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在两仪殿外面等了一会儿,里面有个尖细的声音嚷嚷道:陛下有旨,宣梁国公逍遥候觐见!
哼!老房赌气似的看了李慕云一眼,那意思很简单:看到没有,皇上先叫的我,后叫的你。
李慕云对这样的房玄龄都有些无语了,心说你丫一国公至于么,这也忒小气了,敢情走了这一路,他已经忘了差点把这老头儿气成脑血栓这一环节。
进了两仪殿,兜了几个圈子,李慕云有幸见到了这位有大唐第一人之称的‘天可汗’李世民陛下。
只扫了一眼便发现,这皇帝并不像后世画上画的那样,其实这老李还是很瘦的,个子很高,坐在桌子后面高出挺大一截。
当然,这不能排除椅子本身就高的原因,但李慕云估计皇帝应该不会这么无聊,搞这种小把戏。
正想着,就看到先他一步走在前面的老房对着李世民一抱拳微一躬身:参见陛下!
咦?竟然真的不用下跪?李慕云原本来在担心下跪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似乎不用担心了。
而没有了这份担心以后,李慕云的坏主意又来了,只见其上前一步,学着房玄龄的样子,双手抱拳,一个躬身直接就弯了一百二十度,脑袋差点没杵地上,口中高呼:参见吾皇‘天可汗’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卧槽,这个不要脸东西,竟然能拍出这么无耻的马屁。
看着李慕云一百二十度的大鞠躬,房玄龄再次无语了,虽然他也想这样来上一回,可是奈何这腰不行,这么来一下,估计真的会把脑袋杵到地上。
第一二七章 讨一份口谕
李世民一开始也被如此另类的问候方式弄的一愣,不过好歹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帝,镇定功夫还是有的,闻言也只是微微一笑。
但当他看到一脸郁闷的老房时,不知怎么就忍不住了,‘噗’的一声笑出了声来。
不过好在掩饰的好,笑声刚刚发出便咳了一声:两位爱卿,今日怎么有空到朕这里来啊?
陛下房玄龄首先开口,看了一眼并没有打算与他争辩的李慕云,告状之言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变成了:逍遥候此次进京欲要缉拿刑部尚书之子韩强,老臣觉得事关重大,故此便带他前来面圣。
哦?逍遥候,可有此事?李世民看向李慕云。
回陛下,确有此事,现有山阴县孙亮之妻韩文英供述刑部尚书之子韩强,倒卖官粮,密谋刺杀朝庭官员的供状,所以臣不得不上京提人。李慕云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房玄龄不提与自己斗气之事,但李世民的问题却让他不得不答。
不过好在对于这件事他早就有了万全的准备,回答起来也不算什么难事。
你一个小小的山阴县县令,竟然敢来长安刑部尚书府提人?你可知道,很有可能你连大门都进不去。李世民略带些调侃的问道。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慕云,对于这个传说中老头子的义子还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看到丫一头凌乱的短发,走路直掉头皮屑的样子更是觉得好笑。
心说,难道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献上了马蹄铁和火药?这算是有才华的人都是如此不修边幅?
陛下,我一个小小县令都知道维护大唐律法之完整,想必那刑部尚书应该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况且古来便有大义灭亲之说,刑部尚书身为大唐司法体系的代表人物,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么?李慕云一脸的茫然,似乎有些不大相信李世民连刑部尚书府大门都进不去的的说法。
房玄龄在一边看着不由撇撇嘴,心说这货变脸变的可真快,刚刚在自己家里还一脸的痞子相,现在就变的一脸呆萌,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这货的真面目。
不过好在李世民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听了李慕云的解释之后,面色微微一沉说道:据朕所知,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吧?如果不是你绑了那韩强,又写信威胁韩瑷,他又如何会刺杀于你?
