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如此,便有劳师兄为师弟我传道解惑了。”孙思邈十分郑重的给于秋行礼下拜道。
“好说好说,今后咱们都是同门师兄弟,就不必如此客气了,你要记住咱们师门的信仰,天地皆可胜,所以,我们面对天地的时候都不下拜,更何况是人。”于秋将弯腰下拜的孙思邈扶起来道。
实话,收个比自己年龄至少大一甲子的徒弟,感谢是很奇妙的,可让这样一位老人给自己弯腰下拜行礼,就有点要折寿的感觉了。
两人客套了一下之后,立即就进入了青蒿素的提取工作中,这次,于秋就不是自顾自的忙活那么简单了,一张化学元素表,就震的孙思邈外焦里嫩的,然而,越是搞不懂,就越是让他感觉灵鹫宫与天地相抗衡的学问高深至极,而有中级化学技术以及相关操作经验的于秋,也在制作的过程中,开始由浅入深的给他讲解起了化学知识。
&nbs
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东
只需要几句话,赵河就明白了于秋的意思,药可以给河东送,但是,药钱必须得河东的官府出,洺州没有白贴钱给朝廷抵抗瘟疫的义务,如果他们不给钱,各地世家肯定是愿意出大价钱买走这些可以治疗疟疾瘟疫的药物的。
如果府库暂时没有钱也不要紧,可以打借条,然后去申请朝廷拨款,或者用河东今后产出的一些物资来抵偿,否则,后续就不会再有药送到河东了。
于秋给每粒药丸的定价其实不贵,一贯钱一颗,每个人每天需要吃三颗,大概需要连续吃七天才能彻底痊愈,花费在二十一贯左右。
哪怕是把现在河东一万多感染疟疾的人全部治愈,也不过是二三十万贯而已,对于朝廷来说,并不算难以承受的开支。
不过,于秋并不认为这个产业,就只能给自己创造二三十万贯的产值了,因为,各地的世家会找自己买,这种能够在关键时刻保住他们家族传承的救命药,即便是多花点钱,也是值得拥有的,古往今来,可是有不少中小世家,是因为所在的区域闹瘟疫而崩塌掉的。
而卖给他们的时候,于秋就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来了,至少比卖给朝廷高三倍,而且,这是个持续性很高的产业,因为,药丸有保质期,两三年以后,它未必还能治的好疟疾,说不定还能吃的人拉肚子,想要给自己的家族加一重保障,每隔一年他们就需要找于秋买一次药。
赵河出发之后,于秋就再度进入了紧张的制药过程中,在孙思邈还不能掌控它的时候,于秋暂时只能亲力亲为,这导致他连完成系统任务的时间都没有。
三日后,还没有收到李三娘好转的消息呢!于秋就率先收到了来自朔方的战报。
苏定方伪装成突厥人偷袭了梁师都的老巢,将梁师都这些年攒的家底全部端了,董放和陈虎正赶着数万头牛羊,拉着价值至少三四百万贯的财货往善阳方向赶。
失去补给的梁师都在东城只守了三天,就弃城往定襄方向而逃了,李世民正率领着西域胡骑痛打落水狗,苏定方则是领着一千鬼面骑士游戈在战场周边,试图拿下只有一万多败兵的梁师都。
以上全是好消息,还有不少坏消息,颉利终于反应过来,知道这一系列的计划是李唐想要剪除他属下梁师都这条狗,也不再管在他眼皮子低下使用骚扰战术的罗成,发令召集各部向定襄聚拢,在草原上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他整编了二十万青壮骑兵,向朔州方向杀来,第一站就是善阳。
罗成才两千骑,不敢与颉利硬碰,将所有的补给全部撤到了草原上开始打游击,善阳被颉利轻易占据,并当做了临时大本营,然之后分兵围了马邑,又派执失思力,阿史德乌各率领兵五万,往东边各关推进,整个河东防线都受到颉利的威胁,包括距离马邑六百里左右的苇泽关。
董放先前那个将从梁师都手里得到的牛羊和钱财押送到善阳,再转运回洺州的计划,可能行不通了,他还要防止李世民拦路分赃,发现情况不对后,他直接往漠北沙漠的方向走了。
河东道由于闹瘟疫的原因,士族豪强都逃往关中避难了,只有两支军队驻守,一支是并州都督李绩带领的左屯卫三万余人,其中有一半被围在了马邑,另一支就是苇泽关的娘子军,差不多也是三万人左右,而且,两支军队,都是以步兵居多,用他们去抵挡颉利的二十万骑,恐怕是没有任何胜算。
