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卢庆宏没有说话,只是撇撇嘴,比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走回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下,主位之上只有李慕云一人昂然而立,下面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他身上。

    不得不说,卢庆宏还真是把一切都算计到了骨子里,连心里压力这一招都用上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一个只需要背诗的人,这种只有区区百来人的注目礼根本不可能憾到李慕云那颗粗大的神经。

    只见他不温不火的咳了一声,从桌上拿起刚刚放下的酒盏,离开主位踱了几步,随后仰头看向天上明月,朗声吟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好!好一个明月出天山,好一个苍茫云海间!浑雄大气,凭此一句,可为一绝!本有些紧张的老于只听了一句,立刻击掌叫起好来。

    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可比前段时间的《临江仙不知强出多少倍,只凭此句这第一场在于志宁看来,就已经赢定了,所差的只是看李慕云的第二句如何接。

    毕竟第一句明月,天山,苍茫云海,已经将诗的气度提高到了极点,下一句如果接的不好,只怕立刻就会失分。

    而随着于志宁的高声赞誉,卢庆宏的脸色则隐隐有些发白,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还是有一些鉴赏能力的,他也知道,只凭这第一句,李慕云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他自己准备的那三首诗,与此相比只能沦为顺口溜一族。

    李慕云自然早就把卢庆宏的脸色看在眼中,不过他却并没有趁机嘲讽他,而是继续背诵道: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接上了,真的接上了,于志宁已经没有了刚刚叫好时的兴奋,反而有些紧张,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李慕云后面还会再写出什么,那样子就像是在等更新的吃瓜群众。

    苏婉晴虽然并不会做诗,但也为心上人抄来的这首《关山月深深吸引,将那个卢庆宏完全忘到了一边。

    而接下来,李慕云毫不停顿,一口气将后面四句一口道出: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首诗仙李白的《关山月自李慕云的口中缓缓背诵而出,道尽出征将士的思想之情,听的诗会众人鸦鹊无声,脑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此时正在玉门关驻守边城的那些大唐将士,望着空中明月,思念故乡亲人,发出一声声叹息的情景。

    比什么?这还比个什么劲?半晌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卢庆宏,不过那眼神中透出的,尽是怜悯之色。




第五四五章 一切为了地皮(上)
    陈木是否够想象先不说,他面前的一老一小定下赌约之后已经行动起来,宫女太监被两人指挥的团团转,甚至就连禁军都被调动了一部分。

    炉灶大安宫是没有的,这必须要砌一个,柴火大安宫也没有,同样要从其它地方搬过来,另外,三牲牛羊猪同样也需要,否则只能炒空气,再有就是从尚食局搬来一些青菜,虽然有些蔫吧,但多少也能用。

    李渊的大安宫难得热闹一回,见这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的样子,老头子乐的眉开眼笑,把什么赌约之类的全都忘到了脑后。

    李慕云站在一边看着心中隐隐泛起一种感觉,这个时候如他跟李渊说以后天天都能这么热闹,没准赌约什么的都不用履行,这小老头儿直接就能把骊山交给自己。

    大安宫的喧闹很快就惊动了宫里的其他人,首先知道消息的是李二,这位大唐皇帝也是个好热闹的主儿,手里奏折一丢,拍拍屁股就走。

    长孙无忌原本正在与李二讨论事情,这个时候连忙提醒:陛下,此事是不是闹的有些大了,骊山乃皇家园林,岂能随随便便给人。

    不想李二却摇摇头,呵呵笑着说道:呵呵,无忌,目光放长远一些,正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区区一片园林而已,值什么!那李慕云若是用的好的,足抵得过十个骊山。

    长孙无忌老脸抽了抽,心道:看来骊山那片皇陵怕是怕不住了,以李慕云那小子的得瑟,如果不把皇陵给挖出来都出鬼了。

    一路无话到了大安宫,却发现这个时候已经赶到了不少人,包括李二几个闲来无事的儿子,李恪李泰李愔李治,还有几个年龄不够未婚的公主,长乐城阳兰陵等。

    这帮家伙年龄都不大,十四岁的李恪已经算是年龄最大的,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的样子倒是有趣的紧,看的李二很是欣慰。

    唯一让他不怎么满意的就是长乐那丫头一直在围着李慕云转,不管那浑小子走到哪里,长乐就跟到哪里,就像是一个小尾巴一样。

    李二就想不明白,自家闺女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不着四六的家伙,死心塌地不说,竟然连人家已经有老婆了都不顾。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特么差着辈份呢好么,那浑小子虽然年齿不高,但却是老头子的义子,也就是说他是跟李二一个辈份的,与长乐妥妥儿的叔侄关系。

    不过眼下看着长乐与李慕云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如果这个时候将她叫回来多少有些欲盖弥彰,李二就算是心中不满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李慕云自然也看到了李二,远远的跑过去又是见礼又是打眼色,希望这位帝国主义头子能把他闺女弄走。

