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等花蕊夫人喝过汤药之后,李中易隔着纱帐,指挥一干宫女,将药师调制好的药膏,细细的抹到花蕊夫人的肌肤上。

    隔了大约一个时辰,那位贴身宫女从纱帐内出来,走到孟昶的身前,小声回禀:回陛下,贵妃娘娘睡着了。

    孟昶闻言后,立时大喜,吩咐说:好生伺候着,只要蕊娘痊愈了,朕必有重赏。

    李中易虽然没有听清宫女说啥,但仅从孟昶的脸色来看,肯定不是坏事。

    等孟昶打发走宫女之后,含笑把李中易叫到身前,说:蕊娘自从病情加重之后,一直没办法睡个囫囵觉,现在好了,她居然睡着了。李中易,只要你细心诊治好蕊娘的病,朕答应过你的事,绝不会失言。

    多谢陛下。李中易连声道谢,心里却想,孟昶这个昏君,治国虽然无能,对他自己的女人,倒是真心疼爱。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有宦官来报,熊嬷嬷从城外的馆驿回来了。

    孟昶记起前面的吩咐,脸色逐渐变冷,他深深地看了眼李中易,吩咐说:请她进来见朕。

    很快,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年女官,昂首从殿外进来,拜倒在孟昶的面前。

    罢了!孟昶态度温和的安抚那位老年女官,嬤嬤你辛苦了。

    回圣人的话,老奴奉诏验身已毕,老年女官站起身,从容地回禀说,此次所验的三名婢女,皆是完璧。奴婢为免有误,将她们都带进宫里,就在殿外等候。

    老年女官中气十足,声音洪亮,站在殿外的黄清都可以听得很真切。

    黄清得意地笑了,他仰起驴脸,朝着脸色变得很难看的刘佐鱼,冷冷的哼哼了几声。

    虽然,黄清并没说话,但是,连傻子都看得出来,那显然是在示威。

    嬤嬤辛苦了。既是嬤嬤亲自验过,朕信得过。孟昶温和地叮嘱说,嬤嬤年纪慢慢的大了,赶紧回去歇着,免得操劳过度,伤了身子。

    等熊嬤嬤走后,孟昶扭头看着李中易,含笑赞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李中易心里颇不以为然,这就完事了,那他不是白白被刘佐鱼所勾陷,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陛下,臣受点委屈事小。只可惜,今天原本是登青城山炼仙丹的大好日子,唉,仙道贵乎心诚呢

    李中易明着不好说啥,却暗地里使坏,字字句句紧扣着炼丹,目的是想勾起孟昶对刘佐鱼破坏大事的恶感。

    刘佐鱼,你有何话说?孟昶果然被激怒,他唤来刘佐鱼厉声质问。

    奴才该死,奴才有罪,奴才其实也是一番好意,惟恐有人对神仙不敬。刘佐鱼不愧是混老了宫廷的刁奴,他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是,辩解起来,却也有些歪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刘佐鱼毕竟是跟了好些年的老奴,孟昶不想苛责,本打算小小的惩罚一下,也就算了。

    可是,当孟昶看见李中易一副垂头耷脑的模样,他心里却犯起了嘀咕:炼丹无小事,万一李中易因为受了冤枉气,导致炼丹失败,那个后果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佐鱼再是忠心,毕竟已经年老。再加上,孟昶最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刘佐鱼贪财好货,中饱私囊的闲话,几样综合到一块,孟昶决定要给点颜色看看。

    你这老东西,好不晓事,身上的差事都免了,给朕滚回先帝的陵寝,好生闭门思过。孟昶劈头盖脸,好一通臭骂之后,象扔垃圾一样,把刘佐鱼打发走了。

    黄清,你去政事堂传朕的口诏,就说朕身边还缺一位好医官。孟昶故意加重语气,突出了那个好字。

    黄清心领神会,点头哈腰地说:奴婢领诏。

    李中易是什么人,他早看出来,孟昶主仆是在演戏,专门做给他看的。

    李中易,蕊娘的顽疾,可就全靠你了。孟昶此话一出,李中易心里越发明白,他的升官其实和花蕊夫人的癣疾,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这只不过是一笔交易罢了。一旦花蕊夫人的病情有变,别说官职,就连他李家五族以内的亲属,全都得掉脑袋。

    后蜀的政事堂,距离凤仪殿并不远,黄清很快就回来复命,他捧着一份公文,双手递到孟昶的面前,说:回圣人的话,几位相公和参政,听说贵妃娘娘的病体有望痊愈,全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场拟了敕牒。

    孟昶接过敕牒,看了看几位相公和参政的签押,不由笑了,信口问道:进儿个是赵相公当值?

