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步枪的威力要箭矢更强,而且发射速度更快,射程更远。曹恒射偏,曹铄在一旁给众人讲解:虽然他的杀伤力很强,要做到完全发挥它的威力,也是需要将士们勤加习练。
从曹恒手里接过那支步枪,曹铄向送枪来的校尉问道:你们在调试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不知陛下说的是什么问题?校尉问道。
即使三点成了一线,有时候也会射偏。曹铄说道:而且每一次调试,最终的结果和一回都不相同。
陛下只发射了一枪,怎么连这些都知道?校尉错愕的问道。
先前我已经说过了,蓬莱这次造出的是滑膛枪而不是线膛枪。曹铄说道:还有一个要命的缺陷,在这次送来的枪械,枪管内径居然子弹直径大了那么多。子弹在枪管内飞行,难道它不会跑偏?
据说枪械图样也是陛下当年留在蓬莱,工匠们才有样学样的造了出来。校尉说道:难怪陛下对枪械了解的如此通透。
我也只是当年发现了火药,偶然间想到的枪械和大炮的造法。曹铄对众人说道:大魏将军原本凶悍无敌,我时常会寻思,要是我们拥有了这样的枪械,把它全都装配到军。敢问这个世,还有谁是我们的敌手?
见识到了枪械的威力,众人纷纷应和。
曹恒向曹铄问道:父皇下令让将士们休养三年,是不是为了等待枪械研发完成?
也是也不是。曹铄说道:早先蓬莱送来的枪械,与我所想差距太大,所以我一直给他们打回去重新琢磨。这次送来的,虽然还是不行,却要我想要的好了不少。
提着步枪,曹铄把那个校尉招呼到跟前,指着枪管下面:这里以后还要添加个装卸刺刀的卡扣。
敢问陛下,是什么样的?校尉问道:刺刀又是什么模样?
曹铄知道,虽然这个校尉是从蓬莱来的,要其他人对高精兵器更加了解,可他刚才说的两样东西,却是校尉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听都不曾听说过,校尉又怎么知道是什么模样?
算了。曹铄想了一下:等到兵工厂搬迁到这里再说,到时我亲自去告诉工匠们该怎么做。
曹铄不打算再说,校尉当然不敢问,低着头站在一旁。
把匠作坊搬迁到长安兵工厂是大事。曹铄对校尉说道:你也不要在这里耽搁,今天启程返回蓬莱。把我交代的事情都告诉弥衡,催着他不要有半点耽搁。
领旨!校尉应了,随后告退离去。
曹铄让邓展把几支步枪收好,放到皇宫武备库里,随后领着众人离开演武场。
快到大殿门外,他对众人说道:太子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众人纷纷告退离去,只有曹恒没走。
等到众人走的远了,曹铄招呼曹恒:跟我到后园走走。
领着曹恒来到后园,曹铄向他问道:你和呼厨泉一同出关,你认为他有没有能耐平定乌桓和鲜卑?
曹恒回道:当初出关以后,呼厨泉每逢战事,总是依赖大军在背后给他策应。如今大军不在,我也不清楚他究竟能不能成事。
你看看这个。曹铄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曹恒。
满脸疑惑的接过书信,曹恒打开浏览了一遍。
当他看完之后,错愕的向曹铄问道:呼厨泉居然
讨伐鲜卑,首战告败。曹铄笑了一下:他在原的日子太久,看来已经是忘记匈奴人向来是鲜卑人克星了。
要是呼厨泉无法胜过鲜卑,乌桓再趁势发难,他可麻烦大了。曹恒问道:要不要儿臣领兵前去驰援?
我已经下令,大魏将士三年不征。曹铄说道:要是呼厨泉连三年都稳不住,扶持他也没什么用处。
第2413章 河套送来的消息
曹恒问起要不要出兵驰援呼厨泉,被曹铄一口回绝。
而且他还告知曹恒,假如呼厨泉连三年都顶不住,扶持这位匈奴大单于将会毫无意义。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曹铄应道:只不过呼厨泉要是败了,边关怕是会有些麻烦。
看了一眼曹恒,曹铄脸色也变的凝重。
他想了一下,对曹恒说道:晚些时候你去传令,让边关守军密切留意呼厨泉与鲜卑人的战况。一旦匈奴人支撑不住,即刻向我禀报。
当初扶持呼厨泉,本以为可以借助匈奴人把鲜卑和乌桓给平了。曹恒说道:看来呼厨泉很难胜任。
战场瞬息万变,胜败常常难以预料。曹铄说道:呼厨泉不过是败了一场,我们也不要彻底的否定了他,看他以后怎样再说。
讨伐去卑的时候,儿臣也曾特意令呼厨泉单独领着匈奴人出战。曹恒说道:虽然有炮兵策应,可那时他也不是如此不堪一击。怎么到了向来不如匈奴人的鲜卑人那里,他反倒没了能耐?
