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谨遵父皇旨意。曹恒躬身领旨。
他正打算告退,曹铄又问:建造军营,你打算让谁去办?
曹恒回道:鲁肃向来稳住,这件事交给他去办,最稳妥。
你倒是会挑人。曹铄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你先去吧。
离开皇宫,曹恒直奔鲁肃所在的官府。
听说曹恒来了,鲁肃带着一群属下官员迎出来。
向曹恒躬身一个大礼,他问道:太子今天怎么有闲暇来到这里?
我哪是有什么闲暇。曹恒说道:只是刚才从楚侯那里领了旨意,特来与鲁公商议。
不知太子从陛下那里领了什么旨意?曹恒来找他,鲁肃知道这件事肯定会牵扯到他的头上,于是向曹恒问了一句。
长安城内的军营太过拥挤。曹恒说道:父皇令我在城外建造一处更大的军营,又要我去一趟黄河附近看,与诸葛孔明说些事情。我一个人再有能耐,也是分身乏术,所以就想到鲁公。
太子的意思是已经明白了曹恒的意思,鲁肃问道:要我帮忙兴建军营?
鲁公办事向来稳妥。曹恒说道:把事情交代给你,我也能够放心。
敢问太子打算把军营修造在什么地方?鲁肃问道:规模又要多大?
数十万大军驻扎,当然不能太小。曹恒说道:不仅需要足够的营房,还得有宽敞的练兵场,另外还得给将士们准备充足的野外练兵场。
野外练兵场?鲁肃问道:太子的意思,是要将士们不仅可以在校场内操练,还可以在野外演练?
正是。曹恒说道:长安城太小,这么多将士聚集在城内,根本施展不开。每天将士们操练,都要分成几拨。其中一拨练完,其他的将士才可以接着操练。等到所有将士都操练完了,已是从清晨到了黄昏。大军要休整三年,这么长的时期将士们要是如此操练,我怕会连上阵杀敌的本事都给忘了。
太子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鲁肃点头,随后向曹恒问道:敢问太子,打算怎么办?
该怎么办,我刚才也和你说过了。曹恒回道:将士们需要一个更加宽广的军营,需要有更加辽阔的操练场。长安城人口才有多少,聚集了数十万将士,小小的军营,即使我们置身其中,也会觉着憋闷的很。
敢问太子打算什么时候选择练兵场的场地?鲁肃又问。
现在就过去,不知鲁公有没有闲暇陪我一道?曹恒说道:选定了地方,这边可以筹备开工,我要先去找诸葛孔明说些事情。
自从太子监国,每天忙碌不停。鲁肃说道:才要选定建造军营的地方,又得去寻找诸葛孔明。我听说诸葛孔明前往黄河,为的就是治理那边的水患。如今黄河没有泛滥也没有干旱,一切都是未雨绸缪,不知太子找他能有什么事情?
还能有什么事情。曹恒摇头说道:当初是我把他举荐给父皇,父皇重用了他,令他先去治理黄河。没想到的是,他到了黄河,却把地方百姓信任的神婆给扔进了河里,说是请神婆与河神商量一下,从今往后风调雨顺,不要再给两岸百姓找来麻烦。
诸葛孔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没想到诸葛亮会这么做,鲁肃错愕的向曹恒问道:这样一来,地方百姓岂不是会吵闹不休?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神婆向河神祈祷降雨或者不要泛滥,根本没有什么用处。曹恒说道:可地方上的百姓却相信那些人,而且还给了那些人绝对高的荣耀。诸葛孔明把神婆扔进河里,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处置的妥当,这件事不会太严重。可一旦处置的不当,很可能会给当地官府和朝廷惹来不少麻烦。
难怪太子急着要去。鲁肃回道:既然如此,我也不敢耽搁太子,这就陪着一道出城选定建造军营的地方。
鲁公认为我们到了地方,就能选定军营的地址?由鲁肃陪同着走出官府,曹恒向他问了一句。
长安城外地域辽阔。鲁肃回道:附近要山有山要水有水,选定建造军营的地方,并没有多么困难。太子要确定的,是选个什么样的地方建造军营。
曹恒说道:我想选定的地方,最好是个依山傍水,能够让将士们每天觉着赏心悦目,又可以与长安城形成掎角之势的去处。
太子不会是要在长安附近建造一座兵城?鲁肃问了一句。
扭头看着他,曹恒诧异的问道:鲁公说什么?