李世民发过来的消息,几乎与褚飞属下传过来的消息前后脚到的,他要求北方目前唯一具有骑战能力的洺州兵立即出发,前往苇泽关与娘子军会合,他自己将梁师都打散了之后,会直接走偏关方向往河东与李绩会合,两军一左一右,依托长城布置防线,阻颉利于长城之外。
至于他布置在幽州,营州方向的军队,则根本不敢动,因为颉利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高句丽等东北方向势力不可能不收到风,趁火打劫赚便宜是他们一贯的作风,一旦抽调了守军,最终可能全盘失守,导致河东和河北整个不保。
对于打仗这样的事情,于秋一直是比较反感的,然而他又知道,北方之所以发展不起来,主要就是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难
世家子们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发难
因为他们已经认清了一件事情,于秋手中的好东西会源源不断的推出,良种家禽卖完了,还有良种牲畜,甚至,冬天都能种出来的蔬菜,如果继续让他处于现在这种谁都动他不了的地位,这些世家子就只能不断的拿钱找他买,这样会导致他们越来越穷,而于秋越来越富。
只有将于秋现在的权力地位剥夺,他们才好拿捏他,世家子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通常情况下,白的他们都能说成黑的。
所以,在两个御史之后,又有重量级的大佬出来说话了,河东第一世家裴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李渊最信赖的宰相,尚书左仆射裴寂道,“于秋的根基全在洺州,如今他既已带兵前往河东,那么,洺州势必空虚,陛下如果想要处置他,可下诏洺州长史李士诚,让他以洺州长史的身份暂时接管洺州,同时,对于秋留在洺州的人晓以大义,冥顽不灵者,可以撤除职权,就地拿下。
至于他想要在河东作乱威胁长安,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有李绩所部,平阳公主所部,以及我裴氏,王氏,卫氏的支持,只要对他加以戒备,他的几千兵马自保尚且困难,想要攻入关中,是不可能的。
当然,眼下突厥大敌当前,最好是不要在河东内部大动干戈,陛下可以谴一使去河东,解除他的军职,看他是何反应,再做决断。”
裴寂这个人,平时能说能聊,在李渊还没成事的时候,就是李渊的至交好友,但真正领兵打仗做谋划的时候,却是草包一个,基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
他这一通建议,也不过是为了某些人做的铺垫而已。
果然,在他说完之后,齐王李元吉就跳了出来道,“关中没有兵,洛阳却还有数万府兵的编制,儿臣愿意前往洛阳征召府兵驻守潼关,以防河东有变,可及时应对。”
闻言,坐在李渊侧边位置听政的李建成也反应了过来。
洛阳是什么地方李世民的最忠实的支持者,长孙氏的老巢。
李世民在洛阳击败了王世充之后,将大量的亲信安排在了洛阳任职,此时正好是挖断李世民在洛阳的根基的好时机,便起身开口道,“父皇,元吉此言乃老成谋国之策,当速做决断,以防河东有变。”
见两个儿子和诸多大臣意见都是一致的,李渊顿时便拍板道,“令齐王元吉为河南道大总管,征召府兵,驻守潼关,另去旨河东,暂停洺州都督于秋职务,押解回长安待参。再去旨洺州,令长史李士诚接管洺州都督府事务,稳定地方,必要时刻,可便宜行事。”
太极殿中的众臣听了李渊这番话,顿时便松了一口大气,他们自己拿于秋没有办法,就让皇帝李渊去找于秋的麻烦,这样做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于秋就范,被他们拿捏,或者于秋造反,被朝廷镇压。
无论是出现其中哪一样结果,对于他们来说,都算是好事情,最好是朝廷灭了于秋,这样,他搞出来的那些产业,肯定是被大家瓜分的结果,然后继续由他们这些世家子在李唐朝廷治下,把持着天下间所有可以牟利的东西。
