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你的意思是曹恒好似明白了什么,不过还是不太确定的向曹毅问道:想要重建长安?

    长安当然需要重建。曹毅说道:父皇先前也和我说过,衣食住行是如今百姓最在意的。我们在保证百姓有房住的前提下,把他们的宅基地都给收上来。用一套新房换他们一套旧房。再把这些旧房腾出来的宅基地交给凌云阁或者望月楼,由他们建造新的房舍。新房舍不再像以往的房舍那样只是几间,而是三四层的阁楼。寻常百姓人家,一层一户人家,而有钱的人家,则去买更好的房屋。到时我们再发出政令,凡外地客商在长安置办房产者,可至官府落户长安。

    你的意思我倒是明白了,只不过这么做曹恒皱着眉头,想了片刻才对曹毅说道:从百姓手中收来的住宅,你要是全都给拆了换成新的。一户换一户,大小也应该想差不多

    当然不会想差不多。曹毅回道:我们给百姓的新房只会比他们的老房更大。

    既然比他们的老房更大,我们又从哪里获利?曹恒还是没太明白,通过曹毅说的这种法子,怎么从中获利。

    我不是和皇兄说过?曹毅说道:把土地交给凌云阁和望月楼,由他们建造出高一些的房屋。然后再把这些房屋交给转让土地给朝廷的百姓。百姓住的房屋比过去宽敞,他们当然是高兴的。另外还能腾出更多的空房,卖给那些外来的人口。如此一来,通过房产,我们可就能赚取不少。

    这样的法子,是谁和你说的?曹恒向曹毅问道。

    也没有谁和我说,只是我自己想起来的罢了。曹毅回道:我觉着这样还算稳妥。而且高层房屋建造起来,我们就有更多的地方留给百姓们停放马车。每一处住宅集中的区域,都有个用来停放马车的地方。马车停放在那里,每天需要交钱,这样一来,又是一笔获利。难道皇兄认为这些进账不客观?

    你有没有向父亲提起?曹恒向他问了一句。

    当然还没有。曹毅说道:其实我还在寻思着,要是真的各地都在货卖马车,有马车的百姓多了,我们以后就得在每一家驿站准备草料。但凡有马车在驿站停下,喂养马匹也要收费。

    也就是说,百姓买了马车还不算完。曹恒说道:他们还得在马车上面投入更多的钱财。

    那是当然。曹毅正色说道:这个世上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想要出门用马车代步,就要做好养马车的打算。父皇的很多想法,都是别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替父皇去想那些,而是在父皇提出新的想法之后,用我们的法子把它完善,让它为大魏朝廷赚取更多的好处。

    也就是说,你做的并不仅仅只是长安的整改政令。曹恒说道:其实你做的是整个大魏各城池都适用的政令。

    还是皇兄看的明白。曹毅回道:正是如此。

    你能有这样的念头,我不仅没觉着不妥,反倒觉着很好。曹恒说道:照着你说的这么来,我们的城池很快都会喧嚣起来。不过你考虑过没有,大魏如今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人口。能出那么多房子,我们又从哪里弄那么多的人口填补进来?到时候岂不是很多房子都没人住?

    那也不会。曹毅回道:人们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人口也会越来越多。我从不担心造出房子会卖不出去,而且我们起初只是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建造,等到以后人口多起来,再在相对较小的城池推进些法子。

    不说住房。曹毅已经考虑到了通过贩卖住房和划拨土地赚取利益可能遇见的麻烦,曹恒又问:再来说说马车。建造马车的铜铁倒是能够弄到,木料也应该不缺。可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到时候从哪里弄那么多的马匹?

    马匹好办。曹毅几乎想都没想就说道:鼓励南方蛮荒之地豢养马匹,也鼓励北方豢养。不同的马匹送到各城的价钱也不想通,一般来说南方的矮马相对便宜一些,北方的则相对贵一些。不过也不一定就是如此,有些品相特别优良的南方马匹,价钱则要比北方马匹还要昂贵。

    原本货卖战马也就是如此。曹恒点了点头,向曹毅问道:不过这样一来,你认为我们军中筹措战马还会如此简单?

