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走出吴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强

    她风摆杨柳似地飘到十字街井栏前,脚下一滑,才意识到路面已湿了,头发和肩头也被雨淋透了。从身后又赶过七、八个头上披着衣服的人,她们是才从场上下工的妇女。女人们一边与文景打招呼,一边诅咒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雨。陆文景唔唔地应着,但她感觉那声音象从另一个人的口腔里发出的,仿佛是发音器官不健全的人。咽口唾沫,喉头干涩得很。脑袋里却嗡嗡地响着,就象扩音器出了毛病,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一句话:“照你这觉悟,放你出去还真不放心呢!”。“这觉悟”、“这觉悟”,在革委任的印象里,陆文景到底是什么觉悟呢?在这节骨眼儿上,她太在乎她在“小红太阳”心中的印象了!吴长方的年龄不算太大,他知不知道她家曾错划过地呢?尽管她一直避这“地”二字,事实上,恰如某个内脏器官有了病灶隐患一样,她时时刻刻都警惕着并发症。倾斜的雨柱如鞭般抽打在陆文景身上。她那黑白格儿上衣和学生蓝裤子的折皱处,不是蓄满了水,就是变成了汨汨流淌的小溪。怎样才能既表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又不会引发图谋不轨的猜忌呢?陆文景欲哭无泪。湿漉漉的衣裤紧贴着她的躯干,鞋袜里也灌满了水。她却浑然不觉。这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犹如漂泊在死湾的草芥,既疲惫又麻木,可还不愿意随波逐流,全身心地冥思苦想着自己的出路。<o:p></o:p>

    雨幕中突然出现了一对相扶相搀的人影儿,陆文景下意识地躲到一个柴门里。此时此刻,她不想见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吴长红。从骨子里讲,文景姑娘是清高孤傲的硬性子,尽管伤口在滴血,她宁愿自己悄悄地舔拭和包扎,而不愿让亲友们替她难过。等那两个人过去,她从背影里认出竟然是慧慧的娘搀扶着老李。千真万确!是慧慧的娘搀扶着下乡工作队的老李!慧慧的娘虽有耳疾,腰身儿却凹凸有致,走起路来那髋骨也一替一替的,很有秧歌的韵味。又且,她们是紧邻,不会认错的。这情景叫文景大为惊异。老李的一条手臂挽着慧慧娘的肩,同侧的一条腿似乎也乏力,身子骨软塌塌地靠在慧慧娘身上。慧慧娘用肩膀撑着老李的腋弯儿,两人无声无息,步调协调地在泥泞中跋涉,宛若感情甚笃的老夫老妻。老李的出现并不希奇,他是吴庄的包点干部,显然是下来催交爱国粮的。奇怪的是慧慧娘与老李毫无嫌隙的亲昵!<o:p></o:p>

    陆文景躲在那门檐下,一直目送他(她)们消失在雨幕中。这深秋雨巷中和谐的一对,犹如电影中的情侣,把陆文景那僵硬麻木的神经激活了。慧慧那天在大场上向她透露,她的入党有望儿了。文景还以为这消息来之于春玲(或者是春玲在耍弄她 )。看来,慧慧通过她娘又开凿一条渠道,这消息极可能是来之于老李呢。那么,这个信息就决不是空穴来风了。想到此,陆文景既为慧慧高兴,又有点儿心存嫉妒。慧慧当初的条件离自己相差十万八千里,人家却能争取到今天这一步,事实上谁都比自己有心计!<o:p></o:p>

    秋雨毕竟没有劲道,被风卷走了。暮色却越来越浓。陆文景呆呆地望着明晃晃的水流。它们象银蛇般匍匐前行,蜿蜒曲折。牛车辗过的土路高低不平,水流因路况而时分时。分开时,欢快地流淌,环抱着一块块高地;聚时又变成纹丝不动的宽阔的河面了。门旁这是那家的柴禾呢?乱七八糟堆放在凹地里,全部浸泡在水洼中。<o:p></o:p>

