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于秋对于吃饭这件事情,却是有自己的一些小要求,夏天吃火锅,得配一点冰镇的啤酒才爽,虽然出身餐饮行业的他,懂得一些酿酒的技术,但在眼下这种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他还不敢浪费粮食。
所以,他喝的是苏定方从草原上带回来的马奶酒,度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冰镇过后,解渴倒是不错,现在军营中的牲畜较多,牛奶,马奶,羊奶这些,倒是可以小范围的敞开了喝,没到半个时辰,三人的桌脚旁边就都多了一个脑袋大的空坛子。
“是不是我一直不说话,你也不开口跟我说话”吃饱喝足的高雅贤看向于秋的眼睛问道。
于秋淡淡的笑了笑,示意吃饱喝足的罗成暂且退到帐外等候之后,又道,“在我心里,始终认为吃饱喝足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正努力的让所有人吃饱喝足。”
“几年前,夏王也这么跟我说过。去年,汉东王再度跟我这么说。现在,你又来跟我说。难道,你想做第三个北方之主”高雅贤并没有被于秋大义凛然的话唬住,皱着眉头道。
于秋继续笑道,“有区别的,窦建德和刘黑闼只想做你口中的北方之主,而我,只想让所有人吃饱喝足,并不在乎谁是这里的主。”
“我留意你很久了,你确实和他们不一样,但是,我并不觉得你能做到你所说的,因为,我不信任李唐朝廷,他们的制度与前隋没有什么区别,造福的只是世家豪强,并不能造福百姓。”高雅贤沉默了半响之后,又开口道。
就连以往在他属下带兵的苏定方都在几个月前就看出了北地没有未来,作为北方最顶尖层的将领,他又怎么会察觉不到呢!
可即便是察觉到了,他依然还是选择了跟随刘黑闼造反,其原因,自然是他看问题的角度已经足够深远,李唐沿用前隋的旧制,在他看来是没有好结果的,世家继续把持权利,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而他举兵造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老百姓求一条活路。
于秋点头道,“我和你一样,并不信任李唐朝廷,至少现阶段不信任。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得靠自己带领北方百姓走出泥潭,而这走出泥潭的第一步,我觉得是结束战争。”
“李世民的五万大军这一个多月里对我是百般压迫,但却从不正面进攻,他应该已经有十足的把握拿下我了,只是在坐等汉东王在卢氏联军面前消耗实力而已。
而早前汉东王一败,亲军尽失,战力损耗巨大,现在都未必就能战争卢氏联军,那么,此刻能够轻易结束战争的,就是可以与卢氏联军前后夹击汉东王的李唐大军,莫非你是想北地在李唐的统治下之后,再带领百姓走出泥潭这是绝无可能。”高雅贤连连摇头道。
他的关注点,其实早就已经放在李唐的管理制度和权力结构上,说白了,只要李唐朝廷还沿用前隋的制度,让世家子充斥朝堂,掌握权利,他就觉得李唐不可靠。
于秋等他说完之后接话道,“北地糜烂的根源,相信不需要我与你多说,皆因世家豪强霸占了资源,对百姓盘剥过度而起。
此外,不妨告诉你,汉东王之所以对世家挥起屠刀,全部都是我在暗中推动的,高将军可以看看今日洺州景象,没有了那些人的盘剥,老百姓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是能够养活的自己的。
而且,你是带兵的人,应该知道那些抢红了眼,被金钱迷失了信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庄
高雅贤被放回了他的大营,于秋充分的向他展示了自己的大肚。
两天之后,所有驻扎在洺水对岸的士兵,会被分为两拨,愿意跟着于秋高雅贤行事的到洺州大营集结,有其它想法的,于秋会放他们离开。
他相信,有带兵多年的高雅贤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最终一定会有一大半的人来到洺州大营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于秋通常都是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练兵方面有苏定方和罗成,生产方面有寡妇村的妇人们带头,就连行政秩序方面,也有李三娘这把好手,所以,通常情况下,于秋看上去还是很闲的。