    军中筹措战马,当然是最好的。曹毅说道:送到民间的所谓良驹,要是放在军营里,也不过是普通品相罢了。

    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曹恒说道:就是把南北方原来不容易货卖出去的驽马都给输送到各地,搭配着马车一同售卖出去。不同的马匹配着不同的马车,有些马车甚至很可能卖出天价?

    皇兄说的没错。曹毅嘿嘿一笑,对曹恒说道:如今大魏百姓日子过的比以往好了许多,日子一旦好起来,很多人也会相互攀比。尤其是那些手里有钱的商贾,出去见人,当然需要有辆看得过去的马车。一来而去,马车的层次也就分辨出来了。

    我还以为这么些天,你都在捉摸什么。曹恒笑着摇头:堂堂长安令,居然在琢磨这些商贾才会考虑的事情,要是让父皇知道,还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父皇不是也在致力于各地壮大?曹毅说道:大魏虽然比以往富庶的多,可这些写年战事不断,将士们南征北讨,府库早就空虚。皇兄也不是不知道,父皇下令大军休养三年,不仅仅是将士们疲惫,也是府库中的钱粮确实支撑不了太久。但凡是能赚钱,能促使大魏府库更加充盈又不会劳民伤财让百姓怨声载道的事情,父皇都会愿意去做。

    我也没有和你说过这些,你是怎么知道?打量着曹毅,曹恒问道:从谁那里打听来的?‘

    还用打听?曹毅撇了撇嘴:虽然大魏看起来繁荣兴盛,可很多人也能看的出来,其实根本没有太多的钱。这么些年,父皇赚的不少,花费出去的更多。才送进府库的财帛,用不了两天,又被运送去了战场。除此了征讨异族的大军,朝廷每年分拨给蓬莱岛多少钱财,难道皇兄一点也不清楚?

    小小长安令,你知道的也太多了。曹恒小声对他说道:这些事情你和我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乱说。尤其是父皇那里,一个字也不能提。




第2415章 不能让他们闲着
    曹恒提醒曹毅,在曹铄和其他人面前,可千万不能提起大魏府库空虚。

    见他一脸严肃,曹毅知道这件事要是说出去,肯定会惹来不少麻烦,连忙回道:我也就是和皇兄说说,在父皇和其他人面前,当然不会说。

    你提出的这些法子,都是赚钱之道。曹恒说道:把它给父皇送去,难道你认为父皇会不明白你在寻思什么?

    曹毅错愕的看着曹恒:难道这些整改的法子,看也不能给父皇看?

    当然不是。曹恒说道:你要再做一些其他条例。譬如如何整治各地治安,如何确保各地城池供水拱粮。这样的条例多做一些,然后把先前你说的两条放在最后。父皇看了,虽然清楚你想说的其实就是最后两条,可他心里也会爽快。假如不做那些,你只是把这两条给父皇递上去。等到父皇看了,他一定会认为你是故意这么做让他难堪。这么些年,大魏将士南征北战耗费多少,难道父皇心里没有数?你想为大魏分忧,想要充盈府库,就得悄悄的不留痕迹的去办。无论你做了什么,父皇心里都是清楚的很。你越是不说明白,他越是觉着你可以委以重任。

    经曹恒点拨,曹毅恍然:要不是皇兄先看了,我差点坏了大事。

    也不算什么大事。曹恒微微一笑:至多父皇认为你不会办事,丝毫不懂得把不该说的给掩盖起来。

    皇兄说的我都明白了。曹毅回道:恰好这些日子我在城里走动的多,很多设施也是看过。原本以为改与不改并没有什么不同,皇兄这么一说,还真是有改动的必要。

    长安是座老城,虽然后来父皇让人重建,恢复了这里的往日样貌,然而要是找寻弊病,还是能够找出很多。曹恒说道:前些天我就对你说过,身为长安令,你要把心思放在政务上。至于充盈府库的事情,不是不可以提,只不过不能当做主要条陈提出。否则你就是僭越了职权,也会惹的父皇不高兴。

    皇兄说的我都会铭记于心。曹毅向曹恒问道:晚些时候皇兄打算去哪里?