    黄清哈着腰解释说:回圣人的话,张相公请了病假,赵相公领衔当值。

    嗯,很好,赵相公了解朕的心意。孟昶提起朱笔在公文开头,画了敕,转手让黄清把敕牒交给李中易。

    李中易谢恩之后,打开敕牒,越过令人头晕的骈骊文字,直接跳到最后,却见:敕李某除殿中省尚药局司医

    除,就是授予或是委任,

    对于别的官职,李中易可能不太清楚具体职权,这司医他却很明白,这不仅是正八品下的官职,更意味着从此以后,他们李家父子竟然同为后蜀国的宫廷御医。

    交政事堂发下去。孟昶笑眯眯的下达了命令。

    黄清从李中易手上接过敕牒时,挤眉弄眼地说:李家大郎,你可真是好福气啊,由布衣白丁,跃升为朝廷命官,可千万不要忘了圣人的恩典。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黄清其实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恭喜他当官,其二,也是最主要的,是刘佐鱼被贬去了先帝陵寝,替他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黄清再次回来的时候,李中易已经被安排在了偏殿等候。

    黄清瞥见四周无人,笑眯眯地说:兄弟你现在已经是官身,愚兄不才,替你带回了官服和官诰。

    官诰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身,各级官员必备的身份证明,也就是凭信。文官的官诰上边,必须加盖尚书吏部告身之印,才是正牌子的官员。

    见李中易盯着托盘里的官服,一直不语,黄清以为他是欢喜得过了头,就热心的解释说:按照朝廷的规矩,你是正八品下的司医,官服深青色,九銙鍮石(黄铜)腰带。这是常朝的乌纱帽,没办法,因贤弟你暂时还不是六品官,这官帽上很遗憾,不能带玉石,遗憾啊。

    李中易的视线离开他的第一身官服,笑望着黄清,拱手说:多谢黄公。

    黄清嘎嘎尖笑了两声,说:贤弟,你太过见外了,这里可没有黄公黑公公,只有你的黄兄长。

    贤弟,你的一梁进贤冠(礼冠),愚兄也已让人去帮你找来。黄清的心情确实很爽,刘佐鱼大意失了圣宠,他的出头之日显然快到了。

    李中易连声道谢之后,黄清又自作主张地叫来小宦官,帮着李中易穿好官服,戴上乌纱帽。

    黄清绕着李中易身前身后转了一大圈,忽然皱紧眉说:总感觉差一点什么?

    旁边的心腹小宦官秦得贵十分机灵,他凑过来小声提醒说:耶耶,小的好象没看见有鱼符袋。

    黄清摇头晃脑的说:你个蠢材,五品以上的大员才可佩戴鱼符。呃,不对,我家兄弟以后每日都要进宫值守,这进出宫门的‘交鱼符’,必须有。

    秦得贵浑身象是长满了消息,灵动异常,他哈着腰说:耶耶,小的这就去监门卫,督促他们赶紧制好‘交鱼符’,送过来。

    面对黄清超乎寻常的热心,李中易也不好拒绝。这种身心残缺的太监,尤其要注意交往过程中的细节,稍有不慎,你就很可能得罪了他,让其怀恨在心。

    李中易心知肚明,黄清变得这么热情,显然是另有所图。

    不管是国家也好,个人也罢,彼此之间的交往,都是要看实力滴。

    江湖实力论!

    以前,李中易不过是犯官的家属,布衣白丁,黄清自然可以随意欺负,敲诈勒索。

    如今,李中易摇身一变,不仅投了孟昶的修仙所好,更有可能在费贵妃那里捞到一份绝对不小的功劳。

    在宫里混老的人,都知道,孟昶对费贵妃——花蕊夫人,那可是宠冠六宫,百依千顺。

    如果,花蕊夫人帮着说句话,比啥都管用,百试百灵。

    李中易换好官袍后,黄清主动帮他戴正乌纱帽,秦得贵替他系好腰带,挂上交鱼符。

    蠢材,交鱼符能够挂在腰带上吗?黄清见秦得贵殷勤得过了头,气乐了,抬腿就是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

    耶耶,孩儿脑子笨,多亏了您时刻教导秦得贵演得很生动,逗得黄清又踢了他一脚。

    李中易看得分明,这秦得贵精似鬼,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明摆着是演戏嘛。

    整理妥当之后,黄清提醒李中易:按照惯例,布衣得官之后,必须马上去政事堂那边,拜谢相公和参政,为兄这就领你去打个照面。

    见李中易有些犹豫,黄清知道他的顾虑,就笑着说:陛下刚才已经吩咐过了。不过,让你快去快回,别耽误了正经事。




第二十七章 好兆头
    路上,黄清介绍说:相公和参政们,一般不会亲自见你,顶多也就是中书舍人出个面,寒暄几句。

    黄清领着李中易来到政事堂外,隔着老远,他们就被卫兵拦下。

    在这种地方,黄清也不敢造次,详细说清楚了原由。负责看门的主事,看在黄清是天子近侍的面子上,拿了李中易的祖上三代的履历以及名刺,进了政事堂去找管这事的通事舍人。

    黄清视线掠过排在前边的许多青袍和绯袍官员,无奈的说:兄弟,慢慢地等吧。李中易的官位太低,只能排在很后面。

    谁知,那主事进去不久,政事堂内就传出来,赵相公召见李中易。

    哗!原本站在李中易前边的各级官僚们,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在李中易的身上,大家都非常奇怪,这个青袍小官究竟是哪路神仙?

