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大约一个时辰后,草原上的权贵们,除了不敢来的之外,全都到齐了。
颇超完达四下里看了看,偌大个将军府正堂,居然坐满了人。有些人数少的部落,族长和长老居然坐到了堂外去了。
实际上,整个西北地区,草原各部的总人数,加在一块儿,也不过才三百余万人而已。
问题是,汉军兴起之后,严令禁止大部落兼并小部落,这才导致族长多如狗的现状。
屁股决定脑袋。
说句心里话,如果是颇超完达统一了西北地区,他也会想方设法的限制大部落的壮大。
时辰已到,可是征西将军宋云祥,却一直没有露面。草原上的贵族们,等的有些心急了,难免会议论纷纷。
阿达善独自闷坐在父亲的身后,心里惦记着上次见到的那位绝色汉人小娘子,始终念念不忘。
一万贯,已经是父亲非常宠他,又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而已,阿达善才敢开那么高的价码。
这年月的西北,一个普通的女奴才五十贯钱,就可以买到了。
一万贯啊,那是多少钱?
可惜了,那汉人居然还不乐意把女人卖给他,阿达善又没胆子在银州城里公开抢人,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正堂里忽然传出一声厉喝:“皇上驾到!”
什么?
汉人的皇帝居然来了?
颇超完达毫无准备,一时傻了眼,直楞楞的看着李中易从后头,缓缓步入正堂。
蛮子贵族傻楞楞的不知道跪下行礼,随行的宋云祥当即怒了,厉声喝斥众人。
“皇上驾前,安敢如此失礼?”
“拜见皇上……”
“拜见天可汗……”
“拜见汗王……”
“拜见大单于……”
由于事先没有打过招呼,不知道礼仪的草原贵族们,跪得乱七八糟,嘴上乱喊一气,完全没有章法。
李中易坐到帅位上,笑眯眯的望着底下,并没有马上叫起。
草原人,没读过书,哪里知道汉人礼仪里头的弯弯绕,有些人跪得时间一长,便不想再跪了,站起了身子。
藐视当今皇帝陛下,那还得了,宋云祥当即一挥大手。随即就有武士冲了过来,将那几个不开眼的家伙,捉到了阶下。
不读书,不懂礼,不要紧的,只须知道汉人皇帝惹不起,也就足够了。
“这些家伙藐视圣躬,臣请立斩之!”宋云祥拜倒在了李中易的面前。
仅仅是跪的时间不够,就要当场杀人?
在场的所有蛮子们,都被这个惊人的消息,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念在初犯,每人打十军棍吧。”李中易今天露面,就是想整人的。但是,整人必须整的占着道理。
不教而诛,蛮子们肯定会离心离德。
军令如山倒,被捉住的几个倒霉蛋,随即被摁在地上,让军法司的刑吏狠狠的打了屁股。
打完了屁股,这些倒霉蛋被拖过来,还要向皇帝谢恩。
草原人,哪里见识过这种场面,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小心肝乱颤。
一般情况下,皇帝出场都是来施恩的,坏事留给臣子们去做。
李中易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场,就揪出几个倒霉蛋,狠狠的打了屁股。
当然了,打屁股不过是开胃菜罢了,好戏还在后头呢。
“野兴家的,毛塞家的,河林家的,都来了没有?”宋云祥接了皇帝丢过来的眼色,随即依次点了名。
宋云祥点一个名,甲士就冲过去,抓一批人。他一共点了三个部落的名字,甲士们就捉了好几十人,全部绑了,押跪在了阶下。
“凭什么抓我们?”
“为什么乱抓人?”
“我们犯了什么罪?”