    如今我负责监国,当然各处都要走走。曹恒说道:尤其是军营,三军将士不用出征,以打仗为生的常备军要是不给他们找些事情做,还不知道他们会闹腾成什么样子。

    皇兄每天也是辛苦的很。曹毅回道:我也不能帮上什么忙,实在是惭愧

    要是让你帮忙,反倒会给我惹来不少麻烦。曹恒说道:尽快把呈给父皇的条陈整理出来,然后再给我看看,确定没有问题,你再给父皇送过去。

    丢下这么一句,曹恒又说道:我还得去别处看看,就不在这里耽误你。

    曹恒要走,曹毅向他问道:皇兄现在就要走?

    不走留在这里做什么?曹恒笑着问道:难不成你要请我去凌云阁或者望月楼吃酒宴?

    要是皇兄想去,臣弟请一场也不算什么。曹毅说道:这里距凌云阁近一些,要不我现在就让人去那里,把晚上的场子先订下来?

    还是算了。曹恒摆了摆手,笑着对曹毅说道:你才上任长安令,淮南那边的贡赋也还没有送来,如今你手里应该也是不太宽裕,今天就免了让你破费。

    再穷也不至于请不起一场酒宴。曹毅说道:只要皇兄答应,我即刻就让人去订下。

    我要去的地方多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忙完。曹恒对他说道:凌云阁就免了,有闲暇的时候我到淮南王府,到时候你多陪我饮两杯酒也就是了。

    既然皇兄事务繁忙,我也不敢耽搁。曹毅说道:我送皇兄。

    送就不必了。曹恒对他说道:好好琢磨你的条陈,想想等到呈递给父皇的时候,你该怎么应对。

    臣弟铭记于心。曹毅应了,随后说道:我送皇兄。

    把曹恒送出官府,目送他走远,曹毅才转身回去,琢磨怎样把呈递给曹铄的条陈完善。

    离开长安官府,曹恒正沿街道走着,打算前往军营看一看,迎面过来十多人。

    走在前面的是一员魏军小将。

    此人体格魁梧,脸膛黢黑,虽然没像张飞那样黑到发亮,却也要比一般人黑了不少。

    走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张飞长子张苞。

    来到曹恒面前,张苞向他拱手一礼:见过太子。

    慌慌张张的,你这是要做什么去?曹恒向他问道。

    什么也不做。张苞回道:我就是来寻太子的。

    寻我?曹恒一愣:你找我做什么?

    刚才陛下派人送了旨意给我,要我从今天起追随在太子身边。张苞说道:从今往后,我就是太子的贴身将军,与陛下身边的邓将军和祝将军多少有些相像。

    父皇的旨意?不是太敢相信,曹恒问道:旨意在什么地方?

    从怀里掏出一块丝帛,张苞双手呈递给曹恒:陛下的旨意在此,请太子过目。

    当张苞掏出一块丝帛的时候,曹恒心里更是疑惑。

    皇帝下旨,要么派人送去口谕,要么就是下达圣旨,还从没见有用一块丝帛送出旨意。

    看到丝帛的时候,曹恒发现上面确实是曹铄的字迹,盖的也确实是大魏皇帝的印章。

    谁给你下的旨?把丝帛递还给张苞,曹恒问了一句。

    邓将军。张苞回道:要不是他亲自送来,我也不会相信陛下会用丝帛传旨。无论怎么看着,都会觉着太随意了些。

    或许是父皇认为口谕你不一定全信,下达圣旨又过于隆重,于是想了这么个法子。曹恒对张苞说道:自从大魏立朝以来,你接到的这条圣旨,可是最为特殊的一道。

    正是我的荣幸。张苞嘿嘿一笑,对曹恒说道:以后有人问起,我就说我是头一个接到如此特殊圣旨的。让那些人好生羡慕去。

    他随后向曹恒问道:敢问太子,这会是要去什么地方?

