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硬的不行,就只能来软的了。

    于是,还在长春外的黄胜,就意外地跟自家老大平级了,有了上将的头衔。

    不过,黄胜却没有心思理会蒋瑞元那些狗屁倒灶的算计:拿下长春很容易,可再往南就麻烦了,辽省东部多山地,不太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作战……

    于是,黄胜只能向上级请示。

    没几分钟,黄胜收到了回复:华共中央东北局和44团已在路上,先清理敌对势力为要。

    收到回复的黄胜,迅速地将战线拉到辽吉两省的边境,之后留下大部队防守战线,将剩余的机动部队派驻到铁路沿线的各个节点上……

    (iishu)是,,,,!




第179章 要塞群
    【】(iishu),

    在得知华共东北局的领队是徐象谦时,黄胜有些吃惊:华共方面派出的干部,级别比自己要高得多。

    而在之后的谈话中,黄胜了解到:为了巩固东北的局势,华共从各大根据地抽调了两万多名干部。

    可真是大手笔呀,不过,也是麻烦事儿呀!

    黄胜叹了口气,正在愁着怎么解决这些人员的安全问题时,徐象谦递过来一张人员统计表。

    黄胜接过来一看,乐了:大部分的八路军干部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剩下的就是联络问题了,”黄胜笑了笑,“不过,这个倒是好解决。”

    说着,黄胜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密码本,递给徐象谦:“这是已经分散到各个铁路枢纽地区的师级部门的联络方式,主意保管。”

    徐象谦重重地点了点头,接过了密码本。

    “如果你们的人需要装备或者支援,可以随时联系,这些电台都是全天不间断工作的。”

    “那就太感谢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不知道……”

    徐象谦心里咯噔一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黄胜:“您请说!”

    黄胜叹了口气:“东北这边的斗争形势比较严峻,抗联里的叛徒层出不穷;即便是有能坚持下来的,里边也有很多人,心是向着北边。而且,干脆有很多就直接是北边的人。”

    徐象谦点了点头:“我们会慎重处理的。”

    黄胜松了口气:“那就好!”

    送走了华共方面的人,黄胜松了口气:这些天已经抓住不少北苏的杀手了,这还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就是不知道东边的马重山怎样了!”

    做过警备师长的马重山,对于海参崴周边活跃的北苏游击队,倒不是很重视:因为需要收复失地,北线集团军里有专门的治安强化部队。

    现在最让马重山头疼的是:虎头山要塞配备了射程高达20千米的400口径岸防炮,在要塞后方30公里处,还有射程高达50千米的240口径列车炮。

    虽然自己手里的自行火炮在岸防炮的射程之外,可射击时会暴露在日军的列车炮之下,琢磨了几天都没有想出好的对策后,马重山只能请示上级。

    马重山的电报刚发出去,从外兴安令地区绕道过来支援的自行榴弹炮团就到了。

    看着新型52倍口径榴弹炮,使用底排气榴弹时那高达50公里的射程,马重山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虽然日军修建工事时,混凝土厚度以防住200口径舰炮为标准,但防住并不代表无懈可击。

    在打掉了要塞后方的列车炮之后,北线集团利用自行火炮的射程优势,对着虎头要塞周边的大口径火炮,挨个点名……

    虽然400岸防炮有厚厚的护盾,可炮管没有:经过了高爆弹的一番洗礼之后,半米多粗的炮管,直接被烧弯了,成为了废铁。

    至于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对付起来就更简单了:坦克专门配备的贫铀穿甲弹,很容易就可以击穿厚厚的混凝土,而且贫铀在过混凝土层后已经到达了着火温度,遇氧即着……

    清理完表层工事,马重山又试了一下云爆弹的威力……

    于是,装备有云爆弹的北线部队里,流传起了一句俏皮话:“打仗时,云爆弹跟烤肉更配呦!”

