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所以,渊盖苏文是带着不服气的情绪,和与阚棱比斗时受的伤来洺州的,形象略微有些不雅,但这不妨碍于秋接待他时的热情。

    历史上,没有这位主,高句丽可未必会亡国,必须得留着他祸害高句丽才行,甚至,还可以放大他的野心,加速高句丽的内部分裂。

    随着天上的太阳越发炙热,武安县的红果成熟的越发快了起来,于秋在洺津渡接到了渊盖苏文之后,直接将谈判的地点放在了武安县,顺带着,他也抽空主持一下品果大会。

    武安县衙的大厅之中,座椅上列无虚席,茶几上,一盘盘红色的果子,看上去十分诱人,许多长安来的世家子,正一手拿着手绢,一手拿着红果,吃的汁水横流。

    跟在于秋身后从大厅门口走进去的渊盖苏文看到这种情形,顿时就皱起了眉头,不是因为这些中原的世家子的吃相难看,也不是因为于秋对他的招呼不周,而是他想不到有什么果子,是在冰雪刚刚融化的早春食用的,他在高句丽可是压根没有见过。






第两百三十二章 出售红果
    


    只有拿别人需要的东西来跟别人谈判,才能最终达成协议。

    善阳之盟,就是因为于秋能够帮助突厥人解决过冬的问题,这是突厥人迫切需要的,最终才强行成立。

    而高句丽缺什么呢?

    过冬的粮食,保暖的衣物。

    洺州的雪二月就能化完,高句丽的大部份地区,却是要到三月中旬左右地上才能看到泥土的颜色,冬天的时候,那边大部分区域都是零下十几度以上,比洺州还要冷的多。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是需要很多食物,才能挺过去的,可以说,每年冬天,都是他们的一道生死关。

    于秋不急着跟渊盖苏文谈高句丽的事,而是给他以及随行的人员在大厅里安排了座位,让人端了几盘熟透的红果上来给他们品尝。

    都不用于秋招呼他们,渊盖苏文自己就先拿起一个红果吃上了。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吃了好几个月菜干或者烤肉的人,突然吃到新鲜的蔬果的那种感觉,基本跟吃了仙丹差不多。

    明显感觉到了渊盖苏文眼中的神采,不过于秋却仍然没有理他,与再度来到洺州谈买卖的长孙祥,韦兆丰,杜冲等人见礼问候之后,就开口道,“想必这红果大家都品尝过了吧!味道如何?”

    “酸酸甜甜,很是可口,听说不仅能生吃,还能熟吃?”率先抹干净了嘴上的番茄汁的长孙祥接话道。

    良种番茄,还是自然转红的,当然味道可口了。

    于秋点头向大家介绍道,“是的,其实,煮熟了吃,才是红果的最佳食用方式,稍后的午宴,大家就可以品尝到红果鸡蛋汤,以及红果炒大虾等菜式,有很多种吃法,做起来简便,味道却是上佳,各位将其进购回去之后,肯定是不愁卖的。”

    “这是自然,否则,我等也不会专程跑一趟洺州了,而且我们还听说,这红果的产量极高,亩产高达数十石,而且,可以在大棚里常年种植,不知,我们与洺州合作的大棚……”

    “放心,等你们的大棚建设好之后,肯定会按市场的需求种植一部分红果的。

    不过,像这种高产暴利的作物,种子也十分金贵,对于土地的肥力要求也比较高,届时,恐怕你们得花不少钱在洺州采购种子和肥料。”于秋向大家解释道。

    “放心,定不会叫于都督吃亏,不知,于都督打算以什么价格,批发这红果给我们出售啊?”长孙祥等人听说自己与洺州合作的大棚也可以种红果,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开口问价道。

    “十二贯一石,一百石起售,根据出果情况,售完为止,苗物上面的果子全部转红,可能要一两个月时间,我们会在这一两个月时间内陆续交货。”于秋报出了一个远低于大家心理预期的价格道。

