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烛
有编制的媒体,还受到了相关指示,不敢乱来。
相比之下,一些自媒体记者,就自由多啦。不过当他们,找到了船只,想要前往事发地点之时,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具体方位。
而且以他们的关系,就算向人打听,也没有什么收获。
渤海这么大,总不能随机乱转吧。
所以
不是他们无能,而是
有人捂盖子。
这些人不笨,连续追查几天,处处受阻止。他们自然意识到,这事恐怕有蹊跷。
适时,有人知难而退,也有人眼睛放光,觉得逮住了大鱼。
就当这些人,摩拳擦掌,要揭开什么黑幕之时。
风声传出来了。
汤谷。
这些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啦。
他们再迟钝,也在一些人的科普下,知道了古城遗迹的重要性。
如果能够证实,海底的遗迹,真是传说中的汤谷。那么这个考古成果,绝对可以列入,世界级别的发现之一。
哦,值得一提的是
前年的世界考古大发现,获此殊荣的就是
羽民国古城。
但凡这种级别的考古大发现,其中的文物,肯定异常的珍贵。那么封锁消息,防止某些人破坏盗窃,也可以理解。
一帮人释然了,然后更迫切的想去采访啦。
就在众人期盼之时。
国家新闻媒体,响应大众的号召,及时推出了专题报道。
以时长三分钟的视频,在联播新闻之中出现。这详细的镜头,透露出来的信息,直接引爆了全国。
浸泡在海水几千年的古城,自然变得残破不堪。
但是一些痕迹,却保存完好。
特别是整齐的城墙,以及平坦的街道,还有一些以石头堆砌的建筑。尽管很粗糙原始,但是却透发出朴实厚重的气息。
当然,最让人惊叹的,自然是复原的石壁。
以及金光灿灿的黄金权杖
在权杖的影像,出现在千家万户眼前之时。
许多人忍不住惊叹起来。
旁白,是专家学者的解说,在特写镜头下,权杖上的图形纹刻,缓缓铺开。
火焰神树下,悬挂十个太阳。
这就是,古代文献,神话传说中的记载。汤谷有木,名曰扶桑,十日所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铁证如山啊。
许多人不禁点头,深以为然。
当然,也有人怀疑
可是,镜头画面,还在继续。各种零散的石器瓦陶,相继出土。
清晰的影像,也告诉大家。
古城遗迹之中,还有许多的佐证存在。
不过,最令人震撼的,却还是城门的方向。
视频应该是经过精心剪辑的,到了最后的几十秒钟。
画面才转到了城墙正门位置。
一刹那间,一尊十几米高的雕像,顿时映入众人的眼帘。人首蛇身,五官模糊的雕像,充满了苍古的气息。
镜头一抬,缓缓推进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顿时在众人心头浮现。
人文始祖,登台亮相。
众人的情绪,顿时喷薄爆发,荡气回肠。许多人身心震颤,热血沸腾。几千年凝聚下来的人心,在这一时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信了,就算海底的古城,不是什么汤谷。
也一定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第401章 惊爆眼球
这新闻一播出,顿时引爆了全国人民的热情。
神话之城啊,多么新奇的事情。
一时之间,全民关注。很多人,迫切想要了解更多的状况。比如说,那座古城,为什么沉没在海里
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假说。
有人认为,在几千年以前,古城所在的位置,并不是海。只不过是后来,由于海平面的抬升,才淹没了古城。
也有人觉得,那是一场大地震,使得古城塌陷海中。
另外还有什么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陨石天降之类的揣测,不一而足。
各种假说,没来得及论证。
但是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
具体是什么缘由,就需要去研究探索啦。
总而言之,渤海古城遗迹,不仅吸引了全国的关注,外国人也纷纷来凑热闹。
特别是学术界,他们比普通人,更清楚发现遗迹的意义。
所以才不管什么禁令不禁令的,纷纷在海上云集。
只不过,就在众人关注的焦点,达到了顶峰状态之时,忽然有一条新闻传开,立刻惊爆了许多人眼球。
小吕,xx报,专栏记者。
在纸媒式微的今天,他可以称得上报刊的中流砥柱,王牌记者。
总编器重他,给他安排了一个团队,专门协助他工作。平时撰写什么稿件,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马。只要几个助手去跑腿,收集信息回来。
他自己整合一下,妙笔生花,就是一篇锦绣文章。
但是今天,他亲自带队,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渤海码头。
一艘游轮,已经停泊岸边,就等他们上去。
然后驶向古城遗迹。
总编已经与几个专家学者,打过招呼了。等他抵达目的地,就可以进行拍摄采访,拿到最详实的资料。
明天的头版头条,已经预留出来了,就等他的大作。
小吕志得意满,才要招呼众人上船。
冷不防,手机铃声响了,他一看
总编!