    结果,事与愿违,李二没帮忙不说,反而瞪了他一眼,让李慕云愈发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这种行为在李二眼中完全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拐走了人家闺女还要跑到人家面前得瑟,李二能够忍住没有大嘴巴子抽他,已经算是他跟老李渊借光了,如果不是那小老头儿在,估计他得跟李二请半年的病假回去养伤。

    又聊了一阵,一群禁军和太监都回来了,顺便还从将作监带了几个泥瓦匠。

    李慕云见人都来齐了,也没心思再聊天,扯过几个泥瓦匠便开始吩咐他们如何修炉灶。

    炉灶这东西其实很简单,左右不过就是一个类似于烟囱的东西,中间打上隔段,下面开个口子用来加柴,经过李慕云的描述,泥瓦匠很快便令会了其中的意思,开始忙碌起来。

    就着泥瓦匠忙活的空当,李慕云又开始安排人杀猪宰羊。

    原本他还以为这个事情也需要他亲自解决,结果没想到禁军之中倒是人才济济,他这里才刚刚吩咐完,那边已经有人拔出刀子,将三牲按倒在地,直接一刀便将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

    糟践东西,真是糟践东西,看着流了一地的血,李慕云惋惜的摇摇头,刚想说些什么就发现有人在拉自己衣服,回身一看却是长乐那小丫头。

    怎么了?李慕云一脸迷茫的问道。

    你,你怎么那么残忍!长乐将脸转到一边,不去看那边的屠宰场,显然是被刚刚血腥的场面吓到了。

    物竞天择罢了,没什么残忍不残忍的,人们饲养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且那些禁军的手法不错,一刀毙命,算不上残忍吧!李慕云十分无所谓的说道。

    可他们也是生命,我们怎么可以说杀就杀!长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会说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话,让李慕云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只是好奇皇室之中怎么会出现一个如此另类的小丫头。

    李二不知什么时候蹓跶过来,狠狠瞪了李慕云一眼,然后对女儿说道:丫头,李慕云说的没错,这就是物竞天择,为人提供食材就是他们的使命,就好像农民种地,商人经商,士兵打仗一样。

    是父皇,儿臣明白了。长乐站在李二的身边点点头,但显然这话说的有些敷衍。

    李慕云则是无所谓的耸耸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谁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所以他并不认为长乐有什么不对,皇室能出一个良善之辈不容易,若是被李二就此给扼杀掉,才是真正的悲哀。

    只不过,接下来的场面将会再加血腥,实在不适合让一个小女孩来看,所以李慕云只是目送李二将长乐带离,并没有多说什么。就像刚刚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教育子女也是一样,他一个外人没必要去改变李二的想法。

    倒是那些禁军剥皮拆骨的手法有些糙,让李慕云有些看不下去,为了不让他们继续糟蹋东西,便过去一脚一个将那些正在大刀阔斧将一只猪乱刃分尸的大头兵踹开,亲自操刀上阵。



第五四六章 一切为了地皮(下)
    不得不说的是,李慕云亲自操刀刚一亮相就很狠的惊艳了一把。

    一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刀子薄如蝉翼,所到之处立刻骨肉分离,一头近四百斤的猪没用一刻钟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这小子以前该不是干屠户的吧?这动作也太麻利了一点!长孙无忌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喃喃自语,身边传来老李渊的声音:这小子好像什么都会,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倒他,这屠宰的本事朕见过数次,可每次都看不够,单单一个屠宰之术,在其手中竟然有一种别样的美感,着实是让人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要想,这是李渊总结出来的规律,在李慕云的身上迷团太多,多到数不清的程度,索性这家伙一直都很老实,并没有什么非份之想,否则早就被李二拉去切片了。

    而就在李渊与长孙无忌两人对话的一段时间,李慕云那边又已经拆解好了一头牛和两只羊,大功告成之后把一会儿需要用到了食材都收拾到了一起,其他不怎么重要便都丢给了一边的禁军,给他们晚上加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李慕云庖丁解牛的手法问题,其实做为一个杀手,讲的就是手眼结合,眼睛看到哪里手里的刀便会运动到哪里。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对生物身体结构的了解,做为哺乳动物其实身体结构大部分是差不多的,比如关节,比如韧带,比如肌肉之间的隔膜,只要熟悉了其中一种,其它的生物基本上也就可以了解的**不离十。

    所以别看李慕云不是专业屠夫,但精研过解刨学的他,对于如何拆解一只猪或者一只牛完全就是无师自通,根本不用人来教。只不过这些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对李渊等人提起,而李渊等人也不会主动问出来,是以便成了又一个迷团。

    在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之后,泥瓦匠的炉灶也修好了,三只从禁军那里借来的行军锅就那么摆在上面,下面炉火正旺。

    陈木等人看着李慕云将一推切好的肥肉块丢进锅里熬制油渣,竟不自觉的舔了舔嘴唇,油渣可是好东西,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再吃到过,这一次眼看着一大堆肉被放进锅里,怕是一会儿又有口福了。

    只有李二和他的儿子闺女看的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他是在搞什么,几个被李渊叫来的厨子同样也是一头雾水。他们都是御厨,专门给皇帝做饭的,这一辈子怕是都没见过猪肉是个什么样子,更不要说用肥肉熬油了。

    ‘滋滋啦啦’的声音开始在锅中响起,时间不大肥肉开始融化,慢慢的开始变成金黄色,又等了一会儿,桃核大小的肉块都变成了指甲盖大小,李慕云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让人将那些油渣都捞出来。

    结果,油渣捞出来之后,还没等陈木等人上手,李渊已经在一边叫喝一声:把东西给朕放那儿,谁敢不准动!

