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经过战乱后,人口迅速减少,土地也就富裕了,足以分配下去。
但是,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口开始大量回升,土地肯定就不够分了。
在小农经济时代,土地是唯一的生产生活资料,多余的人口,没有就业的出路,必然会导致流民增多的大问题。
蒸汽机还不知道在哪里,工业化的大生产,距离太过遥远了,根本就指望不上。
所以,李中易只能祸水南引,打起殖民南洋的主意了。
南洋,因为气候的缘故,种田的收获,普遍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当中原地区人口爆炸,完全可以将部分权贵或是百姓,移驻海外,以减轻治乱循环的压力。
所以,林仁肇手里的几万水师,也就成了战略性的资源,李中易舍不得毁掉林仁肇。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离开了成都平原的物资供应,夔州显然是难以持久的。
李中易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拿下成都之后,廖山河就率领主力大军,快速的逼近夔州。
皇帝给廖山河的任务是,不许一粒粮食运进夔州,务必封锁住夔州附近的水路,不能让林仁肇的水师,在川江之上来去自由。
廖山河想了个笨办法,在夔州附近的江面上,架设了十几道铁索。铁索的附近,广布投石机。
投石机里,只使用鸡尾酒一种火器,可以射出去很远。只要林仁肇的船靠拢过来,就会被烧成灰烬。
林仁肇的战船,全是木制的,只要船板上的沾一点点鸡尾酒,就不太可能扑灭火势。
另外,刘贺扬领着江南的水师,已经抵达了瞿塘峡,林仁肇的水师覆灭在即。
在这种情况下,林仁肇就算是再不乐意,也必须考虑几万弟兄的性命和家属们的安危,终于答应归顺于李中易。
闵子豪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欣喜异常,能够劝降林仁肇,值得他吹牛一辈子了。
当李中易得知林仁肇跟着闵子豪出夔州,来成都之后,不由一阵狂喜。
“得林虎子,朕添羽翼矣。”李中易当众夸奖了林仁肇一番。
林仁肇到成都的那一天,李中易亲自去码头接他。
“罪臣林仁肇,叩见陛下。”林仁肇百感交集,当众臣服于李中易的脚前。
从李中易下江南破南唐开始,他就和林仁肇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如今,林仁肇既然来降,李中易主动将他扶起,笑道:“你乃当世英雄,只可惜此前未遇明主罢了。从今往后,朕许你面君不拜。”
“啊……”李中易对林仁肇的格外优遇,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纪念馆彻底统一天下的皇帝,竟然会如此的重视一个水师降将。
李中易看出众臣的疑虑,却只当没看见的,不管是漕运,还是殖民南洋,都离不开水师的协助。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李中易更清楚,一支强大水师的战略意义!
李中易直接把林仁肇,领进了宫里,两个人越谈越投机,这让林仁肇有了一种相逢恨晚之感。
“天下初定,大运河每年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疏通。与其漕粮走运河,不如试行走海运。哪怕,沉了一些船,长远的看,也是值得的。”
李中易的一席话,让林仁肇找到了知音之感。
“官家不以臣粗鄙,委臣以重任,臣只能鞠躬尽瘁了。”林仁肇伏下身子,大礼参拜。
李中易微微一笑,他知道林仁肇刚刚归顺过来,心下不可能完全放心,便受了他的大礼。
彻底的平蜀之后,李中易任命廖山河为征夷将军,常驻成都,两川兵马尽归其节制。
“大捷,蜀国已经平定!”
“大捷,孟昶肉袒出降!”
“大捷,林仁肇献夔州矣!”
