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可韩熙载老神在在,另外三个人,也都微微含笑。

    许文稹再次站了出来,他在三个人当中,算是能说会道的。

    使君,我们跟着你投靠南唐也有些年了。这些年,咱们的弟兄征战厮杀,损失了多少人,朝廷又给了多少补偿?连兄弟们用命换来的钱都盘剥,说句不客气的,就连水贼海盗都不如!这样的朝廷,还能长久吗?

    冠军侯亲自统军下江南,李弘冀已经是穷途末路,我们必须要兄弟们找条出路,带着他们背井离乡,不能让他们都成了外丧鬼!

    一派胡言!全都是胡说!

    潘承佑简直一个字都不想听,陈德成闷声道不是胡言,大周已经分田了,所有士兵,一人一百亩!没有半点差错,南唐要是能拿出一百万亩田,分给兄弟们,让我们替朝廷卖命没有说的,要是拿不出来,我们也不能坏了弟兄们的好事!

    郑彦华点头,就是这个理儿,我们这么多条命,还不值一点土地吗?

    你们!

    潘承佑指点着几个人,手指颤抖,竟然一屁股坐了下来,气得不会动弹了。

    三个人心中惊恐,心说不能让老大人出事啊!

    这时候韩熙载冲着他们摆摆手,三位将军,你们去外面守着,让老夫单独和潘兄谈谈。

    三个人无奈,只能退下去,到了外面守着。

    房中只剩下韩熙载和潘承佑。

    韩熙载深深吸口气,潘兄,咱们曾同朝为官,你什么为人我清楚,我是什么为人,你或许也知道。

    潘承佑用鼻子哼了一声,翻着白眼道背主之贼,苍髯匹夫,你不怕一生名节,毁于一旦,留下千秋骂名吗?

    韩熙载微微点头,骂得好,我当然怕,可这一次我投降了大周,去了开封,我突然不怕了。韩熙载突然十分感叹,我去冯太师的坟前拜祭,老太师的坟没有碑文,只有一块光秃秃的石碑,褒贬任由后人评说。我在太师的坟前坐了一天一夜,我突然想通了。

    潘兄啊,一个人不能只为了名节活着,那是最大的自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圣贤的要求,可这世上,有太多说发达不算发达,说穷又不穷的人,该怎么办?

    韩熙载拍着自己的胸口,我在江南为官几十年,吃的是江南百姓的供养,人不能忘本啊!我不能坐视江南百姓遭受兵戈之苦,我想保他们!可是呢,大周天子,一统宇内之心,谁也改变不了,我能怎么办?苦谏天子,横尸午门?还是挂冠求去,归隐林泉?

    潘承佑不屑道你不管选哪样,都能落下个好名声,总比现在落下千古骂名强!

    好名声?潘兄,你怎么还在乎这个?韩熙载回敬道不管我死了,还是我走了,都没人在中间周全,城外几万大军,城内数万生灵,江南还有亿兆百姓,你让他们怎么办?韩某固然看重自己的名节,可是和千千万万的百姓比起来,韩某的生死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韩熙载掷地有声道这就是我在太师坟前,想通的事情,潘兄若是觉得没有道理,自然可以尽忠王事,替李弘冀一死,做一个忠臣。若是觉得有道理,还请潘兄能帮我,一起替江南的百姓做点事情。他们已经太苦了,潘兄以为如何!

    这个

    潘承佑的老脸不停变幻,五官渐渐收缩,成了一朵难看的老菊,他痛苦地抱着脑袋,把身体蜷缩在椅子里。

    坦白讲,他能重新获得重用,咸鱼翻身,是李弘冀的提携,这份知遇之恩,是不可磨灭的。

    后来李弘冀夺取帝位,大刀阔斧,潘承佑也一度充满了信心,以为逐鹿中原有望。

    可渐渐地,潘承佑发现事情似乎变了味,南唐的老百姓越来越苦,怨声载道,就连士兵都多有怨言,这么下去是要动摇国本的。

    奈何他人微言轻,没有办法阻止,只能看着。

    眼下大周来势汹汹,连心腹都要倒向大周,他是回天乏术了,恩情是真的,可错也是实实在在。

    你们为什么要逼老夫啊?潘承佑一声哀叹,连死的心都有了!

    侯爷,末将原以为你是等符将军呢,没想到是等韩中丞啊!杨业如梦方醒。

    叶华耸了耸肩,指着符昭信攻城略地,我的脑壳岂不是坏了!

    杨业憨笑道侯爷也别这么说,符将军还是数一

    嗯?叶华生意提高,杨业不会撒谎,他掰着手指头算算,奶奶的,军中比符昭信强的太多了,别说手指头,就连脚趾头加起来也不够啊,这是数第几号?