“汉人都不是好东西。”
李中易故意没有让人堵住他们的嘴,由着他们胡言乱语,故意挑拨离间。
很多时候,你越是想堵住人家的嘴,谣言越会传得满天飞。与其堵,不如疏。
既然敢抓人,就说明铁证如山,不容狡辩,李中易有的是耐心。
“野兴家的,上月初九,从太原到你那里去的五个人,一个都没有跑回去,全叫本帅捉住了。”宋云祥一出手,就是狠招,人证齐全。
正堂之上的这些人,跟着宋云祥东征西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客观的说,宋云祥是个恶人,但也是赏罚分明的恶人。
这么多年了,宋云祥从来没有滥杀过任何一个部落的长老,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说白了,凡是被宋云祥拿下的人,都是私下里做了见不得光的大事。
李中易见野兴家的垂着头,不敢吱声了,不由微微一笑,说:“既然野兴家的不想做汉臣,那就都拖下去,砍了脑袋吧。”
皇帝亲自发了话,甲士们当着众人的面,将野兴家的族长和长老们,一一砍下了脑袋。
赤红鲜血流淌了一地,死不瞑目的头颅,被甲士们提在手里,格外的怵人!
“毛塞家的犯了什么事儿?”李中易淡淡的问宋云祥。
宋云祥大声回答道:“禀皇上,毛塞家的伪装成沙匪,先后抢劫了五支商队,获利不菲。”
“唉,做什么不好呢?偏要做贼?”李中易拿起茶盏,小饮了一口,淡淡的吩咐道,“既然喜欢做贼,那就全族罚为奴隶,给大家都分了吧。不过,首恶者不能放过,剁了他们的双手,看谁还敢暗中做恶?”
“滋……”汉人皇帝的狠辣手段,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李中易轻描淡写的就把毛塞家给拆了,全族都贬为奴隶,分给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换句话说,毛塞家彻底的完了,再无复兴的希望。
在草原之上,不怕被强族击败,就怕被彻底的拆分了。
“河林家的又是怎么回事?”李中易轻轻的放下茶盏,瞥了眼战战兢兢的各部贵族。
没人敢和李中易的视线相遇,大家纷纷低下头,惟恐叫皇帝盯上了。
“河林家的利用草场不肥沃的理由,妄图偷袭牛野部。”宋云祥早就把一切都查清楚了,就等着今天收网了。
“朕早就说过,草原上禁止进攻别的部落,河林家居然当成了耳旁风,该当何罪?”李中易淡然一笑,侧过脸看着宋云祥。
宋云祥面无表情的说:“河林部虽有野心,终究还未出兵,按照规矩,族长和长老一律鞭二十下。”
李中易点头笑道:“宴席尚未摆开,倒先抽人家的鞭子,好象有点扫兴吧?”
宋云祥严肃的说:“没有规矩何成方圆?皇上万不可心慈手软,反倒纵容了野心勃勃的家伙。”
“就依你。”李中易也懒得废话,本来就是杀人打人罚人立威,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
结果,等丰盛的酒宴摆上之后,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味,让众人都失去了食欲。
逍遥侯 第1549章 星夜出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砍脑袋,打屁股,罚鞭子,这些只是震慑蛮子们的手段而已,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沙角部落不听皇命,下场自然是不好的。”李中易略微提高了点音量,淡淡的说,“躲进草原里的几个部落,大约有十几万人。愿意跟着朕去剿灭他们的部落,金帛女奴等物,尔等亦可分之。”
李中易很熟悉草原人的性格,别和他们谈什么义理,只能谈利益。
草原部落出兵助战,是没有军饷的,也不可能有物资补给,他们图的是战后分的战利品。
以前,草原人喜欢牛和马,后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喜欢上了女奴。
有女人,部落里才会子嗣繁茂。人多力量大,草原人早就懂了。
草原上,小男人12岁之后,就可以提刀上马,砍人杀敌了。
既然汉人皇帝发了话,在场的人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都不约而同的嚷嚷起来,要跟着一起去发财分钱分女人。
李中易看了眼宋云祥,宋云祥随即大声说:“大家静一静,都别吵了,我有一言。”
宋云祥威震西北近十年,恶名早就传扬在外,他的挺身而出,令族长和长老们纷纷闭了嘴。
“诸位,我大汉皇帝陛下乃是神龙现世,难道不应该上一个响亮的尊号么?”宋云祥也不和这些蛮子们绕弯子,索性直接把事说了。
自唐朝以来,草原各部都喜欢将汉人皇帝尊为天可汗,这其实是个大忽悠。
在草原上,真正尊贵的可汗,都是带封号的可汗,比如说,启民可汗,颉利可汗等等。
李中易本就是从西北大草原上起家的皇帝,他自然很清楚,草原各部的狡诈。。
所以,宋云祥故意点破了这一层,就是要告诉草原各部,你们的花花肠子,骗不了老资。
颇超完达灵机一动,随即挺身而出,跪到李中易的面前,大声道:“下臣颇超完达拜见圣皇可汗。”
