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本章完)
(iishu)是,,,,!
第153章 踩着鹰酱过河
【】(iishu),
流云扫了一眼正要往试验台上固定的“斯贝k202”发动机,然后回头看了看刘玄英:“不错,能把将我给你们的错误数据剔除出来。”
刘玄英冒出一头黑线:“爹,约翰牛已经开始启动涡轮发动机计划了,时间紧迫,您就不能给个现成的答案吗?”
流云摇了摇头:“不急,难道你没发现,涡轮前的燃气温度和高压压气机的转速,决定着发动的热效率吗?”
“是这么回事,”刘玄英点了点头,“可是,难道他们就发现不了吗?”
“发现了是一回事,可能是要想实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流云笑了起来,看了看试验台上的发动机,“难道你在模拟试验的时候没有发现,材料的选择上,从来没有遇到过门槛吗?”
见刘玄英愣在那里,流云叹了口气,自己在基地的资料库里,存储了大量的材料学方面的资料:从材料的性能,到材料的发展路线,再到材料的冶炼加工工艺,一应俱全;就连兔子一直眼馋,用了“写轮眼”都没“写”出来的各种规格的碳纤维工业化工艺,都一应俱全……
没有人会知道,“晨曦”资料库里存储的材料方面的资料会有多值钱。
毫不夸张地讲,材料方面随便拿出一张曲线图,拿到外国,找个识货的人,随便都可以买几十乃至上百万美元:因为曲线上的数据,可以让相关的材料研究所,节省更多的资金和时间。
有了材料和工艺,剩下的就生产技术了。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每逢闲暇,流云都会前瞻性地开发一些材料加工工艺,如激光加工、等离子喷涂、镍基单晶铸造等。
而刘玄慧收底下的部分材料研究所,偶尔也会收到流云的特殊任务:将资料库里的一些需求量不是很大,但高温力学性能却极其优秀的合金,小批量工业化生产。
刘玄英不会想象得到,在她嘴了“可以随便使用”的材料,现在在欧美列强的实验室里,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了鸡,剩下就是蛋的问题了。
一向喜欢踩着别人过河的流云,直接照搬了鹰酱的“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
这个计划的关键,就是将涡扇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作为一个整体——“核心机”,然后通过不断的试验,确定各种推力要求下,“核心机”内部各部分的最佳搭配。
而后来鹰酱的各种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发动机,其原型基本上都原自这个“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
于是“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变成了“核心机系列化”任务,落到了刘玄英头上。
刘玄英一甩手,将任务派给了航空发动机所,为了安慰一下发动机所众多小伙伴们的心灵,航发所在“斯贝k202”没有定型之前,也有了一个代号302所。
没等302所的小伙伴们高兴了几天,隔壁的飞行器外形研究所,不但有了代号303,而且将有着最新锐的超音速风洞的酒泉某实验基地敛入怀中。
而刚获得了代号的303所,不出所料地接到了新型战斗机的相关任务:优化代号为“jf-17”的战斗机的气动外形,使之与“斯贝k202”相匹配。
为了“拉郎强配”,西北又成立了负责机体设计和控制系统的304所;而航电系统,则由计算机1021所……
再后来,负责通讯和雷达技术的研究所,也有了代号……
看着围绕在jf-17周围的一连串的研究所代号,意气风发的刘玄英,又蔫了……
就在流云高兴地看着枭龙逐渐成形的时候,刘玄恭一封电报将流云的好心情,全都给搅没了:前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的继任冈村宁次,提出了烬灭作战策略。
本以为在金陵屠被掉了近四个师团后,日军就会老实一点,流云没想到,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候,烬灭作战,即“三光政策”还会出现在日军的战术里。
流云咬了咬牙,抓起笔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刘玄智:“不教而诛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不过,要是明知故犯,那需要明正典刑了。”
1942年4月,就在日军准备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的时候,美国的报纸刊登了“炎黄光复会”的声明: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1942年5月中旬的某一天,忙了一天回到住处的刘玄英,接到了自家大姐刘玄凌的电话:自家老头子他的跟屁虫老七,不见了……
刚开始,刘玄英还以为自家大姐只是跟自己开玩笑,可等到想蹭饭的时候,刘玄英才发现:自家老头子,真的,真的丢了。
于是,酒泉工业基地内顿时鸡飞狗跳,第二天,在外地的其他几个姐姐都赶到了酒泉。
在几位姐姐的蛊惑下,刘玄智搜查了自家老头子的房间,结果在自家老头子的桌子上发现了一份电报:日第36师团疑似出现特种部队。
看着又回到自己手里的电报,刘玄智欲哭无泪:家里的几个姐姐,还不知道会则么收拾自己呢!