捷报,一个接着一个的露布发往开封,一时间,整个京城乃至中原地区,都知道了王师已定故地矣。
班师回朝的路上,李中易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喜讯:经过五年的摸索,火器营的工匠,居然搞出了燧发枪。
李中易拿着李虎送来的燧发枪样品,仿佛抚摸着绝代美人儿一般,爱不释手。
军器监,其实早就搞出了火绳枪,只是李中易的目标一直是更实用的燧发枪。
很简单的道理,火绳枪,必须自带火绳,雨天的射击,必然受到严重的阻碍。
燧发枪则不同,且不谈准头如何,无论下雨还是晴天,皆可顺利的使用。
“传诏内阁,工匠高清盛,有奇功于朝廷,封万户侯,擢为军器监火枪营都监。”李中易也没有多想,趁着高兴劲儿,就给开封的内阁下了诏书。
然而,这一份诏书,却在朝廷内外,惹来了轩然大波。
自古以来,工匠都是贱民里的一种,别说封侯了,连做官的极其罕见。
“刘相公,此乃乱命,在下不敢奉诏。”
“刘相公,内阁肩负辅弼圣躬的重任,必须驳回此等手诏。”
“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竟不能封侯。区区一个贱匠,竟然得了侯爵之位,还是世袭罔替的世爵,简直是岂有此理?”
“读书人才是朝廷的根本,难道说,官家要和贱匠共天下么?”
“老夫实在是羞与贱匠为伍,告辞了!”
“我等士大夫有责任告知官家,读书方为正道。”
刘金山有苦难言,说句心里话,他也无法理解皇帝为何如此偏爱一名小小的工匠。
但是,作为内阁的实际领导者,刘金山也非常了解皇帝的脾气。
人多,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有害。
上次,和皇帝掰手腕的那些文臣,都被放弃掉了,教训实在是异常之深刻。
“诸公,皇上可曾乱封过爵位?”孔昆已经被贬出京城了,又被皇帝中途召回,他自然要和皇帝站在一起,不论是非,只论立场。
“孔门败类。”
令孔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席话,惹来众怒,乱纷纷之际,孔参政竟然被推倒在地。
谁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他们连参知政事都敢打。
孔昆的挨打,竟然开了国朝殴打上官的先河!





逍遥侯 第1542章 杀戮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你听说了没有,参相孔昆,居然被打倒在地?”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没有听说呢?”
“哈哈,姓孔的专事媚上,曲意奉承,毫无读书人的风骨可言。”
“嘿嘿,读书人早有怨气,迟早爆发出来。”
“何以见得?”
“道理是明摆着的,今上干的几件大事,剥夺的不是地方豪强的权势,就是文臣士大夫的利益,如果不是三十万大军在,恐怕早就……”
“慎言,慎言……”
孔昆的被打,京城里,大家议论纷纷。
一般老百姓,也就是听个热闹罢了,毕竟,养家糊口不易。
官员们却不同了,今上的限田令,令绝大部分文官,恨之入骨。
以往的话,只要做了官,就可以享受田地免税的待遇。
如今,不管做多大的官儿,田产最多只允许五百亩,这等于是挖了读书人的享受富贵的根。
更可怕的是,皇帝采取的阳谋,迫使大家族必须分家,这更是雪上加霜的坑苦了门阀大世家。
按照原本的规矩,大家族的庶子,稍微给点钱,就可以打发了。家族嫡脉子弟,依然掌握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对旁支形成碾压之势。
如今不同了,在重税的压力之下,大家族嫡脉的田产如果过多,等于是送钱给朝廷。
另外,自耕农们,以前喜欢把田产隐匿于官宦人家的名下,以图少交田税。
现在,这些招,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之下,都不中了。
不说别人,就连刘金山都有些不太理解。千年以来,贱匠不许做官封爵,已经成为了祖宗之制,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想不通啊!
京城内外,正在酝酿一场政治大风暴,切身利益严重受损的士大夫们,早就憋不住了。
李中易仿佛没事人一样,悄然抵达了银州。
银夏之地,那是党项人世居之地,也是李中易的起家之地。
故地重游,李中易思绪良多,望着茫茫的大草原,竟然有些走神。
征西将军宋云祥,也听说了京城里的事,不过,他是领兵的武将,不能干预政务,也就只能装作不知道的,一个字都不敢提。
“党项人还老实吧?”李中易问宋云祥。
平定了蜀国之后,除了太原的十余州之外,中原朝廷勉强算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战略重心的转移,让重视贸易的李中易,重新盯上了丝绸之路。
盛唐时期的长安,之所以那么的繁华,和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银夏虽定,西域的沙洲等地,依然处于契丹人的控制之下。
西征也要筹备起来了!
