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诗与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小刀儿点点头道:回来,师父在这里,我杀完人就回来。

    袭予沉思片刻,又道:是不是我若胜了你,我爷爷就会更开心?

    小刀儿闻言一愣,随后才答:嗯,你若是胜了我,你爷爷一定会更开心的。只是你现在还胜不了我。

    袭予沉声答道:我以后就能胜了你,你可不要逃。

    小刀儿闻言,先道:我不逃的。

    随后又试探问道:我去杀人,你一起去吗?

    袭予此时点了点头,抱着青铜剑便往那并排的坟茔而去。

    已然是九月中旬,小船从湖中小岛而出,船上四人,徐杰,杨三胖,袭予与小刀儿。吴伯言却在岛中结庐,想来也要陪着陆子游再住上一些时日。

    苏州,穹隆山上。

    一个汉子飞奔入大厅之内,见得王维,拱手说道:师父,好消息,好消息。

    王维正在皱眉,闻言问道:什么好消息?

    师父,杨二瘦死了!

    王维闻言陡然站起,又问:杨二瘦死了?怎么死的?哪里来的消息,可是属实?

    师父,千真万确,消息是从杭州那边传来的,不仅杨二瘦死了,陆子游也死了。两人在钱塘比剑,同归于尽,无数人亲眼目的。这汉子当真高兴,江南之地,这么多年,一直有一个人稳稳压了王维一筹,便是那江宁陆子游。

    好在陆子游对江湖事情并不在意,也从来不插手江湖之事。如此才让摧心门在江南一家独大,但是总有个人压在头上,也不是让人舒服的事情。而今陆子游死了,对于摧心门与王维来说,当真就是喜事。即便王维与陆子游无仇无怨,也是喜事。

    王维闻言已然是笑:哼哼。。。杨二瘦死了,独留一个杨三胖,某也不惧他,当真是好消息。快快让人传回消息,看看杨三胖与那徐杰到了何处,还有那何霁月,一定要把何霁月的行踪实时掌握。

    是,师父,徒儿这就去办。

    王维心情极好,一个一直压在自己头上的陆子游,一个与自己作对的杨二瘦,这两人竟然同归于尽了,这世间哪里还有这般的好事?当真是老天有眼,上天眷顾。

    江宁码头之上,徐杰已然等了数日,终于把要等的人等到了。

    大船慢慢靠港,铁背蛟龙吴子豪早已在船舷边不断招呼,大船而下,第一个人便是一个身穿江南丝绸的汉子,汉子拄着一根铁拐,从船板而下。

    徐杰早已上前去迎,口中喊道:二叔,你终于来了。

    汉子点了点头道:杰儿,二叔得你书信,早就想来,奈何你把这时间约在了九月。

    徐杰笑道:侄儿出门惹了事,给二叔添麻烦了。

    徐仲闻言摆了摆手,只道:既然入了江湖,那便与天下豪杰争一番高下,我侄儿出门在外,岂能让人随意欺辱了,既然不死不休,那便看看是如何不死不休。叔叔们听闻你受人袭击,早已义愤填膺,待叔叔们与你报仇。

    身后一人正是徐老八,开口笑道:杰儿,由头正好,且待八叔我也在这江湖上扬名立万一番。

    徐杰闻言又与徐老八见礼,随后笑道:八叔,这一架打完,整个水道的营生都是你的了。

    徐老八哈哈一笑:好,极好,打架就要发财。

    一个一个的徐家汉子从大船而下,人人挂着腰刀,甚至衣物都相差无几,八个月不见,这徐家镇早已陡然一新,再也不是当初的农户村镇了,精良的长刀,精致的衣物。还有不同于久经日晒雨淋农汉的容光焕发。

    云书桓也在众人身后下来,还是一身男子打扮,只是胸前的鼓起再未束缚。见得徐杰,下意识几步上前,却又到近前止住了脚步。

    便听徐杰也笑道:云小子,越发水灵了。

    云书桓闻言,面色微红,低头啐了一口表达不满,随后退了几步,也不言语。

    徐仲闻言回头看了看,也是笑意不止。

    却是徐杰没有预料到,还有一人从船上而下,便是何真卿,何真卿身后跟着的就是何霁月。

    何大掌门,你怎么也来了?徐杰拱手笑道。

    何真卿便是笑答:我本不想来,奈何女生外向,说你这小秀才受人欺辱了,非要我来帮手,如之奈何?

