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纳采为六礼第一礼。
可以说,只要纳采之礼开始准备,除非八字严重不和,否则这婚事便是成了。
魏无忌与张平拿到了廉颇亲笔应下的婚书,立即飞马燕都,继续执行第二步。
接下来只要拿到上卿印信,这事便就成了。
魏无忌与张平为了张平这个族弟的婚事在奔波,很辛苦,可却是非常非常的快乐,这样的事情若真的成了,比起当年张仪的纵横之道,怕是更加的精彩。
再说秦国。
秦王已经回到了咸阳,在堆积如山的竹简堆时忙碌着。
有侍从入内,将一只精钢制作的盒子放在秦王的案上,然后悄然退离。
秦王只是抬眼扫了一眼盒子,便继续翻阅着那成堆的竹简。
这样的盒子只有白晖有,也只有白晖会用这样带密码的铁盒来装信,盒子是双层的,里面有一套火布,也就是石棉布。
在石棉布与钢盒之间有着一些白磷,不得不佩服秦国工匠的脑洞。
正常情况下,盒子是密封的,夹层中的白磷也因为钢盒与石棉被封在其中,但若是用暴力的手段强行打开,那么盒子必定被破坏,白磷遇到空气,再加上暴力破解的手段肯定会产生超过四十度的热量。
秦王并没有急着打开盒子。
因为白晖能用这样盒子装的信,肯定是机密,也肯定是麻烦事。
秦王处理完这份公务之后,拿着盒子走到一旁,泡了茶喝了一杯之后,秦王这才用转动密码,然后打开盒子。
盒内是三封信。
一封是白晖与宣太后联名,以正式公文的形式书写。然后是白晖与宣太后各自的一封私信。
秦王先看公文,再看私信。
看完之后,秦王的眉头拧在了一起,反复将信看了三遍,秦王摇了摇手边的铃,有侍从入内后,秦王吩咐道:去把国舅找来,对了,再把屈原大夫找来。
很快,魏冉与屈原到来。
秦王将公文那封递给了屈原,将白晖的私信递给了魏冉。
白晖的私信是不会交给屈原看的,上面有一些白晖自己内心的想法,屈原是朝臣,并非秦国的死忠之臣。
屈原看过信之后,再交到魏冉手中。
魏冉拿着信就开骂了:若是咱们大秦最懒的官,非这白晖不二人。
是!秦王也是点了点头。
魏冉又说道:他倒是简单,提了一个想法,可这想法不难,难在细节,难在如何操作。
是!秦王又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眉头拧在一起的原因。
白晖的想法很精彩,秦王封族伯,可谁有资格,而这个封地的大小,税收的上交,人口的组成,官府与封侯的各自管理尺度。
眼下的秦国也有受封的重臣大贵族。
并非以前,在封地便是一言堂。而是所有的封地都要先受秦律管,再受秦国朝堂管,之下才有一部分自主权。
这个自主权也并非统一的大小。
自主权最大的便是白起白晖的封地,可以说是国中国。然后是魏冉等极重臣的,除了没有征兵权之后,他们也是国中国。
其余的,就算是公子又如何。
栎阳君是秦王的兄长,亲兄长,但却没有律政令兵的权力,甚至连田中种什么,都是由栎阳令来说了算,他仅有的就是封主的获利财权,以及部分的税权。
屈原这时说道:王上,不可封族伯,或是可封但不能这么称呼,依礼法论,此事可以分为荣宅祖地族粮之田。伯,只有天子可封,纵然王上有一统天下之志,却不可有天子之名。
屈原说的是不可有,不是不能有。
秦国一统天下之志已经是写在明面上的,但却不能明着说出来。
天子还活着呢。
魏冉说道:屈大夫高见,这个称呼是极佳的。此事需要的是一个规矩,这个规矩怕不好定。
是,穰侯说的极是,这规矩难定。
秦王问:有何良策?
