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大哥不哭,大哥乖,大哥吃糖糖。”穿着泳衣,背上搭着一条干毛巾,显得十分可爱的李丽质将刚刚李世民买给自己的一包奶糖递给李承乾道。

    李承乾开心的摸了摸妹妹的头,却并没有接过她的糖,而是揉着声音道,“我们书院的学生,在读书期间是不能吃任何外面的食物的,这些糖哥哥吃过,很好吃,丽质你自己吃。”

    见到李承乾这么小就这么懂事,李世民顿时欣慰不已,开口勉励道,“你有这份学好变强的心,就没有什么本事是学不成的。对了,你能跟父王讲讲,这段时间你在洺山书院都学习到了什么本事么”

    李承乾闻言,顿时收拾了心情答道,“技能方面,孩儿学会了骑自行车,七种舞蹈,五种发声技巧,会唱三十二首歌,会打五套体操拳法,会演奏两种乐器。

    文化方面,孩儿比班里的大部份学生都强些,已经能默写千字文,开始学论语和作诗了。

    数学方面,孩儿已经掌握了百位的加减法,和十位的乘除法,正在学习分数,小数,和百位,千位的乘除法计算。

    物理方面,目前刚学完了机械运动和声现象,准备学习物态变化。化学方面,才上了三节课,能够背化学元素表,知道空气,和物质构成的奥秘……”

    好吧!李承乾越往后面说,李世民就越发的听不懂了,而越听不懂,他就越发的感觉高大上,觉得一万贯一年的学费交的值。

    直到最后,李承乾说出老师建议自己的选修课项目的时候,李世民才有些反应过来,问道,“什么叫主修文艺文艺是什么方面的知识”

    “文艺知识,就是唱歌跳舞曲乐诗文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孩儿已经学会了七种舞蹈,五种发声技巧和三十二首歌的原因,于都督说,他师门中有位先贤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父王,我想为咱们李唐江山培根铸魂。”李承乾煞有其事的给李世民解释道。

    “所以,你今后要主要学习的是这些唱歌跳舞,玩乐器的本事”李世民听完了李承乾的解释之后,突然有种想捂额头的冲动道。

    “是啊!我最近的课余时间,除了辅修的形体锻炼和乐器制作之外,都是在跟着小虎哥学习表演技巧,过几天夏国的建国仪式上,我还会跟他一起去表演呢!”李承乾并没有太感觉到李世民的情绪变化,很是开心的向他讲述道。

    似乎,能去夏国的建国仪式上表演,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那个,在军事,在一些武器装备制造,还有那些飞天遁地的本事方面,你就没有去学学”李世民用有些纳闷的语气道。

    他此时觉得自己被于秋骗了,给自己的儿子,就应该教一些军事方面的本事,和一些制造先进装备的本事,整一些唱歌跳舞的下贱之人才会去做的事情,自己何必花那么高的学费把儿子送过来,长安多的是人可以教。

    “老师说我更适合文艺方面,而且,我在这方面学的快,在其它方面,并不算出色,与其在上面死磕,追不上别人,不如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多下功夫,每一种学问到了极致,都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强大能力。”总算是感觉到了李世民的情绪的李承乾再度向他解释道。

    “我就没看到过唱歌跳舞的人,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的。”李世民有些恼火的道。

    被他大声一吼,李承乾顿时就不敢说话了,而本不想打扰他们父子短暂相聚的冯智戴却是向这边看了过来道,“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一两个月,小虎带着洺山书院的一些文艺生,可是在咱们洺州境内掀起了一阵风潮,秦王殿下你现在还不知道这股风潮的可怕。但是今后你肯定会知道它的威力的。”

    “是么它能有什么威力”仍然在恼火中的李世民向冯智戴反问道。

    “目前我只看到了它能让洺州治下的所有百姓更加爱惜洺州的土地山河,更加拥护于都督制定的政策,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让草原上和那些与中原不通文化的胡人,更加愿意了解我中原文化,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字等等等等,但肯定还有更加厉害的作用,是我还没有领悟到的,因为,从于都督最最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培养我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冯智戴将自己看到的,理解到的几点向李世民说出来道。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开始陷入了深思。