    陆文景高卷了裤脚,正准备离开时,这户人家里隐隐传来慧慧的声音。陆文景恍然醒悟,自己避雨正蔽到了五保户的街门下。屋里的电灯已经亮了(五保户家的电灯免交电费),十五瓦的灯泡映得窗纸明晃晃的,衬得院内却一片漆黑。慧慧这会儿还不家,又在搞什么名堂?文景好奇,便想进去看个究竟。她想:无非是打扫卫生、补块补丁,帮慧慧一起干完,相跟着家也行。<o:p></o:p>

    “我姑一直向我夸你哩。真是少见的好品性。”屋内传出个略带咬京的男子的声音。这陌生的声音阻止了文景的脚步。<o:p></o:p>

    “这都是应该做的。”慧慧说。<o:p></o:p>

    “咳,那六六粉,把虱子放进去一整天,都欢势着哩。”聋老太太在念叨。“好了!好了!搽上些就好了。这新药比六六粉强多了。”<o:p></o:p>

    原来慧慧正给老人搽灭虱子药。<o:p></o:p>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o:p></o:p>

    “别,你别总夸我。我,我还有件事”慧慧欲言又止。接着便是紧张的脚步声和哗然的开门声。一道扇形的亮光突然冲破了夜幕,慧慧看看屋外没人又退了去。随着关门声那弧形光圈又被收去了。刚巧文景才转过照壁,没被那弧形的光圈摄进去。<o:p></o:p>

    “凡有用得着我处,我全力以赴,在所不辞。”这男子说话文绉绉的。文景早听说老人有一个侄子,是民办教师。<o:p></o:p>

    “我快填入党志愿书了。需要些有力的群众意见,到时候你替你姑姑写一写。”<o:p></o:p>

    好精明的慧慧啊,把一切都安排得这么妥帖。陆文景听到此再无进去帮忙的心思,转身就朝自己家走。好友慧慧放弃了她,从别处求帮助,最能反映她在吴庄政治舞台上的贬值。老天啊,除了锯那根竹竿儿,我到底还做错了什么?这路该怎样走才不算鞋歪脚错?水淋淋的陆文景孤零零地走在泥水中,对着无边的夜幕怨恨不已。她摇摇头,摔打着发梢的雨水、愤然挤掉噙满眼眶的泪水,用脚哗哗地搅动着泥水,仿佛想把这阴湿的秋季掀个底朝天似的。<o:p></o:p>

    到家里,父亲问她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母亲问她长红娘的手指怎么样了,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怎样的答。她只是机械地换下湿衣服、机械地跟着一家人吃了晚饭,接着就坐到靠窗而放的炕桌旁,在一盏墨水瓶制作的小油灯下,情绪激动地写起信来:<o:p></o:p>

    长红:<o:p></o:p>

    亲爱的。尽管我在你的名字前不好意思写这三个字,我还是在后面写了。因为我爱你至深。你不知道在与你闹别扭的那些日子里,我的心是何等地孤寂、凄凉!我知道你也很爱我,“文景千般好”就是你的心声。你看到我那首“红豆诗”有何感想呢?我想解释的是“长影手牵手”,是文景愿做长红的影子的意思。即形从影随,形影相依,朝朝暮暮!<o:p></o:p>

    长红,心里话只能向你倾诉。因为你就是我的依傍、我的靠山。我是一点儿也不想在吴庄呆下去了。不,不是吃不了农村的苦、受不了农村的累。是不能在村里呆了。因为我是个率性的人,我实在保不住自己会不犯错误。还因为我家庭的处境,这也关系到咱们将来的处境!真的,如果这样长久下去,迟早会有麻烦到头上。你必须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想方设法地帮我。趁任何问题都未出现之前,让我离开这是非之地。然后我们再为咱俩的团聚而奋斗。<o:p></o:p>