    “十二贯一石么?那么一斤的价格也就是一百钱左右了,倒是不贵。这样的话,我们长孙氏要一万石,每三日一批,每批一千石,从明日开始交割,分十批全部交割完,于都督您看怎么样?”长孙祥率先道。

    以此前两个多月,洺州种出来的西瓜都在长安卖到八百钱一斤的价格来算,一百钱一斤的红果简直是太便宜了,这些红果他运到长安去,卖两百钱一斤,甚至三百钱一斤,都能轻松销售出去,赚个一两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了。

    长孙祥抢着下单,是因为他对市场十分了解,越是在早春别的青菜蔬果都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这红果就会越好卖,等到五月份,南方的一些蔬果成熟卖到长安来的时候,这红果可就卖不起高价了。

    后知后觉的其它人闻言,也纷纷开始下单,于秋之前种植了三千多亩番茄,按每亩七千斤,大约六十石的产量来算,差不多有二十万石左右的产量。

    当然,大棚里的实际产量,应该是在二十万石以上的,因为系统出品的良种番茄长势比后世一些菜农种植的还要好,亩产可能在八千到一万斤左右,实际可能收获二十好几万石,他直接卖了二十万石出去,最终汇总一算,得钱两百四十万贯。

    这个数字,直接把吃了三个番茄下肚的渊盖苏文震的外焦里嫩的了。

    他们高句丽人也是用铜钱的,三千多亩红果地的产量,就能卖出两百四十万贯钱,这是什么概念?高句丽一年的税收,除去各项开支,结余还不到一百万贯呢!李唐全年的税收除去各项开支,也就剩下两百多万贯吧!人家仅凭一块三千多亩的地,就能挣这么多钱?

    “那个,于都督,在开始谈判之前,我可以不可以先参观一下你们种植这种红果的田地?”渊盖苏文在于秋和长孙祥等人的交谈结束了之后,用流利的汉话向于秋问道。

    仅仅是见识了一下洺州的一笔不算大的生意,便将他心目中之前的不服完全击溃,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李唐这样的大国,也愿意让洺州自治了,眼前的这个于都督,很了不得,至少,是一个李唐朝廷拿他没有办法的人。

    “当然可以,我这里正好还有很多客人需要招呼,你可以尽心的参观,我让人给你领路。”于秋笑着答了一句,便让武安县令何贤带着他前往大棚蔬菜田那边去参观。

    不多时,王猛属下的人就快马从城外赶到了县衙禀报道,“报,都督,城东三十里处,发现有大片乌云向西飘移。”

    “是么?立即召集武安县的乡亲,让他们到城西十里左右的麦子田附近集结,让你们将军把咱们从鸡泽县带过来的东西都运过去。”于秋大概预估了一下集合人手的时间,以及今天的风速之后,向传令兵道。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么?”在县衙大厅里闲聊,等着于秋给自己招待午饭,品尝一下煮熟了的红果的味道的长孙祥等人一齐向于秋发问道。

    于秋笑道,“小事而已,乡里的百姓看洺州三月以来有近半个月都没有下过雨,开始着急了,怕今年又发旱灾,这不,弄了点东西,给他们降点雨水下来,解解禾苗干渴。”

    “可以降雨的东西?这,这,这咱们倒是要见识见识。”大厅中的所有人听于秋这么说,都来了兴趣,其中年纪最小的杜冲略显激动的道。

    以往的时候,发旱灾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皇帝祭天求雨,而且通常情况下都是求不来,可没听说过谁造什么东西,就能把雨求来的。

    “既然诸位要看,就请即刻随我启程前往城西,那边不仅有麦田,还有给大棚蔬菜田供水的沟渠,最需要雨水。”于秋一边说着,一边往县衙门口走,一声唿哨吹响之后,在县城周边街道闲逛的大黑就晃动着胖了一圈的身体,朝县衙这边大步走来。

