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如今这些匈奴人,与西域那边的匈奴人不同,他们大多曾在北军长水营任职,也对颇有建功,犹如凉州战场上的那位羌人首领切里撤一般,都是为大汉流血流汗的,这些人,在小胖子的心里,反而要比那些心怀不轨的奸贼逆臣要要亲近,也是大汉的子民,是小胖子的子民!

    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心,这一代的匈奴单于,以及多数的首领都是对大汉十分的亲近,也愿意参与到大汉对外的战争之中,可是他们的子嗣后代,也说不好会出现一些野心勃勃,奸逆之辈,他并不想给后世留下祸患,可若是有功不赏,反而还要将他们驱逐出并州,似乎也不太合情。

    匈奴人方才为大汉征伐鲜卑,之前又是保护并州,击退了对方的侵略,这个时候,还要借着将鲜卑故地册封给他们的名义,将他们赶出并州,鲜卑故地是何模样,小胖子心里大概也是知晓,若那里是个土地肥沃,草场茂盛的地区,鲜卑人也不致于屡次寇边,扰的大汉不得安宁。

    这些还是要等到朝议再说。

    今日,宋皇后宴请了宋氏外戚,不其乡侯,执金吾宋酆,将要带着一家老小前来皇宫,宋氏早早便令人开始准备家宴,小胖子也是换下了正装,穿了些比较随意的衣裳,也是皇宫家宴不成文的规定,小胖子一直在宫里批阅昨日剩下的奏折,当他看完的时候,家宴是已经开始了的。

    在琅苑里,众人不知在聊些什么,有说有笑的,极为开心,小胖子在宋典等黄门的簇拥下,走了进去,因为是家宴,宋典也没有通告,站在了门处,小胖子独自走进,他刚刚走进苑里,众人便已经看到了他,宋酆等人顿时起身,参拜,也唯独董太后没有起身。

    小胖子笑着说道:“哎,今日乃是家宴,不分君臣之礼,都坐下罢,来坐下!”,众人这才入座,宋酆,以及他的妻子王氏,还有他的长子宋祁,前来赴宴的只有这三人,另外就是宋皇后,董太后,以及被王氏抱着的皇子辩,还有小董承,小胖子直接坐在了太后之侧。

    笑着拜见道:“拜见阿母。”

    “免礼,大家都等着你呢,快些入座罢!”董太后当着宋氏外企的面,对天子也是较为热情,没有冷漠他,也算是维护天家颜面,小胖子入了座,看向众人,当他赶来之后,众人都是有些拘束,畏惧,气氛也变得有些冷漠,小胖子看着刘辩笑了笑,说道:“好小子,不等朕前来,便已经吃上了”

    王氏有些紧张的说道:“我看他一直哭闹,就给他喂了些...”

    宋皇后在一旁说道:“阿母,陛下这是在逗阿郎呢....”




第0191章 大汉使命
    趁着王符这厮还没有回扬州,小胖子立刻召开了朝议,想要通过他,来得到一个处置匈奴部众的决策,毕竟,若是凭借处政能力,王符可以算是当朝第一名臣,他的治国谋略,远超众人,如何休,闻人袭,袁逢,乔玄等大臣无法与他媲美的。

    这一点,小胖子心里是清楚的。

    至于荀攸,田丰,邢子昂等人,尚且年轻,也达不到王符的水平。

    召开朝议之时,刚刚入京的董卓也是被召了进来,刚刚从边塞回来的他,自然是对于匈奴人更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小胖子坐在上位上,笑着看向董卓,说道:“董君这番功劳甚大,没有辜负朕的厚望,朕心甚悦!”,董卓起身,连忙拜道:“臣只是恪守本分,不敢邀功,陛下厚爱!”

    小胖子又夸赞了他几句,方才进入了正题。

    “陛下!”没错,还是袁平,他坚定不移的出来了,说道:“幽州多处郡县遭遇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希望国库能够资助这些地区,并且派出赈灾大臣,处理相关事务!”

    小胖子对此事非常的看重,点点头,说道:“便委派卿为幽州赈灾大臣,处理相关事务,万不可使得朕的子民饿死一人!需要多少钱财,尽管向闻人君开口,若是粮食不够,可以从青州,冀州等地借取!”

    袁平领命,又说道:“幽州有旱灾,乃是旱魃作乱,朝中旱魃,是王符老贼也,此贼不死,灾难不息,还望陛下能够顺应民心,烹王节信,以报家国太平啊!”