“禀皇上,党项人表面看上去,装得很恭顺,骨头里却期盼着朝廷实力大减。”宋云祥本就是西北人士,又任了这么多年的征西将军,党项人的阳奉阴违,岂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只是,此前朝廷的重心,在于先统一江南和蜀地,收获粮草物资和人口。对于党项人的小动作,宋云祥装作看不见罢了。
如今,江南和蜀地已经平定了,朝廷的战略重心,重新北移,党项人的某些行为,就格外的碍眼了。
“哈哈,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太原的刘汉小朝廷,已是秋后蚂蚱,没有几天蹦头了,居然还敢私下里联络,哼。”
“皇上,臣已经训练出了五万汉军铁骑,区区党项小族,旦夕可以灭之。”宋云祥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只是朝廷的钱粮主要供应南征,他分到的物资少,没敢轻举妄动罢了。
征伐之事,核心就是后勤物资的供应。
西北地区,自从隋唐以来,由于地里的肥力持续缺失,土地越来越贫瘠了。
在西北用兵,必须靠中原地区输送粮食物资过去,这就极大的束缚了宋云祥的施展空间。
自从当上了征西将军之后,宋云祥每天干的事,就是挑拨党项各族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残杀。
“不急,草原各民族能歌善舞的时代,即将来临。”
李中易始终记得一句名言,机枪的出现,让马背上的蛮子们,变得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由于燧发枪的横空出世,即将展开的北伐,被李中易临时叫停。
中原王朝,和北方蛮族之间的战争,之所以久拖不决,核心问题是,中原不产马机动能力差。
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契丹人,都不敢和宋人打阵地战。
先诱敌深入,再破坏水源和粮道,再趁机偷袭,屡试不爽。
汉武帝时期,重点不是和匈奴人作战,而是找到他们,聚而歼之。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汉军只要大举进攻,草原人就会步步后退,避而不战。
这其中,最致命的问题,便是汉军的后勤压力,过于沉重了。
十万大军出击,负责后勤的民夫,至少也要五万人。而且,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到大草原上,耗费的人力和物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如今,燧发枪的出现,使汉军北伐的物资压力,眨眼间,便可以减少二十倍以上。
想想看,两万名装备了燧发枪的汉军战士,只要不是中了埋伏,在大草原上,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只是,大规模的造械,新式步军的训练,新战法的摸索,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磨合。
“今晚去偷袭沙角部落?”李中易笑着问宋云祥。
宋云祥拱手道:“沙角部落不仅经常袭击商队,而且,暗中勾结拓拔部,欲图不轨。臣岂能容他?”
“呵呵,练兵这么多年,看你的了。”
此前,李中易的战略重心,一直在南不在西。西北宋云祥这里,主要承担的是,训练汉军骑兵,挑拨离间西北各蛮族的关系,以维持为主。
现在,南方初定,西北这边的蛮子们,也有些蠢蠢欲动了,是时候狠狠的敲打一番了。
“那好,还是老规矩,你负责指挥作战,我跟去看看热闹。”李中易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老部下们谁人不知?
