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另外也是皇帝李二整天觊觎罂粟的问题,他可是清晰记得白凡说过,自己手中有罂粟,且用得好能奴役全世界的,眼红的李二每天都要找白凡,让他不得不搬家躲避。
千里传音的设备是电话,不是说如今的大唐搞不起电力,而是线路不好铺设,毕竟钢铁产量所限,电话线的技术难题也很大,所以白凡考虑还是研究电报机吧,这东西是无线的,不需要铺设线路。
相对来说电报也非常安全,毕竟现在不说盗匪横行,至少山林里不太平静,铺上电话线还容易被剪断卖电线等等。
在书院中找了几个物理天才学生,这些学生在书院学习了好几年,已经有了初中物理的基础,甚至已经在接触高中物理了,简单培训了下无线电的理念,然后白凡就像是个研究团队的教授一样,带着学生们就开始了电报机的研究。
说是研究,其实电报机的图纸功能等等都在白凡脑海中,只是动手制作出来就好了,这个基本没啥难度,还能让一帮学生实践提高一番。
所以十天之后,当大唐最早的两台电报机出现在杜如晦面前的时候,杜如晦的眼神是多么精彩,原以为白凡需要几个月研究呢,十天就能做出来,为什么现在才做?这东西可是战略神器,要是早几年做出来用上,吐蕃哪里会出问题?
见到实物的杜如晦迫不及待的要实验一番,一台机器放在院长小院,另一台放在书院秦叔宝的别墅,杜如晦和秦叔宝等人盯着看怎么千里传音。
喂喂,简之,我说话你听的见吗?杜如晦扯着嗓子对着电报机喊道。
见到那东西毫无动静,秦叔宝说道:老杜,是不是你来的路上给弄坏了?
不会呀,我一路轻功过来的,大的震动都没有呀。
简之说了,打开这个开关,看到红灯亮了就能用啊。
怎么回事?
两人大眼瞪小眼,然后一名学生飞快跑到了秦叔宝的小院喊道:秦老师,我是院长派来的电报员。
等杜如晦两人看着电报员戴上耳机,左手不断按着一个杠杆式的东西,电报机滴滴答答的一阵声响,这才明白过来,这不是直接说话的,是这么用啊。
刚刚是杜如晦心急,没听完用法就抢走了电报机,电报员都追不上。
白凡给杜如晦发的第一句话,由电报员按照密码本翻译过来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老杜听着电报员汇报脸色一黑,这不是在说自己刚刚的糗事吗?
你这个小学生,为何嘲笑老夫?是白凡教你的吧。杜如晦不满了,对着电报员训斥道。
电报员立马斯巴达了,自己怎么敢?
不是的,杜先生,这是院长刚刚说的话,用电报机收到的。
胡扯,我只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哪里是简之说话了?
电报员:
一番解释,电报员终于说清楚了电报机的用法,秦叔宝两人半信半疑,老杜说道:我说一句话,你给发过去,我这就往简之那边去,看看他能不能接到这句话。
就发:我这就来找你!
第八百一十章 神奇的电报机
也亏得两台电报机距离近,就在书院内部,杜如晦也会轻功,如果真是远隔几百里,保证他不会着急到用跑步的方式来验证电报机的作用。
一路健步如飞的杜如晦气喘吁吁的飞奔到白凡面前,紧张的问道:怎么样?收到了吗?
白凡笑着递过来一张纸条,老杜一看,正是自己说的那句话,激动地大笑起来。
此物端的神奇,能传音多远?完全相信之后,老杜恢复到原本的睿智和精明,已经在考虑电报机在国家的应用了。
思索了片刻之后,白凡答道:两台这样的机器,能够传递几百里到上千里,这个要考虑高山和平原的因素,不过如果用一些手段辅助,可以传递更远,通常使用的时候都是阶段性传递,就是一台传一台,这样就可以传遍世上每一个地方了。
好好好!
连说了三声好,老杜一挥拳头:我这就去告诉陛下这个好消息,有此神器,朝廷政令半日可达全国,治国利器啊。
白凡拉住杜如晦道:老杜,这个电报机的使用,我可是有些意见的,恐怕陛下会严格军管,说实话,我是打算让它民用的。
这个消息让杜如晦被浇了一盆冷水,随后深思片刻,开口劝道:简之,不管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我都建议你暂时不要这样做,毕竟刚刚杀了长孙顺德,都在猜测你跟陛下不对付,你若是直言反驳,且不说输赢,首先就是陛下的威望受挫,于你不利。
白凡也是无语,这些个搞政治的就是弯弯绕太多,直来直往坦率些不好吗?