    “放肆!王君乃是朝中重臣,封疆大吏,你小小千石小吏,怎敢诬蔑重臣,离间君臣!”

    众人目瞪口呆,因为开口的正是闻人袭,听闻袁平的言辞,王符都没有任何的意外的异常,反而是闻人袭跳出来大骂,群臣之中,除了王符,其余人都是格外的震惊,就连袁平也是在诧异之下忘记了反驳,王符心里有些复杂,这还是朝中第一次有人如此维护他。

    他看着闻人袭笑了笑,群臣狐疑的望着这两人,怎么回事有奸情!

    小胖子也是有些意外,看来这两个家伙是臭味相投,成为了知己好友,不过,这两个家伙都不受到朝中群臣待见,对于他们的联合,小胖子并不忌惮,他们的联盟,只会遭受到群臣更加猛烈的进攻,小胖子压下了袁平,说道:“这些事,日后再提,匈奴单于于夫罗已经在雒阳了....”

    “对于如何处置匈奴人,你们还得要为朕想出个办法来。”

    听到天子的询问,何休,袁逢,闻人袭等大臣都是沉默着,他们也是多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天子此刻要询问,自然不是想要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缓缓看了看王符,长期在扬州,并非得知此些事的他,皱着眉头,思索着,他起身,说道:“董君从幽州初返,不知匈奴如今情况如何”

    董卓也是想了片刻,方才说道:“他们定居在并州,放牧驯养牲畜,可是连年的大雪,使得他们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如今,他们也只能通过与冀州,幽州的百姓通商,换取所需的粮食辎重,听他们所言,不知为何,近几年,北地大寒,牲畜冻死冻伤无数,难以靠着放牧生存。”

    王符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他们对待大汉的态度如何”

    “从单于至于民众,对于陛下是格外的敬仰,因为陛下曾经与狩猎时开口,入汉者皆为朕之子民,无有贵贱之分,使得边塞部众,对于陛下视若神明,不少地区祭拜天子像,于夫罗与我击败鲜卑,我本要以领地牲畜来鼓动军心,可是他却文分不取,只想要入雒阳,拜见陛下。”

    王符又问道:“不知匈奴军力如何可还善战”

    “能骑马开弓者数万,弓马娴熟,可比之鲜卑尚且有些不如,比我北军更是差矣。”

    王符这才开口道:“如今,民屯之事大兴,唯独幽州,并州,缺少人力,故而使得耕田多有荒芜,臣建议,赐予匈奴人土地,教授其耕田农作之法,让他们迁徙



第0192章 大汉子民
    王符这个抓捕塞外土著的意见,让闻人袭双眼一亮,他想要大规模开运河,可是人力是个大问题,毕竟各地民屯,流民已经成为了各个地方官吏眼里的宝,被他们用来加入民屯的行列之中,天子不喜重徭役,生怕会耽误农桑,故而连驰道的修筑都变得极为缓慢。

    如果能够大批的捕捉奴隶,哦,不对,是大批的开化土著,教化他们,对大汉也是极为有利的事情啊!

    闻人袭笑着说道:“王君大才,此事我自与董君商议,定然不会辜负了王君的苦心!”,王符顿了顿,说道:“闻人君亦是了得,此事,除了闻人君,也没什么人可以办的了!”,两个人就在庙堂之中,视众人若无物,互相吹捧起来,群臣这才知道,原来王符这厮也会夸人啊!

    他们又吹捧了片刻,群臣从未看过王符陈赞他人的模样,也就没有打断,好奇又认真的听着,就连小胖子也是专心致志的听着他们互吹,唯独董卓,有些坐立不安,面色惶恐,天子还没有说让自己做校尉呢,你们这连自己当校尉之后该怎么办都想好了

    他又听了片刻,此时王符已经与闻人袭说到了他们二人做三公,董卓当征西将军,彻底清扫东北半岛,开化土著,再建附属国家的一连串想法,董卓已经不敢听下去了,再说就要出事了啊,果然,天子听到他们讲述着未来的想法,心里思索着他们的谋划,却也有些恼怒。

    他们的想法固然不错,他们将那日在闻人袭府中的想法搬了出来,总共七条运河,要完整的将大汉水运连接起来,并且要在东北,西南,东南等地进行他们所谓的教化政策,来建设四方的水利以及各种工程,甚至,闻人袭还提出要向这些土著销售大汉的产品,换取他们的金银.....

