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市委大院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强
说着,他就拿起面前的讲话稿,照本宣科,读了起来,都是办公室的秘书起草的老一套,什么加强纪律,学好本领,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自觉性之类的东西,换一任市长,都要强调一次的。那些办公室的老人,在这里混了七八个年头以上的,这样的讲话,早听过多次了。但是,对于那些刚调进办公室的新人,还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认真地听着,有的还飞快地往本子上记着。
五页纸的讲话稿,陈家豪读了十几分钟,他讲完后,孙强照例做了一番总结。这也是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无非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废话,说陈市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之类的东西。
孙强讲完后,象征性地问了几个副市长,说:“大家看还有什么要讲的?”
几个副市长都说,没什么了。
于是孙强扭头征求了一下陈家豪的意见:“陈市长,你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陈家豪摆了摆手。
孙强说:“那好,散会。”
本書源自看書罔





市委大院 第四十一章 阴差阳错
说完散会后,大家还一动不动。不像别的单位,还没有宣布会议结束,就有许多人迫不及待了,整理东西的,挪动桌椅板凳的,说话的,到处乱糟糟的。
市政府办公室不一样,长期以来,都是实行的半军事化管理,虽然在这里工作的,并不是个个都经过军事训练,但一进了这个单位,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气氛不一样,干什么都有自己的规矩。你一个新人,会不由自主地学会察言观色,比如这会议散会后,市长还没有站起来,你一般的小兵只能是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座位上等,等市长、副市长们先走出了会议室的门,然后是秘书长、副秘书长,大家一个一个,非常有秩序的,从来就不能像一般的单位,一群人挤到门口,谁也不给谁让路,没有上下尊卑。
在这里,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市长呢,市长是风向标,他不动,你一般的人动都不敢动。要不然会认为你不懂规矩,这样你的前途也就彻底毁了。
会议结束后,陈家豪到自己的新办公室坐了一下。钱黎明和闽为忠连忙跟了过来。
闽为忠手里拿着一摞公文,红色的文件夹里面,都是一些需要市长亲自签批的特急件。没办法,现在的体制就是这样,当一把手的一刻也不能消停的。虽然是第一天上任,陈家豪马上就进入了角色。好在他当过几年的副市长,知道各种规矩,处理起公文来轻车熟路。
文件签批了一个多小时,把一些特急件处理完毕了,其他的公文陈家豪就不想一下子干完了。那样就是加班到夜里十二点,也不可能处理完。现在的管理制度,到处是文山会海,你一个人精力就是再旺盛,也经不住这些文件的消磨。会干活的领导,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他们能忙中偷闲,找人聊聊天,或者到基层视察视察,既换了环境,又熟悉了下面的情况,这样干活才劳逸结合,要不然一天坐在办公室批文件,真是没什么意思。
看看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到下班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继续批文件是没有多少意思的。陈家豪于是站起来,对闽为忠说:“你去通知钱黎明,我要到‘六二二’事故现场看看。”
钱黎明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头,来回之间要走几分钟,于是闽为忠拨通了钱黎明的电话,说:“秘书长,市长要去‘六二二’事故现场看看。”
钱黎明说:“好,需要不需要让孙副市长、方副市长和文远副市长陪同?”
闽为忠问了一下陈家豪:“老板,钱秘书长问,需不需要孙副市长、方副市长和王副市长陪同?”