    冯智戴刚才说的这几点,如果往深远了想,可是一个大课题,然而,他始终不像于秋掌握的那些科学技术一样,直接让人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在李世民的眼里,力量就代表一切。

    而他更加想象不到的是,于秋之所以舍得把自己的本事教出去,是因为于秋有把握对去书院读书的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之后,为自己所用。

    他在山庄里偏心于小虎,在洺山书院偏重文艺方面的教育,就是想尽快的把文艺这一块发展起来,用其来净化,改变所用学生的思想。

    毕竟,一个孩子的整个青春期都是在洺山书院渡过的,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思想文化熏陶,他是很难再轻易改变的。

    李承乾的课余时间不多,在教练的集合哨声吹响了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要和同学们一起换衣服,乘车回书院了。

    李世民在与他道别了之后,就想带着三个小家伙快些出发,去洺津渡找于秋好好聊聊,然而,李恪,李泰,李丽质三个小家伙却不干了,游乐场太好玩了,好多东西他们都还没有玩到,怎么舍得走。

    在李世民再三向他们保证,之后还会带着他们来这里玩耍之后,三个小家伙才哭着鼻子,被抱到了车上,重新上路。

    在游乐场这边耽误了一个多时辰,大队人马可是早都已经超过了他们,不过,边斗摩托车发动起来之后,他们马上又能赶上去,黄昏晚饭开始之前,抵达洺津渡,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而越是靠近洺津渡,李世民看到的变化也就越大,在这个时代,一个地方可能上百年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普遍情况下,洺州这样的变化显得尤其亮眼,甚至是刺眼。

    车子还没有到洺津渡码头呢!一排排的楼房就已经出现在了公路两边,白墙红瓦,前前后后都是用水泥铺过的院子,干干净净。

    而当快要抵达街道区域时,人流在开始变的汹涌起来,没错,就是‘汹涌’,一个挨着一个的走,你在人群里想跑快些都不可能,即便洺津渡的街道宽达十几丈,也感觉不够用。

    这让李世民仿佛有种自己走进了早上刚开市的西市一样,而且,这边穿着各种奇特服饰的人更多,这还不算洺州本土出产的那些在他看来本就奇特的服饰,因为,这里的外国和外族人太多了,至少有十万以上。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业的步伐
    边斗摩托车并没有直接通过街道,因为李世民要等大队伍一起,然而,三个小家伙,却经受不了街市上面的各种诱惑,嚷嚷着要上街。

    最后,便只能由李世民和王猛在街道入口处等,冯智戴带着三个小家伙逛街,顺便去通知于秋,过来迎一迎,毕竟,这次来的,可不仅仅是李世民一个,还有满朝文武,光是国公级的,都不下十人。

    不一会,李丽质等三个小家伙手上,就拿满了各种零食和玩具,来到了洺津渡的于氏大酒楼,这里,宴席早就已经布置上了,不过,不是专门为了招待李世民一行的。

    因为,今天晚上,在这里用宴聚会的外国元首有很多,数千平米的主宴会厅中,甚至还布置好了舞台,一些杂耍或者曲乐艺人,早就已经在进行热场的表演了。

    “于都督,幸不辱命,秦王殿下那边,基本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冯智戴让人带着三个小家伙在宴会厅里玩耍之后,在酒楼里专门为于秋准备的办公室里找到于秋,向他汇报道。

    “嗯,这一轮你幸苦了,后天你父亲到了之后,我给你放两天假,让你带着他老人家在洺州各处好好转转。仪式开始彩排之后,你再找我报到。”于秋手上的笔不停,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说话道。

