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走出吴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强

    这时,那受到牵连的姑娘便用胳膊肘一下又一下地捅红梅花。意思是你掉了屎盆子你自己收拾。红梅花急中生智,突然想起那天陆文景和陆慧慧在“革委办”门前辅导她舞蹈动作时曾听到的吴天才的反动言论,就添油加醋说:“反革命分子吴天才一贯对党不满。那天吴顺子的爷爷闹生日时,他就说:‘土改时没收了地富农的财产,入时又收缴了中农的骡马土地,大跃进吃食堂是吃塌了各家的锅灶粮囤子,现在又割资本义的尾巴:不叫养羊种树’这显然是对土改不满、对入不满、对大跃进不满、对割资本义尾巴不满。这还不是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么?他还说:‘庄户人这穷是穷塌天了,别说吴顺子爷爷过不起生日,谁家能过得起?’我当时听了还觉得有些道理,现在听了革委任的批判,才知道是中了毒。我们刚才就是议论:革委的决定太英明太及时了。太伟大太正确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快人心”<o:p></o:p>

    红梅花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能拿出这等杀伤性大的重型炮弹,连接受批判的吴天才也没有料到。只见他又移动了一下脚步,头垂得更低了。工作队老李、吴长方更是喜出望外。连吴长红都停下嚓嚓嚓做记录的笔,向红梅花投去刮目相看的赞赏。没想到这邋宝子在人面前说话倒一点儿也不胆怯。老李马上就对红梅花表示谅解,说:“等任讲完后,大家再自由发言,深入批判。大家别急,后面给你们空的是时间!”红梅花这才把话打住。<o:p></o:p>

    吴长红瞥了陆文景一眼,把嘴巴朝红梅花努了一努,要文景向人家学习。<o:p></o:p>

    接到这暗示,文景又慌了。她准备揭发的两项内容一项叫吴二狗抢了,一项又叫红梅花抢了先。到自由揭发时自己可揭什么好呢?<o:p></o:p>

    “第十,吴天才竟然在革命群众中闹分裂、搞派性。他说从老根子里追,吴庄的吴姓是大户人家,都是地;陆姓人家其实是给吴姓做地的,是长工。他说吴姓中之所以出现三代赤贫,是因为富农子吃喝嫖赌,败了家业。这种抹杀阶级性、按姓氏宗族论成败、毁谤吴姓贫下中农的论调,完全是别有用心。”<o:p></o:p>

    吴长方这第十条极有鼓动性。饲养员吴天保首先就坐不稳了。据传言,他的老爷爷原本家财万贯,就是因为抽鸦片抽到片瓦根椽、绳床土灶的。这才使他爷爷、他爹与他享受上三代赤贫的待遇。所以,不等革委任吴长方把结束语念完,他就站起来大骂吴天才满嘴喷粪。并且还揭发吴天才在饲养处有过“富不过三代”、“穷可以续根”的反动言论。<o:p></o:p>

    平日腼腼腆腆的吴顺子,一听吴天才在诋毁他们吴姓贫下中农,也十分气愤。脸红脖子粗,斗胆发了一言。说他爷爷闹生日那天,他说他爷爷“老翻了”,吴天才曾低声对身旁的人说:“顺子爷爷老翻了这样麻缠,不知国家领导人老翻了怎样呢?”<o:p></o:p>

    常到饲养处偷吃豆饼的年轻人,在饲养员吴天保的鼓动下也作了检举。说吴天才还诬蔑赵庄贫下中农阶级兄是“拄着棍子靠着墙、单等国家救济粮”。吴天才对多交爱国粮一直不满,认为“吴庄多交了爱国粮是支援了赵庄的懒汉”。<o:p></o:p>