我是说,太子不会想要在长安城外建一座兵城。鲁肃回道:建造兵营,将士们住在里面也是枯燥的很。倒不如建造一座兵城,再令军需在城内开设一些商铺。这座兵城只允许将士们往来其中,不许任何外人出入。城内的商铺都是军需开设,再有一些消遣的去处。每天操练之后,将士们就可以在城里随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三年,对于将士们来说,也不会特别难熬。
说的有理。曹恒赞许的点头:起先我只想建造一处军营,鲁公这么一说,我才发现,建造一座兵城好似比军营强了不少。
正是。鲁肃回道:兵城里面不仅仅可以住着将士们,也可以把他们的家眷送到城内。
看着鲁肃,曹恒问道:要是连同家眷也给送进城去,将士们会不会被消磨了斗志?
怎么可能。鲁肃回道:说它是一座兵城,其实也还是座军营。只不过将士们在城里各自安家,大军操练的时候参与操练也就是了。将士们的家眷送进城里,时日长远,这里才会更像一座城池。
鲁公说的是。在鲁肃的陪同下,曹恒由张苞带着一队卫士护送,出了长安城,找寻着适合建造兵城的地方。
离开长安城以后,鲁肃陪着曹恒走向旷野。
放眼望去,长安的附近也能看到几处山峦。
指着其中一片山峦,曹恒向鲁肃问道:鲁公,你觉着把兵城建造在那里怎样?依靠大山,又能与长安呈掎角之势彼此遥望,即便长安有了状况,将士们也可以及时赶到。
望着曹恒指向的山峦,鲁肃回道:我觉着那里并不适合建造兵城。
为什么?曹恒诧异的问道:难道背靠山峦建城不妥?
不妥。鲁肃说道:距长安太远,军中将士驻扎在那么远的地方,要是长安发生了变故,他们根本来不及策应。
鲁公认为兵城建造在什么地方合适?曹恒又问。
最多不能与长安相距十里。鲁肃回道:相距太远,并没有任何好处。
兵城需要建造成什么规模?曹恒又问了鲁肃一句。
鲁肃说道:大魏将士南征北战,常备军只会越来越多。我觉着兵城还是建造的相对大一些才好,即便不如长安,至少也要有长安的一半规模。
如此大规模的兵城,需要耗费多少钱财?鲁肃提出建造至少有长安一般规模的兵城,曹恒一脸错愕的说道:我觉着父皇应该不会准许。
耗费确实不少,却是长久之计。鲁肃说道:一旦兵城建造起来,将来不用出征的将士们就可以在这里休养生息。将士们生养的孩子,也可以在这座兵城里长大。
要是这么一来,早晚有一天,大魏的常备军不也会成了寻常的百姓?曹恒摇头:这样下去不妥。
太子认为怎样安顿才好?鲁肃追问了一句。
兵城还是要建。曹恒说道:将士们的家眷也要送到那里,只不过军营也不能缺失了。每天将士们还是要住在军营里,隔几天放其中一些回家,这样一来,军旅还能保持完整,将士们的士气也不会被家眷给消磨干净。
还是太子想的周到。鲁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只考虑到能让将士们此后的日子过的安稳,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一层。
往前又走了一段,曹恒停了下来。
他环顾着四处,向鲁肃问道:鲁公认为这里怎样?
这里四面什么防护都没有,太子确定要在这?鲁肃向曹恒问了一句。
虽然什么防护都没有,可我却觉着这里再合适不过。曹恒说道:此处距长安不是很远,再往前走不多远就是山峦,附近还有河流经过,在这里建造兵城,城内需要的水源等物资,也是不用耗费太多心思去引流。
其实太子根本不用带我寻找建造兵城的地方。听了曹恒的讲解,鲁肃说道:太子随意选了个地方,都是建造兵城的绝佳所在。我来这里,不过是确定地方,等到太子去了黄河,先安排匠人在这里打造地基。等到太子返回的时候,地基应该已是完工。
大军只有三年。曹恒说道:鲁公认为兵城需要多久可以彻底完工?
建造一座城池,动用民夫无数。鲁肃想了一下回道:我觉着少说也得一年才能完工。
看着鲁肃,曹恒问道:建造一座兵城,居然需要整整一年?
太子明鉴。鲁肃回道:建造兵城,先是要拉起城墙,然后还要分布城内街道,军营和居住地域需要划分开。仅仅只是勾画城池的图样,也需要一些日子。
明天一早我就要前往黄河。曹恒点头说道:建造兵城的事,就仰仗鲁公了。
太子不用这么说,都是应该做的。鲁肃先是应了,随后向曹恒问道:敢问太子,建造兵城所需耗费的材料,我到时向谁讨要?
回到长安,我会把这件事禀报给父皇。曹恒说道:只要父皇允准,一应所需以后都可以向父皇讨要旨意。
曹恒先前已经是和曹铄商讨过这件事情,与鲁肃来到长安城外选定地点,把原先打算建造的军营改建成兵城,和他先前向曹铄请示的有着不小的出入,所以还是需要再禀报给曹铄。
太子要是得到陛下允准,还请派人告知一声。鲁肃说道:得到太子的回复,我会即刻令人寻找匠人,准备开工。
第2418章 探子进不去的军营
选定了建造兵城的地点,回到长安,曹恒直奔皇宫。
曹铄正在书房批阅奏折,听说他又来了,向禀报的邓展问道:太子去而复返,有没有说为了什么?
