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待得于秋实地在河口县转悠了一圈之后,他才知道褚飞所言非虚,这边确实穷,比半年多以前的洺州治下各县还有不如,想要寻找老百姓,都不需要去沿海以内三十里的地方,因为,当地的百姓基本没有耕种,每天一早准会出现在海滩边捡贝壳小鱼小虾之类的果腹,高开道的视线,够呛能关注到这里来。
黄河口,即便是在后世,也没有发展出什么大城市,更加别说这个时期了,在肆意变道的黄河的威势下,这一带的百姓甚至基本没有什么耕种的热情。
“想不想穿上像他们这样可以抗拒寒风的衣服”
数百个衣衫褴褛的河口县百姓被赵和他们召集到了一处适合停靠船只的海滩上之后,于秋指着船上那些看热闹的水手船工道。
百姓们有些惧怕的不敢出声,因为,于秋身后有赵河带领的五百名穿着全副武装的亲卫。
“大家不要怕,我是洺州都督于秋,一个见不得别人受苦的人。
只要你们帮我做事,我不仅可以让你们穿上这样的好衣服,还能让你们每餐都吃饱饭,住上好的房子,生病了有药吃,甚至,读书认字,做大事业。”于秋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和蔼的道。
身为上位者,不知何时,他身上已经有一种领袖的气质了,小老百姓在他的气场之下,连吱声的勇气都没有。
“你,真的是洺州都督”
人群中,有一个脸颊和耳朵都冻的红彤彤的小少年壮起胆子道。
“对,就是我,小兄弟,你认识我吗”于秋笑着招收让他过来道。
“我父亲说,他要去洺州讨生活,已经去了几个月了,你见过他吗”那少年上前了几步,但仍然不敢靠近于秋,止住了身形道。
“你得先告诉我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会什么手艺,这样,我很快就能查到他在做什么,如果是帮我做了几个月的事,他应该有能力把你接到洺州过好日子了。”于秋的话才刚说完,便见海边一艘货船上有个三十多岁的黑瘦汉子朝这边冲了过来。
“黑娃,爹在这呢!”
。
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
一个人在几个月前勇敢的迈出了一步,却成为了改变几百人甚至数千人命运的关键,这是很戏剧性的故事,但却真实在这个时代发生了。
从张老实冲出来与黑娃相认之后,海滩上的这些百姓对于秋就没有那么大的抵触或惧怕情绪了。
以往的时候,那些统带兵马的军阀找到他们的时候,不是来收税的,就是来让他们干活的,甚至直接将他们掳走,当奴隶卖给外族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干活给报酬这一说。
而这一次不同,人家直接先给大家发东西了。
可以抗海上寒风的皮衣,人手得到了一件,加了酱料和新鲜蔬菜煮出来的海鱼汤,配上两个蒸的松软的馒头,这就是很多沿海的百姓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因为强行跟他们交流说话,远远没有直接给他们吃食的效果好,而在大家吃饭的过程中,张老实就跟几个相熟的老乡讲起了自己的洺州之行。
他是去年九月的时候,听到了黄河水道上一些跑船的人说,洺州那边收船工水手的消息的,眼瞅着家里剩下的那点谷糠不能够供自己和老婆孩子过冬的,他便毅然决然的求那些跑船的人,将自己带去了洺州。
当时他并没有想过能挣到什么钱,只是觉得,自己会水,会点造船的木工活,去了那边,只要卖些力气,总归有口吃的。
可谁知道,他鼓起勇气迈出的这一步,直接让他来到了天堂一般的存在。
才刚刚到洺津渡,他就看到了好多大人物,有说是李唐太子的,有说是李唐秦王的,还有什么什么国公,什么什么大官,反正他也不知道谁是谁,只是知道,这些人都是翻手左右一州一县百姓生死的大人物,但是这些大人物,却都没有洺州都督于秋厉害。
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认为的,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认识洺州都督于秋,这是洺州的所有百姓这么灌输他的。
很快,他就知道了洺州的百姓为什么会这么跟自己说。
