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未来,从陆路过来行商的西亚商人,将会越来越少,而集合了整个长江流域地区产出的上港经济区的地位,将越发重要。
“我懒得提笔写信了,你让人带口信给李世民吧!现在咱们有了轮船,那些海外之地已经变的并不遥远了,让他准备带人去新加坡那边吧!我们稍后会开通每半个月一班的客船到那边去。”于秋跟赵河交待了一句道。
“那咱们什么时候返程呢”赵河点了点头又问道。
“怎么着也还得将近一个月吧!正好赶回去过年。大队伍明年正月以后启程回去吧!这两个月的补给物资,可以从沙门岛那边出。”
“好嘞!”
见于秋终于定下归期,一分钟也不想在这里待的赵河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然而,这一笑,又让他感觉嘴皮子有些疼,就现在这个情
第四百一十四章 经济控制基本完成
一旦有了可以在海上肆意航行的轮船,那么整个世界的格局就变了,大海变成了一片坦途,去往任何一个地方,大致都可以计算直线距离,于秋命名的这个叫新加坡的位置,简直是太好了,从这里,无论是到东亚,南亚,西亚,甚至非洲都不算太远。
只要控制住了这个地方……
李世民脑海里现在有无限遐想,都不消于秋说什么,他就决定了,必须去新加坡。
只是,去到新加坡需要怎么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他却是要好好请教请教于秋。
让他想象不到的是,于秋让他带着足够多的乐师和歌舞团队去,以文化宣传主,至于建设方面,交给夏国的工程师做主导,来引领当地人做就行了。
“想要一个地方的人民彻底归心,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文化相同,而想要文化相同,就需要有不断的文化熏陶,如果你能将中土的语言,文字,服饰等等等等习俗带到那里去,在那边扎下根,那里就很难再与中土分开了。
如何能让他们更加喜欢,接受我们的语言,文字,服饰等各方面呢
得用音乐,歌舞,甚至电影。
你这次去新加坡,我除了会派船给你,还会支援你十台发电机和十套电影放映设备,你们设置好了官府之后,不要急着找他们收税,也不要将建设任务排的太慢,每天两三个时辰的劳作之后,让他们学习歌舞,文化,多看看电影就行了。
人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形成一些习惯和爱好,三到五年的时间,就能懂得熟练一门语言……”
于秋说了很多,李世民也领悟了很多,这也就是夏国分不出太多人手来干这些事情,否则,也轮不到他来捡便宜。
“那个,飞艇……”
“飞艇的事情就别想了,明年一年我属下的人都会忙活的很,机组人员大多都要用于培训新人,你最好能尽快把那边稳定下来,因为,我明年下半年可能还有其它地方让你去拓展。”
“什么地方。”
于秋指了指地图上道,“吕宋,我们去南美洲的一个非常好的补给点,那边应该也有几十万民众,设几个州是没有问题的。
你再往更远的地方看,这边随便一个岛,都比朝廷治下的一个州道还大,还有这里,澳洲,比整个中原还大,而且,这里现在很可能是无主的地方,这么大一片土地,上面有多少矿产资源,多少适合开发种植业的土地,难以想象,你难道不想占”
“呃……”
李世民看了看那些海岛的大小,又看了看大唐现在的版图的大小,咽了咽口水,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现在,夏国有了那么犀利的轮船,这些地方不占,可就白瞎了,可是,这么占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啊!
这些地方要是全部都归到李唐,那么,李唐现在的疆域直接就会翻两三倍,这得多少人去治理,开发啊!
