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找?

    李谷犯了难,孔末的时候,就说孔家直系后裔没了最后就找出个孔仁玉,如果这个也是假的,那还上哪找真的?

    这不是无中生有吗?

    曲阜大牢,张家从上到下,三百多口子,全都抓起来。

    至于孔仁玉,也被押在大牢里,和张家人,仅仅隔着一道栅栏。

    张家上下,全都暴怒了。

    他们指着孔仁玉,破口大骂,朝着他狠狠吐口水。

    泰山贼扯出了张家,孔仁玉居然不帮着说话,还把实情全都招了,这家伙脑子进水了?你的骨头怎么就那么软?

    面对张家上下,震怒的质问。

    孔仁玉耸了耸肩。

    替你们隐瞒,扛罪责,到时候把我陷进去怎么办?难道让我跟着你们一起死吗?简直笑话一样。

    他抱着肩膀,闭目养神。

    他的两个舅舅都疯了,小兔崽子,你别忘了,自己身上流的是谁的血?你,你是张家的人!

    且!

    孔仁玉轻笑了一声,嘲讽道:你们不提,我还忘了,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忘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孔家人。怎么现在又要让我想起来?未免太不讲道理了吧!

    孽障,你敢跟长辈这么说话?我们死了,你也跑不掉!他舅舅赤着眼球咒骂。

    错!

    孔仁玉断然道:什么叫圣人后裔?我想通了,不就是个摆设吗?历代天子,为了表示敬重儒家,就拼命赏赐孔家,笼络人心罢了。他们要的是一个摆在台面上好看的提线木偶,放谁上去,又有什么差别?

    孔仁玉冷笑连连,十分嚣张自负。

    说起来,还要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个身份。我会很听话,听朝廷的话,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朝廷都不舍得杀我,我会活下去的,以孔家人身份活下去,至于你们,统统去死吧!

    他发疯狂叫,张家人气得翻白眼,这么多年了,总算是弄清楚了,原来他们养了一只白眼狼!

    真是可恨啊,当初怎么就没看透他呢?

    张家上下,是欲哭无泪。

    他们只能拼命啐骂,用力晃动木栏,想要冲到孔仁玉的牢房,给他一顿老拳!奈何牢房的栅栏都是松木的,格外结实。把手磨破了,脚踢疼了,也没有闯进去。

    孔仁玉干脆闭上了眼睛,和这帮必死无疑的人置什么气!

    老子和你们不一样,老子一定能活下去,还能活得很好!

    朝廷不会杀我的,不会!

    孔仁玉信心十足,就在这时候,有人托着一道命令进来,到了孔仁玉的牢门之外,让人打开牢门,进去之后,大声宣读。

    孔仁玉冒充圣人后裔,欺上瞒下,杀害朝廷命官,无恶不作,罄竹难书即刻,将孔仁玉连同张家所有人贩,交给兖州知府收押,王叶二位钦差督办,尽快将犯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什么?朝廷要杀我?

    怎么可能?杀了我,上哪再找个孔家后人?

    不可能的,一定是弄错了!错了!

    孔仁玉扯着嗓子狂叫张家的人只剩下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活该,真是咎由自取!

    你把自己当成好东西,奇货可居,对不起,没人买账!等你小子也死了,咱们到地下面,好好算这笔账!

    张家人狂喜,孔仁玉如丧考妣,趴在木栏上,失声痛哭,从喜到悲,再从悲到喜,每个人都像是疯了似的。

    他们也确实疯了,离开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没有几天,头发里就满是又黑又胖的虱子,贪婪地吸着他们的血,一如他们压榨曲阜百姓一样。

    越来越多人的眼圈都红肿起来,跟随时喷发的火山口似的,身上太刺痒了,他们就用手抓,没几下就抓出了血。指甲缝里满是白鳞一样的东西,肮脏而恶心。

    张家人已经没心情去和孔仁玉争吵了,他们只剩下拼命哀求,哪怕让他们上大堂也好,只要能吃上一口热东西,洗一次澡,哪怕死了都甘心!

    只是他们的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叶华根本没心思管他们,张家和孔家的财产要处置,土地需要归还百姓,还有泰山贼要围剿。

    而在众多的事务当中,如何寻找衍圣公真正的苗裔就成了重中之重。

    难道就不能让孔老夫子绝后吗?