    之后,北线部队又连续攻克了黑省边境上的一连串中等规模的要塞。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连续推进,马重山的北线集团,推进到日军在东北地区最大的要塞——东宁要塞的外围地区。

    尽管要塞外围的交通线已经被切断了,要塞里的驻军不足全盛时期的一半,可马重山依旧不敢马虎,让侦察部队对照着大比例的卫星地图,将要塞范围内的所有火力点都标识出来。

    在调用了冰城地区的侦察机,将火力点的位置再三侦察定位后,马重山才下令进攻。

    而东宁要塞也无愧于“日军东北地区唯一用于进攻的永久性阵地群”的称呼,撑住了马重山北线集团一个基数弹药的攻击后,依旧有人员活动的迹象。

    按照惯例,在打掉了所有能威胁到坦克的火炮后,马重山派出了坦克部队,清理还有人员活动的工事。

    而出乎马重山的预料:不同于驻守其他要塞的混成旅团,驻守关宁要塞的第三师团,在工事被摧毁后,依旧源源不断地从地下工事里用出来,对着坦克射击。

    马重山只得要求部队,利用贫铀弹清理地表所有的工事,找到大型的地下通道入口,投放云爆弹。

    在消耗完北线集团所有的云爆弹后,北线集团才堪堪拿下了东宁要塞,继续南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李明的大三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

    校园里到处都是喜庆的景象:两个之前,日本人终于投降了。

    这还不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走在校园里,李明听到最多的就是八十二集团军登陆日本了。

    “学妹,你是哪个专业的?”

    听见马驰那带着黄沙味道的酒泉本地口音,李明笑了笑,坐到新生报道处的牌子后边坐下,然后跟身边的黄继成打了个招呼。

    “驰子,抓紧回来!”

    黄继成没好气地拍了拍桌子。

    一脸郁闷的马驰,晃悠着回到新生报道处,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成哥,你说也是,造船专业的要去刮地皮,干嘛把跟机械沾边的都拉上?”

    “咱们这还是好的,”黄继成笑了笑,“清海大学,还有北平的一些知名学者,全都被拉了壮丁,就连马司令他们全家,都跟着驻军到东京回收外流文物去了。”

    周杨喜上眉梢:“咱们刘校长也去了?”

    “杨子,你高兴得太早了,”马驰一脸的幸灾乐祸,“现在酒大掌家的是清海大学的外语学院院长,清海一姐刘玄凌。”

    “刘玄凌?”

    李明和周杨对于这个名字都有着陌生。

    “医学院院长刘玄心教授她大姐。”

    见周杨皱起了眉头,马驰神秘地笑了笑:“不过,你也别灰心,新校长的重点在医学院那边,工学院理学院主持工作的是刘玄英教授。”

    “那新学期的课程?”

    “学校的老师都去画圈了,一个月就能回来。”

    “请问,这里是热工机械专业的报到处吗?”

    (iishu)是,,,,!



第180章 徽章
    【】(iishu),

    两眼放光地盯着桌子对面两个女孩子的周杨,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三个舍友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呦,继成哥,你怎么在这里?”

    见自己被认出来了,黄继成站起来,将周杨推到一边:“思雨啊,你怎么也学工科了?”

    “想造飞机呗!”马思雨从迷彩背包里取出录取通知书,递给黄继成。

    黄继成接过通知书,看了一下,递给了马驰。

    “驰哥,你也在呀!”

    “呦……”

    李明见马家大小姐要喊出自己的本名,赶紧打住:“我叫李明。”

    “这是身份识别卡,你应该会用。”马驰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在机器上刷了一下,递给了黄继成。

    “对了,思雨,需要我帮你去拿生活用品吗?”黄继成取过一张物品领用单,跟识别卡一起递给马思雨。

    马思雨摇了摇头:“谢了,成哥、驰哥,还有这位,李明学长。东西我们自己拿就好了。”

    说完,马思雨领着自家小姑姑离开了报道处。

    目送着两个女孩子走远,周杨一脸懵逼地盯着三个舍友:“哥,三位哥哥,这是什么情况?”

    马驰长长地松了口气,瞪了周杨一眼:“杨子,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周杨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哥,什么情况?”

    黄继成叹了口气:“刚才那两位,报名的是我们马司令的千金,后边是马司令的小妹。”

    听见黄继成的话,李明一愣,后背顿时湿透了……

    “明哥,你怎么了?”

