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公子的手劲越发大了。”看到于秋向营帐门口走了过来,褚飞马上狗腿的道。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亲手砸碎一个人的脑袋,你的脑袋若是连几个字都装不住,那我就拿你做试验,练练手劲,看看里面是不是浆糊。”于秋有些玩味的看向褚飞额头上的两个小包包道。
“别别别,千万别,脑子碎了,人就活不成了,属下还要活着为公子跑腿办事呢!您想要敲碎脑袋的那个人,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带到您面前来,放哥儿已经成功打入了他们的内部,开始拉拢人了。”褚飞随着于秋的脚步,一边陪着笑,一边朝帐外走道。
“嗯,董放和他爹一样,是个有真本事的,你要多向他学习,后边你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范阳吧!洺州这边是时候交出去了。”于秋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把洺州交出去这怎么可以,以公子现在的情况,正好可以将其作为根基之地,发展壮大啊!”褚飞不解的道。
“我又不是要造反,发展壮大干什么况且,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拥有洺州啊!军是高雅贤在管,政其实是李三娘在管,这些都是累人的活,而且出力不讨好,我要的只是钱和一些有用的人而已。”作为今后手下的情报头子,于秋有必要将一些自己的思想意志传达给褚飞,多解释了两句道。
“可是,没有了洺州,公子如何招揽有用的人才”褚飞不解的道。
于秋笑道,“你难道没有发现,洺州的所有人,都是围着洺州的产业在转么只要产业是咱们的,人才就会随便咱们挑。”
“工商贱业出身的人,公子也瞧的上”
“这是一直以来都被低估了的两个群体,今后一段时间,工商业是咱们的主要发展方向,武力方面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
突厥马杜如晦是见过的,他自己骑乘的就是一匹上等突厥好马,不过和现在北大营前那些飞奔的突厥马比起来,却只能算是一匹劣马。
这些马的体型全都如马王一般矫健,而且毛色纯正,油亮,精气神好的很,跑起来只给人一种稳重有力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好马,他们居然有数千匹之多,这绝对不是苏定方领着几百人,在草原上抢劫几个小部落能得到的数量。
“这就是于秋积攒的实力么”皱着眉头的杜如晦想要靠近了观看,却被值守的士兵驱赶开,只得自言自语的嘀咕着,去营前找人通报李三娘。
才向营门前走了几步,他就看到了一些人推着装满了白色毛发的车子从里面走了出来,足有上百车之多,他并不知道这些毛发来自于哪里,直到看到营门两侧长长的羊圈里,一只只肉嘟嘟的肥羊,它才知道,这些是羊毛。
“难道北方的羊也比关中长的的羊长的大一些以往的时候没有听说过啊!”杜如晦的疑惑更深,他想靠近羊圈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被剪了毛发的肥羊,可惜里面传来了一阵犬吠声,逼的他不得不后退。
很快,他寻到了传令兵,然之后,被带入到了营中李三娘办公的地方,这里值守的并非兵将,而是一些穿着统一短打衣衫的青壮,显得比较随意。
入坐之后,李三娘便让人给他上了一碗加了冰块和酸梅果粒的牛奶,这种饮品是李三娘觉得军营中最好喝的东西,在几万头牛羊进入了军营之后,牛奶,羊奶,甚至是马奶,军营中就不缺了。
一碗冰冻酸牛奶喝下去,杜如晦全身的暑气尽消,直让侍女给自己续了两碗,才吩咐她出去,开口向李三娘道,“公主殿下在这边过的可好”
“劳杜参赞动问,我一切安好。”李三娘见杜如晦的碗底已空,亲自给杜如晦倒上了第四碗酸奶道。
她一向敬重有本事的人,李世民属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
“公主殿下应该知道臣下的来意吧!”杜如晦还想喝完第四碗酸奶,但是无奈,肚子已经有点撑,只能轻尝一口之后,将碗放下道。
李三娘猜测道,“应该是和房参赞差不多,想要打听一些洺州或者说于秋的情况。”
杜如晦点头道,“正是,公主殿下可以将一些自己认为可疑,或者说朝廷有必要知道的情况,都如实告知臣下,让臣下和秦王对于洺州或者于秋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李三娘有些郁闷道,“于秋此人从来不向任何人述说自己的想法,行事也一向是出人意料之外,依我的眼光来看,处处都是疑点,却又不知道为什么,依照了他的方略做事之后,总是能收到一些奇效,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就拿今日晨间的事情来说,谁人能相信,一头牛在城外一通喊叫,就真的能召唤来数万头牲畜,而且,还都是体型毛色最优良的牲畜。”
杜如晦正色追问道,“公主殿下是说,今日晨间那头大黑牛召唤牲畜到洺州来的事情是真的”
李三娘看着他的眼睛道,“虽然我到现在依旧不信,但是,这确实是我亲眼所见。”
得到李三娘这个答案,杜如晦内心很郁闷,他觉察到是于秋在搞鬼,但是,眼前的事情,却总是向他证明,那些不可信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自己用常理根本解释不了。
“那公主殿下打听到了于秋那座山庄的消息么”不死心的杜如晦再度问道。