陈家豪想了一下,孙强是“六二二”事故处理小组的组长,方华是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王文远兼着市公安局的局长,他们三个是市政府这边最熟悉情况的领导了。作为新任的市长,到事故现场查看,自然是离不了他们三个陪同的。你视察时带着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让他们陪同,就是给他们面子,说明你当市长的信任他们。你要是一个人去了,根本不通知他们,他们私下里肯定会有意见,认为你信不过他们,他们就会消极怠工。甚至认为你当一把手的小心眼,怕别人抢了你的风头,事必躬亲,那好,你自己全干完算了。
官场上,这些小细节你处理不好,就显示出你当一把手的没有水平,当副手的当面虽然不说,但背后他们会议论你,在工作中给你掣肘。
陈家豪刚来,他想和大家搞好关系。虽然七个副市长此前绝大多数没有和他在一起共过事,但现在阴差阳错到了一个班子里,而自己又是班长,就有义务发扬风格,设身处地地为大家着想。当一把手的,你只要常常换位思考,想要团结好大家并不困难。
陈家豪说:“让他们三个都去,还有,通知崔立功、金春明、韦建国,让他们在现场等。”
崔立功是江城市建设局长。金春明是江城市规划局长。韦建国是江城市城市投资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此前董事长、总经理潘勇因为牵涉到“六二二”事故中,已经被省委调查组控制起来,软禁在一家宾馆里交代问题,所以现在韦建国在城投公司是主持工作。
闽为忠忙给钱黎明回了话,让他通知孙强、方华和王文远三位副市长。给副市长安排工作是秘书长的工作职责。闽为忠他一个正科级的秘书,不是特殊情况下,他是不会亲自给各个副市长打电话,让他们陪同市长出去视察的。要不然人家当副市长的会不高兴。
而剩下的这几个都是处级干部,就好办多了。闽为忠一个电话过去,他们都是诚惶诚恐的,让他们陪同市长出去考察,那是很大的面子了,今天晚上江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播报”里,肯定会播出,能够隔三差五陪着市长上上镜头,让全市人民认识认识你,那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闽为忠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陈家豪上完卫生间,回到办公室,抽出一张纸擦了擦手,问闽为忠:“都通知到了?”
闽为忠说:“都通知到了。”
陈家豪最后沉吟了一下说:“让包捷也去吧!”
包捷目前是市政府的副秘书长,配合副市长方华主管城市建设这一块工作。按说方华都去了,他去不去都没有多少关系,但是陈家豪特意提出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当领导的什么心思,你当下属的是没有权力过问的,你能做的就是坚决执行命令。闽为忠哪里知道,陈家豪已经开始考虑新一任市政府秘书长的合适人选了。
在陈家豪看来,他当前的任务最迫切的是两件大事,第一,抓好江城市工业的发展。这个因为他自己就是企业出身的干部,对这一块熟悉。而第二件大事,就是抓好江城市的城市建设。今后几年江城市面临的局面是,进一步拉大城市规模,市区人口从目前的一百多万发展到二百多万,进入国内超大城市行列,而这一块,陈家豪觉得自己还不熟悉,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这一块,需要有一个人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包捷恰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包捷毕业于国内一所名校规划设计专业,在江城市建筑设计院当过五六年的工程师,一步一步做了设计院的副院长、院长,后来又到市规划局做了副局长。杨明亮当市长的时候把他调进了江城市政府,做了分管城市建设方面的副秘书长,现在是正处级,年龄才四十三岁,由他接任钱黎明出任江城市政府的秘书长,陈家豪觉得是合适的。
陈家豪做副市长时,包捷就是江城市规划局的副局长了,双方虽然没有打过多少交道,但都是江城市比较知名的年轻干部,惺惺相惜,包捷有时候到市政府办事时,有时候会特意到陈家豪办公室打个招呼。
官场上就这样,会做人的,你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个殷勤,都可以让对方对你刮目相看,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作用,成了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机遇。
