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仲长统也是沉寂了一段时日,他被调到了户府之后,将阳廉也带到了户府,上任之后,便是埋头调查各地的户籍情况,以及户籍所拥有的资产情况,从事的差事等等,他竟是要将天下户籍进行调查分类,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他似乎是要效仿昔日的商鞅,为天下人制定更加严格的身份之证明。
雒阳内那些谩骂他的话语,也就消停了下来,毕竟他也没有再提什么重商,反而是潜心在忙着户籍之事,这事好啊,调查户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有人去劝阻,也就没有人再盯着他去斥责。
工府内的马均,在这一年,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研发,他改进了高炉冶铁法,上奏天子,要求推行天下,刘熙自然是非常开心的,在并,宁,幽等矿产丰富的地区,庙堂强行进行了对高炉冶铁法的推行,在这些地区,高炉一一架起,火焰燃烧,浓烟滚滚,铁器却是越来越多。
铁器也是在民间面的取代了木制工具,从生活用品,到农桑等领域,铁器呈现出了面覆盖的趋势,海外府依旧给大汉国库输送了大量的黄金,钱财,物资,民间愈发的富裕,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产品,国库富裕充实,黄金堆积成山,粮食的囤积更是达到了一个极点,足够天下人三十年之所用。
大汉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上,大汉三代明君的治理,终于体现了出来,司隶地区乃是天下最为富裕的地区,这里的农夫出门,都会乘坐马车,马车都快成为司隶地区百姓的基本用品了,雒阳分为两个县城,因天下早有一个阳县,故而阳县改为永阳县。
永阳居西北处,故而成为了塞外胡商的聚集之地,远至大秦的商贾,在这里都能找的出来,各种各样的商品,甚至,很多外邦的贵族子弟也被派到此处来,学习大汉之雅言,习大汉之文字,在贵霜,贺宁之外的邦国,大汉的雅言成为了贵族身份的最好验证。
在这些邦国,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去学雅言,贵族交流,也是使用雅言,国诏上也是使用了汉字,这成为了文明开化的证明,甚至,在贵霜与安息,也有不少的大臣们以会说几句雅言而为傲,大汉的商贾们,在塞外,一个比一个要骄横,一些小邦国的国王,遇到大汉的商贾,都会请到王宫里,与他请教。
而在国内,西州,凉州等地,极为的富裕,谁都想不到,昔日那个总是被群臣提议要放弃的西凉苦寒之地,如今却能变得如此之富裕,身为商贾必经之地,这里与大汉腹地不同,农桑发展落后,而商业的发展,除却扬州,没有哪个地区能够媲美。
益州本就多商贾,通过闻人公开辟的这条塞外商道,益州愈发的富裕,甚至出现了很多的大商贾,能够与刘禅竞争大汉首富的商贾们,部都是益州的,他们雇佣了几万几万的人手,在益州内设立了大规模的茶叶种植,甚至有商贾购买了几千个织绫机,大规模的生产布匹,也有大规模养桑出售丝绸的。
益州的官吏多次打击,也未曾将这些大商贾给压制住。
至于荆,扬,交等几个大州,则是靠着海外,也是愈发的繁盛,因为此地的豪强大多都准备了船只,跟着海外府数次出海,这里的百姓们却是得到了一次缓和的机会,力的开垦,使得百姓们占有的耕地越来越多,豪强并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豪强。
海外源源不断的人手,使得这些地区的耕地不断的变多,不断的进行开垦。
至于中原地区,一向富裕,在各地疯狂发展的时候,此时竟是有些疲乏,竟不如南方,或者西北地区,不过,这里良田本就不少,在各地物资流通,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中原还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着,最为荒凉的贺,新,幽,并,宁等地区,却是靠着矿产,炭石的出售,成为了大汉最为重要的地区。
在冬日里,此地出产的炭,毛皮,成为了大汉各地地区的必备之物。
无论是从农业,商业,文化,军事等方面来说,大汉都迎来了一次突破,大汉最为强盛的时期,在三代天子的勤勉之下,在数百数千的贤才们的拼命下,终于到来了。
大汉站在一个新的顶点上,奈何,前方好似却是没有了道路,不同的人,指出了不同的道路,在繁荣昌盛之下,却是各方的较量,针对这即将完成的汉律,针对这即将施行的均田之制,雒县之内,迎来了暴风雨之前的最后一刻宁静。
侍中台内,诸葛亮看着面前堆积着的律法篇章,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iishu)是,,,,!