果不其然,见到刘玄智手里电报的第一面,刘玄琪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狂喷:“小智,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你有媳妇儿了,你就把咱家唯二的两个饭票给放跑了。”
大龄剩女刘玄琪在旁边起哄:“就是!就是!”
这都哪跟哪呀!
“老六,你那个基因编辑项目完成了吗?”
刘玄琪的心被刘玄心一句话给浇得凉凉的。
“二姐,你说咱爹是不是嫌弃我?”刘玄琪一脸沮丧,“为什么我的研究所,就得在偏远的沙漠里?”
“老六,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咱爹哪次不是有空就会专门去看你。”
“五姐,你还说我,你不也一样吗?”
刘玄凌有些不耐烦了,敲了敲桌子:“我说你们几个,能不能停一下?现在是讨论咱爹到底去哪了?还有,都是大人了,不用每天都缠着咱爹吧?”
“哦。”
刘玄凌瞥了一眼刘玄舒和刘玄琪:“两个醋坛子,不就因为咱爹出去玩没带你俩吗!”
“大姐,这可不是出去玩。”刘玄智畏畏缩缩的举起了手,然后将电报递了过去。
刘玄凌掸了掸电报:“看见了没,不带你们,因为你们的战斗力太渣了!”
“切!”
感谢某位知名不具的书友打赏
(本章完)
(iishu)是,,,,!
第154章 自立更生
【】(iishu),
就在刘家的儿女激烈讨论着“爸爸去哪儿了”的时候,“爸爸”正挂在太行上山中段西麓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而“天山童姥”刘玄笑,则是笑眯眯地看着身边的小八路,拿着红缨枪指着自家老爹。
看着被“色诱”了的儿童团团员,流云心里直发苦:虎落平阳被犬欺,可对方又是小孩子,自己也不好跟他一般见识。
没过多久,一群装备参差不齐的民兵,将“全副武装的老特务”救了下来。
因为身处八路军总部腹地,敌人又十分配合,精明的民兵队长也不敢私自处理,将“两个大麻烦”交到了县委。
见到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的“降落伞”,辽县县委立马将情况上报,收到的却是八路军总部“不要怠慢,等待上级下一步指示”的命令。
李亚男气呼呼地瞪了一眼得意的“老特务”,蛮不情愿的解开了他手腕上的绳子。
听力早就超越了正常人的流云,听见小姑娘从身边走过时嘴里嘀咕的“狗特务”,额头上直冒汗:自从行医以来,自己靠着这张带着“友善n+”光环的脸,已经“骗”过不少人了,没想到老了,却名节不保……
县高官王木生倒是通情达理,一个劲地给流云赔礼道歉:“老人家,真是对不住了。”
流云笑着摇了摇头:“这真不怪你们,正常程序。”
“那就好。”
王木生松了口气:听上边的口气,这位老爷子,明显是个大人物。
“对了,我那箱子……”
“我们一点都没动。”王木生赶紧解释道,“只是那个降落伞……”
流云一头黑线,叹了口气:“那是染成天青色的棉布做的,你们帮忙给处理了吧,只要把绳子留下来就可以了。”
“那……”书记有些为难。
流云长叹了口气:“放心吧,你们的上级不会因为这事为难你们的。”
“那就太感谢您了。”
就在这时,有位八路军战士走进来,在王木生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王木生的脸色顿时变了,一脸歉意地看着流云:“老先生,对不住了,您那箱子里的药品……”
流云脸色微变:“有伤员?”
王木生无奈地点了点头。
“我学过医,能不能让我看一下伤员?”