    老大一盆的油渣,看上去怕不是要二三十斤,这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吃的完的,正准备将熬出来的油收集好的李慕云见状苦笑着劝道:我说亲爹,这东西腻人,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再说这么多您一顿也吃不完不是,放到明天受了潮气便不能吃了。

    李渊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满满一大盆的油渣,似乎觉得李慕云说的有些道理,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先给朕弄一盘子来,其他的,你给他们分了吧。

    李二是怎么也没想到李慕云所谓的美食会从猪身上取材,这个时候正准备表达一下反对意见,不过李渊还没等他说话,已经亲自端着盘子,来到灶台边上,抓了一把盐末,撒了上去,美美的往嘴里塞了一颗。

    李恪这小子好奇心比较重,看李渊吃的香甜,便也跃跃欲试,趁着李二不注意溜到一边的大盆边上,从里面拿了一颗比较小的,塞进嘴里。

    金黄色的油渣香酥可口,一口咬下去在嘴里爆开一股浓浓的淳香,才吃了一块李恪便眼前一亮,顺手又拿了一颗塞里嘴里。

    有了李小三的例子,很快那一大盆的油渣就被几个天潢贵胄包围了起来,你一块我一块的喝了个不亦乐乎,甚至就连李二也被长乐硬往嘴里塞了一块。

    接下来就见那一大盆油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减少,大度的李二陛下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将油渣与众护卫宫女太监分而食之,在某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二三十斤的油渣就这样进了这一群饕餮的肚子。

    猪这种生物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第,历来为上流社会所不喜,再说这东西一身的肥肉,不管是蒸还是煮,又或者烤,都十分腻人,所以成为上不得台面的食材,只在一些贫苦的百姓家中比较流行。

    李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开始的时候吃的不情不愿,但是因为有老李渊带头,他这个当儿子的总不能不吃,而李二都吃了,那长孙无忌自然也不能不吃,最后所有皇室成员都吃了,也就由不得那些禁军护卫不吃。

    可正是因为这一吃,最终便一发不可收拾,从今往后皇帝的日常饮食中便多了油渣这一道食物,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前需要讨论的还是李慕云的手艺到底如何。

    因为就在众人品尝油渣的过程中,李慕云已经完成了一份菜品——炒鸡蛋!

    简单粗暴的一勺油,加上八个搅拌均匀的鸡蛋,一顿疯魔铲下去,颜色金黄的炒鸡蛋便新鲜出炉。

    大面积得益于大唐时期的绿色无公害食材,炒出来的鸡蛋颜色份外引人垂涎,才刚一上桌,好奇心重的李恪还没等靠到桌边就被李二一扒拉脑袋推到了一边,与老李渊一人一双筷子飞快的争夺起来。

    然后,在李慕云还没有走回到炉灶边上的时候,身后已经传来一个声音:那个谁,再来一盘。而等到他闻声转头的时候,桌上已经只剩一个盘子在那里打转。



第五四七章 真特么坑
    不就是一盘炒鸡蛋,至于么?李慕云看着那空空如野的盘子,游目四顾,打算看看里面的东西是不是被面前这两任大唐皇帝给倒了。

    那可是八个鸡蛋,两个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吃光光,一定是倒了。

    但让李慕云有些失望的是,他甚至连桌子底下都看了,却没有看到任何一点鸡蛋的影子,反倒是耳边传来老李渊的咒骂声: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炒来。

    是的,老李渊知道这个东西叫炒菜,毕竟在朔州的时候他亲眼见李慕云抄过,而且还吃过几盘子。

    不过李慕云也就那天露了一手,接下来的时间便开始忙着一些别的,而陈木他们虽然学会了,但也只是学了个花架子,炒出来的东西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时间一长便再也没人记得炒菜这一回事。

    现如今李慕云再次露了一手,顿时让老李渊回忆起了往事,对他哪里还会有好脸色。

    李慕云被小老头儿追在屁股后面像头活驴一样,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菜弄了不少,可总是架不住人多,好在最后那些厨子看出了一些门道,主动尝试才让逍遥王殿下得以摆脱厨子的身份。

    李渊和李二这一对父子早就已经吃挺了,靠着廊柱站在一边,不是他们不想坐,而是实在坐不下来。

    李恪他们几个娃捡着残羹剩饭也吃了不少,一个个小肚子吃的滚圆,这个时候全都跑去撒欢了,也不怕跑出胃下垂。

    李慕云见老李渊靠在一边总觉得他似乎忘了什么,于是便靠过心的提醒:亲爹,您是不是忘了点啥?
1...221222223224225...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