    正在杨业发愁的时候,城门开放,潘承佑,带着一干手下,挑着白旗,出来投降了。

    一万八闽子弟兵,归降了大周,常州正式落到了叶华手里,只要再拿下润州,金陵就在眼前了!

    离着一统江南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这么大的功劳,换成任何人,都会兴奋吧?潘承佑如是想到,至少换做是他,绝没法无动于衷,而眼前这个冠军侯,最多二十出头的样子,他怎么那么平静?平静地吓人?

    宠辱不惊,真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潘承佑越发好奇,叶华突然一笑,潘先生,我这个人没什么出息,不只是当今天子,就连先帝我都说过,这一辈子,除了冠军侯,别的一无所求!

    潘承佑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附和道侯爷果然看得明白,老夫佩服。

    叶华对于官爵位置,的确没有再多的想法,一个冠军侯足矣!

    他也没有想过坐金銮殿的那一把椅子,有人要问,那叶华想什么?难道穿越一场,就混吃等死不成?

    当然不是!

    叶华有更大的野心,首先,他想看到天下从乱入治,由破碎到一统,开创出超越汉唐的盛世然后让盛世尽可能长远,让国土尽可能广袤,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最好在他闭眼之前,世界各个角落,都纳入大周的版图,最好能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就已经很满足了。

    外人不知道叶华的心思,还只当他看透名利,越发觉得冠军侯高深莫测。

    潘先生,你能归顺大周,可喜可贺。你以为接下来要怎么做才好?叶华出言询问,潘承佑为难道新降之人,不敢妄言。

    这老头还是不太情愿背叛南唐。

    叶华笑了,是我唐突了,那能不能请潘先生谈谈,何以要投靠大周,你最希望大周做什么?

    潘承佑沉吟道侯爷,将士们离乡背井,在异地苦战,当然是想家里,想家人过安稳的日子,第一条,自然是能落实分田。至于第二条吗最近一段时间,朝廷不发军粮了,除了陛,呃不,是南唐国主,除了他的神卫禁军,其余的各地守军,都是折算成钱币,让各地自行采购。

    说着,潘承佑掏出了几枚当百大钱,苦笑着放在了叶华面前。

    侯爷,这点钱,连一只猫,一条狗也喂不饱啊!潘承佑道我听说苏州银行,给百姓们把当十大钱都给换了,不知道这些钱能不能?

    叶华拿过了当百大钱,看了又看。

    潘先生,南唐以这种钱做军饷,还不给你们军粮?

    也不是不给,只是有些一半军粮,一半折钱,三成军粮,七成折钱至于我们,全都是大钱。潘承佑把头低了下来。

    叶华翻起眼皮,瞧了瞧韩熙载,意味深长道我说韩相公,诚如是,李弘冀这是取死有道啊!

    韩熙载连连摇头,李弘冀不接地气的毛病又犯了。

    侯爷,照这么说,江南各州县的驻军,我们都能招降过来了!

    叶华欣然道就从金陵周围下手吧!




第550章 杀进金陵娶媳妇
    当叶华听说,李弘冀以大钱支付士兵俸禄的时候,他就知道,南唐的根基已经荡然无存了。

    任何滥发货币,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往前数,汉武帝发行白鹿皮币,天下怨声载道;诸葛亮发行太平百钱,西川百姓面有菜色,食不果腹;宋仁宗发行铁钱,开封物价翻倍。到了元代,宝钞崩溃,义军四起,明清也都有类似的情况,还有更典型的法币和金圆券总而言之,教训数不胜数。

    其实李弘冀也不是没想到这些,他特别降旨,要求南唐境内,最多只能用当五大钱,而且还规定,只准许城市使用,且军饷必须用足值铜钱尽管有这些规定,可李弘冀还是忽略了。

    当货币疯狂贬值的时候,那些大家族可以靠着手里的土地,金银,房产,商铺等等保值,滥发的货币全都会加到普通百姓头上。

    试想一下,领俸禄的文官拿当五大钱,凭什么给士兵足值的铜钱。

    大家吵嚷不休,甚至发生斗殴,弄得好些文官罢工请假,武将带着人去抢仓库事情越来越大,李弘冀没有法子,只能采取折中手段,他的禁军必须给足值的钱币,至于其他地方的守备人马,则是发当五大钱。

    可是口子一开,谁还能挡得住。

    当五大钱变成当十大钱,当十大钱变成当百大钱,原来的军粮统统折成了钱,让各地人马就近购买军粮。

    而原本的军粮,则是被各级官吏想尽办法,偷偷弄到了黑市,赚取暴利去了。

    士兵拿了当百大钱,买不到军粮,他们也不会饿肚子,那就只有去抢,去偷原本李弘冀在金陵坐镇,有几十万人马,下面的人还不敢胡来,可是他前往扬州督战之后,整个南唐,尤其是江南地区,兵力空虚的地方,到处都酝酿着混乱。