夜深人静的时候,驻于西北银州的汉军骑兵营地内,忽然传出了动静。
营门悄然洞开,裹着马蹄的大批骑兵,鱼贯出营,随即掩进了浓浓的夜色之中。
沙角部落,是党项族的一个分支,全族老小大约有七万人。
自从,拓拔家被朝廷狠狠的压制下去之后,沙角部落在西北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此前,宋云祥没碰沙角部落,只不过是因为,李中易需要这么一股势力,替汉家骑兵磨刀而已。
草原上的事儿,大家都只认实力,力强者为尊。
从匈奴人,到突厥人,再到如今的契丹人,他们都遵循一个基本逻辑:谁的实力强,就尊谁为汗。
表面上,党项人尊李中易为天可汗,李中易压根就没当回事。没有封号的可汗,可谓是一文不值。
在大草原上,真正的汗王,比如说,军臣单于,劼利可汗等等,这才是公认的草原主人。
目前,北边的大草原上,说了算的是,耶律休哥,他虽然没有称汗,却是公认的摄政王。
大军出发之后,走了接近三个时辰,途中歇息的时候,斥喉不断传回消息,沙角部落的人,正在酣睡之中,丝毫也没有提防。
李中易咬了一口硬饼,还真有些难以下咽了,叹息道:“唉,如今啊,养尊处优惯了,已经不如当年能吃苦了。”
宋云祥大口大口的吃饼,嘴里都塞满了,一时竟然没办法回应李中易的感慨。
等宋云祥咽下最后一口饼,这才笑嘻嘻的说:“当初的吃苦,正是为了今日的享福。不瞒皇上您说,臣吃惯了干饼,再吃山珍海味,反而不怎么适应了。”
黑夜之中,不能举火,李中易也看不清楚宋云祥的脸色。不过,他却知道,宋云祥镇守西北这么多年,确实是吃了大苦。
“等党项人没实力闹事了,就调你回京,享几天清福。”李中易的一番话,让宋云祥心里暖洋洋的一片。
如今的开封城,那可是异常之繁华。据说,比盛唐时的长安,都不差多少了。
虽说,朝廷禁军规矩森严,钱、粮、物资、地盘、军法和镇抚,都不由将军说了算,将军们不可能纵兵作乱。
但是,武将久处一地,绝非社稷之福。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早起的牧民,忽然察觉到,大地在颤抖。
“敌袭,敌袭……”牧民们声嘶力竭的呐喊起来。
然而,为时已晚,铺天盖地的汉军骑兵,仿佛潮水一般,杀进了沙角部落的营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四万久经训练,且装备精良的汉军骑兵,伏击只有一万多战士的沙角部落,战役还没有开始,其实已经结束了。
“皇上有令,高于车轮的男蛮子,一体斩首。”
血腥的屠杀令下达之后,整个沙角部落,就从西北的大草原上,彻底的抹掉了。
李中易站在一具无头尸体的边上,淡淡的一笑,说:“畏威而不怀德,就只能是这个下场。老宋啊,除了沙角部落之外,别的野心家们,也都召来见朕。装病不敢来的,以后也都不需要来了。”




逍遥侯 第1543章 进攻的号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沙角部落的全族覆没,极大的震慑了银夏各族,尤其是党项人,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惶恐不可终日。
宋云祥以大汉征西将军、秦夏兵马都总管的名义,邀请草原各部的族长和长老,齐集于夏州饮宴。
这个时候,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好,李中易到来的消息,并无外人知晓。
宋云祥这个征西将军,草原各部和他打过很多次交道,此人说话还是算数的。
但是,心里有鬼的,暗中勾结太原的,甚至和契丹人有瓜葛的部落,就不敢来了。
此时,汉军攻破成都,孟昶已经投降的消息,也传到了西北。
有聪明人,就猜测到了大汉朝的意图,轮到西北的各部了。
于是,顺从的各部,纷纷到了夏州,打算起事的部落,则加紧备战,准备夺回自己的家园。
此时的银夏汉军,实力极其雄厚,纯粹的汉军骑兵五万,步军五万,还有仆从军四万,合计十四万人。
李中易窝在征西将军府里,每天除了批阅奏章,就是拥美高卧,好不快活。
如今的银夏诸州,由于统一商税大市场的形成,和内地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
各种商品,全国一税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是物价更便宜了这么简单。
统一的大市场,皇家钱庄的遍及各地,给老百姓带来的间接利益,比直接利益,还要大得多。
看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普通老百姓一旦遇上了天灾,就只能被迫卖地。
把地卖了,还是活不下去,就要卖儿卖女了。
儿女卖光了,还是活不下去,流民起义的风暴,正式酝酿成形。
权贵们的土地兼并,靠的就是天灾时期,大发国难财。
如今,随着皇家钱庄的撒网布局,老百姓手头没钱的时候,可以把地暂时抵押给钱庄。。
老百姓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借到钱,息钱还非常便宜,极大的解决了缺钱的难题。
大官僚大地主们,为什么对李中易恨之入骨,根本原因就是,李中易掐断了他们发家暴富最重要的手段。
“禀皇上,如今市面上的粮食价格,最便宜的糙米,不过十五文一升。白菘三文一斤,白萝卜二文一斤……”派出去查看物价的近臣,逐一汇报了米菜的物价。
李中易想了想,又问:“搬运的工役,一日可得多少钱?”