    一时间,惊异者有之,诅咒者有之,羡慕者,则更多。

    黄清完全没有料到,李中易在赵相公那里居然这么有面子,他看向李中易的目光,不禁又多了几许变化。

    在通事舍人的带领下,李中易来到政事堂的正厅门外。

    经过通禀之后,李中易被带进了正厅内,只见,厅内只有一位身穿紫袍,腰挂金鱼符的中年人,正手捧茶盏,站在窗口。

    此人应该就是赵廷隐吧?

    下官,殿中省尚药局司医李中易,拜见相公。李中易按下心头的疑问,行礼如仪。

    免了。赵廷隐转过身子,单手虚抬,显得很给面子,随便坐。

    李中易道谢后,侧身坐到了厅内一侧的马扎上,身子挺得笔直。

    本相听说过你,你很好。赵廷隐将手里的茶盏轻轻地放到案几上,信手掂起一份公文,递到李中易的面前,看看吧。

    李中易接过公文,仔细一看,敢情这是一份军方版的空白敕牒。

    只要是我骁锐军中,官职随便你填,陛下那里自有本相去说。赵廷隐此话一出口,不吝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赵廷隐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优厚,令李中易感到难以置信。

    要知道,骁锐军一共不过分为十军而已,李中易如果填了其中某军都指挥使,那就是正儿八经的骁锐军重将了。

    李中易完全没有料到,赵家居然会对他下如此的重注,可见,赵老太公对他是势在必得。

    回相公,下官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上阵,并且没有丝毫领军作战的经验,与其将来兵败身死族灭,不如安安分分地做个好医官。李中易迅速地判断清楚情势,果断地作出了抉择。

    李中易的回答,显然超出了赵廷隐的预料之外,他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李中易,忽然笑道:你确定将来不会后悔?

    回相公,下官是个没啥真本事的纨绔子弟,说实话,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数铜钱数到手抽筋,睡大觉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李中易始终很清醒,在这后蜀国成都府中,赵家的死敌张业,才是最大的实力派,就连国主孟昶都异常忌惮。

    哈哈哈,有趣,有趣,实在是有趣。赵廷隐笑过之后,突然拉下脸,冷冷地下了逐客令,汝且退下。

    李中易站起身,泰然自若地拱手说:下官告退。头也不会的离开了政事堂的正厅。

    回凤仪殿的路上,黄清一个劲追问李中易,赵相公召见他,究竟所为何事?

    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和黄清说实话,他打着马虎眼说:陛下骤然升了我的官,赵相公心里有些奇怪罢了。

    黄清总觉得李中易没有说真话,可一时又找不出破绽,完全没辙。

    两人回到偏殿不久,孟昶就派人过来传话,贵妃娘娘刚刚睡醒,浑身又开始发痒。

    李中易知道这是正常状况,再神奇的皮肤药物,也不可能眨眼间就药到病除。

    但是,李中易还是装作很着急的样子,立即赶去了正殿,仔细询问过花蕊夫人的病情之后,叮嘱宫女外敷上药的时候,必须加大剂量。

    宫女显然没完全说实话,但李中易却从她的描述中,猜测到了真相:一定是花蕊夫人醒来之后,因为身上很痒,下意识的,把上过药的地方,又抓破了。

    这个时代的中医技术,虽然有些可取之处,但是,由于古人没有化验药材成分的现代科学手段,对于各种药物的认识和理解,水准依然不高。

    李中易开出的药方,是他上辈子用熟了的现代验方。方子里,各种药物综合起来使用之后,形成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皮外抗生素的功效。

    其综合成分,虽然还达不到青霉素的水准,但是,应对这个时代的皮肤细菌感染,完全足够。

    记忆里,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染上肺结核,当时的医生只用了五万单位的青霉素,就帮老丘彻底的解决了问题。

    细菌的耐药性,也是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而逐渐进化的。

    加了冰片和薄荷的药膏,被厚厚的涂抹到花蕊夫人的皮肤上,说来也是巧合,不久后,花蕊夫人居然不痒了。

    孟昶龙心大悦,笑完着李中易,信口开玩笑说:你说说看,朕该怎么赏你?

    李中易眼眸微微一闪,异常诚恳地说:陛下的赏赐已经太多太厚,微臣如果再要讨赏,岂不是无脸之徒。

    孟昶听了这话,越发高兴,他笑道:对于有功之人,朕从来不吝厚赏,说吧,你想要什么?
1...1617181920...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