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在这个时代,装修肯定要简陋的多,如果十人一组,能在四个月以内就完成,那么,工价大约就在一百二十贯左右,加上材料成本,整体造价大概在三百贯到五百贯之间。
民居的话,就要更简单一些了,未必会用钢筋浇筑,主体砖墙盖好,用石灰刷刷墙,几乎没有什么装修的开支,用时会缩短很多工时,工钱也就少了很多,两层的整体造价可能在两百贯以内,三层的造价也在三百贯以内,这对于可以将其出租出去的他们来说,不过是半年多的房租收入而已。
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
古人的思维通常比较僵化,于秋指导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会给他们制定一整套可以省时省力的程序,让他们按照顺序完成就好。
建民房其实没有什么技术性,除了泥瓦刀工熟练之外,就是一点点几何知识,于秋用量好长度的线板在地上取正方位,拉好标示线之后,就开始挖土下墙角了。
北城门外这块地,将来是用于做政要家属生活小区的,没有必要建三层楼,而建两层楼的话,墙脚下三尺深就足以,几十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地挖了出来。
下模板装模子,再将钢筋扎好的龙骨架放进去,用水泥活石子搅拌好之后,倒入模子里面,等待其硬化凝固就好,工匠们将整个过程看一遍基本就记得了。
如果之后起的房子都用一样的模板,还会节省很多时间,到时候直接按照部位将模板位往上套就行。
放了钢筋龙骨,灌水泥石子凝固而成的主樑会很牢固,以后可以随便搞装修,住上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当然,这是洺州政要住的高档别墅,民居还可以更加简单一些,只盖两到三层的话,根本不需要用这样的筋水泥浇筑,只需要在转角处,用大块青砖打横了用水泥砌实心樑柱,就足够承重了。
后世九十年代末盖的楼房,大多连这种樑柱都不专门打,直接砌了砖墙就在上面盖预制板,一样可以住人,只是这样的楼经不起很大动静的装修,住个十多年,就会拆了重建。
毕竟,这个时代用钢筋的成本太大,都快赶上一栋楼房的造价了,而且,这么建造不用等浇筑的水泥硬化,能省很多建造时间,大致一间楼房只需要一两个月就可以上樑封顶。
当然,像洺州这边把房子修到三百平左右,三层高的话,可能时间要的久一些,后世很少有单个家庭把房子建这么大的。
有几十个人在旁边学习的人帮忙,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于秋就将墙脚浇筑好了,系统里面的任务完程度,立即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等待其彻底凝固需要一两天,于秋直接去了武安县的大棚,这边有之前他种下的十字花科蔬菜,现在,都到了交花的季节。
技术经验类任务注定要被卡死一段时间,那就只能在其它任务上下功夫了,除了物品兑换任务之外,于秋还托渊盖苏文在高句丽收购活的梅花鹿,用于支付一部分货物的货款,想必应该能够很快完成。
初级农耕技术里面,就有一些交花培植变种的技术经验,不然,于秋的大棚蔬菜也种不起来,所以,在这边,他也就是费些体力而已完成工作而已。
不过,让他比较惊喜的是,三十万亩大棚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了,而且,负责大棚蔬菜种植的百姓们自发的按照他去年教授的方法,种上了很多蔬菜。
这些农夫们就是一刻都闲不下来,去年听了于秋一段时间的讲课之后,有很多领悟力比较高的人经常合在一起相互交流技术,于秋看了看各个棚的出苗情况,种的还不差。
主要是武安县衙这边有提供有机肥,几个月的种植下来,他们对于整田已经非常熟悉。
现场给农夫们上了两天课之后,于秋将番茄种子的种前处理方式交给了他们,今年第二季的番茄现在就可以开始种上了,在夏季种植,都不需要盖棚,阳光充足的话,成熟期会短的多。
临走前,他觉得这种教授大家种田的课还应该继续进行,百姓们最缺的就是知识,有了知识,他们自己就会动手,让自己富起来。