第0864章 未来道路
【】(iishu),
延康十五年,元月
侍中台内,数个小吏提着炉,低着头,站在两旁,府邸之外,刚刚降下了初雪,还未曾被覆盖,寒意却早已袭来,在议事厅里,大汉的重臣们跪坐在案前,案上没有文书,只摆放着几杯散发出浓浓雾气的热茶,没有人开口,也没有动用这些茶,氛围异常的寂静。
诸葛亮坐在上位,伸出手,拿起了茶,吃了一口,这才看向了下方的诸多重臣,笑了笑,方才问道:“诸均怎么不用茶?”
“侍中令未曾动,吾等怎么能坏了礼仪?”,曹植缓缓说着,诸葛亮笑了笑,伸出手来,示意他们用茶,众人这才拿起了面前的茶水,“诸君啊,我将各位请来,就是为了新汉律最后的完善之事,新汉律的样本,各位都是已经看过了好几遍的,若是有什么建议,是可以跟我说的。”
“诸葛君,新律法的审核,不是应当在朝议里施行麽?还是说,新汉律规定,侍中令就可以带着群臣完成这些事,可以绕开中书令?”,仲长统有些疑惑的问道,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这并不是审核,只是将相关的群臣找来,进行最后的完善罢了,仲长君若是想借此来引起我与中书令的矛盾,怕是不行的。”
仲长统抿了抿嘴角,没有再开口。
对于诸葛亮叫众人前来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新汉律经过了很长时日的修正,已经不必叫他们前来进行完善,诸葛亮叫他们前来,乃是为了在汉律之中加入关于农桑方面的新例,也就是均田制,诸葛亮很聪明,他知道在庙堂内谈论推行均田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难以整合意见,故而借着完善的接口,将诸多仆射叫来。
在这里,不必天子亲自镇压群臣,诸葛亮可以代替天子背锅,其次,在这些里人头,大多都是支持均田的,如邓艾,曹冲,刘巴这类的,仲长统,曹植等反对派只是少数而已,若是群臣对于均田进行辩论,在有诸葛亮,司马懿,法正等老臣的前提下,仲长统他们是绝对没有机会的。
众人同意之后,诸葛亮只用将均田编入律法,到庙堂的时候,就不是推行均田了,而是推行律法,谁敢反对新律法,诸葛亮等人也就可以明正言深的去对付他,吾等在此完善汉律,乃是百姓之福,你又为何阻止?是不是心怀不轨?光是这些斥责,就能逼退很多反对者。
诸葛亮这是阳谋,一环套着一环,纵然众人心知肚明,也无法突破,这便是侍中令的可怕之处了。
果然,在众人再一次沉默之后,诸葛亮看向了一旁的邓艾,邓艾急忙起身,开口说道:“我看看看啊,新汉律非常的完备,堪称是前所所所未有的,乃是大大大汉之福啊,不过,我觉觉得,律法里对于土地的规定,还是有所不足足足的,我希望啊,这一点能够得到改变”
“好啊!!!”,此时,忽然有一人拍着腿站起身来,笑着大叫道:“我就说怎么有些不对呢!!!原来是缺了农桑的部分啊!!!这样罢,此处官位最高的便是侍中令了!!!吾等就听从侍中令的安排好了!!!”,起身的正是张飞,张飞大声的叫嚷道。
仲长统面色古怪的看着他,这人究竟是诸葛亮找来的托,还是自己这边的盟友??