    大揭发大批判的浪潮一波推着一波。谁也没想到这个吴天才是夹不住棒子的笨熊,把那反动言论走到哪里撒到哪里。批判的**象一股股激流,冲荡着陆文景,席卷着陆文景。一会儿把她这失了依托的软木塞子抛上波峰,一会儿又卷到谷底。可气那么多反动言论都没被她拾捡几个!经过几个的冲动和酝酿,陆文景突然想起吴二狗咒骂世界革命的话来,就觉得自己再也不能瞻前顾后了。于是,她便鼓足勇气,揭发吴天才说:“反革命分子吴天才还咒骂过世界革命。说世界革命倒是个无底洞!”她觉得光揭发这一句话有些单薄乏力,就又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说:“无底洞是中老鼠精的老窝儿。反革命分子吴天才正是用成了精的土包子老鼠来影射伟大领袖毛席”。<o:p></o:p>

    <o:p> </o:p>




走出吴庄(十二)秋霜报讯
    <b> </b><b>十二</b>

    <o:p></o:p>十月的早晨,秋高气爽。落叶飘零,打着旋儿落在屋顶、村巷。有的还落在文景的头上。晨风吹来,已带上凛然的寒意了。报讯的秋霜不辞辛劳,均匀地涂抹在每一片树叶上。被风聚在墙旮旯儿和巷角的落叶在浅吟低诉,仿佛在相互诉说不平和怨恨。而至今依然高悬在枣树、榆树和杨柳枝头的绿、黄、红三色叶片,却在晨曦中摇摇摆摆,闪闪发亮。<o:p></o:p>

    陆文景从慧慧家出来,就急急忙忙往生产队赶。慧慧这一蹶不振的情况,让她嘘唏不已。还是昨天夜里散会后,长红提醒文景,该换一换黑报的内容了。文景便由黑报想到了慧慧。想当初,慧慧接到文景让给她的出黑报的这份儿工作,是那样地欣喜,那样地热情;又是那样地小心翼翼,尽职尽责。可如今黑报上的白粉笔字已被雨水洗得面目全非了,那办报人却心无挂碍、不管不顾了。文景与长红谈起慧慧,尽想起她的好来。当初,文景嫌长红不够动,不够浪漫,是慧慧劝文景不要过分挑剔、要珍视长红。当文景和长红闹别扭时,又是慧慧从中周旋,并且给传书递柬。长红亦是有良心的人,他惋惜道:“慧慧娘假若不送那红枣和黄豆就好了。”并且提示文景:“出黑报时叫上慧慧,给她个台阶下。”文景情不自禁就替慧慧鸣不平道:“河滩翻地、场上打粮,慧慧什么时候不是干在人前、歇在人后?她可是赤胆忠心啊!”不料长红却俯身到文景耳边,象透漏什么绝密似地告诉她:“听说老李的老丈人历史上有污点,所以他宁肯左些!这话你可别告诉任何人!”听了这话,文景更是愤懑不平!他想:那老李更懂得历史不能重写,背着历史包袱的人的沉重感受了。人怎么都这样呢?同病相怜,他老李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吗?<o:p></o:p>

    “她娘也是,怎么会邀请老李到她家吃派饭呢?这不是自作多情么?”长红笑道。“不过,假若真是拉拢老李,那也是她娘的问题。你告诉慧慧,只要自己站稳立场,理直气壮,别人就不会说三道四了;自己心事重重,不能释怀,那就没事也是有事了。”<o:p></o:p>

