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不多时,他就又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一个骑着两轮自行车的人,在一个公路旁边不远的村子前面敲锣。
“这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么”李世民指了指那人道。
“不是,这个敲小锣的人,是阉猪的师傅,听到他这种锣声,村里有养猪户,家里有猪要阉割的,就会出来喊他。”冯智戴给李世民解释道。
说话间,那村口已经有两个妇人招手让敲锣的师傅过去了。
“阉猪哦对,我听辅机说,洺州这边养猪,把猪舍收拾的很干净,而且,会将长到一定大小的猪崽阉割掉,这样,猪就不会那么狂躁,更容易长肉,而且肉质也会更加肥嫩可口,没有臊味,倒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要不咱们去村里看看”李世民想起这茬道。
“可以,反正下一个服务站并不在城内,咱们早到了,也是在那边歇着,可以在这村子里面多坐坐。”
冯智戴拍了拍旗手的肩膀,会意的他立即将车子转入了村子里面,顿时,便有很多村民来看热闹了。
“是冯执政来了啊!怎么这回于都督没来大家伙都想他了咧!”一个杵着拐杖的老汉率先开口道。
“怎么,于都督来了你们就欢迎,我来了你们就不欢迎啊!”冯智戴故意跟那老汉开玩笑道。
“当然不是当然不是,冯执政也是为咱们老百姓办好事的大官,咱们怎么会不欢迎呢!今儿个别那么着急着走,就留在咱们村里吃饭,杀猪菜,可不能错过了。”那老汉笑呵呵的拉着从边斗摩托车上下来的冯智戴的胳膊道。
“杀猪菜啊!我们运气真好,正巧赶上了,不过,我不白吃你们的,这边斗车尾箱里,可正好有于都督送给我的两瓶好酒呢!咱们中午的时候把它喝了,老王,你也别小气,把尾箱里的两瓶酒拿出来。”冯智戴说笑着,将边斗后面一个两尺见方的铁盒翻开,里面有两个木匣子,匣子上面还有提手,就光以包装论,这酒只怕都不便宜。
被冯智戴这么一说,抱着李恪从边斗里跨出来的王猛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将边斗后面的储物箱盖子打开,将两瓶木匣子装的好酒给提溜了出来。
洺州今年的酒产量并不大,即便他们是洺州最高级的官员,但每个月,于秋也只给他们发两瓶酒,这都月底了,他们的酒早就喝完了,车上这两瓶,还是昨天去山庄开会的时候,从山庄的厨房里顺来的。
平时这些酒,可是给山庄里那些搞研究的工匠们喝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于秋给那些搞研究的技术工匠们的福利,比他们这些当官的还好。
“王将军也来了啊!恕老朽眼拙,没一下子认出来,你怎么把胡子给刮了。”那老汉看向王猛的时候,眼神一愣,有些意外的道。
“咱们军人得有点军人的样子,前几天草料场那边着火的时候,要是我属下那个兄弟剪了短发,刮了胡须,就不会有那么多兄弟被大火烧伤了,以后咱们洺州的军人,全部都剪短发,刮胡须。”王猛脸色有些暗淡的道。
其实,这个问题,于秋在一开始组建洺州军的时候,就已经跟他们说过,可是,他们受传统所累,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舍去,就没有执行下来,果然,在遇到了事情之后证明,于秋说的是对的。
胡须和长发,很影响士兵们的个人卫生,精神形象,以及人生安全。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很容易着火,真是苦了你们这些武警消防兵了,为了更好的保卫咱们老百姓的安全,需要割须剃发,走,进村,一会得跟你多喝两杯,替草场那些得救的百姓们感谢你们。”老汉丢下了左手杵着的拐棍,一手拉着冯智戴,一手拉着王猛道。
他正欲抬脚往村里走,却发现,还有一个穿着不凡的人站在旁边,连忙道,“这位是”
震惊着洺州主政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这种和谐的不分彼此的氛围的李世民被老汉问及,正欲自我介绍呢!冯智戴却是帮他介绍道,“这是朝廷的秦王李世民,他来村里,是想观察学习咱们村子里的各种生产情况,让天下更多老百姓,过上像咱们洺州百姓一样的生活,刚才不是有阉猪的师傅进村么,咱们快带他去看看,让他知道知道咱们洺州养的猪为什么那么肥,那么好吃。”
听了冯智戴的介绍,李世民笑着朝那老汉点了点头道,“是啊,我就是来学习的,学好了,可以让天下更多的百姓,过上像洺州百姓一样的好日子。”
那老汉闻言笑了笑道,“好好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钢枪,既然来的是朋友,就不要客气,快进村去坐,今天村里可有好几头猪崽要阉割呢!”
