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快摆开!攻击襄城北面的是江北降军许定国部,他亲自指挥着属下,推着盾车来到城下,然后一字排开,形成一道木墙。

    木墙只留下几个缺口,大批的清军扛着登乘梯,拥着攻城器械,从缺口通过,直接进抵城墙下,然后竖起梯子向上攀爬。

    在盾车组成的木墙后,降军的铳手则列成三排,抬铳向城头射击,砰砰砰的铳声中,城下硝烟弥漫,瞬间模糊了人的视线。

    清军的铳丸,打得城头碎石飞溅,压制了城头的火力,前进到城墙下的清军步军,趁机竖起梯子,向着城头攀爬。

    此时城墙上凸起的敌台,就发挥了他的作用,魏军士卒根本不需要露出身子,火铳手将铳杆从射孔伸出,砰的扣动扳机,铳杆一震,弹丸从铳口射出,正中攀爬清军的后背,清军士卒立刻惨叫的坠下梯子。

    魏军在敌台的射击孔上,不间断地射杀爬城的清军,蜂拥而来的清军士卒如棒打枣树一般,纷纷坠落。

    继续冲!许定国,看到梯子上的属下坠落下来,砸倒下面的士卒,脸上肌肉抽搐,挥刀喝令。

    盾车组成的木墙后,立刻又有清军,挥舞着战刀向城墙冲去。襄城脚下,清军士卒像蚂蚁一样遍布。

    这时城墙后背,魏军的指挥所里,高义欢与众将围着沙盘,头顶是城墙上传来的火铳声,大炮声,以及士卒的惨嚎,还有城外清军的震天喊杀声。

    指挥所,就在登城台阶处,可以看见戴着白袖章的医官队,用担架将一个个受伤的士卒抬下城墙,进入附近的院子,由郎中治疗。

    随着清军发动总攻,战事逐渐激烈,魏军开始出现伤亡。

    李来亨指着沙盘道:大王,清军三面围攻襄城,另外左右各有三万人马,绕开城池去攻击后面的军堡。看旗号,好像是尚可喜和尼堪统领的人马。

    把旗子插上!高义欢眉头紧皱,急声吩咐一句。

    立刻有护兵将代表清军兵力的旗帜,插在沙盘上,反应战场局势的变化。

    尚可喜尼堪是多铎的左膀右臂,居然被派出去攻击军堡,高义欢立刻意识到多铎的意图。

    高义欢抬起头来看向李定国:定国,被你说中了。龟孙想先拔两座军堡!

    李定国神情有些严肃,不觉间开始为高义欢操起心来,手指着两座堡垒,这两座军堡,觉对不能有失,一旦丢了他们,襄城就会被孤立起来,同南岸的联系也会被清军斩断。

    高义欢点了点头,直起身子,果断下令,传令吴世昭,等候本王信号,一旦襄城南门打开,骑兵杀出,便让他派人马过河,与孤王南北夹击攻堡的敌兵。

    李来亨当即抱拳,臣领命!

    这时在清军主阵,多铎看见攻击襄城的人马损失惨重,他亲眼看到一架接一架的攻城塔倒塌,看见云梯和鹅车,燃起熊熊大火,登城的清军纷纷坠落,脸上肌肉不自然的抽搐着。

    魏军不敢同他野战,当起王八来,确实是一把好手。

    攻城战中,巨大的伤亡,让众多清将有些触目惊心,不过多铎却只是阴沉着脸,切齿道:再上!