很可能还是和你有关。曹铄说道:你让他依赖的太多,他已经习惯了所有决策都由你替他做。留下他独自领军讨伐鲜卑,他反倒无法胜任。
这么说,还真是儿臣的错了。曹铄一脸无奈的说道:那时我倒是想要他独自做出决断,可他根本做不出合理的判断。要是我再不替他做出决策
说到这,曹恒一脸恍然的看着曹铄。
明白了?从曹恒的表情里,曹铄看出他已经明白其中缘故。
要不是父皇提起,儿臣还真没有想到这些。曹恒说道:沙场决断,往往都是在临危之时做出。呼厨泉以往追随儿臣在关外厮杀,习惯了在危急关头依照军令出击,从来没考虑过什么时候该战,什么时候该走。遇见鲜卑,他没人可以依靠,儿臣以为,他兵败的日子还会很长。
能不能扭转颓势,全都在他。曹铄说道:要是你此时领军去了,一则让他抱有依赖,二则让我出言反悔。早先我已经说过,大军三年不出征。要是没到三年,大魏将士出征讨伐,岂不是让人笑话,说我反复无常?
父皇说的是。曹恒回道:虽然呼厨泉有可能逆转战局,可我还是觉着不太稳妥。不如把张绍调到他那里,给他出谋划策,也能稳住局势。
你说的张绍,可是张飞将军家中二公子?曹铄问道。
正是。曹恒回道:他自幼体弱,张将军没有传授他武艺。闲极无聊,他时常会找一些书看,久而久之,懂的道理确实是不少。儿臣把他留在云中,为的就是稳固地方,让异族再也找不到捣乱的机会。
你说的也是个办法。曹铄点头:张绍毕竟是员智将,而且你领军出关的时候,他也随在身边,呼厨泉对他也算是熟悉。令他前去策应呼厨泉,应该会对战局有所帮助。
父皇要是允准,晚些时候我就让人给他送去军令。曹恒说道:这样一来,匈奴与鲜卑的战事,我们也能放心不少。只要匈奴稳住战局,大魏边关也就不会迎来麻烦。
曹铄点了点头,随后吩咐曹恒:你即刻派人传令给张绍,让他把云中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先去河套为呼厨泉出谋划策,竭尽全力扭转战局。
我这就去。曹恒应了一声。
等到曹恒离去,邓展凑到曹铄身旁问道:陛下,是要去书房还是
你觉着呼厨泉怎样?曹铄看了他一眼问道。
回陛下,我对呼厨泉不熟。邓展回道:他以往在中原也是十分恭顺,言谈举止也是个被俘之人该有的模样。不过
邓展先是说了他对呼厨泉不是太熟悉,随后话锋一转,却没接着说下去。
不过什么?曹铄追问:难道你还要和我卖关子不成?
也没什么。邓展说道:只不过我觉着呼厨泉在中原这么些年,是不是应该早就把领军作战忘的差不离了?
倒也不是没有可能。曹铄点了点头。
不说邓展和祝奥陪着曹铄去了书房,只说曹恒,出了皇宫之后,立刻派人去给远在云中的张绍传去军令,要他即刻启程赶往河套,协助呼厨泉讨伐鲜卑。
派出信使之后,他带着一队卫士前往长安官府。
曹恒打动的时候,曹毅也才回来,正在写着什么。
没有让人向他禀报,曹恒直接来到曹毅的房间。
写的太过专注,曹毅并没有留意他来到身旁。
歪头看着曹毅在写的东西,曹恒问了一句:终于可以出台政令了?
他突然开口说话,曹毅吓了一跳,手中的笔差点都掉落在桌上。
看到是曹恒,曹毅站起来见礼之后说道:皇兄悄无声息的在我身旁说话,让我吃了一惊。
我是看你写的专注,就没有让人禀报。曹恒说道:整饬长安的政令一出,父皇可就不会说你什么也没做了。
这么些日子,我一直在长安内外巡查。曹毅说道:也只有把这里的状况弄明白了,才好做出相应的政令。要是状况不明胡乱下令,岂不是祸乱长安?
说的也是。曹恒点了点头。
他回应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
发觉曹恒神色不太对,曹毅问道:皇兄这是怎么了?让人觉着好似哪里不太对
我能有什么不对。曹恒说道:不过刚才父皇给我看了一封从河套送回的书信,倒是让人担心的很。
不知父皇给皇兄看的书信写了什么?曹毅先是问了一句,随后又说道:要是皇兄不方便说,我也不再多问。
问都问出口了,还说这些虚头巴脑的做什么?曹恒说道:父皇给我看的是一封火舞送回的战报,说是呼厨泉出兵讨伐鲜卑,不仅没有能破敌,反倒损失不小,后撤数十里。
第2414章 用房产和马车赚钱
曹恒告知曹毅,呼厨泉在讨伐鲜卑人的时候节节败退。
对此,曹毅有些不太相信。
他眉头微微皱着,向曹恒问道:父皇打算怎么处置这件事?