“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属下的人才不够了”看到李世民的表情,于秋笑了笑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同样不知道说什么好。
“所以,推行全民教育,势在必行了。”于秋又道。
“可是,朝廷没有那么多钱啊!”李世民郁闷道。
“我们夏国银行在长安的分行已经开业了,我给于知行的批款权限是两千万贯,在洛阳的分行也即将开业,我给卢望的批款权限,也是两千万贯。
扬州,荆州,蜀中的分行,在明年下半年也会开业,我给他们各个分行的行长的批款权限,是一千万贯。
将其中一部分借出来,你就可以在所有的县,甚至乡里修建学校,让所有适龄的孩子上学了,有我打招呼,他们不会不借的。”于秋看向李世民问道。
“七,七千万贯,你,你们夏国银行,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李世民的喉头连续咽了三下口水道。
“年初拿下倭国之后,四五月份开始,倭国的金银矿石,就在不断的往我们夏国的冶炼作坊拉,按照流水上面来看,每个月至少五百船,而且每船的运送量都在百吨以上,你说能冶炼出多少金银
我们去大食的两艘三千吨货轮,虽然都只装了半船的货,却即将拉回来两满船的金银铜,足足六千吨,你说可以铸造多少钱
当然,这都不算,夏国的二十多个集团产业,每一个的年盈利都在三百万贯以上,你说,一年能盈利多少钱”
于秋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李世民更加发懵了,李唐的税收涨三成以上,他都已经欣喜若狂了,而夏国的收入,不是每年涨三倍,而是至少每年翻三翻,这简直是太恐怖了。
要知道,现在的钱币的购买力,可是比两三年前战乱频繁的时候大了很多,夏国铸造这么多钱是想……
李世民现在突然知道于秋为什么在那些钱币上印上简单易懂的数字符,标示公元纪年了,他是想全世界都使用夏国的货币。
“所以,你这是钱太多,怕它贬值,来向我推销贷款的喽”李世民的脑筋确实发达,居然让他想到了这个层面上来。
“怕贬值”
于秋笑了笑又道,“你觉得,要是我不想让钱贬值,谁能让钱贬值”
“呃……”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于秋这句话虽然嚣张了一些,但确实是实话。
以夏国的经济量体,已经足以做整个东亚经济的话事人,什么贵,什么便宜,于秋都有话语权。
所以,对现阶段的于秋来说,钱已经只是一个数字,怎么样让这个经济体制更加稳固,利用这么强大的资本发展下去,才是于秋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在于秋的帐篷里讨论了两天之后,李世民有些郁闷的走了,大唐确实在夏国的帮助下,越发强大了,然而,他却感觉,自己和于秋的差距却越来越远了。
李唐明明是夏国的宗主国,然而,却是然他感觉,李唐像是帮夏国打杂的小弟,只要于秋不愿意干,抽不出人手干的事情,才会交给自己干。
这让他有种自己是电影故事里的小配角的感觉,很不爽。
最关键的是,目前这个情况究竟是好是坏,他说不上来。
&nb
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统全面升级
玉龙雪山上,根据自己摸索了一个多月找到的方法,又种植了一个多月后,于秋的系统的界面终于亮起了任务完成的光点,第一时间他就点击了领取任务奖励,一百株良种玉龙蕨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然而,当这些良种玉龙蕨出现的时候,他发现,系统居然还额外赠送了他一本册子。
这本册子同样是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现在系统里面,以于秋中级种植技术的水平,也只能勉强看懂个大概。
“居然是玉龙蕨的培植和与其它作物的杂交变种之法,这可是已经超越了后世种植技术的黑科技啊!”于秋大致翻看了一下这本册子之后,在心里感叹道。
他一早就有预感种植任务可能会升级,没想到,上线直接到了黑特技这个程度。
而当他退出了书册显示界面,返回到主界面,想看看系统给他发布了什么新的种植任务的时候,却发现,整个系统界面全都亮了,上面滚动显示着一排文字。
宿主任务完成度娴熟,可使用积分,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使任务广度更大,品种更多,操作更简洁,奖品更好。
于秋惊喜的同时,立即点击了系统全面升级键,然后,他就看到了自己辛苦积攒的三千多万积分,只剩下了一个零头了。
“坑,全面升级居然需要三千万积分。”
很快,系统界面开始变换了,左边第一个选项是知识储藏库,点开的话,界面会显示出百科全书和玉龙蕨培育变种说明册两本。
第二个选项,是技能树展示。
于秋点开之后,里面按照他所掌握的技能的级别,从上到下全部排列了出来,其中,物理,化学等这些已经掌握的中级技能排在最前列,所有已经掌握了的初级技能,分学习先后,排在了中级技能的后面。
而在这些已经掌握的技能之后,还有没有点亮的技能,高达数百种之多。
而且,除了中级技能升级需要完成任务之外,所有未点亮,和初级的技能,都可以直接用三合一系统积分,进行学习和升级,或者直接加满当前等级的经验点。
而所谓的三合一积分,则是信仰,忠诚,感激分的合并,于秋之前剩下来的一百多万分,现在变成了三十几万三合一积分,今后,所有积分,会自动合成三合一积分,而且,而用积分将未点亮的技能学习到初级之后,再用一万积分,就可以将经验点加满。
