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以往的时候,夏国并不与高句丽直接接壤,对于高句丽的影响其实不大,而以后,可就不同了。

    半岛出现强邻的话,高句丽的话语权,会直降低,首先,来自于新罗国的进贡,可就别想了。

    而满打满算不过二十几万人口的百济国,也很可能直接倒向夏国,使得高句丽国来自于外部的进贡将全部断绝。

    要知道,由于此前夏国在东北地区的军事行动,导致东北诸部全部都成为了夏国的从属部落,这些部落原本向他们高句丽进贡的物资已经没有了。

    而由于鹰派的渊氏与夏国展开了合作,这件事情直接就不了了之了。

    少了进贡,穷的是谁

    王室而已。

    因为所有来自外国和从属部落的进贡,都是直接归王室内府库的。

    现在高句丽国内的情况就是,以渊氏为代表的士族与夏国展开了深度贸易合作,财力势力越发壮大,王室则因为开支不断增加,收入断崖式下跌,变的越发羸弱。

    高句丽国王高建武已经明显的察觉到这种情况了,当渊氏掌握的财富,军队,都超过了他们高氏,那么,大权旁落,甚至王位不保,就近在眼前了。

    所以,在最近一直都在思考出路。

    最初他想过向唐国称臣,借助唐国的力量,打压渊氏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毕竟,高句丽的军队减少,对于李唐来说,是件好事情。

    但是,后来他又觉得,这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不对外作战的情况下,财力,几乎就代表了一切。

    渊氏可以通过他们与夏国贸易,在本国赚取海量的财富,又用这些财富,收买人心,甚至民心,最终实现架空自己,逼自己退位的目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在夏国,在于秋。

    要知道,现在他在王宫举行一场宴会,出席的人,已经没有渊太祚在自己的府邸举行的宴会参加的人数多了。

    这证明他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所以,高建武把于秋的这次到访,当成了解决自己的危机的一次契机,十分的重视,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很多准备,只要于秋肯提条件,能够做到的,他绝不拒绝。

    “高建武派使者去新罗国接夏王于秋了”渊氏在平壤的大宅中,渊太祚向儿子渊盖苏文询问道。

    “是的,前天已经出发,现在应该是接到了,而按照夏国飞艇的速度,于秋如果今日启程的话,明天一早就能会到达平壤,高建武已经组织了很多人在城门口迎接于秋,那边,于秋提前派过来的亲卫,已经平整好了飞艇降落的场地,搭建好了舞台。”渊盖苏文向渊太祚汇报了平壤城内最近两日的情况道。

    “你怎么看于秋的这次对我们高句丽的访问”渊太祚点了点头,又向渊盖苏文问道。

    “于秋所求者,无非是把更多的产业,做到我们高句丽来谋取利益而已。

    所以,高建武做的那些准备,其实都是白搭。

    其实,只需要大力的跟于秋合作做产业,让他赚钱,他就是我们最亲密的盟友,目前在高句丽,我们渊氏与夏国的贸易量最大,所以,支持我们坐上王位,才是对于于秋最有利的。”渊盖苏文带着强大的自信道。

    渊太祚闻言,赞同的点了点头,又道,“那么,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准备么”

    渊盖苏文笑了笑,将怀中一张清单拿出来道,“这是我们高句丽境内,所有已经探明的金属矿产分布图,夏国要大量的制造金铁装备,最需要的就是这些矿石,而这些矿产,有七成以上已经被我收入了门下,尤其是靠近唐国边境的几处大矿山,已经全部都被我收入了门下。”

    “很好,有这些夏国需求比较大的东西在,我们




第三百九十三章 没有选择的商量
    由于对于秋行程的错误估计,渊太祚父子和很多高句丽大族的人一样,没能在于秋下飞艇的第一时间迎接到他。

    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

    因为,于秋从他们身上并不会收割到什么积分,那些被高建武提前召集过来的普通百姓,才是于秋重点忽悠的对象,这可是十几万人呐!

    每人只需要给于秋贡献一点积分,那都是十几万积分,而且,怎么可能只有一点积分呢!

    光是飞艇在百姓们聚集的王城南门上空打了几个转,这些百姓就平均给于秋贡献了四五分的信仰分。

    当于秋从飞艇上下来,进行了一刻钟左右的演讲,开始派发慰问品的时候,感激分和忠诚分也开始爆高,三项总体加起来,至少给于秋贡献了一百五十万积分。

    这让于秋无比期待接下来到高句丽其它几个人口密集的城池,会有多少积分的收获,因为,高句丽国民的汉化程度其实很高,大多数人,都是听的懂汉语的。

    从来没有去过洺京的高建武是第一次看到飞艇这样的东西,所以,内心是十分忐忑激动的,在太子高恒权的一些讲解说明之后,他总算是理性的接受了这个东西。

    同样是在飞艇到达了王城上空才急急从王宫出来的他,领着稀稀拉拉赶过来的大臣队伍来到了于秋面前之后,还有些不适应和于秋打招呼的礼节。

    在高恒权做了一个示范之后,高建武才与于秋握手问候,这时,一些光亮开始在他们周边闪动,高恒权再度提醒高建武,不要慌张。

    因为,这是憨子手中抱着的照相机在拍照,此外,大头肩膀上还扛着摄影机在摄影。

    在得知这些东西是可以留下此次此刻的图像或者影像的高科技产品时,高建武就更加懵逼了,好在有高恒权在旁边跟他解释大致原理,而这些原理也是王室送去洺山书院读书的那些孩子讲给高恒权听的。