好吧,也就是你老杜劝我,此物本就是军方必备,用于民间可以大大造福于民,现在看来,百姓需要等一等了,至少等到扫平四方的时候了。
杜如晦笑着安慰了白凡几句,学会了电报机的使用,带着密码本和一台电报机直奔长安。
其实说到皇帝和白凡的关系,情理上说,杜如晦等人基本上都受过白凡的恩惠,心里是支持白凡多些的,但是大家都是明白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大唐不能乱,皇帝和白凡有争斗,祸害的就是大唐百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文武百官就是池鱼。
皇帝和白凡是君臣关系,这矛盾也和古来君臣矛盾差不多,就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自古宰相权利大了可以架空皇帝,皇帝权利太集中了容易失去制衡而独断专行,所以平衡君权和相权就是朝堂的默契。
只不过白凡不同的是,他不爱权,一身闲职不主动争名夺利,属于有事被召出谋划策的人物,这样的关系皇帝还是比较放心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白凡这个人没有野心。
若不是白凡有个丐帮在身,恐怕皇帝根本不会对他生疑,即便是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在皇帝眼中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对自己没有威胁。
不过这仅仅是皇帝这一代,就像是李建成曾经考虑过的一样,原先白凡孑然一身倒也罢了,现在白凡可是四个儿子,有朝一日白凡的儿子有意权势,甚至有意皇位大宝呢?那就真的不好说了,所以皇帝对白凡的忌惮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的。
杜如晦一路快马直奔皇宫面见皇帝,李二正在御花园带孩子呢,头一次见到杜如晦如此失态。
克明,你这是?挖到宝藏了?李二打趣道。
哈哈,陛下,宝藏,大宝藏,简直是一件神器,简之刚刚做出来的。
在一旁石桌上摆好电报机,杜如晦高兴道。
千里传音的神器,陛下可能想象?
哦?此话当真?李二一惊而起。
当然,看我给陛下演示一遍。
嗯,好了,红灯亮了,来,陛下,随便说一句话给简之。老杜弄好一切,准备戴上耳机发报过去。
李二将信将疑的,看着杜如晦一脸的认真,也就配合着对着电报机说道:朕是李世民,你们能不能听到我的话?
杜如晦:
李二:?
怎么?克明如此看着朕作甚?怎么没人听到吗?李二一脸的不解。
杜如晦强忍着笑意,肚子抖动不停,脸色涨红,这一幕可不就是刚刚自己出糗的样子吗?现在我该不该跟陛下解释呢?
咳咳,陛下误会了,这东西叫电报机,是这么用的
一番解释,李二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尴尬过后正色道:你就告诉简之这小子,让它立马来长安商讨罂粟之事,那吐蕃对我们下毒手,我大唐岂能不以牙还牙?
大唐四周群敌环伺,朕不求能够奴役天下,只要这东西能够让我们的大军少些伤亡就行。
这话说的极其正气凛然,杜如晦听了十分敬佩,连忙给白凡发报,心说简之这货一直躲着陛下,原来是小人之心了,陛下不是个昏君,而是为了减少战争损失呀。
白凡看着收到的情报,一拍额头,完了,老杜这厮叛变了。
考虑片刻,白凡回复道:罂粟之毒贻害无穷,且杀人无形,用于战争,则比轰天雷残忍百倍。
因此此物只可消灭不可使用,吐蕃一路不是正道,有朝一日大唐天军到日,臣第一个上表消灭罂粟。
李二看着杜如晦翻译过来的话语,自嘲一笑道:朕就知道这小子死硬,在长安朕去他家堵门都不行,现在远在百里之外,又能拿他怎样?
杜如晦笑道:陛下还是先来考虑下这千里传音的电报机吧,此物用得好,足以当万军。
两人正在御花园内研究电报机的作用呢,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马进入了长安,不久之后内侍老高快步禀报道:陛下,西南李大帅紧急军报。
李二连忙拆开细细看来,看完怒哼一声:好胆的吐蕃,敢占我大唐一城作为枢纽?以为仗着轰天雷就可以放肆了吗?
茂公也是,做了大帅就失了锐气吗?往常没有轰天雷的时候不是一样打仗?现在怎么前怕狼后怕虎的,一句一个恐怕牺牲。
打仗哪有不流血的?如果大唐将士个个惜命,还谈什么保家卫国?大唐尊严何在?大唐天威何在?
