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难怪统治一方的霸主都对这些世家子们欲罢不能,他们的智计确实高人一等,我等想要在这样的世道混出头,还得多读书,开启智慧才行,即便咱们也是志不在争霸天下,可有了如他一般的智慧,也能更加安逸的生活于乡野。”苏定方感叹了一句道。

    说到读书,张康和陈虎两人却是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以前的时候,苏定方不是没有逼他们认过字,只是通常情况下,都是字认得他们,他们不认得字,学了好一段时间,也就勉强能书写几个笔画最简单的字,还写的如同雷劈一般,连自己的名字都经常写错,看到那些笔画多的字,他们就感觉头疼。

    赵河和王猛稍微好一些,但也仅仅只是认识书写一些常用字而已,同样还不算脱离文盲范畴,因为,一般的书籍甚至是书信,他们未必看的懂,写信的话,总会有很多圈圈叉叉。

    当然,即便是此时的苏定方,也就勉强识得字,看的懂各种军令,与真正的读书人的文化水平还有一段差距。

    知识的匮乏,让他们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有些无力,索性,苏定方有一颗爱学习的心,即便是开蒙比较晚,也未必不能有所成就,而他这句感叹中,其实也包含对寡妇村现在的生活状态有些留恋。

    毕竟,这里有好的吃食和一堆会伺候人的妇人,若不是他们还有军务在身,晚上必须回营,今夜,指不定就会和村里的某一位发生点什么,甚至留下自己的血脉。

    在他们的马车轱辘轱辘走远的时候,于秋正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被他聚集起来的妇人们。

    “老实交待吧!”等到赵七娘等人羞愧的低下了头之后,于秋双手抱胸道。

    “我,我看上了陈虎,他膀大腰圆,而且还不三十岁……”秦十三娘最先鼓起勇气道。

    “我更喜欢王猛,他胡子多,有男人味,我娘在世的时候说,胡子多的人福寿也多,我爹胡子就多,比同辈的男丁多活了三年,我家大头将来也肯定是个胡子很多的孩子……”王二娘紧接着秦十三娘的话道。

    似乎她们要是说的慢了,别人就会抢先占去一般,其它的众多妇人,也争先恐后的开始说了起来。

    于秋郁闷的用右手捂着额头,伸出左手示意大家安静,这些寡妇啊!脑子里除了男人,什么都没有。

    “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想要男人你们可以自己凭本事去争取,我管不着你们,但是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们有一身不输给男子的力气,还有一门不输给专业工匠的手艺,孙大娘,陈五娘,你可别告诉我你们劈篾编竹笼的手段只是小时候随意学的,今天在城里我看到了各个商行使用的竹制品,可没有你们随手弄出来的精致。”

    说到这个问题,众多妇人脸上的红晕顿时就消去了,开始用眼神相互交流,窃窃私语的商量了起来。

    “怎么着想着编什么谎话来蒙骗我你们觉得,你们比我聪明么”




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枭雄的区别
    经过千年的发展,公输氏对于机扩的理解和设计应用,早就已经到达了一种极高的程度,各种榫卯结构的器物和建筑,即便是后世的工程师们,也由衷佩服。

    只可惜,于秋只能是白欢喜一场。

    因为,村里在好几年前,就没有一个成年的公输氏男丁了,这些妇人们,都只是会些粗浅的制造技术,虽然高出了市面上的普通工匠一头,但也别指望她们能设计制作出一些远超这个时代的高端精密机扩。

    “想不到赵七娘你居然会冶炼打铁,那么,我正好有些东西需要你打造,等会你就帮我把那几个犁头回炉了重新打造,还有铁锅,铁勺……”

    “沈三娘你是木匠啊!正好,也有一些东西需要你打造,做木工的铁器工具,框子里应该都有……”

    “王二娘你居然是雕刻匠,没看出来啊!正好……”