在此之前,他从来不知道,帮官家做事,会有薪酬拿这件事情,他只是在面试官问话的时候,说自己会游水,会用斧子刨铁之类的工具打造木船,很快他就通过了面试,进入了一个二十人的船工小组。
在小组长拿出精良的工具,对他进行了一番测试之后,他被评定为初级船工,有吃有住,还有工衣发,另外每个月给开两贯钱的工钱。
然之后,他就吃到了自己来到洺州之后的第一顿饭,当时的他,绝对比现在海滩边这些河口县的百姓吃相更加难看。
因为,在赶路的过程中,他已经三天没吃过饭了,而在此之前,他从没有见识过一个食物可以任吃管饱,而且,味道好的自己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的地方。
吃完饭,小组长带着他们去住的地方,是大通铺,不过上面的铺盖很齐全,青砖砌的一种叫火炕的床榻上,十分暖和,只需要盖上薄被,就能睡觉,吃撑了之后,头脑还有些发晕的他,一躺下立即就进入了梦乡。
和以往睡觉的时候后半夜会被冻醒的情况不一样,他后半夜是被尿憋醒的,火炕整夜都是那么暖和,即便是不盖被子,也很舒坦。
起来找地方小便的时候,被值夜的人赶到了一处基本闻不着什么臭味的厕所,并且叮嘱他,以后方便必须得到厕所。
回来之后,他又美美的睡了一觉,次日天亮,他和所有人一起被小组长喊了起来,先是用雪花一般的盐粒洗牙齿,再是用柔软的毛巾洗脸,这在他看来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享受到的东西,他和这个小组的所有人都享受到了,然之后就是吃饭。
他从不知道早餐可以做的这么丰富,数十种不同的食物,他都不知道从哪一样吃起了,光是那些蛋黄里滴着油的咸鸭蛋,他就吃了三个,结果可想而知,他又吃撑了。
不过没关系,了,所有新来的人都像他这样,过一阵子就好了。
领了一套稍显宽松的工衣之后,他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上工了,地点是洺津渡码头旁边不远处的造船厂,两三里地走下来,他的胃倒是舒适了不少,本来打算卯足了劲干一天的他,却想不到工作十分的轻松,他就是负责把上一个人锯出来的木头,刨成小组长发给他的样品的模样,是一种像桌案腿部模样的圆角光滑木条,只不过榫卯的坑洞接头不需要他打,是由排在他后面的人画线之后,再下一个人负责打。
一上午,两个多时辰他都是做同样的工作,不紧张,但也没怎么停,而且,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就算是不会木工的人,似乎也能很快上手,做好这些活。
在他以为自己会这样干到天黑的时候,小组长又来让大家排队吃饭了。
这次不是在船工食堂吃,而是船工食堂的厨工直接用车子将食物给他们送到了工地,好几口大缸里面装的都是面条,面汤上面油花花的,他拿着碗,跟着大家排队,到了他的时候,那些厨工们便用手指粗的大筷子,在缸子里给他夹了一大束黄白色的面条出来,刚好装了差不多一碗,然之后,一大勺面汤就浇到了他碗里,他居然看到了被面条阻挡在表面的几片羊肉。
脑袋大的一陶碗面虽然没有再度让他吃撑,但是绝对让他吃好了,这可是羊肉,他这辈子年成最好的几年,也就过上月节的时候,能吃到一丁点。
饭后他和好多新人一样,聚在了小组长的跟前,听他讲造船厂的规矩,至此,他才知道,小组长到这里来也不过是一个多月时间而已,吃住待遇和他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比他们多五百钱的领班费,如果他们这些人能够苦练手艺,拿到中级船工的评级,薪酬立即就会比他还要高五百钱,而且,还有单独的房间住,能把家小都接过来吃大锅饭。
于是,张老实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要成为中级船工。
而此时,他甚至都没有兴趣知道,在中级船工之上,还有月薪达到五贯的高级船工,月薪达到十贯的初级造船工程师,月薪达到二十贯的中级造船工程师和月薪五十贯的高级造船工程师,乃至月薪百贯以上,负责一艘船的总体建造的总工程师。
每天吃饱干活,听前辈老手的一些经验,学习锻炼自己的基本功,就成为了张老实的日常,转眼功夫,他就拿到了自己第一个月的薪酬,并且,见识到了一艘船,是怎么从下料准备,到初步成型的过程。