    大臣们已经跟不上这两个家伙的思维了,对他们的话语都是一知半解,包括小胖子,也是如此,可是,你说想法就算了,还要一步一步制定自己的官位,就有些过分了。

    “等何公逝世,便可以取消六篇之中的复仇志,公羊派不可大行与天下,若是土著也学得其中精髓,绝非幸事!就是我大汉百姓,若是好斗好杀,官吏想要治理也是难事!”

    “王君所言极是,何公逝世之后,再打压公羊,朝中也就没有什么抵挡了...”

    闻人袭极为赞赏的说着,全然不顾何休那已经发黑的脸色,小胖子都有些担心,这两贼子不会把何公气出病来了罢,何公眯着眼睛,深深呼吸着,继续听他们交谈,群臣脸色极为精彩,好家伙,不用自己再想办法去针对王符了,这厮今日是不能活着离开雒阳了!

    “是啊,如今天子肥胖,忠言逆耳,却也不听,等天子驾..”王符还没有说完,一旁的董卓猛地扑上来,拉住了他,王符有些诧异的望着他,董卓面色惊恐,连忙看着陛下,说道:“陛下,匈奴单于于夫罗尚且还在驿站之中,是否要将他请过来”

    天子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符,并没有搭理董卓,笑眯眯的问道:“王君,你继续说,等朕怎么样啊”

    王符猛地反应过来,说的有些激动,险些出事,王符脸色如常,说道:“等天子驾车巡视天下,路途颠簸,陛下是定然能瘦下来的,还能看到一番盛世景象!”

    小胖子这才看了看他,对着曹嵩说道:“派遣使者让于夫罗进宫拜见!”

    曹嵩点点头,立刻派人前往,对于这位匈奴单于,天子给足了面子,并没有派遣下人去传令,而是派出了大鸿胪属从长史去专门迎接,这也算是重礼以对,单于看到了数百人组成的仪仗之后,心里也是有些惶恐,曹嵩派出了心腹,任长史的官吏韩馥。

    韩馥是颍川人,先前被袁逢所举荐,做了官,先后担任邺令,御史中丞,大鸿胪长史,为人恪尽职守,也算是良臣,他也是做足了准备,浩浩荡荡的前往驿站,将于夫罗接出,便朝着皇宫走去,一路上仪仗也是朝周围的



第0193章 迁徙浪潮(一更)
    关于匈奴人迁徙,以及编入户籍之类的琐事,小胖子交给了邢子昂与董卓两人,而董卓被任命为护乌桓校尉,主要是负责召编匈奴士卒,邢子昂被拜为常山国国相,主要是负责迁徙以及定居,两人领命,小胖子令王符重回扬州,而他所建议的科功制,在众人的反对下,最终还是没能全力推行。

    可是,刘宏也是答应了他,要在扬州,幽州,贺州,新州,凉州等地任用科功制,便且由庙堂在一年之后,召开第一次的官吏考核,任命到这些地方,这些负责官吏的考核,分别是由尚书台,大鸿胪,太常,司徒等相关官吏以及从属官一同实施的。

    刘宏也是害怕群臣会借着考核管理,肆意的安排自己的亲属,培养门生,故而因此交杂错乱的安排,所派遣的人员之中,既然有新党,有旧党,有帝党,不会让任何一派坐大,在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刘宏并没有放于夫罗离开,而是在雒阳之中给他准备了豪宅。

    又赏赐了他不少的钱财,歌姬,下诏与他,他可以待在雒阳,也可以返回幽州,天子是不会限制他的,于夫罗在雒阳享受到了这般美好的生活,哪里还有兴趣返回幽州那个寒苦之地,便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自己在雒阳的居所,日夜学习大汉语言文字,更改了服饰,与中原人士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一日,刘宏正在大殿内批阅奏折,荀攸就站立在他身边,刘宏也时不时向他询问,荀攸有名臣之资,可毕竟年轻,见识稍微不足,刘宏也是时常以天下大事与他相谈,而另一旁的黄门侍郎,却时不时的偷偷看着刘宏,一连数次,刘宏放下奏折,抬起头看向了他。

    那位黄门侍郎急忙低下头,刘宏问道:“你是近日方才入宫的麽”

    那人摇了摇头,说道:“臣入宫久矣,只是没有时机能够向陛下谢恩!”,刘宏一愣,问道:“你有什么事,要向朕谢恩”,那人顿时大拜,说道:“臣,黄门侍郎金旋,先祖敬候金日磾,世受大汉皇恩,早些听闻陛下与庙堂之中夸赞先祖,故而谢恩。”

    刘宏有些惊异,问道:“朕却不知敬候之后竟在朕身边!”