    文景觉得长红说得在道理,所以一早就去叫慧慧。想解劝解劝,动员她一起去出黑报。没想到慧慧是彻底地崩溃了。文景去叫她时,她还没有起炕。从前,她可是吴庄村起得最早的姑娘啊。这几天,对慧慧来说白天与黑夜已失去了别。黑夜的漆黑大家均分,有她的一份儿;白天的黑暗就单单属于她了。自从那天批判会上她晕倒后,文景和几位姑娘把她舁她惯常住的小屋,她就一直这么躺着。先是不想看到她娘,后来是不想见任何人。她不梳不洗、不吃不喝。两眼空洞似地大张着,呆呆地望着屋顶顶棚。据说她表姐来看她时,她的眼神似乎活泛过一下,但接着就形同死灰了。可怜她那聋娘明白是自己给全家闯了大祸后,也躲到自家娘家去了。慧慧的爹和怕她出事,把小屋里的所有绳、布条之类的东西都收走了。今天早上,虽然听说是文景来看她,她也开了门。但见了人依然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脸上露出憔悴、僵硬和呆滞的神色。一个辫子松松地歪着,另一个早散开了,她也浑然不觉。原本红润鲜活的嘴唇,也因极度的凄楚悲凉失去了血色。甚至因干枯而呈现出头皮似的白屑。大约那舌头也懒得动一动了,不肯把那焦唇湿润湿润。看到慧慧突然成了这副模样,文景心头滴血,禁不住想哭。但是,她强忍着没让那眼泪涌出来,竟然挤出一丝笑意,冒出这么一段话来:“慧慧你听说了么?饲养处的后生们在编排你、我和春玲。说什么‘远暸陆慧慧,近瞅赵春玲,不远不近看文景’。我娘听到这传言后,笑着对我说:‘要论走路那姿势和身形儿,你和春玲与人家慧慧并列,真是高抬了你们哩!’”<o:p></o:p>

    听了这话,慧慧的嘴唇略略儿颤动了一下。文景殷切地望着她,希望她能说些什么。不料,她还是毫无反应。只是慢吞吞地挪了挪枕头,把枕头下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女军衣重新平了平,身子一斜又睡倒了。那空洞的大眼又盯了屋顶,一眨不眨。<o:p></o:p>

    “长红让我来叫你去出黑报呢。该换新”说到此,文景急忙把话打住了。这时才意识到:“一打三反”的新内容怎么能叫慧慧去呢?<o:p></o:p>

    “啊呀,那天我们在舞台上彩排,因为你不在,取消了好几个节目哩。”文景说着就坐在了炕边,拉起慧慧一只手。慧慧却象遭了炮烙似的,将手抽出来就藏在了被子里。<o:p></o:p>

    她的冷漠和决绝让文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不见阳光的东房小屋,在清晨显得既凄清又压抑。窗棱与墙角相交处竟然结了个蜘蛛,那硕大的蜘蛛不怀好意地眨了下眼睛。文景头皮乍乍地不知如何是好。<o:p></o:p>

    “你不该把我扎过来!”慧慧终于开口了。但这声音不象是从她嘴里吐出的。语音很低缓,软弱无力,但吐字却很清晰。仿佛隐藏在昏冥中的一个幽灵在抱怨似的。<o:p></o:p>

    “慧慧!你怎么能这样想呢?我们活着难道只是为自己?想想你对家庭、对一家老小的责任!对,还有那一位!深爱你的那一位!”<o:p></o:p>

    “我害苦他了。”说到恋人赵春树,慧慧失神的眼里滚出一颗蚕豆大的泪珠。她强撑起虚弱的身子来,把一只手伸向压在枕下的女军衣深处,抖抖拿出封信来,交给文景看。<o:p></o:p>

    原来是赵春树提升的希望也落了空。正是受到慧慧的牵连。仔细分析,这里边并没有慧慧什么过失。因为怕惹麻烦,慧慧给春树去信很少,一对恋人非常克制。而且,最后落款处总是写“你的妹”,不出现真名儿。问题是部队上派人下来摸底时,本来就摸的是两个人。两位战友在部队的表现和政审材料又不分上下。可是提拔的名额只有一个。这就要鸡蛋里挑骨头了。这时,有人就告发赵春树谈恋爱没有向组织交待,怀疑其恋人是不是政治上有问题。赵春树说他没搞恋爱,他收到的完全是家书,是他妹妹赵春玲寄去的。为了证实他对组织的坦诚,他还把春玲寄去的信都交给组织,让领导明察。然而有人却告发他还有个“妹妹”,说两个妹妹的笔迹、文采、口气大不相同。赵春树虽然矢口否认,领导也说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但他的提拔却搁浅了。需要继续接受组织考验。这封情绪低沉的信来的也真凑巧,偏偏又是慧慧娘出事的下午,慧慧昏厥后才刚刚清醒。这便是雪上加霜了。慧慧饱尝了“被考验”的煎熬,不仅一无所获,反而一落千丈。她将心上人的痛苦也扩大了千倍,由自己一肩挑起了。这样,慧慧从情感到理智都不堪重负,失去向往、没有盼头、只差自虐自戕了。<o:p></o:p>