听了老汉的台词,冯智戴笑了笑道,“您老都学会这歌词了啊!会唱了么”
“当然会唱啊!等过几天,老汉我还要带着村里的后生们去凯旋门广场唱给于都督听呢!”老喊得意的道。
李世民不知道冯智戴和老汉说的歌词是什么,很快,他就听到了尖锐的猪叫声,循着声音,他就去到了一户人家屋后的猪舍里,此时,已经有村里的两个壮汉帮忙制住了一头小公猪,之前在村口敲锣的那个穿白长袍的汉子正用火烧着一柄小刀子的刃口,许多村里的妇人和孩子们,则是在猪圈外观看。
李世民往猪圈里面一瞄,呵,里面的猪崽还不少,除了有一头体重至少在两三百斤的母猪之外,还有至少头体重在四十多斤的小猪,那母猪趴在地上并没有站起来,因为它的肚子很大,里面恐怕又有一大窝崽了。
这种全身都是白色,没有杂毛的猪,于秋去年五月的时候在系统里其实只领取到了七八百头,不过,这种猪的繁殖很快,一年半的时间,产三窝崽,这第四窝都快生下来了。
而村里的这头母猪,不过是去年那些系统出品的母猪产下来的第一批猪崽。
仅仅是七八百头,生一轮就有七八千头,因为这种系统出品的良种猪,一胎是八到十二个。而它们的下一代再生一轮,就可能将数量增加动好几万头。
现在,去年生产的第二窝猪也快一岁,开始下崽了,这一轮下来,可是能让洺州地界的猪养殖,达到了十几万头的规模,需要开始吃公猪,来给新生猪扩充养殖空间了,如果不保持一定的宰杀率,再过几个月,上半年生产的第三窝猪也开始下崽的时候,数量还会翻好几倍的往上涨,大家可能就吃不过来了。
毕竟,洺州的牛羊,家禽养殖规模更加巨大,肉食供应很充足。
很快,那阉割猪的师傅便轻车熟路的将一头四十多斤的小猪的给割了下来,看到全过程的李世民并不觉得这有很大的技术含量,但是,他很好奇,于秋是怎么知道这样会使猪肉更好吃,猪的性情更温顺的,莫非,他们灵鹫宫的先辈还做这么无聊的研究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比这更无聊的研究其实都有很多,比如,这个村子里面,就有一个研究怎么养老鼠的人。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貂皮,狐狸皮很贵,哪怕洺州有各种衣料可以供人保暖。
但是,一张好的貂皮和或者狐狸皮,可以卖到好几贯,甚至几十贯,制作成衣服之后则更贵,而老鼠,是貂和狐狸的主要食物之一。
于秋一早就对于这些之前人们没有涉及到的养殖项目颁布了很多悬赏,一旦研究成功,不但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赚到很多钱,还能以备于秋刷到什么偏门的系统任务时,派上用场。
在村子里面逛了一圈之后,李世民总算是明白了之前冯智戴所说的,保证老百姓的创造力,让他们懂得各种知识,有多么的重要了。
这会让他治下的物产变的极其丰富,就比如这个三百户不到的村子,至少有两万只鸡鸭鹅等家禽,两三千头猪马牛羊等牲畜,还有上千只兔子,不知道能产多少鱼的鱼塘。
说好是吃杀猪菜的,可坐到桌子上的时候,李世民才发现,菜式绝对不仅仅是猪肉那么简单,整个大方桌上至少有十二道菜,其中有道是荤菜,只有三四道是猪肉菜,因为那老汉说了,两条猪后腿要晒成肉干,他去洺州看于都督的时候,给他带去。
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来都是坑
果然是坐完车车之后有好吃的,用一根稻草管子吸着猪筒骨里的骨髓的李泰小胖子如是想着,此时他的脸上,早已吃的油乎乎的了,然而,他还是一副摇头摆尾十分开心的样子,关注着自己碗里的食物。
面对一大桌子菜的李世民心情是复杂的,他本以为,靠近集市的人家里吃用的好一些,那是因为他们可以做营生,有钱赚,到了乡村里来,会差很多。
可谁知道,人家乡村里随便一家百姓的饭桌上,菜式也是如此的丰富,就自己面前的这一桌,李世民就算是到了长安哪位国公府里作客,只怕也未必吃的到。
相比较而言,冯智戴和王猛就比较小气了,居然只给大家碗里倒小半碗酒,最多三四两的样子,他一口就可以喝干了。
不过,这酒是真香,而且,是没有一丝异色的白酒,倒完了之后,整个酒碗的面子上,都是一层泡泡状的酒花。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你能把这小半碗酒喝完之后不醉,已经是酒量好,我们就这么几瓶,总得让村里想喝酒的人都尝尝才好。”冯智戴朝李世民耸了耸肩,继续给大家倒酒。