又在洺州城修房子修了半个多月的房子,期间处理了不少城市重新规划之后的政务,同时,将都督府库存的那些丝绸,全部都出货给了商业同盟内有合作种植大棚蔬菜的几家后,于秋就准备回山庄了。
李世民听了于秋之前的忽悠,今年让全国百姓们少种桑麻,少养蚕了,导致全国物价都在下跌的时候,丝绸的价格却逆市涨了两成,谁叫那么多家一齐大量收购呢!用于盖大棚,可不像拿在市场上面买货交易,用掉多少,市面上就少多少。
于秋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丝绸来解决各家的需求问题,不仅赚了钱,还收获了大家一堆感激,价值一千多万贯的丝绸等于把他下半年要从各家手中采购的各种原材料物资的钱提前支付了,而接下里的一段时间里,洺州的各个商铺,将会回笼大量的铜钱现金。
以洺州各产业现在每天至少数万贯的流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要不了多久,将会流入一半到洺州,所以,洺州人民银行的开业时间,将会定在端午节。
届时,将发行一万万枚洺州钱,也就是五亿枚洺州钱,虽然价值只有五十万贯,但是,能大大的缓解市面上的钱荒,造成一种洺州钱紧缺,大家都想要,量却不多的现象,这样大家才会有更多收藏洺州钱的,而到时候,于秋将以每月三十到五十万贯的速度,往市场上发行新钱,让洺州钱在货币市场一直保持超然的地位。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拉动大家在洺州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因为,洺州银行可以存唐钱,但是,提款,却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提到洺州钱,这就会让那些想要洺州钱的人,纷纷到洺州银行存款。
只要他们来了洺州银行办业务,于秋就不相信他们不把钱袋子全部交给洺州银行掌管,不记名存票可以在洺州任何产业直接购物的服务,谁有
要知道,洺州的商铺产业,现在可不止是开在长安,洛阳也有一些商铺了,扬州,荆州,蜀中,都将陆续上马。
而洺州银行开业的第一天,就会对外宣布,洺州银行不记名存票,可以在洺州商业同盟伙伴的商号里直接使用的消息,未来,等长安,洛阳,扬州,荆州,蜀中的分行开设好之后,还能异地取现,只需要交少量取现费用即可。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家不需要带着海量的丝帛,铜钱赶路运输,能帮所有做行商走货的人,节省大量的钱财运输成本,并且提高安全性。
毕竟,一张存票,是很方便携带,并且很容易藏起来不被发现的。
此外,它还意味着,于秋掌握了印钞的权力,因为,所谓的不记名存票,其实就是钞票。
天气开始逐渐炎热的时候,沙门岛那边有船队回来洺州了,由赵河押船护卫,这些船带回了无数海产的同时,还来了回去高句丽一趟之后,带着大量高句丽特产来洺州的渊盖苏文。
此外,还带来徐圆朗打算突围逃往沙门岛投靠于秋的消息。
对于他,于秋一早就有安排,阚棱会知道怎么处理。
他更加感叹的是高句丽强大的狩猎能力,除去赶路的时间,渊盖苏文回到高句丽本土的时间应该还不到十天,他就给自己带来了五百多头活着的梅花鹿,以及过百箱人参和东珠,至于虎皮熊皮之类的,那就更多了。
“于都督,我们王上已经签署了你的这份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一字未改,今后我高句丽与洺州就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我父亲也签署了你给的商业同盟协议,同样一字未改,今后,我们渊氏也是洺州的商业同盟伙伴了。”来到洺州之后,心情很不错的渊盖苏文将两分协议交到于秋手中道。
“你们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于秋笑着点了点头,便让从河口县回来的赵河将那些梅花鹿都赶到了牲畜棚去,并且交待他找些嫩叶过来,回头自己亲自喂食。
沧州那边李世民已经派了张公瑾去做都督,想必这一块他是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的,并且,他会为平灭高开道做准备。
