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集结在哈密的第八十二集团军的十个主力师,一路向北,直奔唐努乌梁海……

    一个星期之后,马玄忠再次站在了唐努乌梁海的土地上……

    看着不远处波光粼粼的苏古尔泊湖,马玄忠拍了拍赵无邪的肩膀:“既然心留不住了,那就留住属于这片土地的东西。我会从和田调两个犹太人的混编师到这里,来配合你的工作,主意不要留下把柄。”

    赵无邪重重地点了点头:“既然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土地,那就让他永远都属于华夏吧!”

    当第八十二集团军的獠牙彻底露出来的时候,世人无不为獠牙上浓得化不开的血腥而震惊……

    兵力占优势的关东军四十万大军的密集防线,在八十二集团军空地一体协同攻击下,仅仅支撑了三天,就彻底崩溃了……

    小胡子的利器虎式坦克,在八十二集团军装备的贫铀脱壳穿甲弹面前,直接跪了:虎式一百多毫米的合金钢轧制装甲,在高密度、高硬度的贫铀面前,像黄油一样软。

    而虎式88毫米“细管”发射的炮弹,仅能在八十二集团军装备的轻型坦克表面留下一道浅痕,就“掩面而逃”……

    而在战后统计时,歼敌最多的“万人斩”头衔,既没有落在坦克头上,也没有落到自行榴弹炮的头上,而是被“打酱油”的空军火力支援机摘得。

    (iishu)是,,,,!




第175章 德黑兰
    【】(iishu),

    由空军大型运输机改装的火力支援机,在改装时,被塞进了几十门23口径的六管加特林机关炮,外加相当数量手榴弹发射器……

    由于日军溃退的速度相当快,八十二集团军装备的自行榴弹炮还没来得及跟进,于是追杀溃兵的任务提前落到了空军头上……

    “捡了大漏”的火力支援机机组,按部就班地收获了战役的最大战果。

    一路狂飙的八十二集团军,推进到呼伦贝尔地区后,逐渐地停了下来……

    “甩手掌柜”马玄忠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告诉黄胜一个圈里有油田,一个圈里有煤,然后就坐着飞机回到了清海。

    就在黄胜和一众师长大眼瞪小眼,手足无措的时候,几架飞机在海拉尔的临时机场落了地。黄胜看到带队的是马重山的媳妇之后,长长地松了口气:部队的油料储备,已经维持不了大规模装甲作战的要求;为了满足基本的防空作战需求,一向不愁燃料的空军现在也只能掐着手指头过日子。

    一个星期后,位于呼伦贝尔盆地西缘的塔木察格油田,及配套的小型炼油厂开工建设。

    而回到清海的马玄忠,变成了自走人型图章。

    马玄忠屁股还没坐热,哈密和酒泉铁路设计院的一把手就找上了门:哈密到乌兰巴托的铁路准备开始前期勘察;金城到包头的铁路,已经完成设计,进入施工阶段。

    刚送走了铁路方面的人,酒泉钢铁设计院的人,又来签字了:名义上酒钢独资,实际上由华共控股的包头钢铁厂,前期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进入正式施工阶段。

    马玄忠刚松了口气,集团军总部的参谋又转过来一份由山地师提交的《在新形势下组建山地集团军的必要性》。

    报告里指出:八十二集团军光复了唐努乌梁海和孟古,将边境线推进到西东萨彦岭-贝加尔湖一线后,而未来又将继续推进,收复外兴安岭地区的情况下,华夏和北苏将会有漫长的山地边境;在这种形势下,组建一个或者多个山地集团军,就非常有必要。

    还山地集团军,马玄忠将报告放到桌子上,着看了一眼送报告的参谋:“报告你看了没?”

    参谋点了点头。

    马玄忠拿起笔,刷刷刷写了一阵子,然后抬起头看了看年轻的参谋:“那你认为有必要吗?”

    参谋迟疑了一下子,点了点头:“我听说山地师的训练非常辛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山地师士兵,没有几年的苦功夫是不行的。”

    马玄忠笑了笑:“是你弟从黄继成那里听来的吧?”