    过几年,说不定夏国就会做出一些来,对外售卖,本国说不定也能使用这些东西了。

    见过了高恒权从洺京带回来的照片的高建武,其实很想看看自己的照片是什么样子,不过,此时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在与于秋客套着问候几句,大致交流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之后,于秋就随高建武乘车往平壤城内的王宫而去。

    哪怕是像高句丽这样几百万人口的大国,也没有模仿洺州搞什么检阅三军仪仗队,升旗之类的仪式,因为,他们的军队列队水平很有限,在于秋面前搞的话,会显得有些丢人现眼。

    来迟一步的渊氏众人和其余各家也在半道上汇入了队伍之中,等到车马进入王宫的时候,几乎所有生活在平壤的高句丽官员和一些大士族的当家人,都汇聚了过来,比高建武平时召集大朝会的时候还热闹的多。

    于秋来的快,王国内的宴会,还需要时间准备,而由于围聚过来的人数太多,布置宴会的场地也需要很多时间。

    所以,高建武直接让人置了座位在他平时上朝的大殿左侧,当着众多围聚在大殿里的大臣的面,与于秋开始了交谈。

    “自去年本王授权使臣与洺州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之后,两国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这对满足本国需求,繁荣商贸,增加税收,有很大的助益,本王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后来夏国建国,大对卢出使归来之后,又带回来了夏王你提议的组建联合执政联盟的建议,本王是非常赞同的,并且已经在国内根据夏王你提议的数量,选拔了议员,在八月的时候,本王将亲自率领这些人去洺京,参加联盟组建的第一次集体会议,还望夏王安排接待。”高建武率先开口道。

    闻言,于秋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倒是站在臣子行列首位的渊太祚眉头一挑,眼神看向高建武的时候,露出了一丝不善。

    他居然没有通过自己这个大对卢,就直接选定了联合执政联盟的议员人选,也就是说,这议员的席位,根本没有他们渊氏,甚至是支持渊氏的各个家族的份,这还了得

    高建武是要趁着于秋在这里,自己不敢做出格的事情的情况下,向自己发难么

    敏锐的捕捉到了渊太祚的眼神,于秋笑着朝高建武道,“贵我两国首脑频繁交流会晤,对于两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夏国自然欢迎。

    只消到时你们将出使人数规模提前告知我们,一应食宿,安全,都将归我们夏国提供和负责。

    至于联盟组建的集体会议上要确立的各项提案,此前我与唐国,百济国,新罗国,都已经商议过了。

    具体条例,这里我全都列了出来,贵国上下这几天可以先议一议,如有疑问,或者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我可以随时为你们解答,或者拿到集体会议上去协商解决。”

    于秋说着,便将一份联合执政联盟草案递交给了高建武,不过,高建武却没有急着看,而是笑眯眯的问起了于秋有关于夏国的飞艇,边斗摩托车,轮船,照相机等新奇东西,以及前几天在唐国疯传的亩产数十石的农作物的消息。

    显然,他是不想把这件事件拿出来跟国内各大家共同商量决议,只想自己独自指定人选,这倒是把渊太祚一伙人给憋坏了。

    早就知道高句丽内部这些矛盾的于秋,并没有火上浇油,他只需要放任他们斗下去,他们就会一直求着夏国,寻求支援。

    倒是他对夏国的一些科技产品和新引进的农作物开



第三百九十四章 组建维和部队
    如果可能的话,于秋其实是想在高句丽多待一段时间的,甚至包括小虎都是这么想的。

    于秋是因为这边的百姓比较密集,收割系统积分比较快速。

    小虎则是因为这边的百姓都听的懂自己唱的歌,对自己表现出了异常的喜爱,十分享受在高句丽各处城池演出时,被观众热烈欢迎和赞许的感觉。

    然而,高句丽就是那么大点地方,人口密集的城池还大多集中在于李唐交接的边境线上,乘坐着飞艇,十天时间,足以将各个大城,甚至大城周边的一些矿产资源区都走一遍了。

    一千八百万积分,零头的几万,于秋就不计算了,这是飞艇开始向李唐境内返航之后,系统界面的积分数据。

    如果拿它来兑换武器,足够于秋统一世界了。

    然而,目前于秋手底下却没有这么多能够操作使用这些先进武器的人,而现有武力,也足够保证对于东亚诸国的震慑,所以,暂时就不考虑这些方面了。

    十艘三千吨级别的货轮,二十艘乘坐两千人以上的客轮,这基本就能将夏国目前投身水上运输的业务的人才全部用完了。

    毕竟,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船厂也没有歇着,已经造了好几艘千吨级的货船和可以运送数百人的客船出来,这些,都需要人去驾驶操作和做各种维护保卫方面的工作。