陛下,这不过是那韩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罢了,毕竟是年轻人,总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能他们犯了一点错,就一棍把人打死,所以我才会出此下策,希望能够提醒韩尚书,可是没想到韩尚书误会了我的意思。
狡辩!房老头儿在一边横了李慕云一眼。
不过李慕云却一反常态,看都没看房老头儿一眼,就好像没有听到他说话一样。
李世民将两人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动,想了想对两人说道:李慕云,韩瑷到底也是老臣,不知能不能看在朕的面子上。
陛下,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大唐律法之上没有注明刑部尚书可以纵子行凶,欺行霸市,那么我便要将他绳子于法。
哎呀我去,这话说的还真是硬气,颇有些强项令的味道,房玄龄不由对其侧目,心里开始琢磨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想那韩瑷说到底也是老牌的贵族,与几大豪门还有勋贵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这李慕云却像是突然间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无根无底。
虽然看李世民的态度应该是很看好这小子,但老房却不想玩儿什么孤注一掷,为了一个来历不明的李慕云得罪一大批人,实为不智之举。
毕竟房家还要在朝堂上混下去,成了一个孤臣并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里,老房突然间似乎有了什么明悟,扫了一眼站在一边的李慕云,又看看坐在上首的李二,愈发肯定自己这个想法的正确性。
敢情这小子就是皇帝陛下弄出来所谓孤臣,换句话说也就是李世民手里的刀。
想到这里,老房突然不敢再想下去了,摇了摇头,把自己心中所有的猜测都收了回去。
而此时,李世民和李慕云已经换了话题。
听听李世民问道:李慕云,山阴县地处边境,你治理此地,什么想法?
陛下,地处边境有地处边境是的经营方式,山阴县虽然地广人稀,常年缺雨,但却是一个牧马的好地方,臣以为此处若是经营得当,每年必可为大唐提供良马数千。
哦?良马数千?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应当不止于此吧,实际上山阴县还有很多矿产,比如黑石,这东西使用得当可以用来炼钢,更不要说山里还有数不清的逃民,我打算
等等,逃民?听李慕云说到逃民,李世民的脸色变了变,沉声问道:你说起逃民是什么意思?
陛下,逃民也是人,咱大唐现在缺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逃民从山里招出来,发给他们户籍,让他们重新为大唐的建设尽一份力呢?
可是他们
陛下,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更何况把这些人召回来他们可以种地,可以交税,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
而且陛下,说句不敬的话,您连那些突厥人契丹人都能接受,都能划给他们一片土地让他们休养生息,那为什么不能给您治下的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不得不说,李慕云这话戳到了李世民的心里,让这位皇帝陛下陷入了沉思。
感情上来说他并不接想接受那些逃民,毕竟对于大唐来说,他们逃入深山的行为等同于叛国,这是不可原谅的。
可是若是再想想似乎李慕云说的也没什么错,如果能把那些逃民招回来,的确是可以让大唐的人口暴涨,同时那些荒芜的土地也会找到自己新的主人,重新向大唐贡献出大量的粮食。
第一二八章 天子剑
房玄龄也不是一个二愣子,从头至尾听完李慕云的话之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而且老房认为李慕云说的好像并没有什么错,那些逃民放在山里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召出来,给他们分一些地,让他们好好劳作,至少他们可以为大唐带来粮食与税收。
想到这里,房玄龄也顾不得和李慕云生气了,抬首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认为逍遥候说的不错,那逃民与其让他们在山里自生自灭,还不如请他们都召唤出来。
皇上,人总是会想一切办法活下去的,那些逃民在山里生存艰难,那么为了活下去他们指不定能干出什么傻事儿,若是哪天造了反岂不是不美。
正所谓话糙理不糙,李慕云这话说的虽然有些不敬,但却让李二想到了当年的瓦岗山。
于是,这位伟大的皇帝陛下想了想之后,终于缓缓说道:好吧,那些逃民可以召出来,不过只限山阴县一地!
诺!房玄龄与李慕云同时抱拳应是,同时李慕云的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他才不管限不限地域呢,反正只要从李二这里讨了口谕,以后便可以理直气壮的从山里往外拉人,再也不必担心某些人的闲言碎语。
好了,此事便这样定了,两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么?就在李慕云瞎琢磨的空当,皇帝陛下又发话了,不过这话听着怎么都像是在赶人。
老房闻言之后很识趣的抱拳施礼:臣告退!
而李慕云这货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看了眼李二吱吱唔唔的说道:那个,陛下,我
你还有什么事情?李世民看到李慕云的样子,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那个,您刚刚不是说我进不去刑部尚书府的大门么。李慕云抽着脸说道。
对于李慕云说的这一点,李二陛下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所以当下点头说道:不错。
那臣能不能跟您借点东西?
你想借什么?