屈原反问:敢问王上,大河君这样的建议,除了为秦国各贵族谋些实利之外,可有什么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
秦王有些犹豫,因为秦王感觉屈原还是心系楚国的。
或许是看出了秦王的犹豫,屈原说道:秦楚之间兵战不可免,臣在秦只希望能为百姓出一份力,秦军不伤民,臣便心满意足。
有屈原这话,秦王才说道:白晖意在抑赵,他选了两个地点,一个是财富之地,同时也是保证奴隶来源之地。另一处则是压制赵国北进,将赵国挡在富饶之地以外。
屈原不解:王上,臣不明白,大河君如何就知道贫瘠与富饶之界,如何就能确定,选下的位置就能压制赵国北进。臣以为,这样的分封,最多就是一城两城之地。
秦王没说话,他不知道如何给屈原解释。
总不能说,白晖选的地方,肯定没问题。
秦王看了魏冉一眼,魏冉开口说道:大河君是我秦国英杰,其战略眼光独步天下,纵然是战神武安君也多有称赞,他所选,纵然不敢说必为咽喉之地,也定是紧要之所。所以可信。
就白氏兄弟在战场上的力量,天下人谁能说不服。
屈原听到魏冉话之后对秦王说道:王上,臣有一个建议,先封魏韩。
为何?
魏韩附秦,依秦律自然是要接管所有贵族的封地,臣正在为难,若是强行接管必会引起乱子,但若是留祖地,赐荣宅,再有一处财富之地,想必魏韩的贵族也不会有太大的对抗之心。
屈原说的是实情。
依秦国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再容得下不受秦律管的国中国,所以魏韩两国的贵族一边在对抗,一边也在恐惧之中。
第四八零节 天下第一县
屈原的建议让秦王与魏冉同时眼睛一亮。
好建议。
白晖的建议是好事,可谁能肯定结果就会是好的,那么先把这个好处拿出来给韩魏两国的贵族们。
不过,也需要有个秦国本族的一起。
秦王与魏冉交换了眼神,瞬间就作出了决定。
屈原退离后,魏冉说道:臣这边好说,臣原本的封地可以借口说秦国要修水利,并且修一座大的什么工坊,收回封地,然后改封他地。臣的祖地连臣都不知道在那里,所以不重要了。
秦王笑了:贪婪如貔貅的舅舅竟然也有把财货吐出来的时候,难得。
貔貅?魏冉大笑。
秦王愣了一下,也跟着笑了。
若说魏冉是貔貅,在五年前可以这么说,但自白起白晖两兄弟崛起之后,貔貅这个称呼便于魏冉无关了。
白晖才是。
魏冉停下了笑声对秦王说道:王上,白晖不会亏待与我,若真有闪失,他也会想办法补偿我的损失,再加上我没什么家人,又没有祖地,所以一块封地罢了,无所谓。
好,那么第二个,就是郿县。
郿县有着秦国第一县之称,此时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县。
而白氏一族也被人称为王爵之下天下第一族。
因为郿县白氏一族,拥有军侯以上一百零四人,百将四百人以上,可以说白氏一族的青壮只要手脚健全者,无一例外在军中。
白平西乞和孟夏更是三族的三领将。
郿县连同孟西白三族,拥有五级爵位以上的人超过三千五百人。
可以说是秦国,乃至天下拥有低等贵族最多的县,被天下人称为贵族布衣之县秦国骑勇的渊薮。
同时,也是秦国第一个,拥有最完整灌溉系统,却是丰年丰收不上交粮食都不够吃的一个县。
特别是去年以来,孟西白三族以无数的战功换到了无数的男女奴隶之后,大量的孩童出生,每天仅羊奶的需求量就需要两万只奶山羊。
可郿县的土地仅仅只够养活五千只奶山羊。
好在三族因为低等贵族多,有钱,有军功,有资格并且有财力去大量的购买粮食回来。
听到秦王提到郿县,魏冉说道:王上,当年商君废除的一些事,可以在秦之外给老秦人恢复了。
可以。
魏冉说的是当年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之时,让孟西白三族的骑士特权与优先论功等特权消失,让他们与普通秦民一样变成了耕田征战的庶民。
可眼下呢,这一条已经基本上再次被改变。
无数的奴隶进入秦国,白晖的职业兵制度出现,又换了一个方式让擅长作战的老秦人重新拥有了骑士特权,以及优先论功等特权,甚至还多了更多的特权。
比如,四卫的百将,他们的家眷就有资格去采购那些限购物资。
许多东西,那怕不对外销售,也会对四卫的士兵销售。例如棉布,例如精雪盐黄糖等等。
想法确定,秦王立即吩咐召见孟西白三族的族长来咸阳宫。
郿县的县令并没有设定,县令的实际权力就掌握着白氏宗族的族长手中,郿县白氏也代表着郿县。
对于为大秦流血的大族,当代秦王从来没有吝啬着他的信任与赏赐。
郿县三大族来到咸阳,只听到秦王说这是白晖的意思,竟然什么也没问,表示全力支持,就算全族搬到辽东也没问题。
如此痛快,如此觉悟,秦王还有什么好说的。
秦王以大秦先祖立誓,郿县三族只要在辽东受一点委屈,秦国不惜撕毁十年不攻的盟约,也要让天下看看秦国的武力。
只要郿县三族在辽东没挣到钱,差额国库双倍补足。
老秦人!