    何真卿自然是调笑,这般的事情,站在何真卿的立场上,如何能不来?事情起因,也有凤池派一份,要解决的时候,何真卿必然不能缺席。

    何霁月闻言,已然羞涩,只是面上不显,口中却道:父亲,你乱说什么呢?

    何真卿闻言,连连摆手,又道:是我乱说,是我乱说。

    待得三胖上前打招呼。何真卿却是问道:三兄,二兄哪里去了?

    满身酒气的三胖闻言,面色一变,已然转头,抬手拂面。

    (:诗与刀这本书,这周星期天下午上三江与首页小封推,随后一周有首页强推。到时候会有大批新读者到场。希望各位大大帮帮忙,有空的时候帮忙留个好书评,这样也让老祝能多来几个读者。谢谢大家!

    老祝也是有些忐忑,上架就是大考,订阅才是成绩,四月一上架,真的是忐忑不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再次谢谢大家。)




第一百章 郡王与大宝
    众人在江宁只留一夜,听着悲伤之事,吃了一顿并不畅快的酒,买了一些食物补给,再上船,直奔苏州。

    徐杰磨刀霍霍要杀人,这要杀之人,自然就是血手王维。对王维下手,必然要一击功成,不能让王维还有丝毫走脱的机会。

    徐杰,显然不是那等心胸宽广到一笑泯恩仇之人,不死不休就等今日。

    这艘从大江郡到江宁的大船,便是徐杰的周全之计,按兵不动这么久,也就是在等着杨二瘦比剑结束。只是杨二瘦比剑的结果,出乎了徐杰意料,这个结果也不是徐杰能接受的,世事无常,天不遂人愿,奈何。

    长江水道再往东,能通太湖,直去苏州。

    吴王夏翰的王府,在苏州城比较繁华的地方,苏州古称姑苏,以姑苏山得名,有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姑苏便是这个意思,到得隋唐,方才有苏州之称。

    王府不小,但是也并非是苏州城里最大的宅邸,封王就藩,也是王朝安稳之法,把成年的皇子都封出去,权利中心的京城,便会少了许多争夺。王爷就藩在古一些的时候,便如家庭分家一下,是真正把国土地盘与权利分出去。

    到得如今,这就藩其实就是变相的软禁,就藩的王爷没有丝毫的地方管辖之权,甚至不能私自走出封地一步,否则便是大罪。如此,皇权更迭问题,便会更加顺利,少了许多变数,避免国家内耗。

    但是就藩的吴王夏翰,显然对那九鼎之尊有许多想法,也是老皇帝夏乾犹豫不决所致,久久不立太子,便也不知是夏乾对于自己的儿子都看不上眼,还是夏乾有其他的想法。

    而今天下皆知,皇帝夏乾身体状况极差,咳嗽许久不好,去年年底甚至两三个月不曾上朝,今年虽然偶尔上朝几次,却也多并不理政,只是走个过场,甚至在朝堂之上也是咳嗽连连。

    这天下皆知,老皇帝命不久矣。

    身为嫡长子的吴王夏翰在这苏州城,早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每日早起等书信,睡前看书信回书信,书信来去,遍及大江南北,汴京来的最多。

    即便是看书信,夏翰都坐立不安,身旁一个伺候的老太监,名唤王恩,从夏翰出生就在旁边伺候,一直跟到如今,便是心腹中的心腹。

    夏翰面色越发难看,忽然把一封书信直接扔在地上,甚至伸手在案几之上挥得一下,地上立马一片狼藉,口中还怒道:岂有此理,这些老狗,一个个狡如狐狸,本王这般的厚礼,换来的却是这些回信,父皇还有几日可活?他们还这般瞻前顾后,待得本王登得大宝,一个个满门抄斩。