火锅底料的奖励领取了之后,系统马上出了新的物品奖励任务,奖品质量果然比之前稍微有所提升,初级难度的任务是制作指定款式成衣百件,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系统出品服装十件,款式可任意选择,超额完成任务,奖励有加成。
中级难度的任务是制作远程发射机括一件,射程达到一千米,可获得脚踏自行车一辆,射程超出一千米,奖励有加成。
最难的任务是建造载货量一千吨的货船一艘,完成任务,可获得系统出品千吨级蒸汽轮船一艘,超额完成任务,奖励有加成。
看完这三个任务,于秋第一时间就将难度最高的任务排除在外了,载重一千吨的货船,在后世只能算是小型货轮,江河湖海里随处可见,但在这个时代却不一样。
一吨是两千斤,一千吨是两百万斤,换算成石,至少是一万六七千石,目前大唐最大的货船,载货量也没有超过五千石,于秋在现有条件下,不可能造出比这个时代最大的货船还要大三倍的船。
倒是中级难度的任务,似乎可以一试。
因为,在于秋的印象中,古代床弩的射程是可以达到一千米的,让寡妇村的工匠们研究研究,或许就能弄出射程超过一千米的床弩,至少,相比于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的衣服,自行车更加拉风一些。
于秋直接领取了中级难度的任务,然后骑上了大黑,往山庄而去。
最近山庄这边的变化可大了,有了原先在洺州别府的那些人过来教孩子们读书认字,他们的心智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比如,小冬就开始用纸笔记录一些养殖数据了,而通过一些记录对比,他每天都能有一些微小的发现。
狗儿也将山庄里里外外的账目算的清清楚楚,甚至,都开始计算一些用工量与产出比的数据,在产出回报比最大的项目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就是他得到的第一个正确结论,这都是于秋给他讲解过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的重要性之后,他自己摸索出来的。
相比于食物营养充足后,身高开始猛蹿的憨子和大头,小虎显得最无所事事,他每天都是哼着儿歌,在山庄附近东逛逛,西看看,对于山庄的每一个生产项目他都知道,但了解的并不深,毕竟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大家也没把他当回事。
沈青是山庄里最忙碌的孩子,他总是有许多的问题要问别人,或者做些奇怪的装置求证,起初的时候大家其实有点烦他,但是,当他提出了一套利用缜密排列的杠杆,来减轻工人们泡制山上砍伐下来的那些大木时费力的工序之后,大家就对他另眼相看了。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设计出一整套省力的装置,用天才来形容他,其实也不为过。
只是,他这个天才,在山庄里,也就是做工的工人们买账,那些从卢氏洺州别府过来的教书先生,却更喜欢另一个孩子。
半个月就从零基础到默写出千字文的许聪,才是他们眼里的天才,就在昨日,许聪已经能够完整的背诵出论语和诗经了,要知道,他到山庄来总共还不到两个月时间而已,这种读书认字的速度,几乎可以用过目不忘来形容了。
今天来到山庄的还不止于秋一个,早上的时候,洺州方向就有人运送了一批系统出品的良种牛羊牲畜来山庄,系统出品的獒犬和牧羊犬,已经成为了山庄新的武装力量,有它们在,憨子和大头他们带队进山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看到这些个头壮实的牲畜,最高兴的当然要属小冬了,见到了体型比野兔大了近一倍的家兔之后,他就对饲养野兔失去了兴趣,那些通体洁白的肥猪,则是让他忍不住伸手逐一抚摸。
“秋哥儿,这些猪马牛羊和兔子,为什么比山里打来的长的好那么多”还没等于秋去沈三娘的作坊呢!冬儿就拉住他询问道。
&n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