    矿工百姓举事,士兵闹事,文武冲突,守备人马抢夺仓库,攻击官署这类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且更要命的是李弘冀还引进了报纸。

    他本想用报纸攻击诋毁大周,维持住民心士气,奈何他的想法完全落空了。

    面对混乱的局势,风雨飘摇,许多文人站出来,把矛头指向了李弘冀,报纸上的那些文章,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了。

    相反,在许多报纸里,出现了夹页。

    比如头版文章,痛骂大周残害士人,施行苛政,横征暴敛。而在夹页之中,则是介绍大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减轻田赋。并且取消地方的关卡,鼓励商货流通。还有人冒险将亲眼看到的情况写成文字,送回江南。

    比如大周物价平稳,百姓富足安康,街上干净整洁,没有一个乞丐。乡村百姓,殷实淳朴,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激烈的碰撞着,越来越多的商民百姓,将希望寄托在了大周身上。

    这种情绪来的是如此之快,尤其是常州投降之后,江南更加震动。大周兵锋,随时能攻击金陵。

    而就在这时候,又一重镇传来了消息,歙州遭遇到矿工围攻,数万矿工,切断了歙州外围所有道路,断绝联系。

    城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突然有人传说,李弘冀已经兵败扬州,陛下被大周乱枪射死,城中的一营人马连夜开城出逃,想要投靠矿工。

    守将都虞侯刘澄事先知晓,带人将逃跑的人马围歼。

    虽然暂时保住了歙州,但是刘澄身心俱疲,也知道难以维系,他主动宣布,投靠大周,挂起了大周旗号,并且出城,跟矿工义军讲和。

    歙州丢失,动静比起宣州还要大!

    因为这里是联系南方的交通要路,歙州丢了,南唐的南北事实上已经被拦腰切断。

    紧接着,在南方的信州,抚州,还有更远的剑州,永安军汀州虔州这些地方,或是挂起大周旗号,宣布投降,或是据城自保,或是被矿工攻陷,总而言之,先后都脱离了南唐的掌控。

    侯爷,老夫请令,前去剑州等地。

    潘承佑主动请令,剑州这些地方,原属于闽国范围,潘承佑还有些名望,他去正好能招降这些人马。

    叶华笑道:潘先生愿意为国操劳,自然是求之不得,我现在能拿出一百万贯,潘先生以为如何?

    潘承佑搓了搓手,迟疑道:不会是当百大钱吧?

    叶华哈哈大笑,是真金白银!刚刚从倭国运来的。

    就在叶华下首,一位穿着锦袍的老者,一语不发,但是嘴角上翘,显示出心中的得意。这位正是太傅柴守礼。

    朝廷老是缺钱,柴守礼也是操碎了心,他发现倭国采矿的技术太落后了,就从大周弄了一批工匠过去,帮着倭国开采金银。

    这一次他带着足足五十八万两白银,赶到了江南,既是替师父解忧,也是帮着他儿子收拾人心。

    此刻的柴守礼,把腰板挺得笔直,老脸上泛着红光,那叫一个志得意满。

    瞧瞧,五十八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天底下有几个人能拿得出来?

    老夫就拿出来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为了儿子的江山,我也算尽心尽力了,看看你们谁还敢非议老夫?有本事站出来,信不信,老夫大耳刮子,扇死你们。

    潘承佑看着一箱箱的银子,眼睛都花了。

    柴守礼闷声道:这是白银,另外还有三万两黄金,再加上二十万贯大周的建隆通宝。这些钱,可够你招抚八闽之地?

    够了够了!

    潘承佑连忙道:太傅出手大方,我感激不尽。

    柴守礼呵呵两声,行了,都是为了大周效力,你放心,大周对自己的人,一贯大方。老夫不光给钱,还给好处。老夫愿意采购福建的茶叶和瓷器,你去告诉漳州和泉州的商人,只要愿意合作,大家伙一起发财!

    哎!

    潘承佑喜滋滋答应,有了钱,再加上订单,招抚福建,也就有了着落。

    他带着许文稹和孙德成,连夜离开了常州,只留下一个郑彦华,听从叶华的调遣。其实在潘承佑手下的四员大将之中,叶华最看重的是林仁肇林虎子!

    这家伙出身闽国,但是却对南唐忠心耿耿,勇力非常。

    在历史上柴荣三征南唐,林仁肇率兵援救,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快速爬升。就连赵匡胤和张永德都在他的手里吃了亏,对此人恨之入骨。

    可以说林仁肇是南唐抗击中原统一过程中,硕果仅存的亮点。

    在原本的历史上,赵匡胤为了除掉这颗绊脚石,设下离间计,李煜傻乎乎一杯毒酒,杀了林仁肇,自毁长城,很快南唐也就灭亡了,而李煜也同样得到了一杯毒酒当然了,现在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
1...334335336337338...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