    襄城中是魏军的主力,不将他们牵制住,尚可喜和尼堪攻击军堡,必遭受骚扰,所以为了顺利拿下军堡,多铎能够承受伤亡。

    这时尚可喜尼堪领着人马,已经迂回到襄城的后方。

    两人一左一右,各对准了一个军堡,堡垒并不大,最多只能容纳三千人,而两人的兵力,是堡垒的十倍。

    这时随着清军接近堡垒,堡垒上一阵呼啸,腾起团团白烟,尚可喜便见二十多枚炮弹砸来,在地面上溅起一团团的泥土。

    尚可喜攻过魏军的军堡,知道会遭受火炮的轰击,他三万人马并未列成密集的阵型,而是散开了向军堡挺进。

    这时尚可喜看了军堡上飘的旗帜一眼,有个赵字的都尉旗帜,应该是魏将赵明冲,并非魏军主要战将,但也是个中上层的人物。

    尚可喜眯着眼睛,在堡垒火炮射程范围外,勒住了马缰,但他手下的士卒,却拥着器械向前推进。

    这时,襄城南面轰轰几声炮响,城头腾起硝烟,炮弹落入清军步军中,开始于军堡的火炮配合着,轰击接近的清军。

    几乎是同一时间,迂回到右侧的尼堪军,也遭受了炮击,阵中腾起一道道泥柱,士卒发出声声惨嚎~




第618章决战豫南(六)
    尚可喜驻马停在左翼山脚下,取出千里镜观察着左堡,襄城南郊的旷野上,一座六角堡垒,半截身子藏入地下,上面插着许多旌旗。

    在多铎赶来襄城之前,尚可喜曾经尝试过绕过襄城,攻击军堡,结果撞得灰头土脸,只能悻悻作罢。

    这个堡垒虽小,攻打起来却并不容易,堡垒外没有护城河,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三丈宽的深壕,深壕的一面就是城体,堡墙有一半在地平面之下,在地平面之上的墙体,则成一个倾斜的斜面。