“于都督似乎很喜欢梅花鹿啊!还要亲自喂”渊盖苏文听了于秋对赵河的吩咐之后,有些意外的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是要多让人捕些过来,高价卖给于秋了。
于秋意识到了渊盖苏文的想法,笑道,“不过是答应过给别人做一些特制的鹿肉,需要提前喂食来调整鹿的体味而已。”
“是么早就听说于都督善庖厨之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一饱口福。”渊盖苏文笑道。
“贵我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这也算是一件大事,必须得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祝仪式,倒是可以用这些鹿肉招呼客人。”于秋笑了笑道。
听说于秋是真的要杀这些鹿吃肉,渊盖苏文这才知道于秋并不是真的对鹿有什么癖好,又道,“我从洺州带回高句丽的东西都很受欢迎,我想加大货物的采购量。只是,短期内,我可能拿不出足够多的财货跟你交换,不知道能不能先从你这借贷一批。
不过,我不会白欠你的人情,过一段时间,我将会促成新罗百济两国也与洺州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有了这两块的市场,你们洺州又可以多赚很多钱了。”
“呵呵,新罗百济的使者,应该已经在来洺州的路上了吧!”于秋笑了笑道。
闻言,渊盖苏文一愣,却是想起,于秋早在两个多月前已经封死了山东各家对东边的贸易,新罗百济两国,应该早就慌了。
毕竟,这两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就是山东世家。
不过,于秋并没有在意渊盖苏文的窘样,再度开口道,“想要借贷洺州的货物,其实不用搞什么人情不人情的,咱们是商业同盟,相互拆借很正常,如果量大,你还可以到洺州银行贷款,端午节的时候,洺州银行可就开业了,利息低的很,借贷资金之后采购商品到你们高句丽贩卖,这点利息钱你轻松能赚回来。”
“商业同盟还有这样的便利连拆借都无需抵押”渊盖苏文欣喜的同时,却突然想到了本国那些即将赶到洺州的氏族代表,回头他们要是也跟于秋签署了商业同盟协议,那么他们也将能从洺州贷款或者贷货,这样的话,渊氏在高句丽的利益就会受损了,必须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第两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谋
做惯了鹰派的渊氏,十分的贪,十分的独。
这种贪独,会让他们走上与高句丽其它氏族,甚至国王高建武的对立之路,都不需要于秋刻意去推动。
牲畜养殖任务终于完成了,于秋在回山庄之后,领取了三十头长颈鹿和二十多头驯鹿出来,将其交给冬儿喂养。
其实,系统出品的牲畜,已经是驯养成熟的了,于秋就是让冬儿他们熟悉熟悉这两种他们没见过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方便今后种群的繁殖壮大而已。
驯鹿比较适应北方天气,但最温情的长颈鹿却更适合南方,好在洺州有暖房和大棚,倒是不用担心长颈鹿会在这里生活不下去。
领取任务奖励的同时,于秋又接到了新的养殖任务,还是指定养殖,而且,难度非常高。
养殖犀牛一百头,可获得十头驯化良种犀牛。
犀牛这玩意,浑身都是宝,皮,肉,内脏,骨血,全都是药材,牛角,更是解毒神器,用黄金身躯来形容它也不为过,后世的亚洲犀牛,因为捕杀过多的原因,都已经灭绝了。
当然,在这个时期它还是有不少的,大多生活在岭南或者中南亚地区,这些地方目前还十分不发达,生活的全部都是獠夷部落,甚至一些半野人状态的小部落。
以他们的抓捕能力,猎杀一头都难,更加别说活捉,而且还是一百头,除非是出动大量军队进入南方丛林,进行长时间搜捕,否则,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然而这样的话,开销可就海了去了,因为,于秋手上勉强能在南方待下去的兵,也就阚棱这一支,而且,完全没有丛林作战的能力,大规模进入南方丛林,可能会死很多人。
