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二宝,腹黑邪王赖上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甜小丫
等到他被高月太后赶回自己的营帐,将高月太后的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为了让自己儿子立功而甘愿退居二线的老将军澹台破闻言后,当即叹了口气。
“太后娘娘真是是一位奇女子啊。”老将军澹台破看着自己没反应过来的儿子,摇了摇头,“你还是多跟着萧帅学学吧,连最基本的兵法都想不通。”
“父亲……”澹台湖急了,高月太后到底什么意思。
“娘娘那是深谋远虑啊。”澹台破道,“娘娘同意慕元吉的要求,放对方的女儿和将士回去,并给了一定量的物资让他们可以走回关内。
可走回关内之后呢现在的西北各州,已经是我们的地盘,这十多万将士,要么强行攻关回去,要么绕道而行,所以看似充足的粮草其实是不充足的。
如果现在镇守在越州最后关卡的大宁肃王,不派人来支援,慕元吉他们迟早也是要被消耗死的,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们抵达了越州关……
哼,以他们区区十万士兵,如何与咋们的五十万铁骑相提并论。越州关的人,以为慕元吉是他们的救星,殊不知慕元吉带给他们的是灭顶之灾。”
说到这里,澹台湖已经有些明白了,高月太后放他们回去,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让他们回去,而是想让他们去帮萧帅他们开越州关的城门。
只要肃王开城门,等候的西梁军就会开始进攻,到时候,就算慕元吉是战神,带着一群伤的伤残的残的被俘虏将士,也没办法逆转局势。
而越州关一旦被破,他们就可以打通中原腹地,和南域的褚家接头,两军双面齐发,整个大宁都会沦陷在西梁的烈日旗帜之下。
“高月太后,这哪里是放虎归山,分明就是将计就计啊。”澹台老将军看向自己的儿子,“你啊,趁着太后娘娘要在这里主持大局,就多听娘娘的教导吧。”
“是……”澹台湖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太后娘娘实在是太美了,他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比太后娘你还要美的女人。
难怪他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王上,会那般好看……让人惊为天人。
“娘娘,您真的是为了拿下越州关,才放他们离开的吗”丹朱看着高月太后休息的背影,心里闪过了这个问题。
但最终,她没有问出来。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最终导向的结局。
高月太后是不可能放弃伐宁的,而慕璟辰他们也不会放弃守护大宁,他们站在了一个对立的地方,纵然不想伤害彼此,也不能不继续走下去。
只是高月太后的这个“局”,慕王爷也好,慕璟辰也好,其实都不难勘破,只要他们进入关内后,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就大致会明白自己成了诱饵。
为了不连累同伴,他们能够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北上,要么往南下。
北上的话,会遇到北戎,南下的话,会进入蜀地,从高月太后的私心来讲,她希望他们去蜀地避难,但显然,慕王爷他们选择了前者。
第1540章 被舍弃的皇子
所以当前方探子传来,说慕王爷他们行军改道,没有前往关内,而是往北边去的时候,高月太后微微闭上了眼睛。
“即日回朝歌。”
言下之意,她将不再管这里的事情,澹台湖他们对慕王爷一行是杀是追,还是如何利用,她都不会再关心,她要做的事,只是尽快回到朝歌。
她是一国太后,更是执掌权柄的人,不能一直都在前线待着。
高月太后回程的当天,就遇到了拓跋焱亲自带队,朝这边走来的大军,母子俩在两方会军的中央,隔着十二匹骏马彼此相望。
一个高坐在战车之上,一个端坐在挂着深红玄色的游凤辇车上。
两边的大军本以为太后和王上有话要说,可两人就像是传闻中那般,感情不和,只是互相淡淡的看了一眼,就彼此交错。
一个坐在战车,率领大军前往前线,一个在军队和玄麟卫的护送下,坐着凤辇,往朝歌城里去。
他们在短暂的意外后,重新回到了各自该去的地方,而他们的换位,带给大宁的,将是真正的打击和难以逾越的挑战。
也就是西梁明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去大宁的时候,越州关突然遭遇了粮食危机,原因很简单,三皇子因为越州关缺粮,特地自荐,要去接从江南运来的粮食。
可是没想到西梁的驻扎军,看上去是在外面驻扎,实际上却在暗度陈仓,他们派遣了三千精兵,变作普通百姓打扮从两边混入大宁。
不仅拿下了两个小关卡,还越道,劫下了江南运来的救济粮。
三皇子不仅没有成功接到粮食,反而还差点和华阳郡主一样被擒。
当初批斗华阳郡主批斗得最狠的三皇子,居然和华阳郡主栽在了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是,华阳郡主纹丝不乱,带着士兵急速撤退,保住了士兵性命。
三皇子则是留下士兵们抗敌,自己一个人在亲卫的护送下逃跑。
当时三皇子让那些士兵为他挡刀的事,被西梁人特地放走的士兵传了出去,一时间,整个大宁皇室的形象跌落谷底。
知道粮食被劫,越州关必定保不住的三皇子,匆忙逃回京城,可他还没来得及跟自己的父皇诉苦,就被宁帝直接踹在了地上。
“父皇!”