    参谋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马玄忠叹了口气:“当初在组建山地部队的时候,二十五万士兵里只挑选出来不到三千名条件合格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参谋想了想回答道:“是身体素质的问题,在高寒缺氧青藏高原地区训练,没有好体格肯定是不行的。”

    “不完全对,”马玄忠笑了笑,“山地师的士兵,心肺功能,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缺陷。”

    参谋一愣,小心翼翼地问:“那第44团的士兵,挑选是不是更加严格。”

    马玄忠点了点头:“除了体格,还有文化方面的要求,而且,还有一个要求,血型。”

    “o型?”

    马玄忠点了点头:“就这样,44团都还是半成品,也只有回归线中队,才是初级成品。”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像山地师和44团这样的部队,是将某一方面的长处强化到了极致。”参谋点了点头,“对了司令,如果有可能,我想……”

    “蒋瑞元的次子蒋建镐,曾经服役于德军的精锐山地师。不过……”马玄忠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保参谋,“这件事,你跟你父亲交流过吗?”

    参谋摇了摇头。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参谋苦笑着叹了口气:“作为家里的长子,我必须作出一个表率。而且来清海之前,父亲已经交代过了,只有最艰苦的环境,才能锻炼人。”

    “你先考虑一下,如果从德黑兰回来,你还坚持,那我就放行。”

    “司令,谢谢你!”

    参谋站起身,给马玄忠鞠了一躬,然后离开了办公室。

    还没到晚上,马玄忠就收到了延州方面的电报。

    “爹,你说我该怎么办?”

    流云扫了一下电报,然后上下打量着马玄忠:“要说安全,还有比山地师更安全的地方吗?在自己的地盘上训练,只要还有一口气,你老子我都能给救过来。我还怕他要求去空降旅和陆战旅呢!”

    马玄忠拍了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是他想去陆战旅,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不过,”流云皱了一下眉头,“在去德黑兰的路上,还得让玄恭操练一番。要不,让玄礼他们也一起吧,小胡子不会让会议顺利进行的。”

    “也对!”

    ……

    十五天后,长途跋涉到达德黑兰的清海谈判团队,收到了小胡子手下党卫军的热烈欢迎。

    为了表示诚意,党卫军动用了后世被称为“鹰酱克星”的路边炸弹和德国特产“98k”。

    为了表示谢意,马玄忠让刘玄礼将所有动手的的党卫军潜伏人员,送去见了上帝。

    见到约翰牛、鹰酱和毛熊的一把手——三巨头后,也就鹰酱的一把手罗斯福还能给马玄忠一点好脸色。

    不过,马玄忠也没有在意,再凶再狠的角色他也见过。

    会谈一开始,史大林就叫嚣着让马玄忠归还领土;而马玄忠则理直气壮地要求三国废除前清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还指望着马玄忠尽快清理关东军的罗斯福,赶紧站出来当和事佬。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马玄忠笑眯眯地看着罗斯福:“总统先生,我现在就可以派一只有对日作战经验的部队,帮助美军清理太平洋诸岛上的日军,不过……”

    “将军阁下,”罗斯福表情平静地看着马玄忠,“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的海军需要一批锚地,”马玄忠“大言不惭”,理直气壮地看着罗斯福,“如果日本战败,我需要琉球群岛的主权。”

    罗斯福点了点头:“这个应该可以。”

    “总统先生,我需要的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以及国会签署过的协议文件。”马玄忠看了一眼罗斯福,然后不紧不慢地讲道,“一年之内,我的军队将彻底清理完华夏东北的关东军。”

    “至于琉球群岛主权的操作,我想这对于总统先生,应该不难吧?”

    罗斯福笑着点了点头。

    (iishu)是,,,,!



第176章 底气
    【】(iishu),

    “那这样的话,我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三位,你们可以继续谈了其他的事情了。”

    说完,马玄忠扭头离开了会议室。

    有了马玄忠的保证打底,罗斯福的心彻底放下了,剩下的是如何开辟第二战场,对付德国的问题。

    而此时,罗斯福和史大林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将美国的援助运送到北苏境内。北苏远东被占,西伯利亚大铁路被切断,剩下最佳的物资运输当案,就只剩下了卡拉奇-迪化-新西伯利亚这一条线。

    命运被别人攥在手里的滋味,真的很难受,史大林攥紧了拳头:本以为成为了一国的最高统帅,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没想到……

    当美国人找到马玄忠的住处时,饭店的老板只是说客人出去玩了。

    本来,如果小胡子不惹自己,马玄忠是不想跟小胡子有过节的,毕竟被一个神经病人惦记着,不是一件令人愉快地事情。

    可被打了脸不还手,不是马玄忠的风格。

    虽然,大西北的情报机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伊朗,可电讯专家何同手上远超时代的电子对抗设备,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那特有的加密方式,就像一盏明灯一样,将德国情报点的位置暴露出来……

    马玄忠的小参谋杨永福,手里窝着加装了9倍瞄准镜的14,小心翼翼地瞄准着远处的一处德国人的暗哨。

    “小杨,新兵军训的时候,下过苦功夫呀!”