而且,这些犀牛,还不能养在洺州,因为它并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所以,去一趟岭南,找当地的酋长冯盎帮忙,是于秋唯一能完成任务的办法,卡住一段时间是必然的了。
于秋这次回山庄,除了是指导大家组装蒸汽机之外,就是完成系统的另外一个制作飞行器的任务。
在端午节洺州银行开业的当天,于秋策划了一系列盛大的活动,不仅邀请了商业同盟的各家前来参加,还去了帖子前往长安,请朝廷派专员来洺州见证洺州与高句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公开仪式。
此外他还在洺水上安排了连续三日的赛龙舟活动,这些热气球,届时就将会在洺州城都督府旁边的洺州人民银行总行,和洺津渡的洺州人民银行第一分行同时升空。
而且,这个热气球的制作,也不仅仅是博眼球那么简单,是一种材料科学研究的开始,以于秋的中级物理化学技术水平,制作飞行器,热气球其实已经不是他的首选,电解氢气,或者氦气做飞船,才更加靠谱一些。
现在,制作小型蒸汽机推进器的条件已经具备,只需要制作出一种韧性很足,能够很好的密封或者放水的布料,理论上于秋就能制作出飞船了。
后世通常会用剑麻或者亚麻,棉布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化学操作,现在于秋手上,就有不少亚麻布和白叠子,是西域胡人贩卖过来的,于秋需要对其进行拆线之后,重新混合密织,然后刷上丙烯酸,普鲁苯等等化学剂,使其内部纤维产生永久联,达到防水,阻燃的功能。
所以,令人头疼的化学实验又要开始了,不过,有了中级物理技术制作各种仪器,于秋的化学实验工具也得到了一轮升级,现在,做提炼提纯比以前和简单的多了,各种精确计数的容器都有,费些功夫,倒是不难成功。
张喜儿很开心于秋有用到自己的时候,他给纺织研究组的妇人们下了一个新命令,研究在有恒久动力的情况下,如何能让织机不停的运转,纺线,或者织布,这也是蒸汽机进入实际生产应用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旦解决,人类将再也不用被穿衣的问题所困扰。
山庄这边一片忙碌的景象,长安那边,忙完了春耕等待田地里作物生长的人们却开始慢慢的闲了下来。
李建成不能上朝,李世民自然是要将自己的班底人员调回来,并且给安排关键职务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因为有说降林士弘和邓士政的功劳,都被升官加爵了,其中房玄龄被任命为了民部侍郎,杜如晦则是被任命为礼部侍郎,算是朝廷第二梯队里面,比较有实权的两个职务。
而在朝廷收到了于秋的请帖之后,他们两个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请求去洺州了。
房玄龄那是被老婆逼的,杜如晦身为礼部侍郎,则是本职工作。
然而,与高句丽这样的强邻达成盟约的事情,光去他们两个去,规格还不够,最后,李渊指派了河间郡王,河北道名义上的大总管李孝恭作为正使,又让在大殿上撒泼打滚要去洺州的程知节和尉迟恭两人作为钦差卫队的护卫将军,一同前往洺州处理此事。
其实,李世民也很想去洺州的,只可惜,现在是他与李建成争斗的关键时刻,正是他收获成功坑了李建成之后的果实的时候,他实在抽不开身。
太子东宫,李建成被禁足已有月余,为了避嫌,这段时间,是很少有东宫属官以外的大臣到这边来的,然而,今天这里却是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当世第一大家,博陵崔氏嫡女崔玉莹。
按说,像她这样的女客,应该是由太子妃郑观音来招待的,然而,她却是直接到了李建成的书房,与他谈起了正事。
“太子殿下,都到了这个时候,您应该是要用一些非常手段来扭转局面了。”崔玉莹的来意,李建成心知肚明,稍微客套了几句之后,她就开门见山的道。
“非常手段孤现在被禁足宫中,能有什么非常手段可用”脸色很是颓废的李建成看向崔玉莹的眼睛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