至于将初级技能升级为中级,则需要十万积分,从零开始,将中级技能的经验点加满,也需要十万积分。
如果只是将技能提升到中级,系统只是给于秋该中级技能的理论知识,于秋可以通过使用该领域技能来缓慢提升经验,至于直接将经验点加满,则是具备将所有理论知识全部实用化的能力,这也是他之前用中级物理化学搞制药和生产没什么阻碍的原因。
所以,他想要将一个初级技能,提升到可以具体实用化的中级技能的水平,需要花二十万的三合一积分。
将未点亮的技能点亮,再提升到中级,则是要多花将近两万积分,毕竟,有一些技能,他虽然没有达到初级水平,但是也已经拥有了一些经验。
比如厨师技术,不没有通过系统学习,但是,已经达到了初级水平,并且经验将近满格。
再往下看的话,则是系统任务栏。
分为耕种类任务,养殖类任务,技书经验任务,三大类型。
其中现有耕种任务,是种植人参一万株,完成任务,可获得一百株生长速度达到三倍的高药效力良种人参。
现有养殖类任务,仍旧是之前的饲养黑豹一百头,完成任务,可获得十头良种驯化黑豹。
而技术经验类任务,也是之前的一百里轨道交通和三万千瓦级发电站任务,而且,对于全系经验,也做出了详细解释。
即:给所有相关技术能的经验,加到当前所掌握的技能的级别的满格。
比如架设轨道交通,有统筹管理学,通讯技术等等很多方面的技能,于秋现在大多没有点亮这些技能,但是,可以把经验加满,稍微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初级水平,而如果,于秋用积分将其提升为初级,则在领取奖励的时候,就是初级水平经验满格,如果于秋将其提升为中级,则是中级水平经验满格,提升的级别越高,省下的积分就越多。
比单一的提升一个技能的级别和经验,要稍微好一些。
当然,还没有直接将中级技能经验提升到高级技能经验那么好,因为系统显示,如果用积分将中级技能提升到高级技能,需要一百万,升级满经验,也需要一百万。
现在系统计算的,可都是三合一积分,两百万积分,相当于以前的六百万积分,代价可是不小。
最关键的是,你在单一技能达到高级之后,不将其它配套技能也提升上来的话,你也造不出什么很犀利的东西,就比如于秋之前拥有中级化学技术,如果没有中级物理技术配套,他几乎是造不出中级化学技术能够造出来的九成以上的东西。
毕竟,一个东西制造出来,涉及的可能是方方面面的技术。
所以,升级高级技能的话,要么就一个不升,要么就是数理化等等技能一起升,这样才有实用性。
最后一个大项,则是从物品奖励任务升级衍变而来的积分兑换任务了,升级之后,直接是积分商城。
现在的积分商城,基本罗列出了后世所有商品,甚至一些民间禁止买卖的商品,包括洲际导弹,氢弹,核弹,航空母舰,隐形战机,太空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甚至月球,火星探测器之类的。
只可惜,在积分商城兑换东西,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积分数量,第二是相应的物资点,第三是相应级别的技能经验。
以于秋现在的技能水平,基本只能兑换中级数理化科技产品
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
将自家的产业做大做强,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有如此,人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夏国上下就是如此,只有将那些厉害的东西造的多多的,他们才更安心。
正好于秋的财力够,也懒得打击属下的制造热情,所以,一系列的生产建造数据报出来之后,连于秋自己都吓了一跳。
现在距离他去巂州可只有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而已!
而听到冯智戴说,截止腊月中旬,外来夏国务工的青壮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夏国本国户籍的人口因为有李渊划拨过来的那三十万,也已经将近一百二十万,顿时让他对于这些数据有了一些理解。
一年时间而已,夏国本土的新生儿就增加了十几万之多,不多为这些小家伙们储备一点家当,怎么供应他们读书长大成才
现在,建造各种东西,都没有了材料方面的阻碍,大造特造,并且实现产品往更高端升级,是夏国各行业正确的发展轨迹。
在冯智戴汇报完了之后,马周从教育口方面汇报过来的数据,也是十分惊人。
今年下半年开始,夏国已经全面实行了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夏国七到十三岁的入学儿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多,占据夏国总人口数的六分之一。
而这么多学生读书,让教育部门每个月在食宿,书本,教职工薪酬方面的开支,就高达三百多万贯。
而且,由于现在没有足够多的教师来承担这么重的教学任务,洺山书院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全部都兼职成为了洺京市内近百所小学的启蒙老师。
几乎一大半二年级的学生,每天都要抽半天的时间,去这些新开设的小学,给新入学的孩子上两到三堂启蒙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