    ……

    不知不觉间,所有的人都被于秋分派了具体的任务,连孩子们也没有放过,导致到了最后,没有人再问于秋有什么秘密了。

    美食会让人忘记忧愁烦恼,同样能放大人们劳动的动力,毕竟,人类的最原始的劳作动力,就来源于饥饿。

    所以,在于秋将工具和工作分配完毕之后,村子里的劳动热情很是高涨,她们只想要像今天这样有美食可吃的日子能够持续过下去。

    张九娘连夜改造了野猪笼周边的陷阱,给底部加上了削尖的竹刺,侧壁也同样如此,万一有大野猪跌入陷阱了,它就很难在从陷阱里面拱土窜上来,与此同时,他还在村里的柴草堆,以及临村外的屋墙上,都装有一些陷阱设计。

    她不知道于秋为什么非要用竹笼子将这几头小野猪装起来养,而不用绳子将其栓在树林里,让其自己觅食,如果是在没有人涉足的树林里设置陷阱,她会更加有把握抓住那些可能会寻上门来的大野猪,而且,野猪不进村,村子里的人也会安全一些。

    而装在笼子里面养,却需要很多孩子们去寻找野菜或一些根茎来给它们吃,很费功夫,可别看这些野猪崽并不大,一天可是能吃掉好几背篓食物呢!

    然而,对于这一点,于秋却很固执的让他们执行,而且,让所有给野猪崽找吃食的孩子们把找来的东西都留存了一份交给他,现在,于秋的床边的那个竹篓子里,都放了十几种不明品种的根茎和植物了。

    沈三娘在看到于秋用石子在地面上画出来的一个耕犁形状之后,便开始兴奋不已,拿着锯子和柴刀就回了自家的屋子,于秋看了一下她使用锯子和斧子等工具的功力之后,就知道明天一早曲辕犁的犁架应该是会问世的了。

    赵七娘家的大灶旁,是聚集妇人最多的地方,这里在熔铁,对于那些于秋看上去应该是男人们才能完成的工作,几个妇人们驾轻就熟,不仅准备打造出于秋需要的东西,还准备制作一些她们自己需要的东西。

    至于罗七娘和徐八娘,则是和了好多黏土泥巴,准备烧陶器,村里未来可能要吃大锅饭了,原先的那些器皿,可都不好用,烧制一些可以煮多人饭食的大陶锅,甚至大陶缸,是当务之急,她们一个会制陶,一个会烧炭,是最佳的组合。

    张喜儿除了会织布之外,还会修理改装和制作织机,虽然她一个冬天也就只织出了两三匹细麻布,但不并代表她所使用的织机落后,只是因为她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寻找食物上,没有空余的时间来织布。

    而且,寡妇村的大人和小孩虽然都偏瘦弱,但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一身还算能够保暖的麻布衣服,这就是张喜儿和齐四娘的功劳了。

    她们一个专门鼓捣织机,让村里每户人家都至少配有一架,一个则是专门负责给大家缝制衣服,村里大人小孩的衣服都厚实合身,冬天基本没有冻死过人。

    逐渐的,于秋就看到了寡妇村能够在这个乱世生存下来的一些脉络。

    首先她们并非零战力,每一个成年妇人都有把子力气,虽然并不擅长搏斗,但是拿起了棍棒树杈之后,小股的散兵游勇,未必对付的了她们。

    其次她们能够解决温饱中,温方面的问题,这就能将她们的死亡率降低很多,北方的寒



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属性
    “前方何事”

    刘黑闼粗重的询问声发出之后,苏定方立即带着属下的一队兵丁向城门楼处赶了过去,剩下的一队人手,则是拔刀紧紧的将刘黑闼护卫在了中间,霎时间,却是让刘黑闼有种唐军打进城来了的感觉。

    而城墙内的街道上,也爆发出了一阵呐喊声,有一半是于秋带着几个妇人们喊出的,另一半则是拿着刀枪棍棒冲过来的黄家门客被谷糠迷了眼睛,又被后面的人撞到,相互踩踏,吃痛之下,而发出来的。