山谷内两侧向阳的山脊上,一条条百十米长的竹制大棚龙骨早就已经搭建好,总体面积足有一百多亩,于秋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等阚棱将香料种子带回来之后,直接将香料种在大棚里,同时完成香料田的耕种任务和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经验任务比较省力。
谷内比较低洼的地方,都在溪水两侧,于秋让人开辟了一块几十亩大小的地方出来,引水了之后,可以用于种植马蹄,完成水产种植任务。
山谷别的方向都有各个小组的工匠在不断的扩建作坊,虽然这边的作坊并不是以生产为主,主要是用于研发,但是种类多了,也比较占地方,这就导致整个山谷里的空地已经没有多少了,倒是憨子他们新开辟出来的那处水库四周,有更多的地方用于牲畜养殖。
于秋比较头疼的还是系统指定的牲畜养殖任务,董放那边传来了消息,活着的梅花鹿不好收集,只有等范阳的事情结束之后,再往北探索,和靺鞨,室韦人打上交道,才有可能完成,卡住一段时间是肯定的了,目前来说,于秋就只能继续把精力放在家禽养殖任务和物品兑换任务上。
晚饭的时候,前院煮起很多火锅,于秋在吃喝的方面是很舍得的,有了火锅底料,山庄里又正好要清理那些品种不佳的牲畜,他就决定拿出来给大家敞开吃一顿。
食物的香味很快就让所有人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并且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于秋是最喜欢看到孩子们抢食的样子的,他在后世的两个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需要他想尽办法的哄,这导致了他每看到一个自己往嘴里扒拉食物的小孩都喜欢。
见到于秋心情不错,于安也殷勤的给于秋夹起了菜,却被于秋一把将他按在了身旁的座位上道,“我还没有娇贵到吃饭都需要人帮着夹菜的程度,山庄里也不需要这种奴性,作为洺州于氏的管家,你的责任是让所有进入了这个大家庭的人都吃饱喝足,挺起胸膛过好日子,而不是将我这个主家公子变成一个热衷于享受的疲懒之辈。”
于安笑道,“公子能够如此自律,是小人们的福分,不过,有时候也是需要做做样子的,这样能帮您竖立一些威信,相信小人,当您属下管理的人数达到几万,乃至更多人的时候,威信比其它任何东西都管用。”
不可否认,于安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竖立威信是封建社会上位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与过万人长久的维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是于安不知道,于秋想要做的并不是一个被神圣化,威严化的上位者,而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玩同样的游戏,当吃饱了的小虎开始唱歌之后,山庄里顿时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于秋为自己能够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感觉到自豪。
暖房之中,尚在蛋壳内的小鸡小鸭们或许是忍受不了这种吵闹的环境,纷纷开始破壳而出了,可不是因为他们的孵化时间都是一样的,麻雀蛋其实只需要十四天左右就能孵化出来,鸡蛋则是二十一天左右,鸭蛋比鸡蛋多七天左右,鹅蛋则是比鸭蛋还要多三四天。
之所以在差不多时间破壳,是因为于秋没有把握长时间的养活这些幼鸟和刚孵出来的鸡鸭鹅,所以才选择分时间段,将这些蛋先后放入温度略微有差异的暖房,让它们一起破壳而出,让他最大化的完成系统任务。
所以,吃饱喝足的于秋又有的忙了,给所有破壳而出的家禽喂食,也是一门非常耗神的体力活,幸亏他一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各种精细的食物,足足忙了两天三夜之后,所有在这个时间节点破壳而出的鸡鸭鹅和麻雀崽才享受到了于秋的一轮喂食,得到了系统的认证。
对吃掉鸡鸭鹅的幼崽,孩子们是有些抵抗情绪的,尤其是小冬,他认为自己能够将它们养大,于秋却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和饲料资源在这些普通品种上。
山庄是于秋说了算,带着情绪的小冬只能答应稍后执行于秋的命令。