    王恩躬身站在一旁,连忙俯身去收拾着一片狼藉的地面,这位主子的话语,王恩听得明白,最近从王府去了几十封书信到汴京,收到的答复显然并未让主子满意。

    王爷,世人皆是这般,以为自保之道。到得朝堂诸公的地位,多是求稳,即便不能权倾朝野,也多求一个安享晚年。如今这些老人大多如此想法,若是想成大事,还得去拉拢那些年轻之人,不论是三省六部的后进,还是军中的年轻军将,这些人多想节节高升,想那一步登天,拉拢之,用处必然比那些公卿老朽要有用。老太监王恩虽然没有读多少诗书,却是见惯了朝堂之事,说出的话语,自然有几分道理。

    夏翰眉头紧皱,从案几之后走了出来,思索片刻,开口问道:大伴,还来得及吗?往常本王从未把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放在眼中,而今临时拉拢,怕是来不及了。

    显然夏翰并未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没有一个真正的谋士在身边,许多事情此时临头,颇有些束手无策。朝堂高位之人,只要不是有切身利益的,大概谁也不会轻易参与夺嫡之事,如此当真是自保之道,那些有切身利益的,夏翰似乎并未有真正的助力。

    王恩闻言,想了片刻,又答:王爷,此事当做,不论来不来及,终归是要做的。还有捷径之法,便是把苏州兵马都总管秦襄运作一番,把他调入京营任职,如此可防万一。

    王恩当真算是出了一个不错的计策,这秦襄,一直统领苏州禁军,苏州兵马都总管虽然算不得领兵大将,但是也镇守一地。主要是秦襄麾下兵将,还负责守卫吴王府的安危。夏翰若是连秦襄都不能拉拢,哪里还能私自出苏州到大江郡去。

    把秦襄调到京城禁军任职,显然也只是一个中层军官,但是这中层军官到了事到临头的时候,兴许还能真的派上大用场。

    夏翰想通此节,连忙答道:是极,那些老狗收了本王如此厚礼,这点事情应当能帮本王办好。

    此时门外一个小厮躬身站立,手上呈着一封书信,并不言语,只是等候着。

    王恩连忙到得门口接来书信,挥退送信之人。夏翰拆了书信一看,面色惨白,口中说道:岂有此理,父皇当真老迈糊涂了,老二何德何能,不过是能写些诗词而已,自小唯唯诺诺,竟然在此时奉诏入京了,岂有此理!

    王恩闻言也是大惊,连忙接过书信看得几眼,答道:王爷稍安,广阳王入京证明不了什么,不过是宣德皇后枕边风而已,此时入京也不是好事,静观其变即可,兴许见了皇上立马就得回去,如此这皇位必然与他无缘。

    夏翰闻言面目狰狞不少:若是母后还在世,岂容老二由此殊荣,当真岂有此理。他一个郡王,也想觊觎大宝,哼哼。。。做梦!

    老二夏文,宣德皇后所生。但是这宣德皇后乃后来的皇后,身为嫡长子的夏翰之生母懿德皇后已然病故几年。夏翰为吴王,是亲王之爵位,比郡王显然要高上一个档次。

    但是广阳郡王舅舅一家,乃勋贵之家,势力本不大,只是如今这些勋贵,在那十几年前的大战之后,势力陡然直起,夏文舅舅姓李,李启明,枢密院副使,代表了部分军中势力。不论夏文什么性子,有没有能力,这皇位就是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王恩几语,并不能让夏翰真的安心下来。便看夏翰已然往门外而去,如今老皇帝随时都有可能驾崩,哪里由得这般束手无策的等候。



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与杀人之物
    苏州秋夜,九月不凉,还有夏日的温热。

    大船可从运河直入苏州,几十从长江中游而来汉子,从大船之上快速而下,船底最下面放着的几个箱子也被抬了出来。

    徐杰看着这几个大箱子,开口问道:二叔,这箱子里是何物?

    徐仲拄着拐杖已然在走,简洁答道:杀人之物。

    徐杰似未听懂,身旁的徐老八却是笑道:杰儿,利器也,军中硬弩!