即便这种《洺州酿》是十六两一斤装的,比后世的瓶子要大些,但给村里过来陪酒的六七个人每人倒了小半碗之后,四瓶酒也倒光了。
“这酒烈,其实只适合用小杯子一点点的尝,这里没有酒店的那种小瓷杯,各位都用碗倒上了,可是下口的时候得慢些,于都督说了,这《洺州酿》是五十二度的烈酒,正常人顶多喝二两就不行了,没喝过酒的人一定要小心。”王猛率先喝了一小口,皱了皱鼻子将其咽下去道。
酒在这个时代,可不是谁都能喝的到的,底层老百姓很多一辈子都只有闻闻气味的份,因为这是一个战乱频频粮食紧缺的年代。
得了王猛的提醒,李世民也是将信将疑的只喝了一小口进去,顿时,只感觉一团火热自口舌喉咙进入了肺腑,刚才脱了军大衣,感觉还有些凉飕飕的身体,顿时就觉得整个都暖和了,不由得让他眼睛都是一亮。
他也是个喝过不少酒的善饮之人了,又几时喝过这么神奇的烈酒,要是有几坛这样的酒在,恐怕一整个冬天,都会过的很舒坦。
“好酒。”等那股暖流在身体里面沉浸下来了之后,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声道。
“秋哥儿搞出来的,自然是好东西,你可能不知道,往年那些贩卖三勒浆到我们中原来的西域胡商,尝过了这《洺州酿》之后,直接到都督府长跪不起了,就是想求秋哥儿卖点这种酒让他们带回去售卖。”王猛有些得意的接话道。
“想要把这种酒的产量提升上来,还是得百姓们多种粮食才成,等明年秋粮丰收了,市面上或许有少量出售。不过,最多两年时间,西域胡商高价向我们出售酒的行情,就会变成我们高价向他们出售酒了。”冯智戴也是喝了一小口酒之后,接话道。
他这句话里,似乎又隐藏了一个信息,是关于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可惜李世民并不能一下子完全理解透,他只知道,这可能会是个好事情。
随着村里一个个老汉举碗尝过了这洺州酿的滋味之后,整个桌子上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李世民在长安的时候,并没有和这么多人围在一个大桌子上吃东西的机会,那边也不流行这么吃,可在这边第一次感受了之后,却是觉得非常好,因为,他能很直接的与同席的人交流。
而且,他是一个惯于在酒桌子上交朋友的交际能手,很快,在与百姓们的闲聊中他就知道了很多关于洺州乡村的信息。
原来,完全不用缴税的自耕农,是洺州最受保护的一个群体,各级民政署,不仅会定期派人来免费教他们如何养殖家禽牲畜和种植技术,还会免费发放一些田地里必须要使用的肥料,杀虫药等等。
且不说那些今年已经种上了高产麦种的军屯田,就是这些种植普通麦种的百姓们,今年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也达到了两石三左右,比关中的上田的产量,还高出一两成。
王猛说了,洺州的军屯田今年大丰收了,明年,高产小麦种植,将会分发到每一户农户手中。
明年开始,洺州所有的小麦田,都将高产高收田,只要按照种植指导员所教的方法种植和打理田地,每亩的产量可以比现在多一倍,达到四到五石左右的收成,因为数百亩军屯田,今年已经种出了五石的亩产。
李世民最初只是把这句话当闲话在听,因为,明年他们弄回长安去的高产小麦种子也会大面积铺开种植,至少,几万亩皇庄田是可以全部种上了,未来两三年面向全关中推广,也是顺理成章的了,不由的吹了一句,“自己一定会把高产粮食种满所有的田地,让天下百姓再无粮食之忧。”
可说完之后他看到冯智戴看自己时若有如无的笑容,却是反应过来,这里面可能有什么不对。
“冯执政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教我”李世民谦虚发问道。
“看来,秦王殿下还没有醉,老王刚才说了,洺州全境明年将会全部种上高产小麦,而且,还有另一种高产作物玉米,也将会铺开种植,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冯智戴笑道。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想了想之后道,“这意味着,明年洺州的粮食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向朝廷治下州县大量采购粮食了,这是好事啊!”