李中易听了之后,不由微微一笑,颇超家尽出妙人儿。
有了颇超完达领头,大家惟恐落于人后,纷纷跪到了李中易的脚前,七嘴八舌的喊了圣皇可汗。
宋云祥久镇西北,他自然知道,在草原各部之中,圣皇可汗比唬弄人的天可汗,尊贵得多。
一时间,李中易的尊号便定为圣皇可汗,由着草原各部的头领们顶礼膜拜。
接下来,就该谈正事了,李中易便提前退了场,让宋云祥和蛮子们去嚼舌头,讨价还价。
以前,草原各部协同汉军作战之时,基本上都只出几千人。这几千人,干的都是打扫战场,抓捕逃奴,这一类活计。
这一次,叛乱的蛮子足有三万多战士,李中易便存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思。
正好,草原各部都想干一票大的,过个肥年。于是,大家和宋云祥议定,各出三千兵马,上不封顶。
草原各部助战,向来是谁出兵多,分赃的时候占的便宜也多。童叟无欺,一直都这么个公平的搞法。
当天晚上,族长和长老们喝得大醉,尚在梦中之时,李中易被近侍小声叫醒。
起床更衣的时候,把张雪仙给惊醒了,张雪仙下意识的问男人:“官家,天还没亮呢,去哪?”
李中易扭头微笑道:“我去忙点事儿,你接着睡。”
昨晚,张雪仙累坏了,两腿直打颤,她也没多想,闭上眼睛,再次进入了梦乡。
刚交三更天,李中易身披明光铠,在将军府的后门前,扳鞍上马。
武装到牙齿的近卫军,簇拥着李中易,从银州的北门出了城。
由于统一尚未完成,李中易没工夫坐下来治理天下,他算是典型的马上天子。
河套地区,水草最丰美的产马地,一直掌握在大汉朝的手里,所以,汉军并不缺马。
以前,李中易不太明白马种的道道。现在,他已经知道了。
河套马比契丹马高大不少,奔驰冲锋的速度也快得多。但是,因为纬度较低的缘故,河套马不耐高寒,长途奔袭的耐力,也不如高原上的契丹马。
每当大雪灾来临之时,河套马就成片成片的死亡,草原各部哭着喊着,求朝廷接济粮草。
李中易胯下的“小血杀”,俗称“汗血宝马”,又叫大宛良马。大宛良马,无论体形、冲刺力,还是长途的耐力,都远远超过了契丹马。
美中不足的是,大宛良马配种极难,整个种群也才数千匹而已,不可能大规模配备骑兵部队。
历史上,成吉思汗西征,靠的就是三件大杀器:蒙古弓、回回炮和蒙古马。
汉军出击,队伍里绝对不可能出现喧哗之声。李中易的耳内听到的,除了马蹄声之外,就是刀鞘轻微摩擦铁环的声响,连咳嗽声都没有。
途中休息的时候,李安国凑到皇帝的跟前,小声说:“官家,您不可再亲身涉险了。”
李中易心里明白,李安国确实一片忠心,惟恐他在乱军之中,有了闪失。
不过,李中易并不担心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的身侧随时随地都有近卫军充当人肉盾牌,没啥可怕的。
倒是,李中易想起了京城里的皇子们。他们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也不需要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更没有在军中吃过大苦,这是不行滴。
李中易暗暗下定决心,等他回京城之后,一定把皇子们打发的远远的,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接班人,大多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一不知民间疾苦,二不知用兵出征的险恶之处,三不知文臣们的党争凶险无比。
到目前为止,李中易已经制度化的驯服了几十万朝廷禁军,藩镇割据,武夫作乱,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摆在李中易面前的最大难题,反而是利益受损严重的文臣集团。
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李中易,承平日久的大一统王朝时期,武夫们压根就斗不过文臣。
明朝亡于东林党,这个说法略显夸张了。但是,明朝败亡的根源是:崇祯没有受过正规的统治训练,党争超过了底线。
“唉,养不教,父之过也。我的几个儿子,也该去讲武堂里学习了。”李中易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把李安国惊出了一身冷汗。
“官家,皇子们不是都有师傅教导骑射和队列么?”李安国作为臣子,不能不劝。
不然的话,若是皇子们在讲武堂里,出了意外,不劝的李安国也脱不了干系。
李中易并没指望李安国回答什么,他不过是发一发感慨罢了,他的儿子们绝对不能被文臣武将们,当作傻子一样的欺骗,必要的训练是时候开始了。
重新上路之后,李中易只是的埋头赶路,再无半句废话。
李安国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皇帝一直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现在又想把皇子们都送进讲武堂里去学习,这究竟是想干嘛呢?