再之后,他的工作就开始有变动了,做了一个月的斧工,又做了一个月的凿工,这两月时间里,他每天都要抽一个时辰以上,去扫盲班学习认字,当他的认字总量超过了三百个的时候,就成了新船建造团队的一名小组长,开始带新人了。
据说,初级船工小组长,在跟完一整艘船的建造之后,基本就能升级为中级船工。
他已经看到了将老婆孩子接到洺州来,跟着自己吃大锅饭,睡暖炕的希望,怀里揣着的几贯钱工钱,他没花过一文,就是想等自己成了中级船工,分到了单独的房屋之后,能够置办一些家具,让老婆孩子将来过的更加舒坦一些。
终于,在过完上元节之后,他所参与建造的这艘新船下水了,至此,他搞才明白,一条船从备料,到初步成型,到完成内部装饰,再到下水试航的整个过程。
这次他随船到入海口这边来,其实就是观看试航情况的,稍后,他会随着那些运输货船返回洺州,以中级船工的身份,开始一艘新的,五千石载重的大船的建造。
却不想,他在这里会碰到自己的儿子,张黑娃。
要知道,他的家可是在两百多里外靠黄河边的利津县,并非是靠海的河口县。
“黑娃,你娘呢”在大致和几个乡亲们讲过了自己去洺州的一些经历后,张老实才突然想到没有在人群里看到自己的女人,向儿子问道。
“娘,娘他被官军,不,被高开道的军队掳走了,听说是要拿去跟契丹人交换牛羊,契丹人只要女人,不要男人,我们这才得以逃脱,到海边来找吃食。”十三四岁的黑娃已经是个小伙子了,他很不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流泪,然而,眼泪还是很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啊!是这样吗什么时候的事情”张老实放眼向老乡们望去,发现确实都是男人,见不着几个女人,顿时有些错愕和紧张的道。
“上元节之后,高开道属下的军队就在各县抓捕人口了,我们逃了好几天,才来到这个能够捡着一些吃食的海滩边暂避。”老乡中,有个年纪大的老汉开口道。
此时张老实才惊觉,可能海滩边这几百人,就是利津和河口两县最后的幸存者了。
“你们和我一起去求于都督,他一定会有办法救回乡亲们的,洺州的人都说,于都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招几个天雷就杀了几万突厥人,区区高开道和契丹蛮子,一定不是于都督的对手。”在大集体工作了几个月的张老实,见识已经与普通的小老百姓完全不同,心里焦急之下,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道。
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
于秋轻易不离开洺州,一旦离开洺州,那就是有所准备的。
别看他只带了五百亲卫和十几艘小型军舰在身边,但该准备的保命杀器,他可没少带。
而且,阚棱属下的船工和水手,原本就是水军出身,水上战斗力在这个时期属于一流水准。
毕竟,山东这边,都是一些恨于秋不死的人。
洺州不兴跪拜礼,这一点张老实是知道的,不过利津和河口两县的百姓却不知道,所以,面对一帮伏爬在冰冷的石头上的老弱百姓,于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难怪褚飞临走前再三叮嘱于秋,要小心堤防高开道的人,原来,他的搜索队就在附近。
“赵河,你属下的亲卫营,是第一批装备山庄出品的新式装备的,有没有把握全歼这些匪兵”于秋向赵河问道。
“小菜一碟,秋哥儿你就说要死的还是要活的吧!”赵河十分有信心的道。
利津和河口两县属于高开道统治的边缘区域了,他根本不可能派大部队过来这边,一两百人的小队,就算是骑兵,也不可能是全副武装的洺州亲卫的对手。
“我这边还缺很多人干活,尽量抓活的吧!褚飞属下的张顺可以给你们带路,他熟悉这边的情况,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能在半个月之内,将沧州地界的匪兵清剿干净。”于秋开口道。
“动作太大的话,会不会把高开道从北平引过来”听到任务这么重,赵河有些担忧道。
“他敢么我可是能够召唤天雷的神人。”于秋笑道。
闻言,赵河顿时明白了于秋的意思,知道洺州军打到自己的地盘来了,高开道肯定是惊慌多过愤怒吧!