“那就太感谢了!”
县上简陋的医院里,流云的“对头”李亚男正手忙脚乱地包扎伤口。
见到对方堪称拙劣的包扎手法,流云从刘玄笑手里接过手术器械箱,走上前去,一把扯开李亚男,拿出剪刀将已经包扎好的纱布剪开……
看到“老特务”流利地取弹片、清创、上药、包扎,一气呵成,李亚男的脸红了。
将十几个伤员的伤口重新处理了一遍之后,流云松了口气,将用过的手术器械放到一边,站起来,看了看王木生:“王书记,能带我看一下他们受伤的地方吗?”
王木生看了看李亚男,随即吩咐道:“李干事,你带着两位客人,去看一下现场。”
李亚男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一个小时后,几个人越过了流云“被俘”的山头,来到了民兵的警戒阵地上。
“就是这里了。”李亚男朝流云指了指茂盛的树丛,“当时民兵连的人,也没有看清楚手榴弹是从哪里来的,不过好在威力不大,而且是落到树林里,没有人牺牲。”
仔细勘察了一番现场之后,流云叹了口气:“不是炮弹,是掷弹筒。”
说完,流云看了看李亚男:“你们的民兵能判断出来他们是从哪个方向发射的吗?”
李亚男走到民兵中间用晋省的方言询问了一番……
“就是这里了!”流云指了指地上的两道清晰的沟槽,叫住了正要往前走的李亚男。
“这么远?”李亚男站在痕迹附近,回头看了一眼民兵连的阵地,距离足足有一里多地……
往回返的路上,看着一脸深沉的流云,李亚男有些困惑,一向是乐呵呵的老头子,怎么突然……
“喂,我说……”
李亚男刚开口,就被刘玄笑给拉住了:“我爹正在想事情,大妹子。”
还大妹子,李亚男仔细地打量了刘玄笑一番:“小妹妹,你叫错了吧?”
“好吧,大姐姐。”
刘玄笑第一次见到这么希望变老的女人。
回到县委驻地,流云将王木生拉到了一间没人的房间里。
“老先生,可是有什么收获?”
流云没有回答,只是皱着眉头问了一句:“你们平时跟上级或者是八路军总部联络的时候,有接头暗号吧?”
一听流云这么问了一句,王木生皱起了眉头。
“有些话,本不该由我这个外人来说,可是,形势不由人。”流云叹了口气,“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提醒一下,有一支日军的游击队在附近活动,而且,他们穿得极有可能是八路军的衣服。”
王木生一脸惊骇,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流云:“这……”
“我也没办法证明我说的是真话,”流云苦笑着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所以,如果你相信的话,就吩咐一下周围的民兵,只是多了一道程序,如果不信,我也没办法……”
沉默了一阵子,王木生才开口道:“这事,就按您说的办吧,反正只是多了一道手续。”
当晚,王木生就召集了附近的民兵连长开会,要求跟正规部队接触时,验证口令。
没过几天,王木生就接到了八路军总部的电报:有一支身着八路军军装的精锐日军,在辽县一带活动……
而提供了重要情报的流云,此时正在山里挖野菜,因为实在是不好意思每天都在县委混吃混喝。
1942年的大旱,已经初见苗头:自开春以来,晋省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雨了。
本该开始拔节的越冬小麦,现在还是枯黄一片;就连最耐旱的红薯,因为缺水,到现在都还只是矮苗……
看着准备自食其力的父女俩,跟在后面的李亚男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心底又起了一丝丝的佩服……
因为地处太行山深处,辽县周围能吃的东西,远比李亚男想象的要多得多……
(iishu)是,,,,!
第155章 猎物
【】(iishu),
看着面前的父女俩幸福地往嘴里塞着槐花,李亚男的馋虫都被勾了起来。
不过,因为早上灌了一肚子稀粥,李亚男到现在还不敢张嘴。
骑在树干上的刘玄笑,笑眯眯地看着地上空着手的李亚男:“小姐姐,你不来一串吗?”
“不了,我不饿。”李亚男摆了摆手,仰头看着刘玄笑,“你爬得有点太高了,自己小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