冯智戴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好事,但也可能不是好事,因为洺州的粮食自给自足了之后,可能就不需要向朝廷治下的州县大量采购粮食了,到时候百姓们的粮食卖给谁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粮食价格大幅下跌的。”
“粮食价格大幅下跌是好事么!只要粮食产量足,百姓不挨饿,这天下就会快速的安定下来。”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向冯智戴道。
然而,冯智戴却是笑道,“原来,秦王殿下只是需要天下安定而已。”
“什么叫,只是需要天下安定而已朝廷要管的人口比洺州多很多倍,地盘比洺州大很多倍,能够让百姓们安定下来,有饱饭吃,已经很不容易了。”李世民更加不解道。
听他这么说,不需要冯智戴就给他解释,在场一个喝的双颊微红的汉子就摆着手道,“不对不对,于都督说了,咱们老百姓不仅仅是要吃饱肚子,还需要富起来,朝廷得想办法让百姓们富裕起来,如果粮食大幅度跌价,损害的,是所有农民百姓的利益,因为,他们能够产出的只有粮食,而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
闻言,李世民整个表情僵硬了,在此之前,他可没有听说过‘谷贱伤农’这个词,而这个村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这个时候,冯智戴抖了抖自己的衣衫道,“秦王殿下,你说,我不吃这顿饭,大概多久会饿死,我不穿这件衣服,大概多久会冻死”
李世民知道冯智戴话中有话,便老实答道,“正常人即便两三天不吃饭,有水喝,也只是虚弱,不会致死,但是,在这大冬天里,如果没有这样厚实的冬衣裹身的话,可能一个时辰不到就冻死了。”
冯智戴点头道,“是这么个理,没有足够厚实保暖的冬衣,一个百姓可能在一个时辰左右就冻死了,所以,衣食住行,衣还排在食前面。可是,这样一件衣服,却价值数十贯,即便是买便宜一些的足够保暖的衣服,也需要两三贯以上,当农民们手中产出的粮食,只能卖到几文钱一斗的时候,你猜,他们穿不穿的起这样的衣服,能不能买的起足够保暖,让他们熬过寒冬的铺盖,甚至是像我们洺州百姓的房间里一样,修上暖炕,装上铁制暖壶”
冯智戴一连串的发文,把李世民彻底问明白了,自己不应该那么短视的,吃饱肚子,只是百姓们生存的最低线,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很多需要满足的地方。
于是,他急忙拱手抱拳向冯智戴和在坐诸位道,“冯执政和诸位,可有方法教我破解此局”
冯智戴按下他的手让他不要客气道,“物价下跌,是大趋势,今年河南道虽然发了旱灾,但是关中,山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等地都实现了丰收,若不是于都督大量向这几州百姓们采购粮食,天下的粮食价格,可能会再下跌一半左右,在秋收以后去到二十几文一斗,是很正常的。
可明年如果还是这么种,我洺州却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了,这个价格,可能会跌到十文一斗,甚至几文一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