    “不管怎样,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文景把信瓤折好,装在信封里,郑重交给慧慧。“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我觉得问题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见长红说,你娘若不送红枣和黄豆,就一点儿事也没有了。咱路遇他摔了跤,好心去帮忙,本意是学雷锋嘛。他还能翻了脸?有了那两样东西,就不好不公开了。”文景推心置腹地安慰慧慧,不小心把长红不让她外传的机密也向慧慧交了底。“听说老李的岳父底子也不硬,所以他才更要显得清白哩!”<o:p></o:p>

    听到此,慧慧脸上的泪水已滚滚滔滔,打湿了鬓发、洇湿了枕巾。只要哭出来就把心里的憋屈冲走了。文景这才放了心。因为惦记黑报的事,她不能久留。便急忙告辞出来。<o:p></o:p>

    文景本来是要到生产队去,她想熬点儿胶和烟煤(锅底黑和生炉火时铁皮烟筒里倒出来的积淀物),刷一刷黑。可是路过春玲家的巷口时,身不由己就拐了进去。她心里实在放不下慧慧,想叫春玲再去安慰几句。春玲常能见歪理,说不准还歪打正着呢!迎头碰上了春玲的爹。老汉正低了头在街门侧和粪。一股便溺味儿扑面而来。<o:p></o:p>

    “福贵伯伯你早。”文景上前打个招呼。<o:p></o:p>

    “噢,噢。”福贵老汉忙停了粪耙子的搅动,抬起头来接应道。“站远点儿,看把你熏的。”<o:p></o:p>

    “吃五谷粮食的,谁没见过个这!”文景笑道。“春玲呢?”<o:p></o:p>

    “咳,出远门了。俺家那闺女可不象你!这不是趁她不在,我赶紧干了这营生。”<o:p></o:p>

    春玲这几天悄没声儿就失踪了。会走什么远亲呢?文景不便细问,道声别就又朝生产队走。想想胶和烟煤、以及熬这些东西的小铁锅还在保管室锁着,也不知吴顺子起炕了没、到了“革委办”没有?具体杂务一经缠绕,文景便把慧慧的事松开了。在拐出春玲家的小巷口时,不经意间发现春玲的爹赵福贵还在拄着耙子,呆呆地望她。文景便想起赵春玲的娘望着她发呆的情景。这老伯显然也是想起他那发霍乱死去的、与她长得相象的亲生女儿来了。<o:p></o:p>

    来到生产队大院,革委办公室的门紧锁着。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晨风卷着树叶儿朝东南方向跑。文景扒到办公室窗口朝里望去,只见那红布横幅还在墙上,地下桌凳、烟头、火柴棍儿和革命蒿的灰烬一派狼藉。她断定吴顺子一会儿就会来收拾这一切的。文景便决定自己先垒个熬涂料的锅灶。此前,慧慧总是在保管室备好料,端了那黑呼呼的铁锅绕街串巷地到自己家去熬。<o:p></o:p>

    东边戏台与东墙相接的墙角,有很早以前烟熏下的旧迹。文景便从台前观众席上搬了八块砖,然后四个一摞垒了个形似洋码子数字的灶门。当她到附近的大场院去抓柴草时,胸口便别别别一阵紧跳,两腮也烧成红云了。<o:p></o:p>
1...192021222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