小吕不敢怠慢,连忙接听,才想恭谨问候,就听见对方劈头问道:你现在在哪里?
唐山!
小吕一愣,立即回答道:在码头,要上船啦。再等两个小时,就可以
没上船就好。
总编好像松了口气,立即打断道:别去了,马上改道,去禹州。
什么?
小吕愣了,吃惊道:总编,怎么
先别问,马上去。我帮你们,订好机票。你们立刻去机场,转去禹州快,一定要快,去晚了,别说吃肉,连汤都喝不上啦。
说话之间,总编立即结束通讯。
小吕有些傻眼,更多的是困惑,迷糊。
禹州,出了什么大事么?
天灾??
问题在于,他负责的又不是社会新闻版块。
他是搞文化专栏的,与社会的时政信息,并不相干呀。
小吕莫名其妙,不过还是老实听从安排,从唐山转到了禹州。一路上,他们不断的刷新手机,却没看到禹州有什么动静。
难道是封锁消息了?
他们带着怀疑,折腾了大半天,才算是到达了目的地。
之后,他们又在总编的指示下,来到了一个酒店之中,那里有个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这其间,小吕目光一转,也随之愣了。因为在这宽敞的大厅中,他看到了许多同行。各大报刊,包括国家级的电视台,都派人过来啦。
这些都是最主流不过的媒体
乍看之下,小吕顿时收起了一堆疑问,不敢表露丝毫的怨言。
他在安排团队占据位置,摆好设备之时,也忍不住向旁边的同行,小声打听起来。
可惜,同行摇头,也不知道,这发布会的内幕。
显然,一帮同行,都是在上级的指示下,火速赶了过来。
天南地北,四面八方。
在不同的地方,纷至杳来。
具体是怎么回事,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有人向上级打探,却得到了语焉不详的回应。
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小吕心中更加凛然,也不敢多问了,连忙摆弄笔记本,调试收音录像设备,严阵以待。
他的目光,纷纷看向了,主席台方面。
那里摆了不少东西,但是却被人以红布蒙了起来。
还有墙壁,也悬挂了幕布。
到底是什么呢?
在众人的揣测中,又过了十几分钟。
门口方向,传来了一阵骚动,一群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七八个中老年人,十分的面善。
咦!
乍看,小吕忍不住惊呼一声:这不是陈教授吗。
作为全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汉语言文字专家,陈教授也算是名人。
最起码,小吕认识。
适时,他又醒悟,整个新闻现场中,聚集而来的同行,基本是负责文化新闻方面,这恰恰与陈教授等人相关。
难道说,陈教授又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发布?
但是,这研究成果,能与汤谷相比吗?
小吕惊讶,又有几分振奋。
他相信总编,不会瞎折腾的。
既然总编,敢让他们一帮人,从唐山辗转来到这里。
那么就意味着,总编有把握,甚至于确定,这里的新闻价值,绝对不逊色于汤谷。
最重要的是
汤谷的报道,已经持续好几天啦。
而这里的情况,却没人知道。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报道,属于第一手信息。
想到这里,小吕连忙挥手,示意几个助手,赶紧拍照。
咔嚓,咔嚓,咔嚓
密集的灯光闪耀,从门织,一直到主席台上,才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站在台上,陈教授微笑,目光悠悠,有几分感慨。
他酝酿了,才开口道:首先,要感谢各位不远千里,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的内容,十分的简单。
陈教授环视左右,在旁边众人鼓励的目光下,他深吸了一口气,以生平最沉稳,也最为洪亮的声音,郑重道:我宣布
经过我们几个月的努力,废寝忘食的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
华胥古国。
陈教授激动的握紧拳头,傲然道:我们找到了,国人的根!
第402章 这才是真相
什么?
众人闻声,一片震惊,错愕。
小吕更是张大了嘴巴,差点脱臼合不拢。
华胥古国
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问题在于,多少人把华胥国,当成是神话。不仅是现代人这么觉得,连许多古人,都把华胥国当成是杜撰的典故。
华胥梦,一梦入华胥,本来就是传奇经常引用的事例。
而且,行业人都清楚,古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托古言今。说白了,就是喜欢制造一些伪作,增加说服力。
古代的伪作,有人相信了,流传到现在,被人挑出毛病来。
一来二去,真真假假,更难说啦。
所以,这个华胥国,到底是真是假,大家也说不清楚。
可是现在,陈教授却说,他们找到了华胥古国。要知道,汤谷的热潮,还没有过去呢,又冒出来个华胥。
这未免,有些玄幻。
众人受到了震慑,沉默了好半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