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可以,再补充一句。此事何时需要保密,何时可以公开,也让白起拿个主意。




第五五三节 太后之伟大
    回到庄园后,有文吏写了书信,白晖与宣太后同时用印。

    这是白晖强烈要求的。

    有宣太后用印,足以证明白晖等宣太后到了,得到了宣太后同意之后,才作了最后的决定。

    信由专人送出。

    文吏准备退出去,宣太后示意让文吏坐下,准备记录接下来自己和白晖之间的谈话。

    宣太后与白晖说话,很少有这么正式的。

    需要被记录的谈话,便要留存咸阳宫的档案之中。

    白晖整理衣服,连坐姿都正式的许多。

    宣太后先开口:本宫虽然在樱岛度假,但却一直关注西岛的发展,也查询过许多西岛的公文。而后,本宫游历了二岛以及南湾之后,本宫内心更有一种期望。

    文吏在认真的记录着,宣太后也说的很慢。

    看文吏记录完毕之后,宣太后这才继续说道:本宫看到了许多不方便的地方,首先是倭人在学习中原文字当中,分为了韩文魏文楚文等,本宫以为,应该书同文。

    白晖整个人惊了一下。

    宣太后没在意白晖的反应,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钱币,在倭岛,各种杂钱混行,产生了许多的纠纷。有士曾提议,全部使用秦新钱,但韩魏等人都忘记不了本国,所以暗中在抵制。

    不仅如此,以米而论,各国的斗大小不一

    宣太后一条一条的讲着。

    白晖整个人惊呆了,宣太后不愧是战国第一太后,真要把战国所有的奇女子列个表出来,宣太后也绝对在前三之列。

    宣太后讲完了之后,问白晖:此事你怎么看。

    白晖下意识就回答道: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白晖这九个字,宣太后听完后眼睛一亮:讲的妙,讲的好。你最知本宫的心,找你谈这事便是对了。

    太后。白晖对着宣后长一躬到底。

    宣太后实在是太厉害了,她竟然提前一步想到了伟大始皇帝所作的大业。

    统一度量衡,绝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你有何好建议?

    白晖能有什么好建议,白晖唯一能作的就是把伟大先贤所作的事情重复一遍罢了。

    白晖说道:太后,首先是书同文。应该创造一种新的字体,不仅方便书写,也方便认知。请太后一观臣的字。

    白晖写字不算太好,但楷书隶书还是可以的。

    隶书源自汉代,楷书算是最容易辨识的字体,这两种白晖写出来之后,宣太后一眼就能够认得。

    不过,宣太后还是说道:这事不能这么办,这么办反而麻烦。

    白晖倒是清醒,立即说道:请王上诏令天下,命天下大贤聚于洛邑,以天子之名,正天下之文。然后创造天下共用之体,并非秦体,与秦国无关。若有一天秦一统天下,秦之小篆也没什么不可放弃的。

    有远见,说的好。

    宣太后称赞了白晖之后转头看向书吏:记录下来的吗?

    是,太后。

    加上一句,我秦国欲请天子诏,行天下书同文之策。倭岛收益秦国分文不取,全部用于书同文之举。

    诺!书吏赶紧记录了下来。

    宣太后吩咐道:暂停记录。

    书吏停下了笑,宣太后问白晖:那么还需要一种新钱,新钱用什么字?

    白晖想了想之后,用水在案上写了一个华字。

    汉不可能,因为汉代还没有出现。

    华夏,夏字不能用,因为夏代表着周之前的一个朝代。

    宣太后点了点头:这个用的好,夏不合适,周必被取代,将来不可能再有周天子,用秦显得我秦国独霸天下。或用列国七强,却也没把天子放在眼里,更何况天下并非七强,所以华字,用的好。

    谢太后。

    宣太后确定了之后,这才对书吏说道:记录,本宫与大河君讨论,以诸天华夏为名,取新钱为华钱,此钱不在中原流通,先在倭岛试行,倭岛禁用杂币,只可用华钱。

    书吏在记录的时候宣太后问白晖:新钱有何建议?