    而且,于秋兑换的这些船还不能太先进,太先进了,这些水手船工学习驾驶的时候会很困难,毕竟,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能摸索学习的上线不高,只能是兑换一些与运二号船相当,甚至还次一些,内部设计更加简单好操作的船来给他们在内陆江河上跑。

    让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学会操作难度更加高的东西,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甚至大多都需要等洺山书院的学生出来社会之后,才具备条件,所以,他即便是有积分和物资点,也只能慢慢逐步升级这些东西。

    当然,除了船之外,还有车的方面。

    火车头是肯定要兑换的,按照线路规划,横竖贯穿七个县和一个农垦特区,须得四条纵横轨道线路,往来,至少八个火车头,再加上一条环夏国线路,则至少需要十到十二个火车头。

    于秋看了兑换界面里,兑换一个初级的蒸汽火车头所需的积分,不过两千积分而已,技术难度并不算高,连带着火车的传动装置,也不过三千分,他会直接选择三千分的大功率内燃机火车头,而且,选了一套两千分的传动控制装置。

    这样,火车的速度会更快,而且,动力会更大,使用寿命会越长,即便挂载几十节车厢,拉几千吨的货物,也能跑到八十公里左右的时速。

    当然,车厢和一些各个工坊能够生产出来的的设备,就根本不需要兑换了,反正,铁路铺设好,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大家可以慢慢研究,慢慢造,于秋只需要给大家解决模板的问题就好。

    毕竟,一个车厢虽然只需要一千积分,但是需要很多的物资点,很多金属方面的,橡胶,皮质等等,完全可以用这个时代的木料来制作,和洺州现有产出的东西来制作,兑换的话有点不划算。

    货车方面,于秋打算兑换手扶拖拉机,和简单的载货皮卡出来做样板,供造车厂模仿制造了,毕竟,研究了大半年的边斗摩托车和检阅车,他们在造车方面应该有一些心得了,于秋只需要将发动机关键部位给他们兑换出来,一两年之内弄出来,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毕竟,现在几乎没有了材料方面的阻碍,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剑麻皮带,橡胶轮胎从南美洲或者岭南那边运送过来。

    再有就是发电站方面的东西,发电机组目前各个工坊还不具备生产的能力,须得大量依靠兑换,而且,于秋不打算搞一些勉强能用的东西,要做,就做可以让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不愁的东西。

    所以,他将火力发电厂的建造规模最终定在了日发电量五万千万瓦,当然,不是一次性搞好,会根据实际需求,以五百千瓦为一个单位,每次弄十个独立发电机组,分十个阶段来逐渐完成。

    现在已经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武安县那边关于电站的基础建设基本已经完成,回去之后,基本就可以上手搞这个项目了。

    如果再从系统里面兑换大量的铜线成品出来的话,今年年底之前,整个夏国境内的照明用电,基本就能保证了。

    核算这些东西的物资点和积分消耗很费时间,不知不觉的,于秋就忙活了大半天,而且,飞艇,也已经来到了慎州上空,于秋特意交待的第一个降落点。

    最重要的是,所用的航时,依旧没有超过一天,这让金德曼看向于秋的眼神,很有些幽怨。

    罗士信做慎州都督,都已经有两年了,于秋并没有忘记他,相反,在董放和苏定方将鬼面骑士从东北方向撤除了之后,主要是由他在维持着夏国与东北诸部,和与突利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边境安全。

    当然,夏中的将领,甚至是他自己的属下,现在都习惯喊他罗成,士信成为了他的表字。

    知道于秋的飞艇要来,罗成其实兴奋了两三天,他被任命为了慎州都督之后,朝廷基本就没有给任何新的作战指令,这让他在根本没有几个人口的慎州无聊憋屈的慌,十分眼馋苏定方,高雅贤,阚棱他们能够四处作战。

    要知道,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他可是完美的错过了夏国发生的所有大事件。

    飞艇才刚刚降落,他就飞奔过来拍门了,而当赵河将门打开之后,他嘿嘿的一笑,就贴着赵河的身体挤进了飞行舱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进一步扩展
    几十万人不停的搞建设,即便于秋是见识过后世用三十年时间脱胎换骨的祖国,也有些震惊洺京的发展。

    十几栋超过十层的高楼去年还只是下好了地基,今年已经把主体结构盖起来了,明年,说不定就能开始搞外墙和内部装修。

    至于两层的别墅楼和临街的商铺,则至少有数千间了,整个中心政务区都快建满了,就连一环外的几个生活区,都已经开始动工建房了。

    于秋在北大营的空军训练场地降落了之后,率先看到的,是正在做远行准备的苏定方所部。
1...171172173174175...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