诸葛亮一愣,缓缓看向了张飞,“张君,律法乃是群臣共同编订完成的,怎么能只听我一家之言?大家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啊,可是侍中令坐在这里,我们这些仆射又怎么好畅所欲言呢???毕竟你是三令啊,我们得要尊敬才是啊!!!”,张飞挠着头,傻笑着说道。
诸葛亮不由得眯起了双眼,若是他初次只是无心之言的话,那么现在就已经可以肯定,此人绝对是站在对面那边的,是均田的反对者,自己竟没有看出来,不过,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张君所言有理,既然你身为监察府的仆射,那群臣言语,你就可以在一旁监督了也算是给与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啊”
“那就劳烦张君与我换个位置,由张君来监察群臣的商谈,我便坐在你的位置上作为发言者,你觉得如何啊?”
张飞一惊,连忙摇着头,说道:“别介!!!就我这个莽夫!!我能看出个什么来!!还是得侍中令看着啊!!!”,他说着,缓缓坐了下来,满脸的笑容,打量着周围的群臣,坐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能看出,就在方才,反对派第一次的出动,已经被诸葛亮所击破。
这第一回合的较量,就如此轻易的结束了。
曹冲起身,开口说道:“我觉得邓君所言有理,昔日庙堂议事,曾提及均田之法,我听闻,诸葛君已对其进行了完整的改善,我觉得,均田可以编进律法内了”,曹冲这么一开口,诸葛亮心里便有些无奈,曹冲还是过于年轻啊,急了,不该如此急切的。
果然,曹冲刚刚说完,仲长统便冷哼了一声,“均田编入律法?原来今日诸葛公将我们众人叫来,就是为了避开中书台,直接将均田编入律法之中,好计算啊!”,仲长统这么一开口,反对者顿时纷纷应和,曹植更是冷笑着说道:“仓叔,这新律法乃是重中之重,就如此拿来利用,修学要修德,你可知道?”
“你懂个什么??阿父一生都在执着与解决兼并之事,你倒好,如此反对,你可对得起阿父?!”,曹冲顿时恼怒,就要起身斥责。
“那你如何就认定均田可以解决呢?你可知道我在张掖施行此策,起到了什么作用?!”,仲长统也是站起身来,面朝众人,便将自己在张掖的诸多政策说了出来,最后方才说道:“大汉的未来,不是靠着均田就能闯出来的,必须要振兴商业,将农耕之人口转移为商贸之人口”
“你放屁!农桑桑桑乃重中之之重,若是百姓不去耕作有再多的钱钱钱又如何?能填饱肚子麽你这策一用,只要是遇到了天灾灾大汉如今的盛世就要要要毁了!!”,邓艾愤怒的说着,指着仲长统便骂开了。
“要我来说,大汉的出路还是在海外海外有无数的荒地,可以进行开垦,大汉只要将将百姓移动到海外,耕地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只要大汉能够一直在海外扩张,耕地,资源,那是数不清,就是如今的户口再增加十倍,依靠海外,也能够养活,也能抑制兼并。”,开口的乃是法正。
法正这么一开口,诸葛亮缓缓皱起了眉头,他先前还以为,法正是绝对会支持自己的。
“我以为,不必谈什么海外,也不必提什么均田,最好还是能早些征服贵霜,贵霜有良田无数,只要征服了贵霜,粮食无数,耕地无数,豪强就是兼并个几百年,百姓也不会说是破产流亡贵霜那个地方,能够移过去千万之民,而且那里的土地,绝对也是能够养活这些人的”,开口的乃是吏府仆射孙权。
自从孙坚逝世之后,孙权愈发变得清瘦,整个人仿佛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可是,他整个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各方面的想法,都渐渐朝着孙坚那边靠拢,很多时候,他一开口,众人都险些误以为是老太尉坐在那里,正在畅谈自己的想法。
随着这几人的发言,整个侍中台顿时就喧哗了起来,众人纷纷谈论着自己的想法,都是想要说服他人,让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想法,诸葛亮此刻方才失去了方才的淡定,本以为,自己将众人叫来,只要说好均田之事就可以,他是没有想到,在仲长统的引导下,一场对于均田的议论,竟是演变成了对大汉未来道路的谈论。
看来,这仲长统背后也有个奇人在相助啊。
整个议事厅内,只有司马懿,一脸平静,吃着手中的茶,看着众人在此辩论,诸葛村夫啊,你把众人都想的太简单了啊,他们纵然不如我们,可是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对你俯首呢?庙堂里有着天子,他们不可不从,可是在此处,你纵然是三令,也无法改变他们心里的抱负啊。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结束了众人的辩论,自己却不发表意见,反而是看向了在一旁淡定吃茶的司马懿,问道:“仲达啊,你怎么看?”