    “怎么,你连我父亲也要坑一遍”冯智戴有些郁闷的表情看向于秋道。

    于秋刚才之所以说这一轮,是因为,所有来洺州的外国政要,几乎都和李世民一样,接受到了冯智戴的接待,也和李世民一样,踏入了于秋设计的大坑之中。

    “这怎么能说坑呢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情嘛!”于秋停下了笔道。

    这所书写的这张单子上,几乎囊括了所有洺州在接下来将会与各国展开的贸易合作,数额高达五千万贯以上,意思就是说,只要这些贸易都达成,于秋将会进账五千万贯以上,虽然都是欠账,需要他们今后为洺州提供很多东西来还,但是,于秋根本不担心他们敢赖账。

    因为,接下来的建国阅兵仪式,会让他们见识到洺州武力的强大,而且,只要这些项目落实下来,这些国家自身也都会少有盈余,至少日子会比现在过的好一些。

    “好吧!你只要不怕把洺州银行的钱都借出去了,以后不好收账就行,对了,货轮的启航仪式是怎么回事,在咱们原先的计划里面,可没有这一条。”冯智戴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之后又问道。

    对于他洺州银行方面的问题,于秋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因为,他有自信,让那些在洺州借到了钱的人,全部都把钱花在洺州,从而,解决洺州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各种更新换代淘汰掉的产品。

    “我也没想到船厂的工人们会加班加点,在建国仪式前,将这艘船全部建造好,得到汇报后,我觉得让大家见识到洺州的运力,依赖洺州的运力,是一件好事情,就让将其加上了。”

    于秋给冯智戴的这个解释包含了很多内容,一次运送三千吨货物,轻松就满足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整个冬天的货物需求量,这不仅仅提升了洺州的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还会摧毁这几个与洺州保持水上运输贸易的国家的整个水运系统。

    因为,他们自己运,安全方面很难得到保证,人力消耗方面会很大,搭洺州的船,租洺州的船运货,会让他们的成本降低,盈利扩大,当然,他们也烧不起钱去制造新船,与洺州竞争比拼。

    当所有的贸易,都开始依赖洺州的船来运输的时候,也等于是让于秋掌握了他们所有的对外贸易,而现在,这一步就要开始迈出去了。

    当这些国家能买到什么,能卖出去什么,都是于秋可以左右,甚至决定的时候,他们在于秋的面前,还能硬气起来么

    冯智戴不敢往下想下去了,越想就越觉得,于秋可能会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控其它所有国家。

    这,可能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但是,在洺州生活了几个月,从难以置信到彻底相信的过程,他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们差不多要到了,咱们,还是去迎一迎吧!”冯智戴甩开了脑袋里的想法之后,向于秋道。

    “嗯,我让亲卫师帮他们开道,今后,咱们只怕得修建一些专用通道了,不然,每次搞重大活动都会扰民,而且,咱们还要开始修订新的,完整的交通法律,车怎么走,行人怎么走,发生碰撞怎么赔,都得有一些规定。”于秋起身收了稿子,一边往外走,一边向冯智戴交待道。

    现在,作为上位者的他就是这样,想做什么,只需要一句话,下面的人就要跑断腿,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

    很快,亲卫师长赵河就带领属下的人出动了,于秋从酒店出来了之后,并没有开那辆汽车,它正在造车厂,供那些工匠们们按照于秋的要求加装饰,憨子和大头他们,每天则是会在那边练几个小时的车,将它的控制掌握到炉火纯青。

    徒步与沿街的百姓们打招呼,是于秋特有的出行方式,因为,这样多多少少会让他收获一些积分。

    现在,他已经在尽量克制着不让自己花积分了,因为越是花,越是感觉不够花。

    前几天,于秋接待过金白净和金德曼父女之后,民间顿时便有了一些传闻,说金白净专门跑来洺州,就是想将女儿嫁给于秋,即便是做妾也愿意。

    然之后,张喜儿就来于秋这里闹上了,不管于秋怎么解释,她都不信。

    最后,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于秋只得从系统里面花三千积分兑换了一台电动力缝纫机,俗称平车,来分散她的注意力。

    可是,光有平车可不行,提升了缝纫的速度,不能不提升其它方面的速度啊!