于秋自然不知道长安的倒于联盟已经向自己出手了,在此之前,他就从来就没有把朝廷当过一回事,在此之后,恐怕更加不会当一回事。
他带着民夫押送着海量的补给物资来到苇泽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了,关墙内外刚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冷的大多数士兵们都缩在营寨之内不敢出来,也唯有高雅贤所部全员都有毛衣打底,皮裘裹身,即便是大雪的天气,他们也轮番打马在关外巡逻。
“都十多天了,你家公主的疟疾还没有好吗”于秋从大黑的背上溜下来之后,将背上挡雪的披风脱下来,扔给随侍在身旁的褚飞,朝关城内迎接出来的何潘仁问道。
“疟疾是治好了,可是,公主心有死志,末将等不敢让她到前线来,万一两军交战起来,公主只怕……”何潘仁郁闷的不敢将后面不吉利的话讲出来。
“这边已经与突厥人交战了么”于秋没有继续问李秀宁那个没有出息的女人,反而问起了正事道。
“打过两场了,突厥领兵之人是颉利属下最善智谋的俟利发执失思力,第一次是试探性进攻,第二次打的比较惨烈,不过,正好高将军赶到,执失思力就下令撤退了。”何潘仁回答道。
俟利发在突厥官职中大概就是决策者的意思,相当于李唐的十六卫大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
难得三娘子有心情跟别人对话交流,如无必要的话,何潘仁是不愿意任何人打扰他们的,然而,来的是长安的宣旨官的话,他就没有办法了。
通常情况下,封赏或者任命人事的旨意,都是由内侍监来宣读,对官员停职查办或者捉拿下狱的圣旨,则是朝廷指派监察御史或钦差大臣来宣读,这次来的,就是御史大夫萧瑀,一个性格十分板正忠直的人。
何潘仁在李秀宁的屋里通报了一声之后,李秀宁立即就和于秋从屋里出来了,因为,萧瑀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李秀宁的表姑父,属于她的长辈。
“表姑父到苇泽关来,可是朝廷对于抵御突厥有了新的安排”李秀宁与萧瑀见礼了之后,直接开口问道。
她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现在的精气神,与于秋没来之前已经判若两人了,只不过是和于秋斗了半个时辰的嘴,就让她满血复活了。
萧瑀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来找于都督宣旨的。”
说完他又看向了刚才落后李秀宁一步的于秋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没成想,你二人大白天的,竟也共处一室,这孤男寡女的,嗨,难怪长安会有那么多流言。”
闻言,李秀宁脸蛋臊的通红,于秋则是一脸无所谓的着看向萧瑀道,“我二人身为军中主帅,在一起商议军机,自然是不方便有别人在场的,萧公既然有圣旨,就请尽快宣读吧!我估计也没什么好事。”
“还真是被你猜着了,你私自带洺州兵到河东,已经违反了朝廷的法令,我是来解除你的兵权,革除你的职务,带你回长安待参问罪的。”
不过,萧瑀说到这里,话锋又是一转道,“不过,老夫知道你是领兵到三娘这里,便知朝廷那边恐怕是有误会了,突厥大军兵临城下,你担心三娘安危,带兵前来救援,也算是情有可原,等回了长安之后,陛下那边老夫会帮你解释清楚的。”
听他这么说,于秋和李秀宁脸上都有些发窘,两人的关系问题,怕是解释不清楚了。
“您不必帮我解释什么,解释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我根本不会跟您去什么长安,您回去之后,只管照着我的原话跟朝堂上那些家伙说,我就是在洺州闲着无聊,带着军队来河东溜溜弯,谁要是有本事收拾我,尽管发兵来打。”
于秋说完,都不理会发愣的萧瑀,就带着赵河褚飞等人往洺州兵的宿营地而去。