一会儿孙强、方华、钱黎明、包捷都到了陈家豪办公室的门口,等着陪同陈家豪一起出去。钱黎明看包捷也跟了过来,非常意外,但一转念就明白了,既然陈家豪喜欢包捷,那他钱黎明就没有什么话讲了,反正自己最多再干个一年半载,这个秘书长的职务就不干了,谁干都跟我没关系。
心态调整好,表情自然就放松了。钱黎明照样笑呵呵地对待办公室每一个他认为重要的人。那些打扫卫生的,值班的小秘书,自然是看不到如此灿烂的笑脸的。他们看到的大多数时候是钱黎明严肃的一面,脸阴沉沉的,像是就要下雨前的天空。没办法,对官比他大的可以当他的主子的,就笑,灿烂地笑。对官比他小的可以欺负的下属,就凶,就耍威风,这是官场上的惯例。在其中混的人,能够在万分之一秒找准自己的位置,是铁青着脸,还是点头哈腰,就看你所面对的对象了。
大家前呼后拥地陪着陈家豪往电梯间里走。到了外面,看见车子已经排成了一排,为首的是覃建开的陈家豪的座驾,一辆黑色的奔驰。
因为新车还没有买回来,陈家豪这一段时间自然都是用原来在江城钢铁集团乘坐的车子。虽然超标,但临时用一段时间也没有问题。
现在的江城钢铁集团由总经理胡长城临时主持工作。对于省委这样的安排,胡长城自然是非常不爽的,他原来以为,陈家豪走了自己会顺理成章接任一把手。但现在看起来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了。
总经理主持工作,这是哪个王八蛋想出的这个骚主意,明摆着是玩弄人吗!心里虽然不满,但脸上却不能有丝毫的表示,嘴里更不能有不忿的话语,因为谁都知道官场险恶,有些人巴不得你出事呢,他们好顶替你的位置。别小看这个江城钢铁集团总经理的职务,轻轻松松,一年的工资加奖金就是上百万,还有数不清的职务消费,比在省城里当个厅局长舒服多了。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




市委大院 第四十二章 崔立功跑官
胡长城知道,自己和现在的省委书记马明方一点关系也没有,和省长顾怀远倒是能够说上几句话,逢年过节,他都要到顾怀远家里坐一坐。顾怀远这个人为人义气,爱交朋友,西江省里的本地干部都爱和他打交道。像胡长城这样,在江城钢铁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也不另眼相看,能帮你的时候,照样为你说话,所以在厅级干部眼里,顾怀远最有影响力。
但现在,顾怀远明显地感觉到,马明方在千方百计围堵他的势力,这个时候就是找到顾怀远,让他说话,也是不起什么作用的,甚至可能起负作用。这个道理大家仔细揣摩,也都能看得懂。
既然一把手没自己什么事,胡长城乐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陈家豪自然是以礼相待,该处理的票据,不声不响就让会计处理了。该享受的待遇,陈家豪还没有说,他已经安排好了。什么股票的分红啊,增加的期权哪,虽然陈家豪调走了,但该给的一定要给。至于陈家豪临时借用了两辆工作用车,下面有些工人不理解,有议论,说陈家豪走了,去了市政府,带走了江城钢铁集团的两辆好车,一辆奔驰,一辆豪华越野,值几百万呐。
胡长城连忙安排手下的人向外面吹风说,没有的事,陈家豪就是临时借用一下,等自己的新车买回来了,立即就会返还。再说了,堂堂一个江城市,财政收入都上两百亿了,还会没有钱为市长买辆新车?!你们这是瞎球操心!别忘了陈董事长可没少为集团做贡献呢!就是到了市政府,也会继续关心我们集团的发展的。
集团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范君打电话告诉陈家豪这些情况时,把陈家豪逗笑了,说:“这个胡长城,挺有觉悟的吗!”
陈家豪坐进自己的车子,闽为忠为他关好车门,坐进了副驾驶的位子,覃建一点油门,车子就缓缓启动,出了市政府大院,拐上了江城大道。后面是五六辆小汽车、商务车。副市长孙强、方华,一人一辆黑色的别克。秘书长钱黎明的是一辆黑色的广本。副秘书长包捷自己开了一辆黑色的帕萨特。最后面是办公室信息科的科长甘宏远,他坐了一辆别克商务。他负责记录市长的日常活动,兼拍一些影像资料。在江城市,市长看什么都是新闻了,电视台、电台、报社都有通知的。一时间全城有几十辆汽车在向“六二二”事故现场汇集。经济毕竟是发展了,官员们的出行条件自然是水涨船高,想要轻车简从,微服私访,在当今的社会里也不可能啊。
十几分钟后,车队已经来到了事故现场。
远远看去,到处都有拉着警戒线穿着制服的警察,十几步远一个,戴着头盔,警惕地注视着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每一个围观的人。路边三三两两的,仍有不少市民来到现场,指指点点,或者窃窃私语。偶尔有市民拿出相机或者手机想要拍照,立即就被执勤的警察发现了,要求立即删除,要不然就没收相机或者手机。