    天圆地方,为圆钱方孔,正面四个字:中华通宝,背面以环形,写下铸造的工坊以及铸造的时间。

    很好,中华,中为尊,天下依以我华为中,就这么定了。

    白晖又说道:太后,以天子诏,请天下大贤,书写钱币文字,以公认的第一书法大家来为新钱定稿。

    很好,就这么办。天天打仗,这样的事情天下人想必会比打仗更感兴趣。记录本宫命令,命令咸阳乐舞团准备,洛邑要安排一场盛事,至于这个盛事的由头,白晖有何好建议?

    白晖笑问:太后以为,天子四十岁寿辰,这个名头可好。

    很好。

    宣太后很满意白晖这个建议。

    若说自己也要五十岁寿辰了,不过宣太后却是非常清楚,自己作为秦国太后,在秦国要一统天下的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给天子过寿,秦国可以借机大办特办,而且还可以顺便把这书同文之策办下去。

    白晖又补充了一句:这个书同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统一度量衡,长度重量体积。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宣太后笑了:当然重要,但这麻烦的活咱们秦国已经很辛苦了。召天下大贤,相信他们愿意吃个苦,留这个名。

    太后英明。

    宣太后何止是英明,她在倭岛这段时间,可以说已经看到了天下一统之后的时代,并且也看到了各国各民之间的矛盾,以及调解这个矛盾的可能性。

    首先,弱化文字钱币度量衡等等的地域差别。

    然后便是进一步,宣扬华夏为天下之中的理论,同时将异族与华夏作一个简单的区分,首先让中原诸国先在异族面前为身为一家人的觉悟。

    当天下一统的时候,相信无论是韩魏还是秦齐,一定会并肩作战,一致对外。

    白晖真心是一个佩服。

    宣太后的眼光,宣太后的魄力远远高于自己这个受过现代教育的穿越者。

    不愧是为大秦奠定的大一统基础的奇女子。



第五五四节 白晖回洛邑
    白晖回洛邑了。

    这个消息对于整个天下来说,都是让人心惊肉跳的。

    没有一丝征兆,也没有派人打前站,白晖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了洛邑。

    没有仪仗,没有庞大的车队,就是一只骑兵护卫,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洛邑的东门。

    赵国的细作们感觉呼吸都要停止了,他们发疯似的把白晖回到洛邑的情报往回送。

    洛邑秦宫之中,魏冉白起都在。

    白起已经拿到了咸阳那边四份文书,赢骊荀况李昙以及他自己在咸阳书写,并且用印的文书,总之,白起已经作好的开战的准备。

    最后一封司马错的文书,也已经从黔南派人送到了洛邑。

    眼下,差的就是白晖魏冉两票,以及宣太后的一票否决权投票。

    秦王魏冉白起正在屋中商量着,怎么样给赵国一点难堪,却听到有人来报告。

    报,大河君已经到了洛邑东门。

    他,回来了?秦王很是意外。

    依白晖最初离开时所说,至少也在一年时间才会回来,谁想到这还没有入秋,人就回来了。

    秦王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小跑着就往外走。

    魏冉与白起愣了一下。

    就两个愣神的功夫,秦王已经骑上马出了秦宫。

    秦王心中焦急,在他想来肯定是出事了,否则白晖不会这么急急的赶回来。最让秦王担心的,莫过于宣太后的安危。

    白晖刚刚入城,就见到骑马迎上来的秦王。

    白晖下马施礼,秦王跳下马来一把握住了白晖的手臂: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王兄安心,都是好事。

    秦王问:你为何这么急的赶回来,而且连车仗都没有?

    这时,魏冉与白起也赶到了,白晖贴近秦王说了一句:太后让人我们去打仗。

    当真?

    恩。

    回去说。秦王伸手一握白晖的手臂,拉着白晖就往秦宫走。

    四人坐在一起之后,白晖先拿出一封宣太后的信:这信原本是准备派信使送回来的,不过太后让我回来。

    秦王接过信翻看了一遍。

    信中的内容是,宣太后认为时机到了,秦国可以向赵国施压,逼赵国主动求战。具体的作法让秦王自己去想,总之宣太后的意思就是,压迫赵国。

    然后白晖拿出了两只兵符。

    这是何物?