“下臣打听过了,大约八十到九十文钱不等”
李中易点点头,搬运工役的工钱,只能做个参照,说明此地的普通老百姓,只要是遭遇到了天灾,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若是节俭一些,普通老百姓之家,应该尚有些盈余。
“可有知名的大户人家?”李中易对于吃大户,抄他们的家,从来都不会手软。
“这个倒是不曾听说。”
李中易满意的笑了,这就说明,朝廷的政策在宋云祥这里,执行得很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天,只要有口饭吃,有腌萝卜佐餐,没人乐意背井离乡的当流民。
有恒产者,斯有恒心。
无产者的流民,其实是破坏力最强的一股内生力量,必须要高度重视。
一直站在一旁的张雪仙,心下颇是诧异,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男人居然这么重视民生。连白萝卜多少钱一斤,都要问得清楚明白。
等书房里的外人都退下后,李中易将张雪仙抱进怀中,横搁到腿上。
李中易在她的粉腮上,狠狠的香了好几口,这才问她:“想什么呢?走神很久了。”
张雪仙低声道:“妾在蜀地之时,便听说官家尤喜抄家夺产。今日一见,妾发现,官家真的是待民如子,惟恐他们饿着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全国各地的物价,每天都有人汇总好了之后,专门送到我的案头。没办法,我是个土郎中之子,就爱这些俗物。”
“官家,妾尝听人说,当官不罪巨室,您就不怕巨室反噬么?”张雪仙想了又想,最终觉得,还是要提醒一下男人。
毕竟,她已经是男人的笼中鸟,一损俱损。
“嘿嘿,巨室们都在等着朕当隋炀帝。隋炀帝的三十万精锐府兵,葬送在了辽东之后,杨家的天下,就要改姓了。”李中易的一席话,让张雪仙隐隐觉得,内藏玄机。
“小仙儿,你读的书,比我多。你说说看,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为什么会败?”李中易搂紧张雪仙的蛇腰,笑眯眯的问她。
“妾不通军事,但是,妾私以为,应该是人心不齐吧?”张雪仙隐约觉得男人话里有话。
李中易笑了,说:“何止是人心不齐,关陇贵族们都叫杨广得罪了个遍。我现在也差不多了,全天下的文臣和读书人,都在骂我。不过,只要老百姓过着平安简单的日子,没人会跟着他们去闹的。”
张雪仙暗暗松了口气,她刚跟了男人不久,若是天下大乱了,何处可以容身?
李中易将张雪仙扛到肩上,笑嘻嘻的说:“越是良田,越要勤耕。只有耕得深了,田地才会肥沃。”
“啐。”
这一次亲征平蜀,跟在李中易身边的女人,除了张雪仙之外,其余的也都有了身孕。
皇家的女人,光有美貌可不成,必须膝下有子,将来才有可能过上舒坦安逸的日子。
五日后,夏州城中,杂胡云集,蕃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城中。
征西将军宋云祥,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新贵,到目前为止,倒在他的屠刀之下的草原部落,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草原上,也有明白人。他们看得出来,宋云祥的策略是,哪个部落强盛了,就要挨刀子了。
看得明白是一回事,不敢不来夏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草原各部如今都是一盘散沙,宋云祥却背靠着实力强悍的大汉朝,怎么玩?
1...838839840841842...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