    不能!王溥很干脆道:你见过哪座庙里,能没有神像?

    神像?是土偶木梗吧?

    王溥无所谓道:你怎么看没人管,只要世人相信就好了。

    还真别说,孔仁玉对自己的定位是很准确的。

    奈何叶华不想留着他,因为孔仁玉在,要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个案子,孔家重新成为士林的领袖,天下仰望。

    预想中,改革儒家,编撰史书教材,拿回话语权,这些事情都很难做下去。

    我们要选个小孩子!一如当年张家培养孔仁玉一样!叶华思量道:只有小孩子,才能给我们20年的空白时间,去改变儒家王相公,你觉得20年如何?

    还是短了,不过也能做很多事情了。王溥不很满意道。

    剩下就是去找个孔家后人了!

    而且还要把故事编的圆满了,该怎么办呢?

    叶华正在思索着办法,突然有人来报。

    侯爷,跟着许县令的那个女子投井了!

    什么!叶华大怒,她是关键证人,不能死了!赶快救人!

    侍卫们用尽办法,把女子从井里捞出来,她已经昏迷不醒,赶快请来医生诊治,费了好半天劲儿,终于把人救了过来。

    大夫开了两服药,一是安神的,一是安胎的!

    女子此刻肩头颤抖,不停抽泣,绝望地自语,老爷,奴家对不起你,腹中的孩儿,娘亲手杀了你爹,娘该天打雷劈啊!




第184章 斩
    许县令是个好官,他不该绝后!

    女子伏在床边,痛哭流涕,泪水将被子润湿了一大片,她好恨啊,早知道自己肚子里怀上了许县令的骨肉,她怎么会下毒?怎么会亲手害死自己的丈夫?怎么会让还没出世的孩子成了孤儿?

    事到如今,她还怎么回头,死!可肚子里还有孩子,不死,不死她又有什么脸面活着?

    这就是报应!

    真是天意如刀,做了恶事,就该遭报应!

    可要说起来,真正可恶的是张家,是那位圣人后裔,他们该死!

    你想不想报仇?叶华淡淡问道。

    报仇,怎么报仇?女子很茫然,她又有什么资本报仇?

    是这样的,孔仁玉和张家都被被杀掉,而孔圣人呢,又不能绝后所以

    叶华没有往下说,可女子冰雪聪明,哪里听不懂,她张大了嘴巴,惊讶道:侯爷是要我肚子里的孩子,成为孔家的后人,给杀父仇人当儿子?

    叶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淡淡道:孔圣人的这块招牌,没有人愿意放弃。就算是真的绝后了,朝廷也要想办法变出一个,与其交给心术不正之徒,不如留给忠良之后,也算是对许县令的补偿。

    女子想了想,毅然摇头,侯爷,奴家这些日子想通了,顶着圣人后裔的头衔,寻常人根本不敢管,放纵的结果就是胡作非为,鱼肉乡里。几十年后,一样会变成第二个孔仁玉,奴家不能让老爷蒙羞!不能!

    好一个聪明的女人,居然看得这么透彻,叶华越发欣赏她了,或许她真的能帮上大忙!

    圣人苗裔,别人断绝不了,但是却可以自己断绝!

    女子不解,抬头看着叶华,侯爷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你把肚子里的孩子,培养长大,教给他各种道理,让他做一个真正的好人。等他长大之后,就可以主动推掉朝廷的恩赐,放弃爵位,由孔家人嘴里说出来,是最合适不过的!

    哦!

    女子深深吸口气,她终于明白了所谓报仇的含义,先装成孔家后人,然后再终结圣人苗裔!

    老爷数年为官,就是要给曲阜百姓一个太平安乐,如果能彻底结束孔家,让他们不能继续为恶,给曲阜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哪怕死在九泉之下,也能和老爷交代了!

    奴家答应了!

    别忙!叶华道:你现在身体虚弱,需要调养,而且你肚子里的还未必是男孩,目前要做的就是安心养身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明白吧?

    女子点头,她挣扎着坐起,伸手将药碗抱起,大口大口喝下去,又捧起一碗粥,三口两口喝光,倒头睡去。

    她不再是为了自己活着,也要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为了冤死的许县令!

