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现在的魏军各部,历经了数次大战之后,都已经透出了彪悍的气息,打出了气势。
满洲兵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就是因为他们打出了气势,让人未战先怯,其实单个拿出来,明军的许多家丁,未必比满洲兵差,只是他们丧了胆气,没打就怕了,实力连三成都发挥不出来,自然常常吃败仗。
这时高义欢一身金漆铠甲,头盔上插一根三尺长的黑翎,威风霸气,身边李定国虎大威白文选金献刚刘体纯等将,俱是披挂整齐,挺刀绰矛,簇拥着他的大纛。
五万魏军,沿着道路前进,旌旗展开,长枪如林,武装整齐的士卒们人头攒动,却无一人喧哗,他们精神振奋,杀气腾腾,直接压向迎面而来的关宁军。
在队伍之前,选虎马军为大军张目,防御敌军突袭,不时有哨骑传递着消息,随时报告敌军的距离。
此时,南面的关宁军中,吴三桂骑在战马上,数万关宁军滚滚向前。
现在剑门关已经被魏军突破,吴三桂要么立刻撤退,放弃四川,要么就顶上去,与高义欢一战。
让吴三桂就这么放弃,显然不可能,而现在距离太近,大军能撤走,辎重难撤,撤退就等于溃败,这是吴三桂不能接受的。
况且,现在他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魏军长途跋涉而来,并未在四川站稳脚跟,关宁军要是一战击败魏军,那就还有机会。
报!王爷,魏军从剑门关方向过来,距离我军不到十五里!关宁军的斥候,飞奔过来。
战马上的吴三桂脸色阴沉,这么近的距离,高义欢居然还不停下来,他一咬牙,挥手道:继续前进!
旷野上关宁军的士卒纷纷握紧了兵器,士卒们默默行军,心中不禁都有些紧张起来。
这种气氛,他们打李自成的时候没有,打张献忠的时候同样没有,只有当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的时候,才有这种紧张和恐惧之感。
另一边,魏军继续前行,已经走出了大剑山。
这时道路两侧依然有山,但却已经相对平缓,出现了一些稻田和梯田,甚至还有村落。
前进中,魏军开始转换队形,列成横阵,在收割后的田地里行走,大军如墙而进。
报!大王!敌兵距我前锋不到十里!魏军哨骑疾驰过来,不停禀报着两军的距离。
前锋的魏军士卒,也下意识的攥紧了手中的火铳,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了。
大王,是不是停下列阵!白文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吴三桂停下没有?高义欢随口问道。
斥候抱拳道:关宁军还在继续进兵!
高义欢一挥手,肃声喝令,继续向前推进。
魏军众将内心燃起一股豪情,火铳手们踩着鼓点,大军成排而进。
在阵线前,近百股手持自生火铳的散兵,十三人为一组,持铳在手,散开在旷野上,掩护着主阵推进。
魏军的目标是击败吴三桂,吴三桂的目标是堵住魏军南下的道路,所以魏军必须要保持进攻的态势,不然魏军停下,吴三桂也会停下,选择结寨而守等待魏军粮尽。
两军继续向前推进,谁先停下,气势上就落了下风。
这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军距离飞速拉近,高义欢抽出千里镜,已经可以看见两军缠斗的马军。
关宁军中,吴三桂也抽出千里镜,视线越过两军中间缠斗的马军,看向后面一道道黑线。
在圆形的视界内,吴三桂看见对面的旷野上,出现了一道黑色的人墙,前排的魏军士卒扛铳在肩,旁边一名士卒打着一面军器,阵中有敲着步鼓吹着唢呐的步鼓手。
魏军三百人为一个小横阵,每阵一面军旗,数十个小横阵,连成一个长达三四里的大横阵。
在前面的横阵后,后方又是一个横阵,再后面则看不真切,他只见正前方的魏军士卒们踩过稻田,翻越土丘,如墙而进,向关宁军压来。
在横阵的两翼,则是魏军的马军,还有战马拖拽的铜炮,跟随着主阵推进,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两军距离拉进,关宁军很快就会进入魏军的火炮射击范围,然后是火铳轰击,可行进中的关宁军,却并没有做好直接开战的准备。
魏军阵前,哨骑奔驰过来,再次禀报:启禀大王,关宁军主阵停下来了!
哈哈~魏军众将一阵大笑,仿佛已经胜了关宁军一般。
虎大威道:当年清军入寇关内,朝廷召集诸部人马迎战,关宁军最擅长的就是避敌不战。现在看来,他们依然很怂啊!他们已经开始忌惮俺们了!