    去军营。曹恒说道:大魏将士有三年不能出征,作为常备军,要是让他们闲下来,不仅对士气没有好处,甚至还会惹出一些乱子。

    还是太子了解将士们。张苞说道:先前我在军营当值,就有兵士因为耍钱财相互殴斗。常备军三年不出征,这才几天,他们就已经闲不住了,我看要是再不好好管管,早晚连天都被他们捅出个窟窿。

    几起了?曹恒问道。

    张苞当然知道是问兵士斗殴的事情,他想了一下回道:在我当值的时候,总共发生过两起,至于其他将军当值

    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曹恒说道:常备军将士以征伐为生,他们中的很多人,要是没有仗可打,会觉着浑身都不爽快。无聊到极致,他们当然会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我觉着对那些扰乱军纪的兵士,惩处的太轻。张苞说道:像他们这样在军营里寻衅滋事的,就该杀两个

    杀两个,磨灭掉他们的斗志。曹恒打断了他:不仅不能杀,而且我们还要给他们宣泄的机会。要让他们打,打赢了的不仅不罚,还得赏。

    张苞一脸茫然的看着曹恒:太子的意思是,兵士在军营里胡闹,我们还得惯着他们?

    当然不是。曹恒说道:军营里争斗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允许的,那叫演练。打赢了有赏,没打赢反倒还是屈辱。另一种是私斗,但凡私斗,无论胜负一律治罪。我们不仅要让将士们保持着斗志,还得用军纪约束他们。也只有这样,三年以后大军再度出征,才有可能保持百战雄师的无往不前!

    我才明白太子的意思。张苞说道:先前我与将军们也在商议该怎样应对这件事情,将军们都是束手无策。没想到太子三言两语,居然把解决的法子给说了出来。

    就是考虑到了这些,我才打算去军营看一看。曹恒说道:父皇要我监国,所谓监国,当然连同三军将士也一并要看顾着。将士们需要什么,如今在想什么,我当然都得弄明白才成。每天只顾着政务和财务,要是父皇问起了军务和吏治,我完全答不上来,那才是尴尬的很。

    朝堂上的官员都只要顾全一面。张苞说道:他们把各自官府的事情解决妥了,也就没什么事情。可太子却不同,但凡大魏的官府,都得有个了解。我听说不仅如此,甚至连市集上的事情,太子都会前去探查。

    百姓是大魏的根本,民生当然要有所了解。曹恒说道:你知道的还仅仅只是限于长安,其实整个大魏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打理。父皇给了我这么多事情,也就是想要我知道他每天都在做什么。以往还体谅不了父皇,如今才真正监国没有多少日子,就发现做皇帝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曹恒说起他的感受,张苞没有应声。

    作为将军,他当然不可能体会的到监国太子的辛苦。

    太子每天帮着皇帝操劳国事,整个大魏的事情他都要过问,要是不觉得疲倦,才真是怪了。

    以后你跟在我身边,日子可不会过的太轻松。曹恒对张苞说道:说不准某一天,哪个地方需要我这个做太子的过去,你就得陪同着一道前往。

    太子都不怕辛苦,我哪能怕了?张苞回道:陛下把我调到太子身边,一则是保着太子周全,二来就是照应太子。跟着太子的到处走走,反倒能拓宽眼界多看到一些东西。

    对于张苞的回应,曹恒感觉还是很满意。

    他微微一笑,没再应声,只是骑着马继续往前。

    自从曹铄当年下了旨意,大魏常备军不归属任何一位将军麾下,军营里每天当值的将军都是不同。

    不过当值的将军,多半都是从偏将裨将或者牙门将中挑选,偶尔会安排张苞这样位居杂号将军的前去巡查。
1...12491250125112521253...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