    等我把孩儿养大,看到作威作福的孔家消失,我就去九泉之下,向老爷赔罪

    距离孩子出生,还有很长时间,而且故事要想动人,必须曲折离奇,哪能说找到就找到?所以,目前有两个任务留给叶华和王溥。

    一个是剪除张家和孔家,替老百姓报仇雪恨。

    还有一个,就是等待时机成熟,经过千辛万苦,找到唯一幸存的圣人后裔,给这桩案子画上个句号。

    我是钦差正使,我年纪大,所以,处置张孔两家由我来负责!

    叶华用同样的语气道:我是钦差副使,我年纪小,所以,该让我来处置两家!

    王溥脸色难看,坚决不答应。

    他们的全盘计划,只有几位相公,晋王柴荣和郭威清楚,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事实上,叶华把曲阜的案子捅出去,甚至放出消息,说孔仁玉是假的,就激起了无数波澜。

    京城百官,还有各地的士人官吏,纷纷上书。

    他们认为叶华是存心污蔑圣贤,用心险恶,应当立刻召回京城,换老成持重的官吏,重新彻查。

    这也就是文官势力还不强,而叶华的功劳又太大。

    不然,早就有人张罗着要斩杀小奸臣了。

    即便如此,压力也是泰山大。

    还有人私下里抱怨,就算孔仁玉有错,也是受张家摆布,除掉张家,给孔仁玉一点申斥也就是了。

    哪能把圣人后裔推上法场,这还有半点体面吗?

    更可恶的是还否认圣人后裔的身份,难道孔圣人会断后?

    圣人之泽,尚且不能照顾万世子孙,让士林情何以堪!

    好多文官,还有地方的大儒,都跟死了老娘似的,切齿痛恨,不停咒骂恨不得把叶华撕碎了,吃进肚子才罢休。

    冠军侯,他们已经把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你又何必再去刺激那些人。就把事情交给老夫来做,你只管袖手旁观就是。

    叶华笑了,王相公一片好意,我心领了。可事到如今,我能袖手旁观吗?按照我原来所想,告诉朝廷一声,如果朝廷不想动手,那我就先斩后奏!然后随便找个人冒充孔家后人算了!只是没有想到,朝中居然有人和我不谋而合,难得啊!

    叶华不经意吐露了心声。

    却把王溥吓出了一身冷汗!

    几乎叫出来!

    他已经知道了消息,范质和李谷的确打算压下去的,多亏了冯道出面,他和晋王一起面见郭威,提出了处置孔仁玉,重新找一个圣人后裔的想法。

    这个经过,是魏仁浦写信告诉他的,不会有假。

    现在想想,还真多亏了冯道。

    如果冯相公不出手,叶华倔劲儿上来,把人宰了,让政事堂诸公如何下台?

    到时候,风波就不只是曲阜了,整个朝廷都要卷进去。

    叶华年纪小,又深受皇帝信任,去职也无所谓,可诸位相公呢?没准仕途就提前结束了!

    唉!

    回头真的要提醒他们一句,千万小心,惹谁也别惹这个小疯子,别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搭进去。

    王溥又转念想想,只要不和叶华直接冲突,这小子还挺够义气的。这不,出了事情,他就自己扛起来了,也没连累自己。

    冠军侯既然早有准备,那老夫就不多说了,只是以后寻找孔家后人,要怎么安排,侯爷可有章程?

    这事情就交给王相公吧,等一两年,或者是三年五载,风平浪静之后,再把消息放出来。然后那孩子要留在王相公身边,好好教导,等到成年之后,就让他主动请辞,并且定下家规,孔家后人,要按照夫子教诲,安贫乐道,不贪图名利,不受朝廷官爵俸禄,自种自吃,忠心不二,为天下百姓之表率。

    假如真能这样,不但能让曲阜百姓,免除盘剥之苦,还能给革新儒家提供助力,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王溥深以为然,那就按照冠军侯的意思办吧!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就在这个格外忙碌的五月,曲阜周围的百姓,放下农活,早早赶来,他们忍着头上的烈日,翘首以盼。

    邻近中午时分,从城门里传出一阵锣声。

    紧接着出现了许多囚车,载着一个个囚犯,来到城外的法场。

    当第一驾囚车出现的时候,百姓就沸腾了!

    瞧见没有,那是张老太爷!
1...99100101102103...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