还有的人想往前再靠一靠,看清楚倒塌的桥梁和挤压变形的车辆,但很快就被警察阻止了。
陈家豪的车子刚停稳,大家已经围了上来。副市长王文远,建设局长崔立功,规划局长金春明,城投公司常务副总韦建国都站在路边,等候几分钟了。
陈家豪下来,和大家挨个握了手。
后面是江城市新闻单位的,《江城日报》的党政记者陆雪,江城电视台的记者古俊丽,和一帮扛摄像机的、拿录音机的,反正各个媒体的记者都通知到了。
陈家豪这是以市长的身份,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于是就和各个记者挨个握了手,算是对大家表示一下问候。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凝重的,因为谁到了这样的场合,面对刚刚过去的一场惨烈事故,只要还没有丧尽天良,就不会嬉皮笑脸的。人都有同情心吗,何况是一个新上任的市长。要是大家从电视里看到,新上任的市长嘻嘻哈哈地视察事故现场,脸上一点悲伤的表情都没有,那群众会怎么看你?不认为你是狼心狗肺才怪!光这一点,就够你喝一壶的了。所以为官每一个细节处理不好,都容易出大问题。
大家簇拥着陈家豪往前走,越过警戒线,旁边的一群警察连忙给各位领导一人发了一顶安全帽。陈家豪戴好,走到倒塌最严重的三层立交桥下,抬头看去,几十米高的立交桥,现在横七竖八的,到处是断裂的桥梁。在断裂口露出一截截扭曲变形的钢筋。陈家豪问大家:“你们看,这些钢筋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瘦身过的,要不然怎么变形得那么厉害?明显的细吗,像筷子一样,那怎么行?”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附和着:“是,是。”
陈家豪往人群里扫了一眼,他的目光停留在建设局长崔立功脸上时,用征询的口气说:“你这个搞施工出身的,你说说,凭施工经验,这些建筑材料有没有问题?”
崔立功早年当过江城市第一建筑公司的技术员,这些问题他一看就明白,标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哪有在那么重要的桥梁工程上,用那么细的钢筋,能承什么重啊!这是明眼人一看就懂的事情,但是,他不能说得太透,因为他和杨明亮的关系也不是一般般,他这个建设局长,就是杨明亮提拔的。
原来他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前任建设局长眼看着就要退休了,当时盯着局长这个位子的有好几个人,崔立功觉得自己有机会。因为他是排名第一的副局长,副局长都当了五年了,论资历也到了。但现在的官场上,最关键的是要论关系,在一个市里,就是市长和市委书记两个人,他们中间有没有一个人是你的铁杆,为你说话。市里各个局委的一把手,要么是市长的铁杆,要么是市委书记的马仔,这大家都看清楚了。你要是一个靠山都没有,根本就不要想。
崔立功思前想后,自己和市委书记韩红然根本就不熟悉,他一个副局长,韩红然根本就叫不上他的名字。逢年过节,到韩红然家里送礼的局长都排成了队,像他这样的副局长,副处级干部,整个江城市有上千人。你去送礼都不一定接待你。
而杨明亮视察市里的建筑工程时,崔立功多次陪同过,握过手,说过话,逢年过节,他也到过杨明亮家送过礼。杨明亮老婆林媚他也认识,所以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到杨明亮家里探探路,送份大礼。于是他就东挪西凑,凑够了三十万的现金,装在一个礼品袋里,上面又放了几条高级香烟,到杨明亮家里拜门子。
那天晚上,杨明亮正好在家,秘书万志刚已经通报过了,说建设局的副局长崔立功想到家里坐一坐。
杨明亮说:“让他来吧。”
崔立功进来时,杨明亮正穿着睡衣坐在客厅里喝茶,看电视。
看崔立功点头哈腰地进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大大的礼品袋,杨明亮就知道他是来送礼的了。对于部下,杨明亮一向是很客气的,特意站起来和崔立功握了握手,然后把崔立功让到沙发上坐下。林媚特意给崔立功削了一个进口的苹果。搞得崔立功受宠若惊,站起来冲林媚鞠了一躬,说:“谢谢嫂子了。”
杨明亮这个人喜欢和部下称兄道弟,你只要到他家里去,在私下场合,他都是以兄弟相称,让你感觉到他一点也没有官架子。
寒暄过后,其他的人都退去了,留下杨明亮和崔立功单独说话。
崔立功说:“市长,我来是想求你为我说句话,老马就要退休了,建设局长那个位子,我也想坐,我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这一次就是最后的机会了。你看行不行?”