    城墙门洞内,原本在正常值守的两队兵丁,也在情况爆发了之后,迅速的朝距离他们不到三十步的马车冲了过来,细细的看去,两队兵丁的领队正是张康和陈虎,至于赵河,此时正在队列中与两个贼眉鼠眼的士兵交流。

    “注意分寸,见红就行,喊痛的声音一定要惨烈。”

    “赵队正你就放心吧!讹人这种事情,我们兄弟最擅长了。”

    说罢,两人就就急哄哄的向前冲去,就在黄家的门客们挥散了谷糠,准备用手中的棍棒刀枪打砸马车的时候,他们两队人马也冲了过来,列成军阵,将那帮黄家的门客与马车分隔开。

    而刚才那两个贼眉鼠眼的兵痞很快的就找到了机会,胳膊轻轻的在其中两个持有锋利武器的狗腿子手中的刀刃上一擦,一股殷红的血水,就从他们胳膊上流了出来,也不知道是真血还是假血。

    “狗娘养的,敢伤咱们的人,兄弟们,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陈虎一声大喝之下,属下的士兵们立即从防守阵型转换成了进攻阵型,场面上,则是出现了刀枪兵器相互碰撞,血肉翻飞,看上去厮杀很激烈的画面。

    刘黑闼的脚步越走越快了,而且脸色越来越黑,城门楼下冲突双方的人数已经达到过百人之多,而对于这种层次的冲突,他事先居然一点风都没有收到。

    很快,在他即将到达城门楼的时候,苏定方雄壮的身躯便从城门楼里大步走了出来,他的右手中,像拧着鸡仔一般,拎着一个人。

    看到这个人,原本就一脸惊惶之色的黄世杰顿时吓的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刘黑闼问道。

    “启禀汉东王,是黄太守的公子带了家中百十号门客想要抢劫几个进城做营生的百姓,城门值守的兄弟们上前阻止,却被他们重伤了好几个,然后开始交战,属下已经派兵支援了,想来很快就能将那些黄太守府中的门客拿下。”

    在城门楼中准备看热闹的黄升懵逼了,苏定方进入城门楼就直接将他拧了出来,全程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现在,却是一开口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了,顿时让他感觉自己好像踩到了一个坑里去了。

    看到老爹一副肝胆俱裂的表情,黄升顿时变的六神无主起来,身体打着颤,仰起猪头一般的脸,嘴巴里含糊不清的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我就是想教训几个不识好歹的贱民而已……”

    “贱民呵呵,贱民”

    刘黑闼的的语气很冷,自嘲式的反问加哼笑声,让黄世杰听出了他内心此时的怒火有多大,面对他逼视的眼神,黄世杰知道,任何解释都是无力的,连忙拱手大礼下拜道,“小儿无知,恳请汉东王恕罪。”

    “无知到视本王的三令五申如无物,领着私兵对抗官军,黄太守觉得,本王还能容的下他么”

    “汉东王开恩呐!臣下可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不能杀他。”

    “不能”刘黑闼的语气越发冷的反问道。

    此时,苏定方才了解于秋昨夜轻描淡写的给自己说的这个计划有多厉害,黄升父子这一次是戳到了刘黑闼的死穴了,不仅挑衅了他的权威,剥开了他用以笼络人心的外衣,还让他产生



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
    黄家父子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他们是于秋与刘黑闼会面的阶梯,至于献给刘黑闼的见面礼,就是一笼笼蒸的松软可口的馒头了。

    而为了将自己的仁义形象保持下去,刘黑闼坚决不白吃百姓敬献的东西,但是属下的兵丁们不一样,他们刚才经过了厮杀,需要奖励。

    于是,于秋带人蒸出来的馒头就成为了他们的奖励,最后,刘黑闼让苏定方带着他去府库领取相应价值的财物,于秋自然是选择了最上等的丝帛。

    “黄升授首,黄世杰垮台,加上有王猛发动的人帮忙宣传,以后这洺州城中,应该是没有人敢再找你的麻烦了。”帮于秋在府库里装了满满一车丝帛的苏定方将他送出来道。

    于秋当然听的懂苏定方这不是在恭维自己,笑了笑道,“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前往军营投军的百姓会多出许多,杀黄升对于汉东王来说,虽然有少许弊端,但利益更大,我刚才建议汉东王放了黄世杰,这样,他与本地世家豪强的冲突就不会扩大,还能保持现状维持下去。