我建议父皇把张绍派到呼厨泉那里。曹恒说道:张绍多有智略,沙场之上运筹帷幄,要比呼厨泉强的多。把他派去,即便不能扭转颓势,至少也可以让匈奴人稳住局面,不至于被鲜卑人击破。
难道父皇没打算派兵前去驰援?曹毅说道:发兵驰援要比只派张绍一个人前往好的多,毕竟匈奴人与鲜卑人数次交战不胜,应该已是心生惧意。强行令他们再次出战而无援兵,只怕张绍也难稳住。
要是连这样的局面也稳不住,当初我留他在云中就是个错误。曹恒说道:呼厨泉虽然败了几阵,元气却没大伤。如今他把兵马聚集在河套纵身,鲜卑人虽然出兵追击,所获却不是很大。只要张绍能够把握住战机,还是有可能反败为胜。
张绍不是皇兄。曹毅说道:而且匈奴人也没有大炮和地雷等杀器,想要获胜,只怕没有皇兄想的那么容易。
真是要看张绍的本事了。曹恒先是应了一句,随后对曹毅说道:不说匈奴人,你在起草的政令有几成把握可以让父皇满意?
其实长安一直以来都很稳固,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改进的。曹毅说道:我寻思着,与其在政令上做手脚,还不如给长安城做些具体的规划。
规划?曹恒向他问道:你是要做什么样的规划?
皇兄来看。曹毅拿起他刚才在起草的政令递到曹恒面前:如今长安城,虽然有不少客商往来,而且城内也有市集,不过市集却被凌云阁和望月楼分割为东市和西市。两处市集相距不近,所经营的多半都是凌云阁和望月楼的产业。至于其他商贾,他们的店铺可就要散乱多了。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寻思,为什么长安人口众多,每天往来于街市上的人很多,可还是有很多店家关门歇业。
想到是为什么没?曹恒向他问了一句。
当然想到了。曹毅回道:主要是除了东市和西市之外,其他地方商铺散乱,以至于城内百姓等到那里购买货物不便,很多人也是能不去就不去。除非只有那些商铺供应,而其他商铺没有的,才会有百姓前往购买。久而久之,东西两市越来越繁荣,而其他地方的商铺则是无人问津。
有了东西两市难道还不够?曹恒问道:你不会是想在长安城内另外再开辟一处市集?
当然不是。曹毅回道:父皇不是想要凌云阁和望月楼彼此之间形成竞争,从而使之更加壮大?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我也见过望月楼的卫玉和凌云阁的苏真。曹恒说道:俩人年岁和我相仿,他们谈论起经营之道,却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父皇用人,眼光还是十分独到,让人不得不服。
皇兄与他俩谈了什么?曹毅不无好奇的问道。
也没谈什么,不过是谈论了一些有关货卖往来的事情。曹恒说道:俩人各自和我说的法子,要是用来经营获利,都是能赚取不少。难怪父皇把他俩发掘了出来,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能发现他俩。
难道皇兄还不清楚父皇的能耐?曹毅说道:父皇用人,向来都是用在刃尖上,每个人都能让他们把能耐发挥到极致。他俩被父皇发掘出来,我并不觉着奇怪。
刚才的事情你还没有说完。曹恒说道:你打算怎么安顿那些商铺?
所有商铺全都收回,改为民居。曹毅回道:再把东西市之间的民居全都拆了,改为馆舍或者其他铺面。
改来改去,还不都是一样?曹恒向曹毅问道:和原先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然不同。曹毅说道:这些商铺聚集在东西市之间,把东西市连成一片,离开东市,逛着街不知不觉就等到了西市。倘若其间不是铺面或者馆舍,走起来可是要耗费不少时候。
你说的道理我是明白。曹恒说道: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先这些商铺在街道上,也是那样开门营业。如今你把东西市连成一片,不住在市集附近的百姓反倒不方便了。
皇兄有没有听说一件事?曹毅神叨叨的向曹恒问了一句。
什么事?曹恒反问。
父皇打算让凌云阁和望月楼都造出马车。曹毅说道:马车可以供应给普通百姓。也就是说,寻常百姓只要拿出足够的钱,也是可以购置买车,用来代步。要是不让百姓们住的离市集远一些,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购置马车?
错愕的看着曹毅,曹恒问道: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意图?
意图当然还有。曹毅说道:父皇定都长安,以目前长安人口来说,这里作为都城确实是萧条了些。
你是什么意思?曹恒追问。
我的意思是,以后会有更多的百姓涌进长安城。曹毅问道:一旦百姓多起来,凭着长安这点地方,能建造多少房舍?而且将来家家户户有马车,他们的马车又停在什么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