太子只是说他找到了建造兵营的地方。邓展回道:去而复返,是有更要紧的事情和陛下说。
让他进来。知道曹恒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邓展,曹铄吩咐了一句。
邓展领命,走出书房把曹恒带了进来。
到了曹铄面前,曹恒躬身一个大礼:父皇,儿臣已经找到适合建造兵营的地方,前来觐见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禀报。
还有什么是比找到建造军营的地方更重要的?曹铄向曹恒问道。
曹恒回道:回禀父皇,我和鲁子敬到了城外,寻到了一处适合建造军营的空地。观察地形以后,我俩认为与其在那里只是建造一座军营,倒不如干脆把它建成一座兵城。
兵城?曹铄问道:怎么说?
所谓兵城,就是军营与城池掺半。曹恒回道:将士们平日里住在军营,他们的家眷也接一些到兵城。轮到休假的时候,他们可以返回家中与家眷团聚,不在休假时的将士,则驻扎在军营里。
你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了。曹铄说道:你是要在长安城外再建一座城池,这座城池与长安彼此相望,所有常备军将士都驻扎在那座城里。
父皇英明。曹恒回道:我和鲁子敬正是这个意思。
眉头微微皱起,曹铄想了片刻向曹恒问道:你的想法倒是不错,可你有没有想过,建造军营耗费才有多少,造出一座兵城,得有多少耗费?
曹铄回道:儿臣知道建造兵城要比军营耗费多的多,可父皇有没有想过,兵城是长久使用,即使百年以后,它仍然可用。假如只是建造出一座军营,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也就荒废了。这样推算下来,还是建造兵城更加划算。
这个账目你倒是算的明白。曹铄嘴角掠过一抹笑意:不过你却忽略了所谓的兵城,投入并不像军营那样简单。尤其是以后建成,还得派遣官员前去。城内也需要建造集市,有百姓过日子的地方,终究要比军营复杂的多。
父皇说的这些,我在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曹恒回道:既然名为兵城,当然是要从军中抽调人去管束。换做地方官员,三军将士也不会受他们节制,反倒更加麻烦。
你打算要谁管束?曹铄问道。
将军们轮番统领。曹恒回道:每隔三年,换一位将军统领。如此往复,兵城早晚会成为一座繁荣兴盛的城池。
曹恒说的倒也是个法子,曹铄听了微微点头:你是把这件事交给鲁子敬去办了?
正是。曹恒回道:明日一早,我就要赶往黄河去见诸葛孔明,只要父皇允准,他就可以召集工匠开工。
让他开工好了。曹铄说道:不过要转告他,开工之前做个耗费预算给我,我要看看建造这座兵城,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儿臣遵旨。曹恒躬身应了。
得到曹铄的允准,曹恒离开皇宫,直奔鲁肃的住处。
从他出城选定建造军营的地点,到他前往皇宫求见曹铄,一直陪在他身后的张苞问了一句:太子明天要走,兵城交给鲁肃,难道就一点担心也没有?
怎么可能没有担心。曹恒回道:每个人做事的看法都会不同,虽然我和鲁子敬在选址方面达成了共识,然而建造的时候,难免不会有些差别。等我回到长安,再看这里打造出的地基,或许和我想要的并不是一回事。
明知会这样,太子为什么不等到从黄河回来,再亲自监工建造?张苞不解。
所有事情都由我亲自操办,我岂不是会活活累死?曹恒说道:鲁子敬也是个有能耐的,把兵城交给他来建造,我也还是可以放心。
跟随曹恒出关讨伐过匈奴人,亲眼见证过他的本事,张苞当然相信他所说的话。
曹恒做了解释,张苞应道:太子说的是,我是思量的还不周全。
能够想到这些,已经是不容易了。曹恒微微一笑,对张苞说道:你能把可能出现的状况说出来,也是用了心思,对此我也是比较满意。
没让太子失望就好。张苞随即应了一句。
进城的时候,鲁肃曾对曹恒说过,得到曹铄的允准,派人来他家中告知。
所以曹恒才没有去官府找他,而是直接来到了他的住处。
回到家中,鲁肃一直在等着曹恒。
他本以为送来回复的应该是曹恒派的人,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他本人。
迎到家门口,鲁肃向下马走过来的曹恒躬身一礼:太子明天还要启程前往黄河,不早些回府中准备路上所需,怎么还亲自来到寒舍?
建造兵城可不是件小事。曹恒说道:父皇是答应了,可我还有一些事情要交代鲁公。
请太子明示。鲁肃当即回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