    这家伙过了一个冬天,至少胖了五十斤,究其原因,还是于秋出海了之后,这家伙在洺州没人管制,纵欲过度,憨吃酣睡的原因。

    所以,现在于秋基本不让他待在牛棚和那些母牛厮混了,每天控制他的饮食,带在身边没事溜几圈,倒是让他养成了爱逛街的习惯,也可能是因为逛街的时候老有人帮他清理皮毛上的泥土污脏,给他献上一些美味食物的原因。

    世家子都是会骑马的,不一会,一大群人就来到了城西的田埂边上,不远处,渊盖苏文刚刚跟着何贤进入了种植番茄的大棚之中,一时之间,惊叹连连。

    一大群武安县的父老乡亲和孩子们赶着牛车或者驴马车陆陆续续往田埂边而来,而王猛,也带着属下的人马,将几架发射车给推了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田埂的道路上就聚集了好几千人,光是这一点,就让长安来的那些世家子们惊叹,武安县的牲畜拥有率太高了,几乎每家都有,虽然驴马牛各种各样,并不统一,但是三五家组合在一起之后,却是能够让各家同时都用的上所有牲畜的劳动力,驴拉磨,牛耕田,马套车,各尽其职。

    要知道,武安县的百姓,可是只种四十亩责任田,有了这些牲畜之助,劳作起来,可能会比关中的百姓轻松两三倍。

    坐在大黑背上的于秋一直拿着望远镜观测着天空,这东西,长安的世家子们大多都知道是什么玩意了,只是于秋的比较高级一些,不多时,大家便见上风位一团乌云缓缓向这边飘了过来,于秋便让属下士兵清理出一条道路,自己也从大黑背上下来,亲自架设发射器。





第两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
    


    “嘭!”

    一声爆响,伴随着一阵白烟,发射架上,被于秋大致估算了高度,调整好了角度的一枚火箭弹发射升空了。

    这是一枚弹头里面装着盐粉的火箭弹,于秋要看看盐粉和碘化银两种不同弹头的效果差距,同时,作为试验弹,盐粉弹头的成本也低很多。

    看着带着火焰尾巴的火箭升空,所有百姓,包括王猛属下的兵将们都屏住了呼吸。

    此前,他们在洺州城见识过烟花升空爆炸的情景,而这火箭弹升空的情景,在他们看来,则像是一个升级版的大烟花。

    “外面是什么响动?”在数百米外的大棚里仔细的参观着番茄苗物的渊盖苏文向何贤询问道。

    “不知道,可能是我们都督在弄降雨的东西吧!我们可以出去看看。”何贤也是有些发懵的说了一句,就快速的往大棚外面走去。

    此时,数千人聚集的田埂上,一片寂静,大家都仰着头,观看着天空的情景,像王猛这样在军中担任职务的军官,则是和于秋一样,举起了望远镜,追着升空的火箭仔细观看。

    其实,整个升空的过程很短暂,只是等待结果的人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觉得好漫长。

    “轰隆!”

    当火箭弹穿入了乌黑的云层之后,一声爆响,如天雷炸裂一般在天地间回荡,然之后,大家视线清晰的看到了天空中有大股的水滴垂落下来的样子。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天呐,快看!”

    眼尖百姓们生怕自己看到了,别人却没看到,指着还没有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疯狂喊道。

    “哗啦哗啦!”

    雨水滴落在大地上的声音传来,一阵水雾和泥土的气息,顿时在空气中升腾。

    于秋眉头紧皱,好像并不是很满意的样子,爆炸的药量装的太多了,人工降雨,其实都不用这种强度的无烟火药的,所以,初期降落下来的雨水,犹如人在天空中倾倒下来的那么凶猛。

    “天呐,下雨了,真的下雨了,好大的雨,好大的雨!”

    “于都督这是把天炸了一个窟窿出来么?我怎么感觉,水不是从天飘下来的,而是从天河上流下来的?”