“别叫朕,朕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宁帝简直要被气死。
本以为三皇子自动请缨,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三皇子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平时做事是一个样子,遇到真正危机的时候却是另一个样子。
他有意派太子去挽回皇家形象,却没想到太子居然在这个时候病重。
病重
分明就是怕死装病吧!!!
宁帝直到这一刻,才发现,他一直以为的继承者,是这么的无用,太子也好,三皇子也好,都不如他以前刻意忽视的五皇子。
想到五皇子……宁帝脸色差到了极点,为什么是五皇子!
难不成,姜家先祖在用这种方式警告他,他夺下来的皇位本不该是他的,这江山转来转去,最终还是“五皇子”的
不!
不行!!!
哪怕他仅有的五个儿子里,五皇子明显已经脱颖而出,得了民心,得了军心,甚至有了能力,但他绝不会让五皇子上位。
他没有错!
他是正宫皇后所出,本就是太子,先帝怎么能传给老五。
宁帝不知道,他此时的双眼,红得可怕,竟隐隐有发狂的趋势。
跪着的三皇子完全没注意到宁帝的异常,他还在用力的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父皇,儿臣这样都是肃王害的,他明知道西梁贼人有埋伏,还让儿臣去,他这是知道儿臣是父皇派来的,想要联合西梁人一起弄死儿臣啊!”
“够了!”宁帝狂怒的看向辩解的三皇子,“肃王要真的和西梁有联系,北宁城早就被破了!”宁帝虽然忌惮肃王,但基本的智商是有的。
而且——“肃王要早知道有西梁人这般大胆,居然敢派人潜入内地埋伏我军的粮草押送,他是绝对不会派你这个废物去的!”
“父皇!”
“跟朕滚!”
宁帝反手一个折子砸在了三皇子的身上,“别让朕再看到你!”
于是乎,三皇子被侍卫们强行驾着赶出了宫。
而得知此事的谢贵妃,本打算立刻去皇帝哪里求情,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出宫门,就又退了回去,默认了帝王的决定。
最后,三皇子被削去了亲王爵位,贬为侯爵,并发配去了边地。
且第二天,就得上路,甚至不给三皇子任何准备和部署的时间。
临到送别时,三皇子的马车无一人相送,只有谢贵妃,暗中坐着小车,去到宁帝亲自派人监视三皇子离开的城门口进行送别。
三皇子看到谢贵妃,就像看到了新的希望,立刻冲到谢贵妃的马车前,不等谢贵妃卷起竹帘,就开始叙述自己的遭遇。
“母妃,父皇是不是疯了,他明知道这件事可能是肃王的设计,居然为此摘了儿臣的王位,让儿臣去边关做一个有名无实的侯爵”
三皇子本以为自己失去皇子尊位,被贬去西海边境,谢贵妃会比他还着急,却没想到谢贵妃卷起竹帘,露出的是一张异常冷漠平静的面容。
“吾儿,大势已去,你且远去吧。”
什么
三皇子还没反应过来,谢贵妃身边的侍女就重新落下了竹帘。
作为三皇子的生母,对其一直很宠爱的谢贵妃在看到三皇子的时候,甚至连马车都没有下,就那么留下一句后选择了打道回府。
三皇子愣了片刻,然后原本愤怒的神色,便变成了巨大的惊恐。
他意识到了他不在京城的时候,京城的内部局势一定发生了某种变化,就算他这次没有犯失粮草失去民心的错,他也一定会陷入危机。
这危机导致他的亲生母亲谢贵妃,都只能闷不吭声的送他走。
这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在他走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变化,还是在他走了之后
可笑的是,他居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出来。
第1541章 背叛大宁
“王爷”
坐在马车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云晴悠,安静的瞧了三皇子一眼。
三皇子肃然回首,对她说了一句,“从此以后,你要改口。”
改口
云晴悠愣了愣,然后便点了点头。
是了,三皇子现在已经不是亲王了,再叫王爷,可就是僭越之罪了。
于是她喊了一声:“侯爷。”
三皇子没有声响,淡漠上车,坐在了云晴悠的旁边,目光落在云晴悠挺翘的肚子时,深沉的目光,才算微微温和。
“启程吧。”
京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要想活着,只能乖乖听话。
只是乖乖听话,真的能活命吗
三皇子眸光深处,冷暗一片,在这京城里,能让谢贵妃放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贵妃终其一生都在恐惧着的兄弟谢堰。
而谢堰是慕谢氏的父亲,慕璟辰的岳父。慕王府支持的对象是肃王,所以,他被赶出京城的罪魁祸首,再明晰不过。
“想坐拥本王得不到的江山”三皇子心中冷笑,“别做梦了,本王就算是送给西梁蛮族,也绝不会让你们好过!”