征西将军府驻银州,这是因为,银州威胁着整个河东的西南地区,可以始终保持着对刘汉政权的军事压力。
由银州出发,去地斤泽,也就是毛乌素大沙漠,一共有三条路。
按照作战计划,李中易选择了最近的一条路,沿着黑水河,过石州,安庆泽,直抵黄羊平。
黄羊平,是进入大沙漠之前的最后一个大绿洲,水草茂盛。数万大军必须在此地集结,将水囊装满。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水都没得喝,还打什么?
不过,汉军到了黄羊平,叛军肯定也会知道,这个就是地形决定的了。
打仗是门科学,汉军能够大规模补水的集结地,就只能是黄羊平,叛军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派人盯着呢?
几万大军,人、马、骆驼和大车,多的数不过来,不可能瞒得过叛军的耳目。
西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领着大部队,去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匈奴人往往选择避而不战,卫青也只能无可奈何。
但是,霍去病就不同了。他往往只带数千骑兵精锐,长途奔袭匈奴人的后方,斩获颇丰。
这一次,根据随军参议司的作战计划,皇帝亲自率领的两万铁骑,起的就是霍去病的作用。
征西将军宋云祥领着十几万精锐汉军,要做的是,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并将叛军彻底的包围在地斤泽内。
三日后,大军在距离黄羊平一百里外,突然掉头向东,加速行军,赶往大横水的西岸。
叛军既然敢反叛,也肯定不是傻子,大沙漠附近的水源地,都会被彻底盯死。
按照作战计划,要想出奇制胜,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就必须另辟蹊径。
所以,宋云祥和李中易事先商量好了,提前在大横水的东岸,准备好船只和木阀。
大军渡过大横水,绕道兔毛川,从地斤泽的东北方向,出奇不意的杀进去,这才是此次作战的灵魂安排。
越往东边走,人烟越是稀少,补给也就越困难了。
不过,困难永远是相对的。汉军的斥喉精锐尽出,将沿途遇见的人,全都捉进了大营,以免提前走漏了消息。
逍遥侯 第1550章 敌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逍遥侯最新章节!
兵贵神速,两万精锐铁骑,渡过大横水之后,就掉头向西,直插地斤泽的背面。
李中易骑在马上,望着卷起大旗,埋头前进的大队伍,不由心潮起伏。
从灵州起家以来,经过十余年的磨练,汉军铁骑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西北地区的主宰力量。
契丹人肆无忌惮的南下打草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傍晚时分,大军抵达了地斤泽东北面的黑土平。黑土平,是进入沙漠之前,最后一处水源地,属于是必经之地。
方圆百里之内,皆在斥喉的监视之下,李中易依然下令,扎牢营寨,谨防贼子偷袭。
夜深人静之时,中军大帐笼罩在厚厚的毡布之中,没有透出一丝光亮。
大帐内,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大帐的正中央,一只硕大的军用沙盘,占据了大半的位置。李中易盘腿坐在沙盘的正中间,几名斥喉营的向导和随军参议,分坐于他的左右。
军用沙盘上,展示的是,地斤泽的放大图。沙盘上,地斤泽几乎所有的水源地,都标注得异常之清晰。
宋云祥积十年之功,安排斥喉营的勇士们,潜入西北地区的各个大沙漠,付出了几十条性命的代价,终于绘制出了沙漠里的详情。
“皇上,地斤泽并不是固定的沙漠。只要刮起了大风,黄沙流动之后,水源地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汉军向导刘五,指着军用沙盘上的几个水源地,介绍说,“从十年前开始,下臣每年都要来探查水源地。只是,这几处水源地一直变换莫测,每年都有惊人的变化。不过,据勘测,每次新出现的水源地,较原水源地,不超过十里,沙盘上也都做了标记。”
李中易点点头,满意的笑了,这么多年下来,宋云祥成功培养出了一大批汉军的职业向导,功在朝廷,利在千秋,善莫大焉。
“幸好有六分仪、四分仪和指南罗盘,不然的话,即使是蛮子的向导,也很容易迷路。”刘五的一席话,令李中易百感交集。
有文化,懂科学的军队,才有可能战无不胜!