司马懿一愣,随即便是大怒,好你个奸贼,竟将我推出去做挡箭牌,若是我说服了众人,这功劳是你的,若是我说不服,又影响我在天子心里的分量,你这厮,当真是歹毒啊,司马懿心里谩骂着,却还是站起身来,看向了众人,笑着说道:“懿乃白身,本不该开口的,既然侍中令问起,那诸君且容我言语一二”
“诸君这番前来,乃是为了商谈律法之事的,诸君不必多说题外之话,还是抓紧谈谈这律法罢,天子那里急着要看,律法最好还是在今日内谈妥比较好”,司马懿说完,这才坐了下来。
侍中台内,再一次寂静了下来。
“咳咳咳咳咳咳商谈律法,怎么也没有人通知老夫一声啊”,门外忽然响起了一老者的声音,只见一老者,拄着拐杖,在一后生的扶持下,颤颤巍巍的走进了侍中台之内,老者抬起头来,眼神极为的浑浊,看向了坐在上方的诸葛亮。
“尚书令?!”
(iishu)是,,,,!
第0866章 天子何惧
【】(iishu),
“要我来看,还是按着这两种制度进行表决罢!”,仲长统没有给诸葛亮思考的时日,站起身来,看了看对面的张飞,这才继续说道:“张仆射,希望你能监督整个表决之现场!”,张飞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站在了荀彧的身边,皱着眉头,看向了下方的群臣。
本就身高马大,虎背熊腰的他,如此凝视着众人,却是有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0866章 天子何惧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b捡到一本三国志/b》笔趣读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iishu)是,,,,!
《捡三》最新书评活动来袭!!
【】(iishu),
《捡到一本三国志》的书评活动到来了,在3月13号到3月26号内,以发帖的形式参与,帖子标题中包含书评,预测等词,畅谈对捡三的感悟,剧情预测等,获奖者可以获得大量币!!
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哦!!
(iishu)是,,,,!
祝若冰生日快乐
【】(iishu),
听闻今天是若冰的生日,不少人也都知道她,嗯,本书唯一的白银盟主,第一个让老狼女装的狠人,咳咳,不提这些,知道的晚了些,没能准备礼物,只能发个单章,祝福一声,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iishu)是,,,,!
第0819章 更卒革
【】(iishu),
次日,当刘禅赶到了此处的时候,王二郎依旧是在忙碌着,看到刘禅到来,他急忙行礼拜见,刘禅笑了笑,也没有急着去问他,直接寻了个地坐了下来,等着二郎给他端上了一碗味道不错的肉粥,这才美滋滋的吃了起来,不得不说,这家的肉粥是真的好吃。
刘禅正吃着,忽然看到了不远处正在低头用膳的年轻人,他愣了一下,叫道:“元逊?”
正在吃饭的年轻人抬起头来,也是看到了刘禅,年轻人身材修长,奈何就是脸有些长,看起来失了些俊俏,面带微笑,很是阳光,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年轻人急忙站起身来,走到了刘禅的身边,两人笑着拜见,这才一同坐了下来。
年轻人身边还站着一人,他连忙招呼他也坐下来,这才介绍道:“王君,这位便是司空之子,亦是我的好友,唤作刘禅刘君,这位唤作王远,乃是我麾下贼曹”,他给两人介绍之后,刘禅笑着与那人点了点头,算是认识了。
两人愉悦的聊了许久,年轻人笑着说道:“本来呢,这几天还是比较繁忙的,你不知道啊,这更卒制度要改了,听闻我这还要去进学,我也是无奈啊我用了五年从太学出来,结果还得要继续进学,对了,要不我们一同去罢听闻从学府出去就能有个不错的差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