杨明亮沉吟了一下,说:“这个问题,我说了不全算,要看韩书记最后的决定,当然,有时候我说话韩书记还是要给我面子的。”
崔立功一听,杨明亮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一口回绝,这说明有戏。谁都知道,韩红然和杨明亮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总体上两个人配合得挺好的。杨明亮说用谁,韩红然也总是会权衡一下。就是不同意,但也会搞个折中,重要的位子不给,次要的位子总要给一个的。要不然两个人就闹翻了,大家都不好看。
崔立功说:“市长,我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今后我就是你的人了,你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别的东西我也没有准备,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请市长一定收下。”说着把一个沉甸甸的礼品袋,放到杨明亮面前。
杨明亮一眼就看见上面是几条名烟,以为他又是送的烟酒、补品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最多也就是值几万块钱,逢年过节还可以,意思意思,而现在,是牵涉一个正处级关键岗位的任命,要是光送礼品,份量显然是少了些。于是杨明亮就有些不痛快,心里说:“你懂不懂行情啊?!建设局长,你以为那么容易就能当上啊?”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王




市委大院 第四十三章 表演大师
在官场上,什么都特别隐晦,当领导的就是想要钱,他也不会明说的,就让你当下属的自己去体会。送多少钱,就给你办多大的事。
杨明亮的不痛快崔立功哪里能体会到,当官久了,不由自主地就学会了演戏,个个都是表演大师,喜怒不形于色。我们中国人有这个优良传统。
杨明亮假装轻松地和崔立功喝着茶,聊着天,糊弄了五分钟,崔立功搞不清他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搞不清他到底是帮不帮自己。
但礼物既然送来了,就不能当面拿走了,就是弄不成,也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崔立功诚惶诚恐地从杨明亮家里出来,脑子里还是一头雾水。
崔立功走后,杨明亮提了提礼品袋,感觉份量很重,不像都是烟酒之类的东西,于是扒开一看,下面是一排排的成捆的百元大钞。他不敢怠慢,提到楼上自己的卧室里,掏出来数了数,正好是三十万。
他在心里思忖了一下,三十万,买这个建设局长当,确实有些少。换了别的人,他还真是可能退回去,因为不办事就不能收钱,这是杨明亮多年的规矩。你收了人家的钱,又不给人家办事情,人家心里气不忿,就有可能背后告你。那样大家都不安全。但他转念一想,他崔立功才当了五年的副局长,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千块钱,就这三十万,不知道要攒多长时间呢!说不定是他家的全部家产。确实,就这三十万还是崔立功东拼西凑的,他一个副局长,平常里就是赚个白吃白喝,平常里出差能报销个小票,大的便宜根本就赚不着。
现在各个单位,一把手的权力高度集中,资源有限,一把手把人、财、物全部掌控在自己手里。做副手的你要想弄点不义之财,难度相当大。
但当了一把手就不一样了,处处能发财。安排一个人,解决一个编制,说不定就能进账十几万。逢年过节,到家里送礼的更是排成了长队。单位几乎所有的开支,一把手都可以借机谋取私利。买车,修车,建楼,装修办公室,购买办公用品、劳保用品,为职工发福利,甚至单位的大额资金存放在哪一家银行,这里面都有交易。大的单位,一年的资金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小的单位也有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哪一家银行不盯着这块蛋糕啊!
所以在中国,一把手和二把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把手处处占便宜,风光无限,而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只是干活有份。一把手吃肉,他们有时候别说汤了,连腥味都不得闻一下。你说惨不惨!这样的社会现实,哪个不想当一把手!
建设局是市里的重要部门,在这个局当局长,在市直机关也是非常风光的。这样的位子要想跑到手,一般都需要个三五十万。考虑到崔立功的实际情况,确实没有多少钱,这区区三十万,已经够他凑的了。
杨明亮就大人大量,决定帮他一把,一来他对崔立功印象一直都不错;二来呢,做人不能那么死板,来日方长吗,你帮了他,他心里感激,今后回报的机会,不是还有吗!
更关键的是,如果杨明亮提不出自己合适的人选,到时候让韩红然抢了先,提出的人选比杨明亮提的合适,在市委常委会上通过了,那他杨明亮就什么也得不上了,连这个三十万也没有。
1...192021222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