    于是,三千积分的打边车又被他兑换了出来,光有四线的打边车还不行,还得有五线的打边车,还得有坎车,轧车,打扣眼和打扣子的车,绣花的车。

    这一套下来,直接把于秋最近一两个月攒的积分用到了最低基准线,总算是让张喜儿被这些她看不懂,但又很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走了注意力,这才罢休。

    等以后洺州的工匠们也根据这些机车的样版,研究制造出来这些电动力机车,那么,所有制衣的工人,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一针一线的缝制衣服了,一个百十人的制衣厂,一天就足以生产出几千上万件衣服出来,不仅能够轻松的满足洺州本土的需求,甚至能满足李唐和所有与洺州同盟的国家的制衣需求。

    连夜赶路,在于氏大酒店内睡了几个时辰的李三娘在于秋出门之后,也出门了。

    不过,她换了一身洺州本土妇人爱穿的全套秋衣,全套毛线衣,穿了一条紧身长裤,又披上了一件束腰的呢子大衣,将头发盘了一个新的款式之后,扎在后脑勺上,除非是跟她很熟悉的人,否则,基本都认不出她的身份来,只会以为她是洺州本土的一个妇人而已,因为整个气质完全变了。

    她原本就没有带随行的人员,又没有通知酒店的服务员备车,一走入街道之后,去向瞬间就成了一个迷。

    此刻,她就远远的在人群中看着于秋跟那些街上的百姓们打招呼,甚至是握手问好,脸上一副:你这么嘚瑟,难道真的不怕死吗的表情。

    她这一年多待在长安,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尤其是在发现李建成差点做出了出格的举动之后,就将目标放在了挑动此事的崔氏身上。

    于秋虽然派了很多人马去山东,但是,抓的杀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弄回来的,也不是各大家核心的财富,只是,在明面上取得了一些胜利,而转入了暗处的他们,才是最可怕的。

    在她的死盯紧咬下,还当真被她查到了一些消息,崔玉莹居然带着一些人到洺州了,此时,她或许和自己一样,装扮成了一个谁也认不出来的普通妇人,隐藏在人群中,默默注视着于秋,或许,是要刺杀他,或许,是要实施什么大的阴谋。

    李秀宁对于秋谈不上有什么爱意,但对李唐江山是真爱,于秋现在名义上是她的男人,而且,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别的方面且不说,洺州至今没有与朝廷发生什么冲突,主要还是因为于秋的意志在控制,以今时今日洺州的量体,如果于秋出现了什么意外,洺州很有可能变成一股谁也阻挡不了的洪流,冲击整个世界。

    所以,李秀宁是想暗中保护他,让春风得意的他,不至于栽在一些卑鄙的手段上的。

    不多时,于秋就穿过了街区,来到了直通洺水区的公路口,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的人群中,正有人默默的关注着自己。

    这边头,已经陆续抵达的车马上,许多朝廷的官员,都在下车开始整理袍服,洺州这年,黄昏过后的气温,要比关中低好几度。

    一些家里有人采购了洺州出品的服饰的官员倒还尚好,那些穿着传统服饰的大臣们,一离开了马车内的炭盆,顿时就被冻的直打哆嗦。

    于秋已经带着人迎出来了,李世民自然也打头列起了阵,带着一干官员们向于秋的方向走来。

    稍微扫视了一下李世民身后的人,看了看他们身上穿的袍服之后,于秋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几位李氏的郡王,二字王,尚书左仆射裴寂,六部尚书,侍郎,十六卫大将军,乃至属下五品以上的将官,差不多来了一大半,这是个好情况啊!

    有这么多人在,李世民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直接拍板了,成交出单,才是于秋这个洺州最大的销售,要完成的工作。
1...141142143144145...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