于是乎,在三皇子离开京城的第三日,拓跋焱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上写了一半大宁的军事机密,甚至包括肃王在越州关的详细部署。
三皇子的要求很简单,他要西梁在拿下大宁后,给他一个封地,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异姓王,哪怕是西梁的番邦附属也无所谓。
因为现在的情况对三皇子而言,可不可耻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他很清楚,如果西梁失败,大宁重新站起来,无论是谁登上皇位,他都极大概率的没有活路,就算有,也不是他想要的活法。
所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要走一步险棋,成功则能自己保命,失败,那也不过是一起去死覆,反正,这两种情况都比他现在一个人倒霉的好。
“一个人上路,实在是很寂寞的。”三皇子下定决心后,看向了身边的云晴悠,心道,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下云晴悠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所以接下来他要做的,除了等消息,就是尽快将他们母子藏起来。
然而自私自利的三皇子不知道的的是,宁帝的贬谪,和谢贵妃的“舍弃”,其实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给大宁百姓以及战士们一个交代。
他终究还是宁帝最喜欢的儿子,宁帝再气,也不会真的把他如何,之所以把他被贬去那么远的地方,无非是想用剥掉他争储能力的方式来保住他的性命。
而谢贵妃也是看到了这点,明白了三皇子的大势已去只能明哲保身,才默然的送他离开,决定了独自在京城里面对一切。
可宁帝和谢贵妃难得一致的一起想要护着的孩子,却并不明白他们的这份深意。
没办法,自小生在皇家的三皇子,从小被谢贵妃教导不能上位就是死的三皇子,对失败的恐惧,已然懵逼了他的眼睛。
他看不到谢贵妃看向他时,那眼底深处的不舍和无奈,也见不到宁帝贬谪他时,千挑万选封地时的忧心忡忡。
他只见到了父皇的责打,母妃的转身。
一念之差,造就了不同的命运,他背叛大宁不过三日,就收到了拓跋焱的回信,信上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字“诺”,却俨然是已将他看作了臣子的样子。
三皇子心有不甘,却又觉得,与其向自己曾经踩在脚下的五皇子称臣,不如向西梁皇帝称臣,于是他收敛了不甘,小心翼翼的将对方送来的‘诺’字信笺和信物保存,并写了份详细的情报,转交给了西梁的暗探。
事实上,拓跋焱最初看到三皇子的迷信时,是不屑一顾的。
于他而言,有没有大宁三皇子的泄密,都无所谓,等他率领的大军一到,就是总攻之时,无论守在越州关的人是谁,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跟着他的大司马了,却是极为宝贵大宁三皇子的这封密信。
“王上,您就应下对方的承诺,写下旨意吧。”大司马十分积极的表示,“虽然王上您是光明神的化身,战无不胜,我们的大军也不怕和大宁久耗,但这样耗下去,等我军攻下大宁时,得到的东西也会变少。”
他们是要统治中原苍生,不是要灭了中原苍生,若是把大宁国库耗空了,等他们攻下北宁城的时,可是会损失不少原计划的好处的。
与此同时,百姓的民生问题也很重要。
消耗战打得越久,等到国家安定,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就会越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