    同样是用土黄的棉布伪装着的流云,手里拿着高倍的观察镜,身边放着巨大的反器材步枪。

    杨永福叹了口气:“离山地师的狙击手,还有一段距离。”

    流云笑了笑:“有野心是件好事,不过,你跟山地师的狙击高手,差得仅仅是时间。我记得第一批延州来的新兵,射击训练的时候,老师是老马头吧?”

    杨永福笑着点了点头。

    “山地师的最顶尖的狙击手,跟老马头差的,也仅仅是时间,我这样说,你能听懂吗?”

    “刘老,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杨永福点了点头。

    “八百米和一千米的射击距离,完全是两码事儿。”流云看了看杨永福,继续讲道,“你学过物理,应该知道,在垂直距离上,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以你手里的步枪为例,在八百和一千米的距离上,子弹的垂直方向的落点相差足足有两米,如果再加上风偏、湿度、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在这两个距离上,击中目标的难度,足足差了一倍。”

    杨永福吸了一口凉气:“所以没有玄仁哥的那种心算速度,就只能靠长时间经验的积累。”

    “出来了!”

    耳机里传来一声轻响,杨永福赶紧集中注意力。

    “打草惊蛇,小杨,你负责右侧目标。”

    分配目标后,流云随即报出了目标的射击参数:“目标距离七百六十五米,空气湿度百分之三十,逆风,子弹速度衰减百分之十五,上下方向下调五格,瞄准点上移二十厘米。无左右偏。”

    杨永福深呼吸了几次,打开枪机保险,将右手食指放到了扳机上,扣动了扳机。

    “砰”

    “砰”

    两声枪响像是捅了马蜂窝,远处小院子的大门被推开,一辆卡车从院子里驶了出来。

    流云放下观察镜,将反器材步枪架了起来,瞄准了卡车的后轮轮毂,扣动了扳机……

    一声巨响过后,卡车右边的两个轮胎直接没了,虽然司机踩了刹车,可卡车还是翻了……

    埋伏在附近的刘玄礼小队,迅速地控制了卡车上的人员,然后又仔细地搜查了一遍小院。

    当天晚上,德国在伊朗的多处情报点被毁,情报员无一幸存……

    第二天清晨,北苏的情报机构负责人将一份情报放在了史大林的桌上。

    史大林瞄了一眼,苦笑着叹了口气:“睚眦必报。”

    上午,马玄忠再次坐到了谈判桌上。

    还没等罗斯福发话,马玄忠就将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这是?”

    “诺门坎战役,还有北苏跟日本媾和条约的详细资料。”说着,马玄忠看了看史大林,“我记得,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几个月,华共曾经通过我们的人,给美国驻华夏山城的大使馆递,过一份类似的情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份情报貌似被北苏内务部的人给拦截了。”

    看完资料之后,罗斯福直接将资料摔到了史大林跟前,脸色铁青地盯着史大林:“今天暂时休会!”

    没了日本这个可以要挟美国的痛点,史大林的底牌一下子就没了。

    北苏的战略储备库,差不多已经快要见底了,虽然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史大林就指望着美国能无偿支援一些物资,可没想到,马玄忠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第三天,通过气的英美两国谈判人员,对史大林爱搭不理。

    于是,史大林的“狗腿子”莫洛托夫,再次找上了马玄忠。

    马玄忠也没有“为难”莫洛托夫,只是要求“按照列宁遗愿,将华夏和北苏的国界,恢复到鸦片战争之前的状态”。

    知道马玄忠的要求后,史大林当着莫洛托夫的面,直接掀了桌子……

    当马玄忠再次见到莫洛托夫时,莫洛托夫扭扭捏捏地表示:“历史遗留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
1...5960616263...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