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白凡笑道:没有。
陛下,难道您还没看出来吗?
当初轰天雷是我们手上绝对的神兵利器震慑四方无人可挡。
我们的保密措施也十分得当,可最后还是不免落入敌手为敌人所用,这说明什么,战争的胜利似乎不能仅仅靠一种武器的强大,最关键的还是人。
今日我若是拿出了破城办法,日后肯定会有人知道效仿,他人被大唐的敌人用来对付大唐的城池怎么办?这次剑南道被偷袭就是例子。
神兵利器超越轰天雷的我也有,但是一个轰天雷就给我们带来在这么个麻烦,更厉害的武器就不会吗?
这吐蕃李信忠还好只是用轰天雷守城,若是他派混子来长安轰炸皇宫呢?陛下可曾想过?
这嘶
李二和杜如晦齐齐倒吸了口凉气,是啊,这东西可不是弓弩,万一被卧底弄一颗在身边爆响,恐怕不死也残了吧。
这这这,简之,这该怎么办?陛下的安危呀。老杜着急道。
呵呵,这个只能严加防范了。
现在敌我双方都有轰天雷,战争的起跑线已经拉平,那就要靠军事谋略正面对敌了,我大唐将士血气仍在,不能什么战争都靠轰天雷这种外物。
好,简之说的没错,跟朕不谋而合,朕这就致书茂公,想尽办法西南平了吐蕃。李二大笑道。
陛下英明!
呵呵,现在,我们是不是该谈谈罂粟的问题了?李二一脸笑意盯着白凡问道,那样子,十足了一个狐狸盯上美食的表情,让白凡和杜如晦感觉到一阵恶寒。
白凡:
第八百一十二章 小徒弟要出师
送走了皇帝跟杜如晦,终南书院的院长小院内来了一个人,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他就是白凡的小徒弟李明心,现在刚刚十八岁。
李明心原名李铭心,出身陇西李氏,当初陇西李氏被灭族,他逃得一劫,进入青城派被曾祖青城太上长老李正庇护,当年白凡覆灭青城派的时候承诺李正收徒李铭心,李正为其改名李明心,教其明心见性,不要为仇恨蒙蔽双眼。
在白凡门下勤学了三年,李明心尤为刻苦,也许是因为家逢巨变心性坚韧吧,所以周围的同窗都十分的照顾他。
师父,弟子请求去西南从军。李明心对白凡行礼道。
白凡笑着端详了这个小弟子一眼,自从拜师以来,这孩子基本上都在安安静静学习,从未提过什么要求,这次主动提出去西南,不用想就知道是西南李信忠开战的事情。
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从军做什么?不准。白凡断然拒绝道。
弟子不是文弱书生,弟子的浩然正气剑已经小成,武艺也进入二流,怎么从军不得?
那行,想从军我不阻拦你,先去你大师兄程怀默的先锋军磨炼一二吧。白凡故意推诿道。
李明心涨红了脸激动道:不行,弟子只想去西南,因为大李信忠在那里。
白凡笑道:这才是你真实的想法吧。
李信忠是你大哥,你是听说他在西南进攻大唐才要去的吧?
不错,太爷爷临别前说过,陇西李氏不提复仇,大哥执迷不悟,投了吐蕃害死了太爷爷,我要去给太爷爷报仇。
李正长老让你忘记复仇一心学习,将来的陇西李氏还要靠你。
三年来你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今日却提起找李信忠报仇,心中再次燃起仇恨,岂不是辜负了你太爷爷一片苦心?白凡劝解道。
那不一样,他害死了太爷爷
同样是复仇,没什么不一样。
他现在是一国之君,你找他复仇无异于自寻死路,你能活得一命不容易,若是有了闪失,我如何跟李正长老交代?
不管李明心如何求告,白凡就是不许,无奈之下李明心甚至想到了自己偷偷过去。
白凡看着小弟子的神情,怎么不知道他内心如何想法,摇了摇头道:告诉为师,你去西南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知做一边陲小卒不可能报仇,你也不可能会自寻死路,如此孤身一人去那里还有何意义?