李三娘答道,“倒是在那些去过的妇人口中打听到了一些,于秋好像让人在山庄里教那些孩子们读书,而且所学的内容并非卢氏家传的经义,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如何让一头猪,或者一头羊多长一些肉,如何更加轻松便捷的养殖鱼,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是,已经出了一些成效。
那些妇人们也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于秋的手中学到了这样的本领,而对于秋言听计从,甚至将他奉若神明,我觉得,这个所谓的‘极北天山灵鹫宫’是存在的,而且所教授的,都是实用之学。”
“实用之学”
杜如晦皱着眉头道,“如果真如公主所说,这灵鹫宫的学问能让一头猪羊多长些肉,倒也真可以将其归类为实用之学,怕只怕这于秋弄了什么歪门邪道的东西来欺骗大家。对了,马三宝将军被于秋扣押住了,是不是他窥探了于秋的真面目”
李三娘摇了摇头,拿出一些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现状
于秋将套路玩的有多深,除在非后世商界打滚多年的精英,是很难看穿的,看阚棱的船队抵达长安城金水码头时,码头上前来抢购的权贵富豪的数量,就可见他这些套路的威力。
皇城大街一百多步宽的路面,居然都出现了人山人海的拥堵情况,这可是空前难得的盛景。
芙蓉香皂可以防御瘟疫这个概念提前被于秋在长安的权贵圈传播开,算是对芙蓉香皂知名度的一种预热。
之后又有宫里的贵妃以及各个顶级贵妇们用了都说好的口碑,一个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就瞬间被他竖立起来了。
上行而下效,当皇帝,贵妃和顶级权贵们把它当好东西的时候,很快就会形成一种全民追捧的热潮,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就算买不起,也想来见识见识。
再之后就是限量销售这个概念的威力了,它能让所有权贵的消费理性丧失。
不缺钱的权贵怕什么
你有我没有啊!
低人一等的感受那是坚决不能有的。
而芙蓉香皂本来就属于消耗品,阚棱总共分了十二万块左右长孙氏的商行接货,其中洛阳就卸船了四万八千块,这就导致了数百万人口的关中只有七万多块。
要知道,这个年头权贵世家的最大特征就是人口多,随便一个家族,长房二房三房四房的嫡出公子小姐数量都是几十上百个,这些人可不会满足自己只有一块,用完就没有了的情况,每人三五块,能用上一年半载的才是他们的最低需求。
所以这些赶车来的人们就没有打算零散买几块回去了事的,马车上装的都是铜钱丝帛,只要货物够多,他们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要说看到这副场景最高兴的是谁,那自然是非长孙无忌莫属了,他不过是组织人卸个货而已,每块芙蓉香皂就净赚两贯钱,虽然他要把其中的三千块白送给皇宫里的皇帝李渊,但相比起他在芙蓉香皂上十几万贯的盈利,这点损失连零头都算不上,当然,这还仅仅是账面上的钱财进项。
他真正看重的并非如此,而是他可以借助这些货物敲开很多权贵家的门,为李世民争取他们的支持,还能借用这些货物打击太子和齐王门下的一些产业,得到更多政治利益。
“长孙郎中,卖货的要求,你都懂的吧!”阚棱将货单递给长孙无忌后道。
长孙无忌笑道,“这个你放心,风声一早就放出去了,出售这些货物,长孙氏的铺面只会收铜钱和丝帛,今天带钱来买的人,也都是带的铜钱和丝帛。
至于水密精华洗发水,则根本不会直接在铺面摆出售,除了给宫中送去一些之外,剩余的,必须得购入足够多的雪花盐,才有资格购买,一瓶的价格不会低于一百贯,每天出手不会超过十瓶。”
于秋之所以让大家用钱来买,就是想造成长安的钱荒,迫使那些手上掌握了土地粮食资源的权贵地主们主动降价出售手中的东西,换成现金去买他们需要的商品,当大家都开始抛售套现的时候,降价就会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
而限制购买,则会给大家一种货物紧缺,稀有度很高的心理预期,当水密精华洗发水的使用者只有皇族最尊贵的那几个人的时候,买到它,使用它,就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了,这是面子的问题。【…¥¥最快更新】
而当他们为了买到水密精华洗发水而买了很多雪花盐到家里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放松家里的盐消耗,毕竟,家里这东西多了,吃起来自然也不会卡太紧,这就会导致他们对食物的味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养成吃雪花盐的习惯。
而养成吃雪花盐的习惯的权贵越多,今后这雪花盐的销路就会越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其实,除了这些货物,我还随船带来了很多好东西,不知道长孙郎中有没有兴趣”阚棱指了指一些还未卸货的船只道。
“是为何物”长孙无忌问道。
阚棱答道,“桌椅家具。”
长孙无忌又问道,“可是上等好木制作”
阚棱摇了摇头答道,“非也,都是一些普通大木制作。”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工不商
工商工商,无工不商。
于秋既然已经定下了今后以工商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那么,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人的问题。