    金旋再拜,看到他近乎阿谀的态度,荀攸眼里却是有些不屑,却也没有出声,刘宏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日后你便跟随在朕的身边罢....”,金旋大喜,荀攸看了看天子,心里大概也明白他的想法,天子是要向大汉边塞的子民表达一种态度,一视同仁的态度。

    不得不说,这位天子,做事是在是周到,荀攸跟在天子身边也有一载,可就是看不懂这位天子,有些时候,这位天子是格外的..记仇,袁隗那件事,到现在,都没有被天子所遗忘,他都已经完全的退出了庙堂,可是他所著写的书,刘宏是直接令人拿出去焚毁,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可有些时候,他的容人之量又绝非常人所能比,王符此人,多次触怒天子,以天子的性格,若是说对他没有记仇,荀攸是完全的不信的,可是他却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重用他,只是,若是有一日,王符才尽,只怕要被这位天子活生生给烹了!

    待在天子的身边,时间越是久,荀攸就越是小心,越是谨慎,刘宏微笑着点点头,便继续与荀攸说道:“公达,这阅文司,便设在雒阳,邺城,北海,下邳,襄阳,江夏,吴县,成都,汉中这九个县城,至于长安,暂时还是算了。”

    荀攸在一旁点着头,说道:“宫中藏书,事关重大,还是要陛下派遣心腹之臣,进行辨别,看看那些书可以公之于众,



第0194章 扩建雒阳(二更)
    在看到匈奴人如此被厚待之后,贺州,新州有数十万的鲜卑故民投奔而来,都是想要跟匈奴人一样,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西凉也是有大批的羌人投效,使得塞外的羌人首领恼怒不已,亲自率领部队在塞外游荡,遇到想要跑进大汉境内的羌人,便直接杀死掠夺。

    这一点触怒了凉州刺史郑玄,郑玄听从了长史贾诩的建议,向朝廷上奏,拜羌人切里撤为护羌校尉,并且将那些迁徙而来的羌人进行了划分,老弱妇孺都给与了土地,进行开垦民屯,而青壮则是划分到了切里撤账下,由切里撤率领,外出与这些塞外羌人首领征战。

    这些羌人对于这些首领,恨之入骨,在切里撤的率领下,击败了不少的羌人部落,将部落里的羌人百姓都带回了凉州,这让羌人各部首领都有些惊恐不安,昔日段熲击败他们,斩杀他们的王,他们也未曾如今的惊恐,因为段熲击败他们再多次,他们也能卷土重来。

    可是这一次有些不同,大汉的包容政策,让大批的羌人逃入大汉境内,摇身一变,竟然就变成了汉人,此时所谓汉人,并不是单指某个种族,所有大汉子民,被大汉记录在户籍名册之中,都是汉人,这是直接挖了羌人的根,部民愈来愈少,还变成了他们的敌人,在塞外与他们作战。

    羌人无奈,大多首领都选择了迁徙,与大汉拉开距离,免得部落民众都昏了头,去要做什么大汉百姓,并且在双方的界线处,他们还立下了很多的关卡,要阻挡羌人的大规模逃亡,这样显然也是无法阻止羌人百姓的热情,近十年来,天地逐渐变得寒冷,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百姓生活极为困难。

    而在这样的时候,有大汉这么一个强国,能够让他们活下去,听闻汉庭还会赈灾,还会救济灾民,不会看着民众饿死,也不会抛弃老弱,这样的情况下,首领们怎么能阻止他们呢

    不得不说,郑玄此人,虽然在处理政事上弱一些,可是个人魅力却是太强,羌,汉,匈奴等都是对他极为的佩服尊敬,他能够整顿混乱的凉州,让凉州逐渐缓过劲来,而他身边还有贾诩,在郑玄不擅长的领域,贾诩为他暗中处置了很多的破坏与混乱。

    这两个人,一明一暗,竟然使得凉州局势渐渐好转。

    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再加上刘宏登基之后九年之中,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导致大汉人口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的爆炸性增长,所列户籍人口超过了七千万,户数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司隶,整整有六百多万的人口,雒阳也逐渐变得堵塞起来,曹嵩已经上奏,请求扩建雒阳。

    作为大汉王朝的首都,雒阳一个县城的人口,接近了七十万,大汉境内一些富裕的郡县才有七八十万的人口啊,这一县超过了很多的有十来个县组成的大郡!人来人往,无数商贾在此处落脚,不仅因为他的繁华,更是因为雒阳乃是驰道的中心,南北东西来往之要道!
1...4445464748...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