    徐杰闻言一惊,陡然想起身边这些徐家汉子,当年可都是军中的效死之人,却是这硬弩乃朝廷管制之物,民间私藏,皆是重罪。身份低微者私藏强弓硬弩,徒三年到十年。身份高贵者私藏此物,那便更是重罪,甚至以谋反论。徐家镇可从来没有这东西,忽然从船上抬下来这几个箱子,徐杰已然有些吃惊。

    八叔,哪里来的这玩意?徐杰问道。

    嘿嘿。。。大哥说要下江南来杀人,八叔便往县城里走了一趟,两千多两银子,便把县城府库里能用的硬弩都翻出来了,多是一般的军中货色,也有几张极好的,安上弦之后,能射两百步。徐老八不以为意笑道,兴许这徐家镇,就属徐老八最是胆大包天,这一点徐仲都不如徐老八。徐老八也是当年第一个提出要在江湖上讨营生的人。相比而言,徐仲却是比较保守之人。

    徐杰闻言,还是有些吃惊。官府有硬弩这是正常的,即便是青山县城,不过百十号禁军驻扎之地,府库里有些强弓硬弩也是应该,只是从来不见县城禁军操练过这些东西。但是这县城的军官竟然敢把弩弓私自发卖出去,这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这朝廷,这禁军,这大华朝,已然超乎了徐杰平常的认知。

    徐仲见得徐杰面色上的惊讶,便也开口说道:既然要杀人,怎么都是杀,弩弓正好,弟兄们正是趁手得紧。

    徐老八便也笑道:杰儿,若是再配上百十健马,叔叔们来去驰骋,那才叫个威风凛凛,你是不知当年我等在边镇之时,呼啸之间,几千骑纵横,好不畅快。

    徐老八玩笑一语,徐杰却好似真听进去了,口中答道:八叔,往后我再出门,定然去给你们寻些马来,让你再畅快一番。

    徐老八闻言浅笑,只当徐杰开开玩笑。马匹比这弓弩还要管制得严格,买一两匹马装点门面代步,倒还好说,若是真要买大量的马匹,便是走私贩马的马贩也不敢做这般的生意。一个不慎,真有官府追究起来,必然重罪难逃。

    徐杰却是抬头,借着月光打量着身边这些徐家镇的农汉,一个个壮硕非常,放下锄头挎上刀之后,更是气势尽出。徐杰甚至都能想到当年他们在战阵之上的威势,想着这些汉子当年,跨战马,披重甲,持刀枪弓弩,血战沙场的豪情。

    夜色渐深,穹窿山并不高大,甚至有几分低矮,山顶有围墙,围墙内便是摧心门所在。

    围墙内的房屋,大多已是黑灯瞎火,唯有正中大厅还有灯火,其中还闪烁着几个人影。

    甚至还有人愤怒呵斥:王掌门,你这般瞻前顾后,本王要你何用?一个欧阳正迟迟不敢动手,而今再与你一点差事,你更是顾左右而言他,胆小如鼠,你到底还能办什么差事?

    王维听得呵斥,眉头紧锁,上前躬身作揖,然后答道:王爷,并非在下胆小如鼠,杀欧阳正倒是好说,只要借人之力,便能落个干净。杀广阳郡王,在下实在难以办到。广阳郡王身边必然有金殿卫的高手在侧,先不说能不能顺利刺杀,即便真做成此事,在下与这穹窿山,只怕。。。

    呵斥王维之人自然是夏翰,便听夏翰又道:王掌门,本王不得多久就登基了,你却还怕自己这条小命保不住,只要你办成此事,不得多久本王登基,哪里还会有什么金殿卫与禁军来寻你。

    王维一个江湖上说一不二之人,被另外一人连连呵斥,心中也有不快,却是也不敢表现出来,如今这般两难的境地,一半原因也是王维自己造成了的,而今投在了吴王夏翰麾下,哪里由得王维再下得这艘船。

    但是刺杀皇子之事,王维哪里能不知其中风险,但是抬头看得一眼吴王夏翰,王维又只得把拒绝之语收了回去,再道:王爷,待得在下把欧阳正之事解决了,便入京去。要想刺杀广阳王,还需从长计议,也要寻到合适的机会,方才能一击功成,若是王爷能再派几个高手随行,在下当更有几分信心。
1...4950515253...2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