别的不说,只有指南罗盘,而无六分仪的协助,也很难准确的判定,前进的方向。
在大沙漠之中,只要是迷了路,就是九死一生,少有幸理。
如今,四分仪和六分仪,已经广泛用于水师之中。经过多年的详细测量,从东海去高丽各个沿海港口的海图,也已经绘制的十分精确。只要不是船长犯傻,就不可能错得太过于离谱。
客观的说,标准化之路,其实异常之艰难。别的不说,单单一尺究竟有多长,史书上众说纷纭,历代也各不相同,并无确凿的标准。
后来,李中易灵机一动,干脆以他的左小臂到食指根部的骨节纹,作为标准的一尺,这才开始了标准化之路。
“皇上,以臣下之见,沙漠之中,骆驼比战马重要百倍,甚至是千倍。”刘五的见解,甚得李中易的欢心。
李中易笑着吩咐下去:“来人,取一坛朕的状元红来,赏给刘五。”
赏了酒之后,李中易转头又盯着刘五,语重心长的说:“朕许你把酒囊装满,等你实在是馋不过去的时候,再喝一口,明白么?”
即使李中易专用的状元红,其度数也比较低,只喝一口根本不可能喝醉。
行军在外,除了斥喉之外,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士卒,都严格的执行禁酒令。
但是,斥喉营的勇士不同,他们常年在外风餐露宿,如果囊中无酒,很可能被冻死在野外。
用着自己的向导,领着自己的汉人大军进沙漠擒敌,李中易每念及此,都格外的看重公心极重的宋云祥。
宋云祥本是一名不入流的灵州小吏罢了,没有李中易的信任和提拔,焉有他今日之显赫的高位?
说起来,李中易倒是颇有些感激孟仁毅。如果不是孟仁毅的信任,他又怎么可能亲手训练出河池乡军呢?
只可惜,孟仁毅叫孟昶给毒死了,不然的话,必受李中易的重用。
李中易用人,唯才是举,不看重所谓的品德。一直以来,李中易奉行的都是“疑人要用”的政策,并充分利用制度化制衡的力量,对个人野心加以严格的控制。
客观的说,宋云祥统管西北的兵权长达十年之久,李中易并不担心安史之乱。。
道理很简单,宋云祥的麾下将校,从队正开始,一直到副帅,莫不出自于京师讲武堂。并且,宋云祥既无绝对的人事决定权,也没有财权,更没有军法监督权。
更重要的是,从都头这一级开始,都有镇抚系统的分权监督,确保了朝廷对武将们绝对掌握。
“咱们带着这么多马进沙漠,其实万一缺粮了,完全可以杀马为食。”李中易笑着补充了刘五的意见。
如今的大汉朝,和曾经严重缺马的北宋,有着迥然不同的战略形势。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朝廷明面上的汉军精锐骑兵,就足有五万。更别提,草原各部养的战马,更是数以几百万匹计。
真到了饿肚子的时候,杀个两三万匹马充饥,李中易连眼皮子都不带眨的。
“沙漠行军,除了找到水源之外,一定要注意不能迷路。”李中易反复叮嘱刘五等人。
刘五拍着胸脯说:“皇上,您就放心吧,小人和袍泽们从这里进沙漠,十年走了十个来回,到处都摸熟了,准错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