此时,秦国的王族大贵族谁也没有,也不敢亏待老秦人。老秦人才是秦国的根。
唯有天下一统之后,李斯成为相国后,寒了老秦人的心。
半个月之后,洛邑。
秦王穿上了老秦军的军铠,带着孟西白三族以及愿意追随三族的许多小族来到了洛邑。
与此同时,来到这里来有韩魏两国的一部分贵族。
秦王不需要全部的韩魏贵族归顺,死硬派一定会变成枯骨埋在土地里。
白晖不在,白起镇守洛邑。
白起迎上了秦王车架。
秦王将白晖的信交给了白起,白起看过之后将信递还给秦王:报我王知,以臣的看法,区区一个箕氏侯国,仅仅是给辽东新军练兵用的,臣已经下令今天夏天之前,将秦军在辽东的主力调回。
恩!将军的选择就是寡人的选择。
秦王在战略战术上对白起是无条件的信任。
白起所说的新军,就是齐地移民中山遗民以及留下的一部分燕民,还有辰国的奴隶军组成的辽东秦军。
他们要展示出足够的力量来向秦国宣誓效忠。
白起又说道:王上,至于对付赵国,这点力量不够。想将赵国压制在白晖所划的线以内,臣以为几乎不可能,赵国为兴国强国而北上。眼下不知道白晖那边是否收到了赵国宫变的情报。
秦王摇了摇头:估计还没有。
王上,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而且以颠覆性的宫变。臣下令安排了白晖部下的探子继续去打探,若是赵军改制,特别是改变的军功之法,那么请王上要多多留意赵国。
秦国变法,强在军功爵位制度与以法制国上。
白起的话让秦王陷入了沉思之中,若是赵国也增强军功赏赐,开始训练职业兵,那么赵国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会变的有多强。
赵国变强,对于秦国的影响有多深呢。
思考了很久,秦王这才对白起说道:你说的对,白晖是挡在赵国北进求财之路,以你之见有何破解之法?
王上,臣以为任何的计谋都不是单一的。臣虽然有些计划,但请王上等白晖见到赵相之后,再作打算。
赵相?田不礼。秦王是知道田不礼的真相的。
白起点点头:就洛邑这边收集到的情报,田不礼已经赴燕,肯定会见到白晖。
第四八一节 白起的建议
听到田不礼已经赴燕,秦王立即说道:好,等一等。
无论情报打探有多细,也不如从当事人口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消息。
眼下公孙龙在邯郸,却传不出消息来,这是因为赵奢明放暗封了邯郸城,任何从邯郸离开的人都会被检查。
既然田不礼去了燕国,那么公孙龙自然命令邯郸城的秦国密探们进入深度潜伏,以防止在赵国宫变期间受到巨大损失。
赵国宫变对于秦国来说,最重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秦国在意的是赵国接下来执行的国策,以及赵国如何变法。
赵国变法,已经是摆在明面的事实。
白起坐秦王的车驾与秦王一起进入洛邑,此时在洛邑已经有大量的韩魏两国贵族在等待。
秦王入住洛邑秦宫之后,有留守洛邑的秦国官员送来的名单。
秦王扫了一眼名单,爽朗的笑了:这些就是识时务的,附秦,就必须为我大秦出力,不能出力的,不能一心追随我的大秦的人,他们自然是交给武安君来处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