毕竟,在于秋这里,原先被高开道引为依靠的突利,也不过是一只乖巧的小土狗。
赵河和张顺领命之后就走了,如果高开道是想要收刮整个沧州,那么他的行动应该还没有结束,因为沧州虽然只有几千户人口,但是地盘却比洺州都还大些,十天半月的未必搜刮的完,应该能救回来不少人。
而于秋,则是要对这些百姓们的工作进行安排,搭建居住的帐篷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货船上载有一套套现成的羊皮制作的帐篷,几百人又不多,随便取几十套,就够他们住的了。
装钉树桩,拉绳索,是船工和水手们都十分熟练的活计,以正月里这般寒冷的天气,刀子一般的寒风能在一夜之间将那些杀好的海鱼吹干,至少可以到不用担心鱼在运输过程中会腐坏的程度。
黄昏时分的时候,阚棱他们六艘打鱼的新船就回来了,看吃水的情况,有点超载,于秋带着人上船之后,就闻到了一股巨大的鱼腥味,未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怕一生都与腥味脱不开干系了。
“哇呜,船舱里全装满了,甲板上还堆了这么多,六船,怕不是有两万石以上吧!大家都来帮忙,把鱼货清理一下,分一分,连夜宰杀。”于秋看到甲板上和船舱里明显比后世渔船捕捞上来的鱼要大一些的海鱼,有些兴奋的道。
这可是纯野生高蛋白产品,能大大的补足人体所缺的营养,同样,也是高级养殖饲料。
“这么多鱼,全杀”阚棱有些头皮发麻的道。
“当然,而且,要做好分类处理,我打算在这边沿海找地方做一些箱笼,专门养殖这种螃蟹和龙虾。”于秋指了指在甲板上到处爬的三疣梭子蟹和十足大龙虾道。
这两样品种,就是渤海地区的特产,后世对外出口的主要海产品,它们的食量惊人,生长迅速,关键是美味肉多。
以捕捞队这么大量级的捕捞,每天都有足够多的海鱼或鱼内脏来喂养它们,将其制作成美食,大批量的弄到长安洛阳等内陆城池去售卖,价钱肯定昂贵。
当然,以后世的鱼类价值来算,阚棱他们这次捕捞的鱼货中,有很多是比这两样海产更值钱的,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海鱼的价值,却并不是这么定义的。
比如常吃的黄花鱼,石斑鱼,鲍鱼,和带鱼,鲅鱼,鲳鱼,多宝鱼,三文鱼,金枪鱼,谁多谁少,哪个更容易捕捞,那个更美味,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得需要于秋这样的专业厨师,来给它们做定义。
甚至,哪些鱼能吃,哪些鱼不能吃,大家都得听于秋的。
在此之前,谁见识过这么多数量,这么多种类的海洋鱼货啊!
阚棱第一回觉得,杀鱼居然比打鱼还难受,尤其是于秋让他带人用草绳将所有半斤以上的梭子蟹捆扎好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