    说实话,骨骼这么惊奇的堡垒,尚可喜还是第一次见。

    这样筑造堡垒的好处,是城墙高度不减,却有一半藏在地下,大炮轰击不到,减少了受弹的面积,露出来的墙体倾斜,炮弹砸在斜面上,又容易形成跳弹,无法对墙体造成大的损害。

    另外,墙体成六角,则可以看出是对敌台的一个升级,伸出的尖角,比襄城上四方形的敌台,更惹人讨厌。

    尚可喜没去过豫东,不过他给多铎形容后,多铎立刻就意识到,这两座堡垒,是像鹿邑一样的怪堡。

    多铎在豫东拔掉几个简易粗糙的军堡后,见伤亡比较大,所以并未碰鹿邑。

    清军还未打过真正的棱堡,现在摆在清军面前的两座堡垒,相比于西方的棱堡,依然是简易版,不过样子还是有点像了。

    尚可喜并不懂这些,只知道高义欢的堡筑的很邪乎。

    一般的城池堡垒,就一道城墙,大城有内外城,但是两道城墙之间相距甚远。

    这个小堡,在第一道堡墙后,居然还有第二道堡墙,而且两墙相距不到十五步,第二道高于第一道墙,所以清军攻上第一道墙后,会遭受来自第二道堡墙居高临下的射杀。

    不过尚可喜还没攻上过第一道墙,所以还没有机会体验到。

    这时他用千里镜看着军堡,见各色旗帜飞扬,见墙垛间站满了士卒,还有黑洞洞的火炮,不禁吐了口凉气。

    此时他已经做好了损失大批兵力的准备,在他看来,只要肯死人,在坚固的堡垒也能拿下。

    如果十倍兵力,都打不下来,那他就真是有点下不来台了。

    这时五千多清军散兵,已经摸向堡垒,在他们身后,十门刚拉来的火炮,喷射着橘红的炮焰,发出声声怒吼,将十多斤重的铁弹,打向三里外的军堡。

    一枚枚炮弹,呼啸着落到堡垒前,溅起片片黑色的泥土,有的炮弹砸在城墙上,却被弹了起来。

    这时五千余清军,推着两百多辆盾车,在军堡和襄城两处火炮的绞杀下,逐渐接近军堡。

    尚可喜吸取了经验,清军并没有结成严密的阵型向前推进,而是以盾车为单位,每两盾车后跟随这二十多名士卒,散开了压向堡垒。

    快点推!一名旗丁挥刀,大声嚎叫着,催促着二十多名绿营和包衣向前。

    旷野上,两百多辆盾车,像是土坦克一样,每辆后面都跟随着二十多名清军,刀盾弓箭火铳长抢按着一定比例配置。

    满洲人少,死不起人,在防护方面比较讲究,有无盾不战之说。

    这些盾车前一块大盾,高八尺,用硬木制成,能够抵挡弓箭射击,如果大盾上在铺上牛皮或者湿棉被,火铳都打不穿。

    清军躲在盾车后向前,不过并没有什么安全感,军堡上的火炮能砸烂盾车,襄城上的火炮能攻击他们的侧面。

    孙茂盛拿着一杆火铳,跟在一辆盾车的尾部,身前是扛着长梯的刀盾,身边是拿着弓箭火铳的士卒,后面则是一个穿着棉甲的旗丁,负责督战,有任何敢迟疑不进,或者逃跑者,一律就地处斩。

    孙茂盛手里握紧了火铳,跟在盾车后,低头前行,身边不时有炮弹砸来,将泥土溅上天空,然后落下,形成一阵泥雨,噼里啪啦的打在他的斗笠上。

    这时清军散兵已经进入堡墙二百步内,堡墙上橘红的光芒一闪,嘭的一声响,喷出一团白烟。

    嗖的一阵劲风挂过,一枚三斤重的炮弹,在眼前一闪,落在盾车前,溅起一片泥土,炮弹威势不减,裹挟这泥土弹起,击中了孙茂盛旁边的一辆盾车的顶部。

    嘭的一声响,盾车被炮弹砸的向后一仰,顶部的木板嘭的一声炸开,飞溅出无数木屑。

    这些木屑就像是锋利的飞刀,向四周溅射,后面推车的清军瞬间倒了一片,捂着脸庞大腿发出声声惨叫。

    这是魏军的铜炮开火了。

    相比于笨重的红夷大炮,魏军的铜炮射速快,瞄准方便,要比红夷大炮更容易击中移动的目标。

    地上,几名清军倒地惨嚎,后面拿着弓箭的旗兵,顿时拔出刀来,一刀一个,结束了伤兵的哀嚎。

    不许慌乱,继续向前!旗丁提着带血的战刀,狰狞着脸怒吼道。

    剩下的清军,见此慌忙推起被削掉一半的盾车,继续向前。

    嘭又是一声巨响,城上各个炮位,不时闪烁着橘红的火焰,腾起团团白烟。旷野上行进的盾车,像是被点名一样,一辆接着一两的瘫痪。

    孙茂盛听着震耳欲聋的炮声,铁弹呼啸而过的劲风,看见血肉模糊,倒地惨嚎的伤员,额头不禁冒汗。

    一时间,孙茂盛觉得恐惧,转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同袍一眼。

    那是他的熟人,一个旗庄里干过活,叫岩冲年,曾经一直鼓励他要好好干,为主子精忠,约好一起立功抬旗,做八旗大爷。

    岩冲年见孙茂盛满脸是汉的扭头过来,给了他一个微笑,低声道别怕,别跑,主子在督战~~

    话音刚落,一阵劲风袭来,孙茂盛满脸惊恐的见一枚铁弹,直接从侧面射来,把岩冲年的身子带飞,瞬间撕碎,变成无数残肢碎肉,向四周飞洒,孙茂盛脸上被血雾喷了一脸,裤腿一下就湿了。

    这一枚炮弹,不是从正面的堡垒打来,而是襄城上的火炮,在轰击他们的侧面。

    五千清军在两个方向的火炮绞杀下,终于冲到了深壕旁,分散的盾车,此时集中起来,五辆一组,在豪沟边组成一段段的盾墙。

    孙茂盛躲在一段盾墙后,手抖着进行装填,每段盾墙的间隙处,清军士卒则倒下梯子,直接斜搭在第一道堡墙上。

    手持刀盾的士卒,顶住盾牌,踩着梯子冲向堡墙,堡墙伸出的尖角上却火铳射击,从两边射杀梯子上的清军,清军士卒顿时一个接着一个的坠落,尸体掉下深壕,立刻就被下面的尖木捅穿。

    棱堡的特点就是,无论攻击任何一面,都会遭受至少两面火力的绞杀,不存在火力死角。

    片刻间,清军第一波登城的士卒,就死伤殆尽。

    左翼山脚下,尚可喜脸上肌肉抽搐,一旁的镶蓝旗固山李国翰提醒道王爷,堡墙上火力太猛,不进行压制,死完了也冲不上去。

    尚可喜当即一挥手,再上三千人!另外调三千弓手,压制城头!