弟子,弟子想要劝回大哥,他执迷不悟,我家基本上没人了,如今我认识的只有他这一个亲兄弟,我不想他有杀身之祸。
被白凡看穿,李明心只好实言相告。
你倒是心善,不过那李信忠连李正长老都下得去手,你怎么知道他不会对你动手?白凡叹道。
不,不会的,大哥不会对我出手的,我们兄弟自幼感情极好。
当初一同在青城托庇于太爷爷,后来他坚持报仇才去了吐蕃。
我听说他在西南吃了败仗,想来现在已经知难而退,所以才要去劝回他,不求他能够跟我回来,只求他不再跟大唐为敌,落个身死的下场。
李明心说的极其诚恳,白凡倒是有些同情这个小弟子这么小就知道兄弟之情。
沉吟片刻,白凡点头道:好吧,为师同意了。
不过你是我白凡的亲传弟子,去边陲做一小卒没什么意义,我书信李大帅一封,让你做一军中司马参谋军事。
记住一招,在无法说服一个人的时候,那就要打服他,如果你的大哥执迷不悟言语无效,将之打服抓起来是最好的保护,也免得他身死沙场。
弟子记住了,多谢师父教诲。
你毕竟年幼,头一次出外历练,我派你宝林师兄的猛虎军随行保护你。
想到了自己对老李正的承诺,白凡开口派尉迟宝林随行保护李明心。
谁知道李明心却抬头质疑道:师父莫非信不过弟子?
哦?此话何解?这次轮到白凡不解了。
弟子是诚心劝导大哥的,一人仗剑而行足矣,用不到他人保护。
莫非师父认为我是去投靠大哥的吗?
白凡:
这货年纪轻轻哪里来的疑心病?这又是一个问题少年。
呵呵,倒是为师枉做小人了,你是我弟子,如果信不过就不会让你出书院的。
既然你不愿意让人随行,那就罢了。
去选一匹属于你的宝马,带上书信和远行装备,路上有难可以求助当地丐帮或者龙门镖局,望景楼也可,去吧。
弟子多谢师父厚爱。
李明心学成出山,直接引来了书院其他弟子的艳羡,终日在书院学习,一年才有一次年假回去,能够出去可不容易。
小师弟,你第一次出山,师兄也没什么送的,这里有件金丝内甲,是我最近的练手之作,送你外出防身吧。一脸憨厚的尉迟宝林递过来一个盒子,他跟随师父白凡学习打铁炼器的本事,现在的手艺不说冠绝大唐,起码也少有人能比,同窗们谁不想让他帮忙打造一些器物。
小师弟,这是为兄专门为你选的宝马。秦怀道牵过一匹高大温顺的宝马。
作为一个身世凄惨在书院孤苦伶仃的学弟,显然李明心非常受同窗的欢迎,感受着师兄弟们的热情,李明心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白凡在远处微笑着看着一群弟子,喃喃自语道:希望你不要做傻事才好。
说到底,这次李明心去西南白凡还是不放心。
而书院女生宿舍那边,一群女子正在叽叽喳喳的闹腾着,中间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白凡的三妹白亦娰。
三妹,放心吧,你的礼物我已经让小狄仁杰帮你送上去了,想来那人只要拆开看到里面的字迹就知道是你了。
如果他连你的字迹都不认得,那你也无须再念着他了。白凡二妹白亦梦开口道。
二姐说什么呢?不过是同窗之间的友谊罢了,我
算了吧三姐,你说梦话都喊着人家的名字呢,我年幼的四妹白亦幻大大咧咧道。
瞬间惹来了一群女子的哄笑,白亦娰和书院的李明心二人互相有意,这早就是书院之间的小秘密了,如今有这个打趣的乐子大家可不会错过。
当初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白凡的妻子李婉平还非常担忧,甚至都不同意这事,毕竟李明心身份特殊,万一将来跟白凡交恶,甚至报仇白家,岂不是害了三妹白亦娰?
不过白凡却丝毫不在意,自己三妹找到心中所属才是重点,其他的不重要,再说自己可不觉得李明心会变坏。
第八百一十三章 兄弟相见
西南巂州城外十里,李绩已经撤回十万大军驻扎剑南道修养了,二十万大军守着一座充满轰天雷的城池,进不能进,如同吃饭嘴里含个石头一样别扭。
所以留下十万防守敌人反击,撤走十万也减轻负担了。
这些天来,李绩也冥思苦想着对策,自己一直用着轰天雷,却没有想到哪一天会被敌人用这种办法对付自己,面前这座不过五里的小城池看着就像是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无从下手啊。
大帅,长安急报回复了。
信使进帐,递上来一封皇帝的回信。
李绩拆开细细看过,心中苦笑,陛下不让退兵,也无支援,更无妙计,只说相信我等前线将士,殊不知我等也是束手无策啊。
跟随李二征战多年的李绩心中清楚,国家被占走一座城池,这是耻辱,以皇帝的性格是必须要雪耻的。
自己当初给皇帝发的急报说建议留军驻守,大部撤退以图后计,因为强攻死伤太多,大唐损失不起。
现在皇帝这个回信虽然没有说要强攻,但是字里行间不容撤退的意思已经跃然纸上,只差没有说出不惜一切代价了,这才是这位霸主皇帝的心思吧,灭国霸业的牺牲是值得的。
可惜啊,可惜自己是个将军不是王侯,奉行爱兵如子的李绩闭眼感叹,自己做不到让士卒进行敢死冲锋,毕竟这不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大帅,终南书院侯爷也给你捎来一封密信。信使再次递上一封。
李绩一听大喜,往往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白凡都有急智,这次不会又是锦囊妙计吧。
白了信使一眼,李绩喝道:有密信不一并拿出来?还有没有了?