“他,他怎么敢如此嚣张”萧瑀指着于秋的背影朝李三娘问道。
李秀宁有些无奈的摇头道,“他带兵来河东帮忙抵御突厥是二郎要求的,出钱出力反被朝廷污作意图谋反,还要对他革职查办,您觉得他应该什么态度”
“就算如此,他也不能无视朝廷的规矩吧!”萧瑀不解道。
“规矩谁制定的规矩朝堂上那些颠倒黑白的人么这样的规矩不说他这样从来就不把规矩看在眼里的人了,就是我也不会愿意遵守。”李秀宁接连反怼道。
萧瑀被李秀宁接连顶回来之后,脸色有些不悦,又道,“于秋此人功利心太重,如果不用规矩将其限制住,是会出问题的。就拿这治疗疟疾的药物来说,他明明有,却不拿出来给老百姓吃,就不是人臣应该做的。”
说到这个,李三娘就更恼火了,开口道,“于秋有药不给老百姓吃莫非,您以为河东万余百姓的疟疾都是自己好的么他只是不把这些药丸交给河东的那些地方官员而已,因为交给了这些人,老百姓根本吃不上。”
“是这样的么”萧瑀有些发愣道。
“事实比这更难以接受,于秋属下的赵河提出可以将药丸以一贯钱一粒的价格先借贷给河东各州县,毕竟,他们的药丸,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光是那些琉璃的制药器皿,都无法估量价值。
&nb
第一百七十六章 给属下将领开蒙
打嘴皮子仗,向来是谁先说谁有理。
其实并不是那些世家子们有多脑残,认为李士诚能够凭借一个从来就没有在洺州得到任何实权的长史身份,就能顺利的接手洺州。
而是因为,他们想要看到的,是李士诚按照李渊的要求去接手洺州,反而被洺州的守将给杀死的结果。
只要用这种方式坐实了于秋造反的罪名,那么,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过多推动了,李渊几个能打的儿子,自然会把于秋收拾掉的。
所以,他们一早就布置了人在洺州观望,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李士诚接手洺州不成,反被下狱的消息,然后他们就将情况上报给了李渊,同时,派出了门下的刺客,想要将李士诚杀死在洺州的大牢里。
深夜,大牢守夜的牧羊犬赛虎,突然抽了抽鼻子,耳朵向上竖起,原本趴在地上打盹的身体从瞬间爬了起来,对着黑暗之中开始“嗷嗷”的喊叫。
“桑杰兄弟训出来的这些猎犬可真是厉害,再会藏匿行踪的刺客,到了这些猎犬面前,都无处遁形,哥几个们把弩箭上膛,把整条街道全部封死,一旦那些刺客冒了头,就照他们的腿上射,务必抓几个活的。”藏身在大牢左侧一处暗巷中的付杰笑道。
他原本是褚飞属下的一个耳目,由于人比较机灵,多次立功,现在编入了洺州守军中做校尉,李士诚的属下有飞鸽传书联系长安,他则是有飞鸽传书联系在苇泽关的褚飞,洺州到苇泽关的距离可比到长安近了一倍以上,所以,褚飞和于秋比长安那些世家子还先知道李士诚的事情。
得知了李士诚的情况后,于秋立即就意识到,是有人在诬陷自己谋反,是故,他想到了李士诚被下狱了之后,那些世家子们可能会用的后续手段。
而他设埋伏抓捕这些刺客,并不是想向李渊或者朝廷证明自己的清白,朝堂上,本就是一些不靠谱的人,于秋才懒得给他们解释那么多。
他只是想向李世民和李秀宁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于秋现在还不具备掀起一场全国性的战争,自己做皇帝的条件,毕竟他手中只有一万多兵马,出了洺州,谁都不认他。
很快,在赛虎的追踪下,那些刺客们就无处可藏了,战斗进行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结束了,因为,洺州兵很无奈,全都举着厚实的高盾,拿着连发的手弩,从远程攻击他们,偶尔他们用飞镖还击,反馈给他们的,都是几个火星子。
因为这些洺州兵不仅举的盾牌又高又大,浑身还穿着铁盔铁甲,轻武器对他们完全没有杀伤力。
要是他们知道于秋给负责抓捕任务的付杰下达的命令是‘零伤亡,全抓捕’,他们一定会很无语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