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比武,难免有意外。王叔莫伤感。

    白晖对列国的贵族还是了解的,从列国的礼教而论,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可诸子百家却没有那一家主杀戮,就是兵家也讲的兵,非杀戮。

    仁这个字,并非儒家提出的。

    在华夏化之中,诸子百家都对仁这个字有过解释。

    仁,代表天地,指作人要效法天地,仁即天性善良地德忠厚,博爱包容,这是个人的自我升华之道。

    以杀戮为趣,不符合了天下之礼。

    场上先锋站已经结束,败的人昏倒在擂台上,胜的人也有些站不稳。台下,有人去救治昏倒的倭奴。

    这就是华夏的仁,奴隶虽贱,却也是一个生命,天地自然的仁之下,猎人对怀孕的野兽都会放生,更何况是人,更何况是在为家族去打斗,去争得利益的人。

    此时,是不是奴隶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对家族有功的人。

    当然,若是背叛,莫小看战国的各贵族,他们除了仁之外,自然也知道,如何残忍。

    白晖坐着看完了当天的比赛,宴会没参加。

    白晖离开的时候,留下一份手令,赐矿区增加十里的手令。

    只是增加十里,对于白晖来说这是很小的数字。

    在倭岛,有一条天然的火山挤压断层带,贵金属以及铜矿的分布足有上千公里长的陆地上,有的是金银铜矿留给白晖安排破坏性开采。

    至于环境污染什么的

    这里离家好远呢。

    比武结束,白晖离开的时候,正好遇到两名相互搀扶,在刚才比武之中受伤不重的倭奴,他们准备去领赏。

    白晖往马车那里走,两位倭奴赶紧退让到路边,然后学着韩人教给他们的礼节,躬身施礼。

    白晖停下了。

    莫说是两名倭奴紧张,就是陪同的韩人大贵族家的人也紧张,生怕是这两位倭奴是否冲撞了白晖。

    却见白晖微微欠身还了一礼,然后回身问身边的护卫要了一瓶药油递给了倭奴,倭奴呆呆的接过,没等他回过神来,白晖已经走远了。

    白晖的马车离开后,几位年轻的韩人问长辈:刚才大河君给倭奴回礼了,那只是区区倭奴。

    无知!韩人族老怒喝一声,吓的几个小辈缩着脖子退了几步。

    那发怒的族老给了每人一巴掌后这才解释:你的书都白读了。奴隶尚知礼,难道贵如大河君不知礼,我等八百年的贵族,不知礼??你们这些混帐东西,回去每人罚抄书百册。

    是,是!一众小辈缩着脖子。

    战国,除了秦国在白晖的帮助下掌握了初代的印刷术之外,其余各国的书籍还是靠抄。

    或是叫刻,长期保存的书籍,字是用刀刻在竹简上,然后再涂上墨。

    一百册书,这要估计在刻半年。

    那两名倭奴在领赏的时候也被人告知,他们得到的药油是用于跌打损伤,若是有伤口便不可用。

    这是来自秦军宜阳营,上上等的跌打油,珍贵的药。

    倭奴自然是舍不得用了,身上的青紫什么的,过几天就好了,这珍贵的药物还是保留下来比较好。

    很快,倭奴之中流传着一个传闻。

    强大无比的秦国,秦国的大河君是位非常和气,而且友善的人。




第五二三节 燕人大逃离计划
    白晖这个秦国大河君,和气友善等等的好名声开始在倭岛上的倭奴之间传播。

    熊子兰听到这个传闻后,站在海边发了足足一天的呆。

    友善?

    和气?

    熊子兰有一句码码皮不知道能不能说。

    凶残狡诈诡异。最可恨就是天高三尺的白晖,怎么就能与和气友善这种词联系在一起。

    这老天,瞎了吗?

    白晖听到这消息后,只是淡然一笑,不作评论,也没有半个字的解释,只当是自己没听到。

    好人?

