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于秋在算的同时,
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
于秋去山庄了,不见外客。
这个消息让准备跟他再次进行谈判的伊凡有些懵逼。
西域到夏国实在太远了,不能够及时沟通消息,甚至,都没有建立消息传递渠道,这就是伊凡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果于秋等人和伊嗣埃不告诉伊凡西边的消息,那么伊凡可能得等到八月份,拜占庭商人集中到夏国参加交易会的时候,才会知道一些本国的消息。
可是,统叶护和迪卡尔要回国了,他们并没有告诉伊凡西边的消息,而且,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于秋没有同意他们两国出兵帮助拜占庭帝国的事情。
所以,即便伊凡此前提出来的条件已经十分优厚了,但仍然没有打动于秋。
出国万里之外,伊凡除了与使团里的几个人一起商量之外,是找不到别的商量的对象的。
甚至,要不是统叶护和迪卡尔他们故意告诉伊凡自己要回国,伊凡压根都不知道他们要回国的消息。
因为,洺京城城太大了,大的伊凡都找不到北了。
而当他准备召集属下议事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些只是在洺京待了几天的家伙,居然都无心正事了,他们想去洺京的赛马场看赛马,并且将手中值钱的东西全部兑换成了夏国的钞票,在博彩行买了赛马的奖券,或者去各处街道的酒楼吃喝,购物,消费。
这里的各种娱乐享受,都是他们之前没有见过,享受过的,刺激,好玩。
他们甚至有些人直接跟伊凡提出了辞职,想要留在夏国生活,哪怕是从军官,沦落为一个出卖力气的工人,或者是底层的农民。
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局面,与当初伊凡启程来夏国的时候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比较值得庆幸的是,夏国的外交部长陆易之,每天都会到外交部上班,并且,每天都会热情的接待他,跟他探讨西域局势,民风民俗,以及两国之间有那些合作的可能的问题。
虽然,陆易之只是纯跟他探讨,没有做任何决定,但是,通过几天的沟通交流,夏国这边又有了很多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新想法,也让他每天对夏国的承诺都在增多。
这在伊凡看来,其实是一个好兆头,只要夏国有兴趣与拜占庭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那么他就一定能促成这次的谈判,现在他只是在等于秋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来会见自己而已。
然而,他想错了,在连续几天热闹的演唱会过后,在端午节的假期结束的时候,于秋居然直接带着演唱会的团队,乘船去高勾丽去了,而之前一直在他们和波斯帝国之间使绊子的大食使者艾布伯克尔,也乘夏国的船,准备走海路返回大食。
码头上好热闹,总共有二十多艘可乘坐数百人,甚至过千人的大型客船了,让伊凡搞不懂的是,于秋居然会让夏国的许多普通工人,甚至是农民,去数千里之外的海外之地游玩。
这些底层人士,有必要让他们这么享受么要知道,在他们拜占庭帝国,奴隶劳工,一天不干活,都会被他们视为蛀虫。
洺津渡的码头太大了,船只多的数不过来,伊凡并没有在这里找到于秋,重新返回了洺京之后,接待他的,依旧是那个整个都笑眯眯的陆易之,他们商谈的也是与战争无关的内容,而且越来越多,没有一条能够在当下落实的,则让他有些莫名的焦虑,在得知于秋要在两三月之后才返回夏国,他甚至都想结束谈判,直接回国。
可是,他又不甘心,带着八千多人,耗资数万金币王夏国走一趟,无功而返。
在属下的建议下,他还是犹犹豫豫的留了下来,继续与陆易之谈判。
第一次乘船在海上航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新奇有趣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看到海外的景色,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纯粹的为了玩,而出一趟长达几千里路程的远门。
船队到了卑沙岛之后,于秋就和演出团队上岸了,这边不仅准备好了表演的舞台,还有三艘飞艇和很多亲卫师的车马在这里等着,为于秋一行接下来的出行做准备,收割积分,用天上飞的交通工具,明显会更好一些,于秋便直接让人将自己的行礼,转移到了飞艇上。
荣留王高建武早就已经带着高句丽的一干大臣们在这边设好了宴席迎接于秋,在他上岸了之后,就直接参加了这场宴会,从夏国来的百姓们,只是在卑沙城内参观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就重新上客船。往沙门岛去了。
仅仅是这一个多时辰,卑沙城内至少就有数百起劳工协议签订,夏国的这些人现在看到外国人,就仿佛看到了廉价雇工一般,都想带回去给自己家里做工。