    “哈哈哈哈,这下咱们洺州不用愁没有雨水了,于都督发一道法旨到天上去,天上马就下雨了”

    百姓们见到了雨水,感受到了凉意,即便是心里还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不由自主的欢呼雀跃了起来,没有在山庄听过课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科学技术是什么东东,各种离谱的说法层出不穷,而长安来的那些世家子,则是一脸懵逼,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于秋。

    这是想下雨就下雨么?那以后谁种田还能种的过洺州?

    此外,他们想起了此前有关于秋的一些传说,据说,他是仙人子弟,毕生所求的,并非是什么称王称霸,而是得道成仙,否则,以他在洺州的根基,绝对可以自立为王,甚至干翻李唐。

    比他们更加懵逼的,自然是渊盖苏文了,洺州向他展示出来的,全部都是让他无法理解的东西,太吓人了。

    几乎没有多想,他就撒开脚丫子向人群聚集的地方奔跑了过去,此刻,他非常的想一看究竟,这雨,究竟是怎么从天上降下来的。

    或许是这块积雨云本身就快到了一个临界点,被盐粉弹头集中之后,就噼里啪啦的下个不停起来,许多百姓的春衫被淋湿了,也浑不在意,于秋招呼了王猛一声,带着铁锹的士兵们顿时就冲到田间,该挖沟引水的地方挖沟引水,该引流蓄水的地方,引流蓄水,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忙活了起来。

    “于都督,这降雨之法,可否就是传说中的仙法?”

    “是啊!是啊!您刚才所用的,就是天雷引么?早前,我只是长安听过一些传说,没曾想今日却能有幸亲眼得见”

    “于都督,我关中韦氏,可是与您合作的老主顾了,若是来年关中有旱情,可否请您往关中施法,降雨帮我们韦氏浇灌一下田地?”

    “我长孙氏才是和于都督合作种田数量最多的伙伴,要降雨,也该是我长孙氏的田地里先降”

    被雨水打湿了春衫的世家子们反应过来以后,纷纷围在于秋的面前你一言,我一语的,甚至争执了起来,搞的于秋有点哭笑不得。

    然而,他又不能把这其中的门道讲的太清楚,因为涉及到大杀器,是故,只能顺着他们的思维忽悠道,“天雷引也不是每次都能降下雨来的,必须得天上有乌云才行,这春夏交替之际,路过的积雨云比较多,我才能让天空降下一些雨水来,真要是晴空万里,我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几人说话间,刚才像倾倒一般的瓢泼大雨额也逐渐小了下来,这就是一股不知道跑到哪,就会下一阵跑暴雨的小云朵,逮住它的机会不多,于秋急忙将装有碘化银弹头的火箭弹装在了发射架上,让围观的人退开之后,扳动发射栓,顿时,又有一条带着火焰尾巴的火箭弹升空了。

    这一次,已经跑近了的渊盖苏文算是看到了刚才的响动是怎么回事了,于秋拿出望远镜观测天空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于秋使用的这个铜制望远镜,正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呢!天空中再度传来一声炸响。

    “嘭!”

    没有注意天空的渊盖苏文险些被突然爆发的响动惊的趴倒在了地上,然之后,他就看到天空中倾倒式的雨水再度落下,这次,比刚才的范围还大,还持久。

    “这位于都督真的掌握了引天雷和降雨的神术?这件事情,必须要禀报父亲的王上,而且,之前我们做好的打算,不能做数了,必须要做出一些让步,与这位于都督保持良好的关系。”渊盖苏文心里如是想着,并双手遮住了自己的额头,向雨小的方向跑去。

    “各位父老,被冻雨淋过之后容易感冒,还请快些返回家中,用热水洗澡,煮些姜汤喝下,降雨的事情,就交给洺州军消防部队就好。”身上被淋湿的于秋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连忙向看热闹的百姓们劝道。
1...7576777879...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