    白晖从来没把自己当好人,倭岛上的倭奴们是要被灭族的,未来的倭岛就是流放之地,当未来这里的金银铜煤挖残了之后,白晖绝对不会再踏入倭岛半步。

    至于倭奴们。

    这个时代所谓的倭顶级贵族中自认为年轻貌美的氏族女,在白晖眼中,距离某某老师的距离,还差有很远很远很远。

    他们还需要五次,十次的不断借种,改良,再进化,一千年两千后或者才有机会变成白晖眼中的有点价值的。

    眼下,她们比野人强了一点点。

    但这一次,白晖终于找到机会赏赐掉那些被各族送来的氏族女了,她们会成为比武优胜者的奖品。

    白晖这道命令一经发布,比武场上的流血事件再次加倍。

    对于普通的下等倭奴兵而言,曾经的他们也是倭岛的下等人,可以得到一个氏族女的赏赐,这比一面铜镜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韩人四大贵族的比武还没有结束,魏人四大贵族之间为金矿分利的比武又一次开始。

    若非在等燕人,这比武就不是内部举行了。

    燕人来了。

    在福港登陆,然后用小船转运到关海湾(倭下关)的燕人越发的多了,白晖接到正式报告的时候,燕人已经集结了六千五百名士兵,其中真正的百将军侯级别的武官,超过了二百人。

    也就是军官来的比士兵还多。

    乐问来了,带着他的一份计划书,以及两份由陪同他的秦军带来的信件。

    这两封信,分别来自叶小舟与魏无忌。

    安坐!白晖示意乐问先坐下休息,有婢女送上茶水,白晖则是拿着两封信坐在书案后。

    书案,椅子,这些东西是白晖独有的。

    打开信,白晖先读的是叶小舟的信。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赵国齐地。

    叶小舟离开淮港已经有十天了,从淮港已经深入到齐地足有五百里,可以说已经过了齐地的莒城。

    骑武在一旁陪着,一行人从不走大路,尽走小路。

    白天休息,夜晚出动。

    毕竟这是赵国的地盘,叶小舟身为秦军副领将,只能打扮成商队悄悄的潜入。

    快到凌晨的时候,一行人进入了一座赵国的军营当中。

    这军营远看,依旧如常,可走近之后,站在军营四周的士兵全部草人,这军营里的人数是平时的四倍。

    这么多的人数,还需要草人来站岗吗?

    需要,非常的需要。

    这里的兵,并非这个军营的兵,他们来自齐地各处,叶小舟到的时候,这进而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千人,远远超过了这一处小军营的承受极限。

    骑武与叶小舟到,一将迎了出来,双方见面没有正式的礼节,来将迎的快,叶小舟低头快速的进入军营,然后营门又一次关上。

    军营内大帐,挂着一副地图。

    骑武先是介绍道:这位是粟珞将军,祖上从齐国逃难到燕国的。

    骑武的话是在暗示叶小舟,这位对赵国对齐国对燕国都没有多少留恋,所以作为这次行动的腹地负责将军,绝对是可靠的。

    叶小舟用力一抱拳,对方回礼。

    众人没有太多的客套,以三人为首站在地图前,粟珞说道:这个位置是极安全的,这处军营是守仓的军营,原本留在这里的都是老弱残兵,依去年的记录,这里在去年一年时间,只有外人来过四次。

    骑武在旁插了一句:今年春天那次人已经来过了。夏粮收获之后,会用旧粮食运来这里,将这里更旧的粮食替换到。这次负责运粮的人,是我的部下。

    那就是很安全。

    安全。

    粟珞一指地图:不过,这里这么多人,想离开赵地,又不被人发现,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叶小舟眼神专注的看着地图。

    此地往南,就在西南方向正好就是莒城。虽然燕人赵军守齐地,莒城却是姜氏曾经控制,在姜氏离开之后,驻守在这里的却是正宗的赵军,也就是赵人赵军。

    往北不可能,是赵人赵军负责着到燕国的边界,防的就是燕人赵军往回逃。

    往西跑没意义,因为原先大河以北的重镇让赵国占据。

    直线往东,即墨城那边是齐国所在,齐国眼下是赵国的属国,而且齐人恨燕人,所以肯定不会给燕人逃离的机会,若是拦不住,一定会上报赵军。

    粟珞问道:分散走如何?

    有多少人呢?