一些看上去家庭条件很差的卑沙城人,都被他们实诚的说词给蛊惑了。
于秋并没有制止他们,如果渊盖苏文不傻,那么过一段时间,这里应该成立一个劳工输出市场,因为,从这里乘夏国的轮船去洺津渡,两天以内就能到,道河口县和沙门岛那边,也只是小半天的路程。
参加酒宴的于秋并没有关心这些小事情,早前一轮他在高句丽的访问给高句丽带来了多大的改变,高句丽的权贵大臣们都是看到了的,这一次来,就不用于秋说了,他们自己会投于秋的所好,做一些准备。
当高建武发现高句丽的这些被夏国重视的矿产都已经在渊氏手上的时候,他们内部的争斗其实早就已经爆发了,他不允许财权旁落,可是渊氏太贪婪了,正在用资本,不断的挤压高建武的权利空间。
所以,今天的宴席上,所有的人,是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高建武的人,明显比去年少了很多,这还是高建武这一年里,亲自往夏国跑了两三趟,争取了一些商业合作的结果。
“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明年就将在高句丽大面积种植,一旦成功,你们国内粮食紧张的问题,将得
第四百五十八章 还得谈
其实国防外包这个事实,于秋只是在金德曼抱怨新罗国的军队这两年都没事情干,白白浪费军饷的时候,随意跟她提了一嘴。
可没成想就被她当真了,而且还煞有其事的将其跟金白净讲了,结果金白净一番思索之后,觉得十分可行,就惦记上了。
而于秋不答应金白净,不是因为他不想做,而是,夏国的人手实在分不过来,夏国总共才三万多军人,又是在海外建军事基地,又是西域建军事基地,又是在突厥草原驻军,留守本土的人都不过万了,哪里还能分出人手到他们这些基本不受战争威胁的地方来。
而于秋所说的契机,自然是高句丽的内部争斗问题了,一旦他们上升到军事冲突,那么,为了维护联盟内成员国的安危和稳定发展,夏国就有理由往成员派兵了,届时,还可能受到各国所有民众的欢迎,因为,夏国的军队,是止战为民的。
正好,这一两年的时间差,也能让夏国进一步的扩军和提升军事战斗力,具备以少量军队,就镇压一切不服的能力。
种植人参一万株看上去工程量不大,其实则不然。
因为,新罗国这帮人,你叫他们挖人参,他们个个都是好手,你叫他们种人参,他们却是见都没有见过,别说是人参,就是普通农作物的种植水平,都还不如李唐的普通百姓。
所以,大多数事情都要于秋亲力亲为,亲自做示范教学,毕竟,参田今后的种植采收,于秋是不可能一直在这边照看着的。
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于秋才能确定自己种下去的人参是否真的种活了,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于秋才能规范出一套新罗国人能够完成的种植方法,让他们今后自己按照方法种植。
也趁着这个功夫,他要帮新罗和百济做一下铁路的规划,因为,他们两国现在的官员,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做,政治水平和百姓受教育程度低下的问题,他们同样比李唐那边还严重。
而当他在新罗国种人参,召集新罗和百济两国的大臣和工匠们开会的时候,李渊在夏国的访问也仍然在继续。
在李秀宁的引导下,已经痊愈的李渊总算是知道了自己在夏国应该看些什么地方了,各个官署的日常办公,处理公务的方式方法,是他观看学习的最多的,至于工厂的生产等等方面,则是让工部尚书武士彟和将作监的一干官员去看。
他在夏国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会在几天之后,摆在李建成的案头。
李元吉露出了马脚,被于秋查了出来,不仅没有成功的让李渊的病情加重,还让李渊在于秋的资料下,精神头比以前更足了,这让李建成大失所望,同时,对于李元吉的忠诚,也开始有所怀疑。
那五百万贯,李元吉本应该全部投入到他自己的站队中去的,最终,却成为了李元吉在李渊面前辩解的说词,并且,还被他白送给了李渊,这可是李建成去年在夏国的产业上的投资的所有分红。
收到了这五百万贯的李渊,心灵的创伤得到了平复,并不怎么责怪李元吉,反而,认定了李建成是这件事情的背后推手,因为,自己如果病倒,或者说病死,最大受益者,肯定是李建成。
自有太子这个位置以来,它都不怎么好坐,不管是有没有才能的人坐上去,都会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李建成这个锅,他是不背也得背,不过好在李渊并无大碍,也没有要严惩李建成的意思。
所以,在长安监国的他,依然掌控全盘局势。
夏国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发过来了好几封公文,他完全没有任何异议,全都在朝堂上通过了。
李渊已经点头了的事情,他是没有什么理由反对,而确定了交好于秋,跟夏国紧密合作这个方向后,李建成更加不可能否定这些提议了。
他现在,更希望李世民在新加坡多待一段时间,只需要再有一年左右,他就能在各方面都超越李世民,包括和夏国合作的项目。
因为,有了监国大权的他,能够撤换将领,能够委任官员,秦王府系的武将,大多都被他调派到边境去了,甚至,还提拔了很多中高级将领,将他无法罢免的几个十六卫大将军们架空。