    长红,不是我说得绝情,如果在这件事上你优柔寡断,我们很可能得分手。真的,不是我危言耸听,我们只不过是虫蚁草芥,很难宰自己的命运。亲爱的,相信我,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我的心我的人都属于你。你是我精神的支撑、情感的支撑、希望的支撑。拜托了,伸出你的手,把我从焦灼的期待中解救出来吧。<o:p></o:p>

    <o:p></o:p>

    爱你的文景




走出吴庄(十一)"一打三反"
    <b>十一</b>

    <o:p> </o:p>因为要出门办事儿,文景再解开发辫对着镜子梳妆一番。文景的娘忙在灶口拢一把柴火,给女儿烤那件半干半湿的黑白格儿上衣。伴随着别剥的火声和燎烤的气息,母女的话题不知不觉就扯到了买什么布料上。质地是洋市布,这没有分歧。因为家境的贫寒,她们根本不敢奢望那刚刚时兴的涤卡和的确良平纹儿。只是在色泽的选择上母女出现了分歧。母亲的意思是姐俩一人一件上衣,都扯成军绿的或者藏蓝的(这两种颜色都是流行色),起来好裁剪,有丈一布票也就够了。既省布票又省钱。况且,衣服穿在文德身上,象给滚坡的石头穿了一样,用不了几天就断码了磨破了。文景却懂得怜财惜物,仔细得很。这样,文景穿旧的衣服,再给文德改拨改拨,又能支撑一半年。即便两件衣服一件,布料质地色泽相同,打个补丁也不显山不露水。可是文景考虑的却是自己常在宣传队活动,扮演各色的人物,军绿、藏蓝服装都好解决,李铁梅、江水英、阿庆嫂等角色的花上衣就不好借了。又且“借人的衣,不整齐”,穿上不意的服装上台都影响自信呢!她想扯件色泽鲜艳的上衣。这样,就不能与文德起来扯了。就得多花一、二尺的布票和钱。母亲想打了补丁让文德再穿几年的计划也就落空了。就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母女俩的态度竟僵硬了。别别扭扭地谁也不理谁。原本都希望文景能尽早出门儿,可又都是硬性子,一时转不过弯儿来。<o:p></o:p>

    文景娘思想不集中,将火拨弄出了灶口。几乎烧着她要烤的衣服。便生气地在地上乱踏乱踩。烟尘很快充涉了一屋子。<o:p></o:p>

    文景以为母亲是朝着自己撒气,一边咳嗽,一边用手掩着鼻际,也气呼呼地冲出家门,靠了院当中的老枣树出神。<o:p></o:p>

    听得隔壁有响动,文景脑幕上便映出了慧慧娘和老李在雨中相携的情景。那颗善感的女儿心随即软了下来。慧慧娘因为耳聋,从不与外人多言失语,是吴庄出了名儿的贤妇。这次还不是为了女儿?想想自己与母亲闹别扭未免滑稽。娘一清早就低声下气去春玲家卖布票,还不是为儿为女、为文景今日歇工趁早儿出门?只要大事能成,赚了工资想穿什么还不是由自己?人生少不了撒娇赌气,往往为鸡毛蒜皮,哪里能处处当真。想想今日要办的三件大事,陆文景噼哩啪啦跑家,不管不顾地扒到娘耳边,绘声绘影讲了她昨晚看到的慧慧娘和老李亲近的情景。<o:p></o:p>

    文景娘正在炕桌旁淌泪呢。不知是因为烟呛的,还是叫文景气的。听了闺女的讲述,神情略怔一怔,却露出不惊不乍的智慧的明净,佯怒斥责道:“你年纪轻轻儿,不可胡乱猜测。一旦冤枉了好人,天打雷殛哩!”知道女儿是借个引子来讲和的。心里那别扭早被闺女的淘气理顺了。母亲便把炕桌上捋得又平又展的衣服披在文景身上,柔声儿说道:“钱和布票都放在口袋里了,管够用的。”<o:p></o:p>