    四千多人,接下来还会有人过来,从这里出发的人数,至少会有七千人。

    七千人分开走,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

    先不说燕人在齐地道路不熟,而且靠两条脚走,在没有路标,没有详细地图,迷路是一个麻烦,更麻烦的是分散走如何保证这些人吃喝的问题。

    最最可怕的是,万一有那一个被赵人赵军抓住了,那么全盘计划就可能会被发现。

    骑武说道:要不,咱们找借口开战,吸引赵军的注意力,然后让这些人快速逃离。

    粟珞与叶小舟听一这个建议后,同时摇了摇头,

    这建议不靠谱。

    不过,这个建议也给了叶小舟一个念头。

    叶小舟问骑武:押解奴隶,邯郸那边可有命令过来,是让你来押送,还是有赵军来接管。

    这个有可以操作的地方,我已经接到命令,从淮港押运奴隶送到鲁地。我有一个本家的兄弟,接到了命令是押运奴隶送到宋地去。然后再由赵军接管,那么可以明正言顺的调兵南下。

    命令上,只有千人调令。

    骑武在旁强调了一句,赵国给的调兵令只能调动千人。



第五二四节 燕人的思亲决心
    燕人赵军在赵国眼下权力相当的低。

    除了乐毅的亲信之外,大多数燕人赵军的军官,最高只有千人调动的权力,而燕国最大的军营除了乐毅本部之外,只有三个。

    一个就是与秦军在淮港对峙的骑武部。

    骑武部实数有士兵一万四千人,后勤人员三千左右,杂役两千人,在赵军的记录当中,为两万人大营。

    另外两处是万人大营。

    一个在即墨西一百里,但其大营北五十里,还有一处赵军的军营,赵军负责监视即墨,以及这处燕人军营。

    最后一个在中牟,算是乐毅部之外燕国的一支精锐,也可以说是整个留在赵国的燕军当中最精锐的一支,约一万五千士兵。待遇等也远远好于在淮港的骑武部。

    所有在赵国的燕人赵军的将领,实际最高领兵人数,就是骑武。

    可看看骑武带的那些兵,是最差的,而且被困在淮港。北有赵国的属国齐国,南边就是秦军的军营,往东边走不到一百五十里,就是楚国的地盘。

    骑武有统兵权,却没有调兵权。

    也就是,军营以及赵国划定的区域内他可以作主,离开划定的区域,便需要相应的手令。

    各处要道,都有赵人赵军把守着。

    要不,打出去?叶小舟突然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吓一跳的建议。

    打出去说的是容易,但作起来却是非常的难。粟珞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他很冷静的为叶小舟分析着:首先,要打出去,分散在各地的燕人相互联络,必会被发现,这个瞒不住。

    叶小舟点点头:对,就是这话。

    粟珞继续说道:接下来,这么多人打出去,那么往那里去。可以去淮港,淮港有那么多粮草吗?这么多人如何接走,至少几万人马,用船的话需要多少条船。或是多少船跑几次。

    叶小舟回答道:到了淮港,粮草问题不用担心。接人也不用太担心,秦军有能力每次运一万人,时间为十天一次。再多的话,就无法保证粮草以及必要的物资运输。

    一万人,也就是说不能有任何意外。四万人就需要一个月时间,太久,这个时间太久。一个月会生出许多变故来。

    骑武这时又提出一个建议:让奴隶作乱如何?

    不可!叶小舟强烈反对了这条建议,然后解释道:奴隶作乱,这些奴隶必会被斩杀。有伤天和,我是秦将,也不能作这样的事情。

    那么,只有一个办法。粟珞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变了:我有把握秘密带人进入一座小城,但却没有把握不动声色的将这座城拿下来。

    那个城!叶小舟的眼睛都亮了。

    另一副地图挂了出来。

    粟珞指着地图说道:祝城!

    叶小舟整个人都贴在地图上,详细的看着地图上每一个线条。

    粟珞在叶小舟身后介绍道:这座小城曾经是祝国的一位公子封地,而后鲁灭了祝国。而后越国兴盛的时候又归了越国,再之后归了楚国。齐国从楚国诈来的二百里淮北之后,就有这座城。

    叶小舟看明白了:这里也被人称为莒南是吧。

    对!
1...246247248249250...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