    。



第619决战豫南(七)
    尚可喜一声令下,身后再次奔出六千兵马。

    这次清军没有磨磨唧唧,而是在号鼓声响起的瞬间,发足狂奔。

    这时魏军的炮火主要集中轰击正在攻堡的军队,六千清军在襄城方向的火炮轰击下,在炮弹打起的泥柱中,冲到盾车后面。

    堡垒上魏军的火炮轰击,黑色的铁球带着尖啸,将清军的盾车打得粉碎,无数清军在炮火中血肉横飞。

    相比于清军的盾车,棱堡的特殊结构,让魏军士卒可以躲在射击孔后射击,给予清军巨大的杀伤,清军的弹丸箭矢炮弹,却被堡墙挡住,没法给魏军造成什么伤害。

    清军的盾车虽然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但是魏军每击烂一两盾车,后面的清军便暴露出来,城上魏军就集中火力,铳丸齐发,打得暴露的清军纷纷抖动着身子倒地。

    没一会儿,第一批接近五千清军,就伤亡惨重,攻击无以为续,但尚可喜并未鸣金,有清兵想要后退,却被督战的旗丁毫不犹豫的射杀。

    就在第一队清军,已经后续乏力时,第二批清军进抵城下,给攻堡的清军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三千多清军,越过支离破碎的盾车,接替第一波清军,踩着梯子向堡墙攻击。

    三千清军弓手,在盾车后列成九排,每三排一队,分为三队,纷纷将弓箭扯圆,箭头斜指向天空,每队以不同的角度,向棱堡伸出的一角进行抛射。

    放!城下清将大声怒吼。

    躲在盾车后,手抖着装填弹药的孙茂盛,便听见一片弦响,扭头看见前面三排弓手,齐齐松开弓弦,一千枚利箭噌的一下,从城下腾起,天空为之一暗,箭矢如同飞蝗射向城头,上面立时就传出魏军的惨叫。

    这时第一队弓手射完,第二队继续抛射,城头的魏军只觉得天空忽然下起了箭雨一样。

    城下清军的火铳只能直射城墙,可是魏军有城墙保护,所以清军很难射中魏军,尚可喜派出三千弓手,以兵力优势,用弓箭进行覆盖,箭矢从头顶落下,便对魏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棱堡左面伸出的一角,被清军弓箭压制,火力减弱了一些。

    清军的重箭,高高抛上天空,三菱形的箭头,加速下坠,箭头插在城上,箭杆的尾翼,颤抖着发出嗡嗡声响。

    清军主要攻击棱堡的西面,棱堡的建造很讲究,伸出去的每个角,单独作用并不大,需要与临近的左右两个角配合,才能起到多面绞杀攻城清军的作用。

    现在一个角的火力被压制,配合作用减弱,不多时就有清军登上了第一道堡墙,开始与魏军近身搏杀。

    孙茂盛感觉到城上打来的炮弹和火铳稀疏了一些,也颤抖着将火铳对准了城头,胡乱发了铳,便又立刻蹲下。

    赵明冲守卫左堡,见了警情,神情严肃。

    这位方脸大汉,站到第二道堡墙的上,俯瞰堡下,眼前的情景,是蚂蚁一样的敌人冲击着堡垒,足以让任何久经战阵的人,都感到恐惧。

    快,射杀上堡的敌军!拿一窝锋,火炮换散弹,压制清军的弓手!赵明中拔刀怒喝。

    这时一名清军,跳上第一道堡墙,一刀砍翻一名魏军铳手,刚要去杀另一名慌忙装弹的魏军,第二道堡墙上一名魏军铳手,却将铳口对准了他,在他举刀欲砍的瞬间,砰一声响,将他打得向后仰倒,身子撞上堡墙,头倒着跌下城墙,被深壕内的木桩刺穿,血流满沟。
1...276277278279280...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