临行前,于秋又对孩子们使用了忽悠技能,告诉他们,自己安排的人晚上会送良种的鸡鸭鹅和麻雀仔过来,让大家连夜将溪边的棚舍都清理好,准备好饲料。
等到午夜过后,山庄里的大人和小孩都入睡了,他便领取了系统的家禽养殖任务。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声的问题
喜寡妇,好人妻。
想到这些污名将会被人家冠在自己头上,于秋就感觉头皮一阵阵发麻。
然而,事情还真就已经发生了。
自从于秋在拿下范阳卢氏洺州别府,他的身份就已经暴露了。从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他谋算卢氏了,卢氏的某些人,也开始在谋算他了。
其实,对于夺嫡的争斗,大多数族老都是持中立态度的,只有涉及到了自身利益的人才会参与到其中,有很多族老甚至希望族长是个不作为的傻蛋,这样,他们就能在族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各种倾轧,是根本理不清楚的。
嫡长的优势就是,他通常能够得到上一任族长的支持,天然的获得一部分有既得利益的族老的支持。
卢文轩是范阳卢氏当代长房嫡长子,虽然他和于秋一样,是卢鸿的小妾所出,但他的母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被卢鸿清理掉了,从小是在崔夫人的亲手调教下长大的,人虽然不怎么聪明,却胜在对崔夫人忠心,在卢鸿登上了家主之位后,他抱紧了崔夫人的大腿,获得了最多族老的支持。
至于老二卢文逸,原主卢恒宇和老四卢恒彰三人,其实是当时卢鸿为了争家主之位,弄出来的陪跑,毕竟,嫡系子嗣的多少,也是上一代家主和族老对下一代接班人评判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
毁于秋的名声,让他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是一招毒计,然而,于秋并不认为这就是卢文轩那个傻帽的手段,卢文逸和卢恒彰也有嫌疑。
只是可笑这些人到现在还以为于秋是要和他们争家主之位,却不想,于秋只是单纯的想要毁灭这个家族而已。
倒是李秀宁这句话,让于秋开始警醒了,有人已经开始针对自己设计谋了,自己往后的路,未必会像之前那么顺利了。
“我只是通知你,并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李秀宁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朝于秋道。
“这就是我不愿意跟你们李家人有太多交集的原因了,要是以后什么事都用一句‘我只是通知你’,让别人必须接受,谁会受的了”于秋回给李秀宁一个白眼道。
“整个天下的人都受的了,为什么你会受不了”李秀宁用探究的眼神看向于秋道。
于秋很想跟她说一句,自己根本就不是这个天下的人,但是话到嘴边,却又收住了。
就算拿取笑李世民不知道天下到底有多大的那套话辩赢了她又怎么样
能阻止她跟着自己去范阳吗
不能。
她跟着自己最大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自己做大,成为继刘黑闼之后,李唐新的北方之患。
于秋突然默不着声,让李秀宁感觉自己的一拳打在了空气上,同时,她又更加想了解于秋内心的真实想法了,所以她决定,在去范阳的过程中要一刻不放松的盯着他。
对于寡妇村和洺州的各个产业,于秋其实早有交待,除了安排孙大娘她们做好接手洺州运送过来的牲畜和各种财货,以及阚棱运送过来的粮食之外,一切按部就班执行就好。
等到李世民接手洺州之时,军政方面的事情,于秋会一件不留的全部甩给他,他只需要保留鬼面骑士团作为自己的安全护卫,以及洺州各个赚钱的产业就行。
高雅贤属下的八千军士,以及赵河统领的两千原本在洺州城驻防,现在改为押送辎重的军士,在于秋到了洺州之后,就连夜启程了。
虽然于秋将装备完鬼面骑士团之后剩下来的马匹全部调拨给了他们,但是除了赵河这边全员配备车马之外,高雅贤这边仍然还有五千不会骑马的士兵被他整编成了步兵阵列。
他们不会去易州与刘黑闼汇合,却是会去莫州,沧州一带的要道设置埋伏,防止卢鸿战败之后,往山东方向逃走,或防止山东世家发族兵增援卢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