    不过,他终究还是要走上我想要他走的那条路的,所以,苏大哥,你要做好准备了。”

    “什么准备”苏定方不知道于秋的自信是来自于哪里,有些疑惑的道。

    “保全自己。”

    “除了这个建议,你还跟他说了什么”

    “我还跟他说,北方今年真的会风调雨顺,所以,他应该让更多的人手去耕地种粮,没有粮种,可以找卢家去借。”

    “他信了”

    “不信也得信啊!”

    “为什么”

    “因为你们的府库里有丝帛,有铜钱,甚至还有不少的金银器皿,却没有多少粮食。洺州城的街头上,还有很多乞丐,流民,他们拿起武器,穿上甲胄,就能充当士兵,可是汉东王不敢征他们入伍,因为没有粮食,养活不起,种地是他唯一能够维持大军后续粮草的办法。”

    “你见汉东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找卢家借粮种”

    于秋点了点头道,“没错啊!不管卢家借或者不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

    闻言,苏定方沉默了,就在刚才刘黑闼下令让自己带于秋到府库取钱的时候,他已经接到了命令,在全城张贴告示,说明北地今年将风调雨顺,实现大丰收的事情,鼓励百姓们增加耕种数量,对达到一定耕种数量的百姓,官府还会给予奖励。

    而同样的传言,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零零散散的在城里传开了,想来,不管是刘黑闼,还是城中那些粮种短缺的中小家族,都动了找北方第一大族范阳卢氏借粮种的心思。

    这可不是说他们就真的有多么缺粮种了,而是他们找卢家借的越多,卢家就越发的要保证北地的安全,因为只有大家顺利的收到粮食了,才能还上卢家的本息,这是一种将卢家与自己的收益,或者北方所有人的安危捆绑到一起的手段,到时候即便是北方的天要塌,也有范阳卢氏这个高个子顶着。

    而范阳卢氏只需要借出粮种,就有高达百倍的巨额收益,由不得他们不动心。

    于秋自幼在范阳卢氏长大,对这个家族有绝对的了解,这就是他设的一个利益陷阱,在巨利面前,范阳卢氏的人没有理由不入坑。

    得了钱财,当然是需要采购一番的,一车上等丝帛的价值,远远不止一千贯,于秋将其拉到杂货铺的时候一点算,再加上每贯八十钱的补足,最后得出的数额,居然是两千一百多贯,于秋直接买走了杂货铺所有的黄豆,有一百多石,之后又买了一些调味的香料,在卢氏车马行雇了十几辆大车,才将所有的东西以及剩余的一些铜钱全部拉回村子。

    看到一万多斤,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黄豆,全村的人都是兴奋的,也是忧伤的,张喜儿按照于秋的方法,用提炼出来的细盐炒了几锅豆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吃,不过,等他们吃完之后,就响屁连连了。

    可见,炒豆子虽然美味,却并不能直接做为人的口粮,如果一日三餐都



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
    “三娘子,前方岸边有人打火把,看情形,应该是个小村子,咱们上岸歇息么”

    洺水河面一艘不大的乌篷船上,一个在船头撑竹篙的粗壮汉子指了指岸边寡妇村的方向,朝在棚内一个闭目养神的女子问道。

    “这附近已经是刘黑闼的老巢了,咱们不宜惊动这里的人,不过大家赶了一天的路,也是该寻些吃食果腹了,且先靠岸吧!别让村子里的人发现。”那闭目养神的女子睁开了眼睛吩咐道。

    她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中性,并不是像普通女子那么轻柔尖细。
1...678910...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