    两座城。白晖没解释,只是将韩咎与魏遫的诏令拿出来放在了桌上。

    诏令不同于其他的东西,仅看这丝帛的装饰秦王就知道这是诏令,但少了紫色的丝带,那么应该是韩王与魏王的。

    韩魏成为了秦的属国,所以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上王。

    秦王没动那两份诏令,示意魏冉看看。

    魏冉看完之后,一言不发的递给了白起,秦王看的清楚,白起的双眼之中一种喜悦。

    秦王这才说道:白晖,有件事情已经派人送信给你,可你却这会回来了。怕是信使与你错过了。为兄准备开战,原本的计划是在上党郡挑起边境摩擦,现在看来,似乎不用了。

    确实是不用了。

    韩国与魏国把防御赵国的两座重镇交给了秦国。

    魏冉问道:韩魏为什么要把两座重镇交给咱们。

    白晖反问:这才是我心中不解的,咱们修灵渠,并没有对外有任何的态度,可项汕却猜出来秦国要南下,然后楚国的熊子兰把这事告诉了那两个家伙,他们很担心咱们秦国南下,把北边对赵国的压力留给他们。就是说,咱们去抢地盘,让他们去来扛住赵国。

    他们,怕了?

    怕的要死。所以他们把城让了出来,不过他们让城也是有目的,倭岛眼下已经半数归了咱们,他们想调兵把另外一半也拿下来,所以需要这两城的兵马,不过这次并不全调,只调三分之一。

    白起听完之后说道:才调三分之一。

    他们留人为咱们助战。

    白起一摆手:不需要,你想办法把人调走八成,只挑两成精锐。然后留下一万民夫足够,其余的不要,这次对赵国之战,要的是精兵。当不需要精兵的时候,民夫组成的大军也可以趁胜而战。

    白起很清楚,打顺风仗,民夫的攻击力就已经非常惊人了。

    我来办。白晖心说,魏王与韩王巴不得多调人马去倭岛呢。

    还有一件事情。

    白晖这次没急着说,而是出去让自己的亲卫将一只藤箱给送了进来。

    这只藤箱内装的就是宣太后提出了的,被白晖命名为书同文的一些初步的计划书来。

    书同文,白晖只是提到了一个词,真正的计划却是宣太后所立。

    魏冉只翻了两页,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穰侯,不好吗?白晖不理解,魏冉为何叹气。

    魏冉再叹一口气:不是不好,而是非常好,但这计划一但实施,便等于向天下人挑明,我大秦准备一统天下。

    白晖问:如果是,秦代天子让天下归一呢?

    有意思吗?魏冉笑着摇了摇头:莫把天下人当傻子。

    白起却说道: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我不懂政务,这件事情依我看来,便是让天下人表一个态度,是不是认可我大秦一统天下。不服者,杀!

    好简单,好直接,好粗暴。

    那就办,看看谁与我大秦为敌。秦王也认为,试探一下没坏处。

    魏冉将那只箱子拉到自己身边后说道:这事我带到咸阳去商量下,你们兄弟二人去接管城池,我的意见是高调一些。

    魏冉又问秦王:王上以为如何?

    挺好。这事很好。

    此时,距离秦国十年不攻还有四年,秦赵楚的两年天下息兵的盟约也才过去不到九个月的时间。

    秦国宜阳大营汾城大营,开营发兵。

    秦国的汾城大营,是秦国老牌主力部队的精锐之师,这些士兵已经不再从事农耕,他们已经变成了职业兵。

    这些秦军的职业兵不用担心家中的田地,他们的田地都是军田,有着伤残的秦军士兵管理,有着大量的倭奴辰国奴隶来耕种田地。




第五五五节 两大营出兵
    所有的精锐秦军,每年每人都可以得到自己名下田地的四成纯收成作为养活自己以及家人的粮食。
1...261262263264265...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