    见李明脸色苍白,周杨赶紧上前。

    “别介,都是被你吓的,”李明叹了口气,“真是无知者无畏呀!”

    “嗯!”

    黄继成和马驰点头附和。

    当年马玄忠一家四个人就挑了金陵国术馆的事,早就在西北和延州的高层里传来了;而刘玄笑也在挑战的队伍里这件事,只有很少人知道,黄继成、马驰和李明,恰恰就是其中的三个。

    见三个舍友,对于另外一个女孩子的身份讳莫如深,周杨也就懒得问了。

    “不过,继成,你们马司令,不是有一对龙凤胎吗?少爷呢?”

    周杨刚开口,就发现自己的舍友都是一副同情的表情。

    “我说哥们,我一听你这口气,怎么就想揍你呢?”

    说曹操,曹操到。

    看着马念霖那一身褐色的山地迷彩,黄继成一愣:“大少爷,你不会也是来上学的吧?”

    马念霖没有理会黄继成,不停地打量着李明:“谁是李明,他哥让我捎了件东西给他。”

    “我就是。”

    马念霖笑了笑:“我猜也是,老杨他弟怎么也不会在背后非议人。”

    马念霖取下了背上的包,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李明。

    送完东西,马念霖扭头就走,走到周杨跟前时,扭头看了一眼周杨。

    “你是继成哥的舍友吧,今天放你一马。”说着,马念霖伸出手拍了拍周杨的肩膀,“不过,不要打我妹的注意,你要觉得自己的胆子实在是胆子肥的话,我会在酒大国术社团的格斗场上等着你。”

    目送着马念霖走远,黄继成叹了口气。

    看着马念霖远去的背影,周杨回头看了马驰一眼:“我去,这就是大少爷?”

    马驰颇为同情地看了看周杨:“杨子,以后说话小心一点吧!”

    周杨有些不服气:“怎么着,他还想仗势欺人?你们三个不也都是国术社团的吗?还怕他?”

    一看周杨这不依不饶的架势,李明有些头疼:刘家的孩子,出了名的好斗;而且只要你不示弱,他们就会一直找你的麻烦。

    “杨子,你悠着点吧,”黄继成叹了口气,“在西北这三分地里,打斗能胜过马念霖的人不多,而这其中不包括咱们国术社团的学生。”

    “而且,”黄继成看了看马念霖消失的方向,“前年他参军,不是因为服兵役,而是闯了祸。”

    “闯祸?”周杨来了精神。

    黄继成叹了口气:“也不算闯祸,兄妹俩在喀什的街上玩,遇到了喝醉酒的老毛子,兄妹俩一起干翻了一群人高马大的毛子。后来,驻军跟北苏的使馆,直接动了枪。”

    马驰笑了笑,结果话题:“后来这小子自己把事抗下了。不过,让马司令给扔到山地师去了。对了,杨子,你要是想跟他较量,我在精神上支持你。”

    周杨缩了缩脑袋:“那还是算了吧,我对小女孩也没什么兴趣。对了,明哥,你哥给你捎过来啥好东西了?”

    黄继成笑了笑:“不出意外,第三极地勇士勋章。”

    李明打开盒子,两枚勋章出现在众人眼前。

    “咦,两枚?”

    黄继成一愣,上前一步,仔细地打量着那枚眼生的徽章。

    “还有字?”李明那些徽章,将背面的文字读了出来,“谨做此徽章,用以表彰在开天辟地工程中,为祖国的水利和气象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团体和个人。”

    “开天辟地徽章?”

    黄继成突然想起来,自家老头子也有这么个东西,还宝贝得不行不行的。

    当初,黄继成听到自家老头子对于开天辟地工程的描述,只有八个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明询问似地看着黄继成:“继成?”

    “明哥,这两枚徽章你要好好保管,尤其是这枚开天辟地徽章。”黄继成笑了笑,“你戴着这枚开天辟地,在南疆白吃白住白喝,无论多长时间,那里的百姓都不会烦。”

    马驰两眼突然一亮,惊诧地盯着徽章:“成哥,这不会就是在喜马拉雅山上开大口子那个工程吧?”

    黄继成叹了口气:“还有哪个工程,敢称作开天辟地!”
1...6162636465...5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