第八百一十一章 西南军报
李二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虽然是在说大帅李绩,不过李绩远在千里之外,此地只有杜如晦,所以杜如晦就成了被骂之人。
接过信件看了一遍,杜如晦才知道,原来是吐蕃镶嵌了一颗钉子给大唐,怪不得皇帝生气,原本还在朝堂上放言说三月内灭国吐蕃,现在倒好,不但没有灭国,甚至都没有把敌人赶出去。
来人,传朕旨意,命令李绩大军,一路踏平吐蕃,若遇到阻拦,轰天雷开路。
吐蕃才几万颗轰天雷,我大唐源源不断,莫非他们能用轰天雷守城,我们不能用轰天雷炸毁了整座城池?
不行啊,陛下,请陛下三思!杜如晦上前劝道。
克明无须多说,朕知道,强攻伤亡太大,我大唐养点兵将不易,所以朕准他们覆城开路,料想一座边陲小城人员无几,伤亡不会有多少的。
李二的话里似乎很是绝情,谈及士卒和百姓的生死,似乎非常随意,在他这个百战将军眼中,只要战争能够胜利,些许牺牲那是战争的成本。
不,陛下不可,臣支持李绩大帅按兵不动的办法。
吐蕃手中上万轰天雷守城,能够对大唐造成至少三万的死伤,伤亡太大不可取。
但陛下若是再不顾忌全城百姓的生命直接炸城,那就不只是三万死伤了,毕竟巂州城是我大唐的城池,里面是我大唐百姓。
如果传出去陛下为了战绩,丝毫不在乎百姓的生死,恐怕我们失去的民心,就不是三万条士卒性命能够买到的了。
李二张了张嘴,半晌没再说话。
哎,也罢,议政殿内召集殿议。
用电报通知简之,军情紧急,让他速速回京议事。
另一边白凡看着杜如晦发来的紧急军报,说西南战事遇挫,陛下让赶紧回京殿议。
哼,这么浅显的伎俩也好意思用?陛下真是没意思啊,还想蒙骗我回去自投罗网?怎么可能?罂粟这东西是万万不能用的,鸦片战争最是灭绝人性,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不该出现在大唐,因为大唐有自信用真正实力碾压一切对手。
这老杜也是,亲眼见过毒瘾的宰相,还这么卖力气的给陛下做帮凶吗?
于是完全不信的白凡直接回复一封电报嘲讽了老杜和皇帝李二一番,说不要用这种小儿伎俩,连我四岁的儿子都不会上当的。
老杜看完之后一捂脸,这怎么还闹出乌龙了?
再次解释一遍,白凡依旧不信,如此三次,白凡最后只有一句了,死活不去,除非天塌了下来。
议政殿内李二将事情宣布一番,环伺四周,该到的都到了,连赋闲在家的老帅李靖都被请来参议军机。
简之还有多久能到?
这,这个,恐怕简之不会来了,他
哦?他敢抗命?还是说他真的从此只做文臣不理军事了?李二发问道。
杜如晦递上去几张纸条,都不是,他误会了,这是电文
李二一看立马头大,这货真是该着不着,关键时刻掉链子。
算了,这电报毕竟不比真人传话,过后再说他吧。
李靖问道:陛下,何为电报?
杜如晦连忙将电报机介绍了一遍,殿内群臣纷纷好奇,都要实验一番这神奇的千里传音。
此物神异,如果有了此物在军中,那么就不用什么八百里加急了,甚至陛下都可以坐在宫中直接指挥战场了。李靖赞道。
早就打定主意隐退的老李靖见到这个宝贝,甚至都有些遗憾自己退隐的早了,如果早就有此物,说不定自己的战绩就更加辉煌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皇帝李二灵机一动,对呀,若是真的可以远在千里指挥一场战役,那肯定是能够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嗯,可以试一试。
西南军事暂时搁置,议政殿内的讨论也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对峙不动,少些牺牲,一派主张趁着西南百姓对吐蕃的仇恨还未散去,应该一鼓作气的横扫追击。
所以李二暂时也没想好,随后他就带着杜如晦一起,来到了终南书院。
白凡见到两位正主追到家里了,一问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战事是真的。
朕今日来不是为了罂粟,也不是为了电报,纯粹是这西南战事。
轰天雷是你的发明,现在却被敌人拿在手中掣肘我们自己,实在是憋屈。
你这个创造者有没有什么对付轰天雷的方法?李二诚挚的开口道。
白凡摇了摇头,心中暗道,信你才有鬼了,一座城池这等小事不值得你跑一趟的。
没有,当初轰天雷的设计考虑到是绝对保密的,不会泄露,没有加什么反制措施。
不过这种普适性单兵武器,追求方便实用,谁都能用,不可能设计反制措施。
那,你有没有办法破了他们轰天雷守卫的城池?或者说,你有没有什么比轰天雷更加优越的神兵利器?只要能够减少大唐士卒的损伤,什么都行。李二催促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