秦王府系的文官,也就只剩一个长孙无忌在朝堂上苦苦支撑了,他是民部尚书,而且政绩不错,没有李渊的亲自任免,李建成动他不得。
至于房玄龄,他现在是李唐的议员代表,被于秋委以了修建联合执政联盟总部大楼,拟定联合执政联盟办公章程的大任,整天忙的不可开交,基本管不了朝廷方面的事情。
杜如晦,则是被李世民带去了新加坡,其余的十几位学士,要么官位不显,要么,职务本身就不涉及朝堂权利。
他只需要主持完成了五国铁路和夏国到长安的铁路的修建,在名望上面,就可能超越李世民。
因为,久不在中原露面的李世民,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他过往的那些战功看上去很犀利,但那毕竟是过往的功绩,百姓们看的,是谁现在给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对于李建成来说,现在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这让他的工作积极性十分的高,而只要他不使绊子,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士族,亦不会跟夏国过不去,所以,夏国通往长安的铁路的筹划工作,此时正在火热进行中。
河北平原,河南平原,关中平原相互之间隔离的山川地带并不算太多,铁路铺设起来的工程量,会比从夏国通往高句丽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赏菊的重阳节
夏国要出兵西域了,为了平定西突厥和可萨汗国之乱。
而且出兵时间都定下来了,三个月后,国庆阅兵仪式结束,即刻出发。
这等于迎头就给了伊凡一棍子。
要知道,现在西突厥和可萨汗国的叛军,可是在帮助拜占庭帝国攻打波斯帝国的,夏国的军队去把他们平了,那岂不是说,拜占庭帝国这股助力就没了
不行,得阻止夏国出兵,哪怕是拖延一下,到拜占庭帝国取胜之后,也是好的。
不过,伊凡并不打算因为这件事情,给夏国更多的承诺。
因为,夏国是三个月以后才会出兵,而他们的兵马到达西突厥的时间,可能在半年以后,届时,应该差不多已经分出胜负了。
然而,他想多了。
夏国的补给站点的铺设,其实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因为,从夏国境内一直到里海,都属于联合执政联盟的地盘,夏国的军队在这边行军,跟在自家领土内行军是一样的。
而且,他们可不是在夏国将各种物资运送过去,而是直接给沿途适合做补给站点的地方下通知,拨款,然之后,这些地方就开始按照他们的要求,准备粮食,石油,甚至铺设道路,甚至有一些地方,还会直接派出军队,受夏国先头部队军官指挥,收集物资,搭建营区等。
要知道,跟随着夏国的军队出征打仗,可是所有成员国的愿望。
这种行军模式的改变,行军的速度和以往也有很大的差别,先头部队先去一个个站点,将石油提炼成汽油,将食物,制作成方便食用和携带的军粮,检查道路是否能够供大军通行,进行平整拓宽,等真正大军出发的时候,一路都会十分畅通,能快速的到达指定战场。
以往的时候,可不会有谁用半年多的时间来为行军做准备,而夏国,只需要派百十个人,拿着于秋的命令和一定数量的钞票,沿途所有的国家,就会配合他们完成工作。
和伊凡打嘴仗的事情,于秋仍然交给了陆易之,他从回来之后,就一直待在军营里搞装甲车的研究。
一辆辆军用卡车,从造车厂往北大营的操场开了过去,足有百辆之多。
而为了让所有的士兵都能舒适的坐在里面,每辆车的拖箱里面,都设有十六个单人铺,也就是说,一百辆军用卡车,除去双排驾驶室里的三个司机,只会运送一千六百名陆军士兵去西域。
而除了这些运兵的卡车之外,还有运送武器装备的补给车,同样有一百多辆,所用人手却还不到五百人。
最多的,要属军用边斗摩托车了,有五百多辆,一车三人,合共也是一千好几百人。
至于团级以上的军官才配备的越野车,则有二十多辆,一车四到五人的样子,这些士兵总体算下来,将近四千人的样子。
可别以为陆军就没有空中部队了,小型飞艇,他们有十几艘之多,用于传递信号,战场指挥监控之用,只有非常小的战斗作用。
当然,这还不是陆军此次出发向往西域的所有将士,因为,北大营还有一批一直在军营中研发制造的武器装备,没有向世人展示。
已经制造好的炮车就不说,每一辆,都有两名司机和六名炮手,搭载运输一门火炮,像这样的炮车,足有三十辆之多。
还有就是于秋之前就开启研发的装甲战车和坦克战车了,目前于秋已经亲自组装好了一辆履带装甲车在做各种测试。
他从新罗国回来了之后,连听取各方面工作汇报,都是在军营的武器制造工作中同时进行的,连李渊这个仍然在夏国的皇帝老丈人都没见过。
不过,在观看了一轮测试情况之后,于秋却是摇了摇头道,“这辆车拆了重做吧!”
“这么好的车,为什么要拆了重做”憨子十分不解看向并不太满意的于秋道。
在他看来,校场里面那辆刚才撞倒了十几堵墙,连陷马坑都阻挡不了的履带装甲车,已经非常犀利了。
它不仅有坚硬的外壳,还有一挺重型机枪在上面,不管是爬坡,撞墙,对于它来说都轻轻松松,即便是洺京城内现在修建的都是砖瓦结构的房屋,只要不撞击混凝土承重柱,它都能如履平地的在密集建筑区一路碾压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