤器”诽腹不已。

    “这位刘老先生,还真是够能折腾的。”

    朱建德笑着看了看一脸苦笑的刘明昭:“明昭同志,这位老先生,现在可是西北的太上皇,咱们可是一直都在沾人家的光。”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刘明昭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这刘老头子,藏得够深的,才大半天,把一个一百多人的精锐日军中队,给硬生生地耗死了。”

    “虎父无犬子。”朱建德叹了口气,“光是这培养孩子的水平,就值得咱们学习的。”

    “不过,老先生来得也真是时候。也该让日军见识一下咱们的装甲部队了。”

    见刘明昭一脸期待,朱建德问了一个让他头疼不已的问题:“明昭同志,想好怎么分配这个装甲部队了吗?”

    一听分配,刘明昭的脑袋都大了:自从年初装甲部队基本成军的消息传到八路军总部,八路军下辖的三个师的师长,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打一份申请报告,要求将装甲部队分配到自己师;狼多肉少,编制只有一个团的装甲部队,怎么分配,成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更让刘明昭头疼的,还是装甲部队的油料消耗:根据八十而集团军提供的资料,酒泉生产的代号为lt-39的坦克,油耗比八路军装备的酒泉十**卡车还要高出很多……

    而在刘明昭心疼自家柴油的时候,八路军还没有编制的装甲团,已经被空运到了六盘山。

    看到第199师训练场地长整整齐齐的t-39时,八路军带队团长许德华,心就是一凉:在和田接受训练时,lt-39坦克的高油耗就让人咋舌,六百升的油箱,只能让坦克行驶不到五百公里……

    于是,许德华轻轻地拍了拍马重山的肩膀:“马老大,怎么还是lt-39?”

    马重山笑了起来:“德华,外销的能跟自用的一样吗?和田基地那些坦克,用的都是最早的那一批发动机,皮实耐用是不假,可油耗高得吓人。至于这些坦克,真正的代号是lt-39a5,已经大改过五次了。”

    一听是改进型的,许德华双眼一亮,走到最近的坦克跟前,观察了一番:“对了,马老大,训练了这么久,还不知道这个代号里的lt是什么意思?”

    “lighttank轻型坦克的缩写。”马重山叹了口气,“以现在十八集团军的燃油产量和储备,这一型坦克是最合适的。”

    “轻型,那就是还有重型的喽?”许德华来了精神,一脸八卦地看着马重山。

    “不是重型,叫主战坦克,代号bt。”马重山自豪地笑了笑,“现在有了克拉玛依和塔里木,这两个产能巨大的大油田,第199师估计是要换装主战坦克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功夫,有一个人来到了俩人跟前。

    见许德华朝自己使眼色,马重山一偏头,看见了自己的老熟人:“黄胜!”

    “呦重山呀!”黄胜将马重山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你这是来接收装备的?”

    马重山摇了摇头,然后给黄胜介绍了一下许德华:“这是来接收装备的许团长,华共方面的高才生。”

    介绍完许德华,马重山有些好奇地看着黄胜:“黄哥,你不是装甲师的师长吗?现在?”

    黄胜面带笑意看着马重山:“如果不出意外,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能又要混在一起了。”

    马重山一脸惊悚地盯着黄胜:“哥,你别开玩笑,你带的装甲部队可是有过实战经验的。”

    “装甲部队师改旅的文件,还没下到你手里吧?”

    见马重山确实不知情,黄胜只好解释道:“因为装甲部队的特殊性,也为了指挥更加经过,上边决定装甲部队不再采用步兵的师团连制,而是采用军旅营编制。”

    马重山思考了一下,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集中火力优势?”

    “还有后勤辎重统一管理,减轻后勤压力。”黄胜叹了口气,“装甲部队对于后勤的要求你是知道的。”

    旁边的许德华小声地问了一句:“那我们团?”

    黄胜笑了笑:“按照我们的想法,最好是再在往里填充一些后勤和摩托化步兵,扩充成旅。毕竟训练的时候,除了没有辎重部队和摩托化步兵,你们团的装甲兵,就足够扩充起两个装甲营了。”

    听了黄胜的解释,许德华才想起来:训练的时候,团里的装甲兵人手的确是有点多了。

    看着满怀期待的许德华,黄胜感慨良深:从欧洲那边传来的情报,德国的装甲师还是师团连编制;而华夏这边,对付以步兵为主的日军,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坦克,只能将装甲力量缩编,将剩余的编制用到摩托化步兵身上。

    逛完了巨大的装备停放场,天已经黑了,许德华召集团里的骨干开会,商讨可能会遇到的扩编问题。

    第二天,许德华接到了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上级要求他按照清海方面的建议扩充编制,不足的人手,由清海方面帮助补充。

    (iishu)是,,,,!



第160章 推进
    【】(iishu),

    听到空地协同,黄胜也愣了一下,可随即就反应过来:这是在拿第十八集团军做实验。

    初掌大军的许德华,从行军开始,就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什么岔子,结果行进了五天,大部队才刚进陕省。

    虽然明知道许德华犯了行军过缓的大忌,以黄胜为首的装甲参谋团队也没提醒,只是每天悠哉游哉地坐在超大的指挥车上悠闲地喝着茶。

    等赶到延州,准备补给发现后勤补给部队的油料还剩大半时,许德华才回过神,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误。

    这时,许德华才意识到,真正的部队主官,不是那么好干的。

    “爱惜装备是没错的。”黄胜看着像小孩子一样承认错误的许德华,笑着解释道,“不过,过分的爱惜,那就是浪费了。你知道我当装甲师的主官时,我们的马司令是怎么交代的吗?”

    没等许德华回答,黄胜就继续讲道:“整个装甲师极限行军,直到全师完好的坦克,用一拖一的办法,都不够用时,才停下来。”

1...5152535455...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