能工巧匠,在任何时代,都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一个重要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在当下这个社会却不怎么受重视。
工户在古代是比农户还要低一等的存在,每年初了要为朝廷服役之外,他们也就是在权贵大户家做些杂活,讨口饭吃,通常与奴仆没有什么差异。
而什么原因导致这些能工巧匠会处于这种尴尬的社会地位呢
于秋总结,这是因为工没有与商结合在一起原因。
这个时代的商业属于贱业,商贾属于贱民,是上不得台面的阶级,即便是世家权贵门下或多或少都有经商的产业,但是在明面上,他们是不承认的。
工匠们生产制造出来的东西,如果不拿去做商业销售,就体现不了他们的价值,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商人差不了多少,只能成为世家权贵门下的走狗,依附着他们而活。
这也是为什么,一批木工家具到了长安,长孙无忌会问原材料好不好,却不问制作费不费工的原因,因为工人的劳动力在他眼里是不值钱的。
于秋在后世就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知道工业是商业的基础,所以,他对能够帮他发展工业的工人阶级十分重视。
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之所以想要窃取于秋的技术,是因为长安有比河北多十倍百倍的工匠,一旦获得了技术,他们就能获得比于秋多十倍百倍的产出和利益。
而于秋的目标,就是抢夺长安的工匠资源,使得自己的生产力更进一步。
阚棱跑到长安来卖家具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帮于秋收罗工匠,所以,在问清楚了情况之后,他又向长孙无忌道,“您觉得这家具行业不好做,可秋哥儿觉得大有可为,这样吧!出售这批桌椅家具的所得,你帮我在东西两市找一处地方,盘一个大些的铺面,一应花销多退少补,到时候秋哥儿会派人前来经营这两间铺面,但凡能仿制出这些家具的工匠,秋哥儿都愿意聘请他们做事,不仅会管他们的吃住,还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工钱。”
“管吃管住还给工钱这样的话,你这间铺面,只怕会被混迹长安的工匠们挤塌。”长孙无忌好心的提醒阚棱道。
“无妨,无妨,即便是挤塌了,那也是秋哥儿的损失,不影响你我之间的生意。”阚棱挥手笑道。
看他这幅模样,与于秋并没有接触过的长孙无忌便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事我会交待门下帮你办了,等这批货出手之后,粮食我会尽快收上来,让你送往河北的。”
阚棱摆手道,“不急不急,你得等粮食的价格跌下来了再说,半个月之后,我会从淮南过来找你取粮食,结算的价格就以我们做粮食交割前七天时间里,长安和洛阳市面上的粮食价格的均价为准,这是之前我就与秦王殿下谈好的。”
“既然如此,我就坐等你来长安结算交割了。”长孙无忌有些郁闷的道。
可别小看了这半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数额巨大,其中的差距也会巨大,这几天他跟阚棱结算,可能只需要十万石粮食,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就是十五万石,甚至二十万石。
因为,整个大唐的粮价已经虚高很久了,有巨大的跌幅空间,而作为洛阳世家的代表,高价出售手中的粮食,才是最符合他长孙氏的利益的,只是,在自己的利益与李世民的利益之间,他选择了服从李世民。
长安这边的事情且不提,在洺州城的于氏大酒楼中,李世民正用手指沾了红泥,在一张欠条上按手印。
昨天黄昏的时候他没有和杜如晦一起去到军营里找李三娘,而是被酒楼里食物的香气吸引了,打算进来开开荤,而这一开吃之后,就有些忘了形。
炒菜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的诱惑力太大,更何况,于氏大酒楼的炒菜,已经不是最简单的炒菜那么简单了,有于秋制定的标准,和研制的一些调料在,它的味道即便是在后世的小餐厅也拿的出手了,第一次吃到它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秦琼等人,又如何能克制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编高雅贤
三千多包火锅底料出现在了于秋的营帐中,即便是有着密封的锡纸包装,也封不住里面淡淡的香味。
高雅贤一进洺州城就被罗士信给控制住了,他的老伙计苏定方对此表示沉默,所以,他被改名罗成的罗士信押解到了寡妇村,倒是赶上了于秋用系统的火锅底料煮的第一桌火锅。
一脸盆猪骨高汤加上了足有半斤重的一包火锅底料之后,就变的红彤彤的了,与涮羊肉不同,火锅是需要煮的,猪羊肉丸,时令蔬菜,在汤锅里入味了之后,会给人的味觉带来绝佳的享受。
见罗成从头到尾都没有捆绑自己的意思,高雅贤的心也就放宽了,坐下来之后就开吃,即便是同席的于秋安排了两个少女专门在营帐里打扇子,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们也吃的汗流浃背了。
罗成是能吃能喝的大胃王,不用于秋跟他客套,坐下来之后,嘴巴就没有停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