    文景穿了衣服,虽有柴烟的气味,却是暖烘烘的。出了街门,再偷偷儿点点母亲给带的布票和钱。布票是一丈五尺,钱除了那崭新的十元,还加了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呢。怪不得母亲说管够用的!这柴烟的味道、暖暖的上衣和皱巴巴的毛票,让文景感到世俗的亲切。娘的本性并不是小气黏滞的人,只是家贫总不能对儿女的心事处处周全。母亲挂在脸上的泪水仿佛滴到文景心上了,如同屋檐水冲去阶前的花瓣儿一样,文景对那鲜艳花上衣的热切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o:p></o:p>

    “文景!”文景已经走过了慧慧家的门脸儿,听到背后有人叫她。扭头看却不见人影儿。听得慧慧在门洞里咯咯地笑,文景退后来扒到那门缝儿一眊,原来慧慧正躲在街门里上下左右地揪扯,独自臭美哩。勾住文景视线的是那件军绿的女上衣。挺刮的确良平纹儿、棕色的军用纽扣、领口是平平展展的尖翻领儿、腰身处朝里捏了两道折皱,将慧慧那脖颈、蜂腰衬托到了极致。偏偏慧慧又在军衣内套了件雪白的衬衣,领口处露出白生生一豆芽宽来。下身配了深蓝的裤子、白线袜子和黑条绒鞋。活脱脱一位飒爽英姿的女战士。<o:p></o:p>

    “赵春树寄来的?”文景羡慕地问。<o:p></o:p>

    “嘘”慧慧朝街上努一努嘴,示意文景要小声儿。慧慧点头称是时,那少女的面庞早被幸福的红云罩满了。动将衣襟拽到文景面前,要文景摸一摸。团一团再撒开手,告诉文景不打折儿。<o:p></o:p>

    “几时寄来的?”文景问。<o:p></o:p>

    “好些日子了。一直不敢穿。怕春玲看出破绽。”慧慧轻声慢语地告诉文景。<o:p></o:p>

    文景惦记着自己的大事,顾不得与慧慧多聊,就敷衍她道:“我今日要出门儿,等来再好好儿欣赏。”话音未落,生产队的大喇叭里传来革委任吴长方的喊声:<o:p></o:p>

    “全体党团员积极分子请注意、全体员同志们请注意,今天有重要会议、今天有重要会议。请自带小凳儿,到生产队大院,戏台下集中。”<o:p></o:p>

    文景一听这广播与自己的出行计划相顶牛,小嘴儿就嘟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无奈与不悦。<o:p></o:p>

    “你不知道今天有会?”慧慧不解地问。连她都从春玲那儿早早就得了消息哩。“全体党团员必须参加。普通员去开会,还奖励工分呢!”<o:p></o:p>

    “革委会的决定我咋能知道呢!”文景嘟囔道。她在暗暗打意,权衡自己该怎么办。<o:p></o:p>

    慧慧却望着文景出神。心想:已经给长红娘扎了好几次针了,竟然连一点儿机密都得不到!文景这憨也罢了,那长红的原则性也真够可以!<o:p></o:p>

    “真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文景想起那最棘手的两件事,憋不住内心的烦躁,着急地跺了跺脚。<o:p></o:p>

    “今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慧慧早看出文景的态度消极,就平了脸儿,郑重地劝告文景。“那一次传达**叛党的会,你没有去,几位领导都不满意。连一些团员都有看法呢。”慧慧边说边脱下那件宝贵的女军衣来,跑屋换了件家常穿的衣服。“有些重要会议咱耽误了,是自己的终身遗憾哩!”慧慧既想显摆,又不敢穿出去的留恋不舍的样子,让文景十分同情。可是,她象帮助落后分子似地教导文景的口气,又令文景不堪忍受。文景讪笑着点头,表示接受批评。心里想:耶耶耶,还没被我党吸收呢,倒甩开官腔了!<o:p></o:p>
1...1516171819...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