启禀大帅,没有了。
那退下吧,下去领赏。
打开白凡的密信,李绩有些失望,原来白凡也没有办法破敌,不过却推荐了一名弟子前来历练,只说让自己照顾一二。
李绩原本没有多在意,友情相帮罢了。
一个月后李明心来到大营报道,李绩安排他做了中军司马,负责军中文书,这位新来的学生却直言自己有破敌之策,这让李绩相当惊喜。
学生出身陇西李氏,跟吐蕃国主李信忠是亲兄弟,愿意为大帅去劝降家兄。李明心行礼道。
李绩一听,心中一惊,这学子怎么是陇西李氏之人?简之好生糊涂,这个时候你没有派得力弟子倒也罢了,派一个身份存疑之人作甚?
其实李绩不知道,这正是白凡试炼弟子的做法,李明心入学三年一直是好好学生,不过其内心真正如何谁也看不透,借助这个机会证一证他的本心也是好的。
哦?竟然是名门之后。
既然是简之派来的,你的能力和忠心本帅毫不怀疑,但是那吐蕃李信忠我也会过,两个月来我跟他打交道丝毫没有占到便宜,此人胸中有怨,心硬如铁,是不可能归降的。
你一片好心本帅知道了,但你是简之弟子,来了军中我就需要对你的安全负责,不然没法跟简之交代。
李明心正色道:既然从军,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马革裹尸当为荣耀。
大帅当对我一视同仁,不可因为家师的关系有所区别对待,不然学生无法做到真正历练军伍。
学生知道才疏学浅不一定能够说服家兄,但是入城探查也是军情需要,至少家兄不会对我动手,若是能够探得巂州城内弱点就是个机会。
李绩点头赞道,果然是名门出身气质非凡,沉吟再三,也就同意了这个冒险之策,至于出了事情要不要给白凡交代,恐怕白凡早就料到了。
巂州城头守军看到大唐营中出来一人一骑,立马用弓箭射住,来人通名。
李明心声称自己是吐蕃国主友人,让守将前去通报。
守将不敢怠慢,急报城中李信忠。
连日征战设计,让李信忠也有些身心俱惫,不过未免战事起时来回奔波不及,李信忠也就暂时驻扎在了小小的巂州城,没有回到吐蕃国都逻些城,想等到什么时候大唐知难而退的时候自己再回去。
哎,吐蕃国小实力弱,连个人才都找不到,如果有那么一二名将之才,我也不用亲自守着防卫大唐进攻了,那李绩是个老狐狸,其他人未必敌得过。李信忠自言自语道。
报,启禀国主,城外有一唐人,叫李明心的,自称是您的友人求见。
谁?
李信忠一惊起身,没听错吧,李铭心?自己的二弟?
不是说他跟着贼人白凡去书院就学了吗?怎么来到了战场?莫非是白凡的阴谋?或者是李绩的阴谋?
亲自来到城头一看,果然是自己几年没见的二弟,好小子,来到好,太好了,及时雨啊。
李信忠大喜,瞌睡了送枕头,自己正闹着缺人才呢,这就有送上门的了。
亲自出城将李明心迎入城中,李信忠张罗的十分隆重欢迎自己的亲弟弟。
兄弟二人再次相聚,已经物是人非分数敌我了,当真有一番别样感慨。
二弟,这,这些年,你还好吗?突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开口了,李信忠下意识的问出了这句话。
嗯,还好,在书院先生们师兄们对我都很好。李明心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兄长,想要看出点什么。
那白凡呢?听说你拜他为师了?他对你怎样?李信忠追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