那,那个李慕云抬手指了指李二身后的某一个位置。
‘那个’是什么?顺着李慕云手指的方向,房玄龄抬头看去,而李二陛下也侧过头看向身后。
是日,午时,刑部尚书府。
李慕云带着三胖子以及十个山阴县衙役站在那朱红色的大门之前。
你们是什么人?不知道这里是尚书府么?速速退开!门口的仆役冷眼看着他们,用十分不屑的语气说道。
尚书府?刑部尚书府?三胖子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匾额,故作惊讶的问道。
正是那仆役继续不屑。
若真是刑部尚书府那就没错了,去通知你家尚书,就说山阴县县令来访。三胖子回头看了眼李慕云,见他没什么反应,便对那仆役说道。
县令?不好意思,我家尚书正在休息,你们等着吧。仆役并没有把李慕云放在眼中,好像一个小小的县令并不值得他正眼相看。
然而,让他十分意外的是,那县令似乎很有派头,便是这样也没有离开,甚至连看他一眼的**都没有,只有那个胖子依旧在他面前唠叨:我劝你最好还是去通报一声,否则若是耽误了事情,听怕不是你能担待得起的。
切,笑话,老子有什么事情担待不起,每天来府上拜会老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若是每一个凭你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想威胁老子!仆役说罢,也不理会吹胡子瞪眼的三胖子,转身便回了大门里面。
朱红色的大门随着‘咣当’一声巨响,关了起来!
慕云,你看这三胖子尴尬的回过头,却发现李慕云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似乎并没有生气。
过来,把这个东西送过去,让那小子拿给韩瑷看看。而就在三胖子满心疑惑,想要问问李慕云笑什么的时候,一把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剑被李慕云塞到了他的手中。
这,这是什么?三胖子更加不解。
送去你就知道了。
于是三胖子无奈的拿着剑,‘哐哐’的再次砸门。
时间不大,大门再次打开,不过出来的却不是刚刚的那个仆役。
三胖子不等那家伙说话,把手里的剑往丫手里一塞:把这个给你们家老爷!
这那仆役愣了一下,看了看手里的剑,然后丢下一句:等着!便又将大门关了。
韩瑷此时已经知道了李慕云抵达长安的消息,但是却没想到他真的敢到自己府上来,所以当第一个与三胖子说话的仆役回来禀报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一个小小的县令虽然被封了候,但还没有资格与他对话。
而且长安城可以他韩瑷的主场,一个小小的候爵又怎么会被他放在眼中。
可是,任何事情都会有意外发生,就在他刚刚吩咐那仆役不用理会外面山阴县众人之时,第二个仆役又进来了,手里拿着一柄让他觉得十分眼熟的长剑。
于是他也没等那仆役开口,便沉声问道:你那剑是从哪里来的,拿给老夫看看。
诺!仆役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将剑递了上去。
房间中伺候韩瑷的仆役还是第一次见到人的脸色可以变的这么快,几乎是在瞬间,这位颖川县公,刑部尚书韩瑷的脸上就闪过了数种颜色。
红的愤怒;白的恐惧;紫的震惊;黑的绝望
‘天子剑’啊,竟然是‘天子剑’,李慕云的手里怎么会有这东西?这难道是天要亡韩家么?
看过电视《九品芝麻官的童鞋们应该记得,周星星当时拿出尚方宝剑,吓的众人勃然变色的情景吧?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尚方宝剑其实在大明朝之后才有的名字。
在明朝之前,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天子剑’,也就是皇帝陛下的御用宝剑,对于治下所有人来说,有先斩后奏之能。
所以当韩瑷看到这把李二的随身配剑之后,整个人顿时就崩溃了,反反复复把眼睛揉了无数次,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第一二九章 给我搜!
反反复复的验看过后,韩瑷的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剑竟然是真的,比真金还真的那种。
这说足以说明事情已经闹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李慕云那厮竟然把事情捅到了李世民那里,否则他手中绝不可能有这把剑。
当然,就算是有‘天子剑’在手,也不是说李慕云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杀谁杀谁。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其实这剑最大的作用也就是吓唬吓唬人,起到一个装王八犊子的作用。
毕竟就算皇帝本人也不可能想杀谁就杀谁,更不要说只拿着一把剑的人。
‘咣当’一声,刑部尚书府的大门在三胖子的注视下缓缓打开,一个年龄在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在一个妇人的陪伴下从里面迎了出来,手中平举着刚刚李慕云送进去的那柄朴实无华的长剑。
还没到门口,就听那中年人闷声说道:老臣韩瑷,恭迎天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