高义欢神情昂然,扫视了远处停下来的黑线,振臂道,那这一战,你们就给本王打出气势来,一举击溃关宁军,夺取四川。
第665章窥视敌阵
关宁军在两军相距五里时,率先停下,大军迅速在旷野上列阵。
这里的地形高低起伏,有稻田田埂,有水沟池塘,地形相当复杂。
不过南方不比北方,大多数地形都是这样。好在关宁骑兵马术高超,骑兵冲陡坡,跨越水沟,都不在话下。
大王,快撞上了!白文选开口道。
高义欢看见三里外,黑压压一片人潮,无边无际,虽然看不清楚,关宁军来了多少人,但大概估算一下,恐怕至少三万众。
不过这三万多人,大半都是马军,骑兵一人双马,加上阵形松散,占据的区域一点不输给魏军,远远看去似乎比魏军人马还要多一些。
高义欢见关宁军已经摆好了阵形,遂即举起右手,朗声说道:停!
周围的人马立时停下,棋牌官们迅速将一杆大旗竖起,然后左右挥动,士卒们仰头吹响号角,五万多魏军便先后停下脚步,然后迅速的调整各自的位置,开始检查器械。
看见不断前行的魏军,终于停下了脚步,关宁军主阵中,不少士卒不禁长出了口气。
这时战场上,魏军阵中一声号角响起,在两军之间的旷野上缠斗的魏军马军,便纷纷拔马退回。
关宁骑兵见此,也都纷纷撤回自己的阵中,两军的间隙之间,便一下空阔起来。
现在关宁军与魏军隔着三里对持,两边都鸦雀无声,唯有旌旗猎猎,战马不停打着响鼻,空气中一片肃杀之气。
在魏军调整队形的同时,高义欢一夹马腹,领着众将士奔出大阵,近前窥视关宁军的阵形,而关宁军中,亦有一队马军奔出,来看明军的大阵。
高义欢在关宁军大阵前两里处勒住马缰,然后取出千里镜,镜头越过奔出的骑兵,看向后面的关宁军,见对方马军众多,步军稀少,脸上顿时露出笑意。
高义欢放下千里镜,对左右笑道:孤王想,吴三桂这个龟孙,心里一定十分纠结。
大王为何这么说?虎大威问道。
高义欢指着对面的关宁军,自得道:吴军马军众多,更加适合进攻,但是他有想着以逸待劳,可不就纠结了。
正说着话,对面骑兵已经奔驰上前,在距离高义欢一里处停下。
吴三桂看清了魏军阵形,魏军四列为一个横阵,一共布下了五到横阵,每个横阵的间隙为一百五十步,士卒站在田间地头,阵线有些弯曲,就像是海面上层层叠叠的浪花一样。
王爷,魏军火器厉害,他们以横阵展开,为的是能够打出更多的弹丸。脸上还待着狼狈之色的夏国相,打马到吴三桂身边,解说道:魏军的火铳,不用火绳,射程远,射速快。在加上手投震天雷和一窝蜂,还有两侧的火炮支援,正面的火力相当的强大。
吴三桂拿出千里镜,先看正面,这个距离,对面士卒的衣甲装备,甚至是脸上的神情,都能通过千里镜看得一清二处。
在圆形的世界中,正面是一排手持火铳的士卒,他们正在检查手中的火铳,镜头移向左面,战马拖着的铜炮,已经被拉到土坡上,士卒正从马车上搬下弹药,准备装填。
在吴三桂窥视魏军阵线时,高义欢已经将目光,移向了奔出来的关宁骑兵,目光落在其中一名穿着银甲,系着白色披风,打扮很威风的将领身上,于是他用马鞭指着那人,回头问道:穿银甲的那厮是吴三桂呼?块头还蛮大的。
应该就是吴三桂!虎大威老远看了一眼,不太确定的回道。
高义欢眼睛一眯,对身边诸将道:大家都看仔细了,战阵中谁斩了他,孤王有重赏!
诺!
是!一众将领纷纷大喜抱拳。
高义欢见此,满意的笑了笑,便不再观察,一扯马缰,奔回本阵。
王爷,高义欢回阵了!夏国相见远处窥阵的马军回阵,当即提醒道。
吴三桂看着高义欢金光闪闪的背影,目光死死盯着他,直到高义欢回到阵中,吴三桂才心中暗骂一句,这么招摇,也不怕被人射死!
吴三桂摸了下马鞍上挂着的三石硬弓,张献忠就是被他一件射中,拖了几个月,最后还是创口崩裂而死。
回阵!吴三桂一拔马缰,便领着众人奔了回去。
这时高义欢回到中军,遂即高声喝道:大魏的将士们,前面就是名满天下的关宁军,不过他们在孤王眼中,根本不能称为什么强军,不过是一群没有担当,擅长逃命的怂货而已。今日我大魏的将士,就将用手中的火铳战刀长矛,来告诉眼前的怂货,什么才是天下间真正的强军。
说完高义欢噌的一下,拔出战刀,目光扫视众将,将领立时齐齐拔出兵器,士卒们都将武器高举。
高义欢满意的颔首,遂即大喝道:这一仗,许胜不许败,必须击败眼前的关宁军!
魏军这边激情勃发,关宁军阵前,吴三桂则亲自在阵前纵马奔驰,他一边催动战马,一边高声大呼,马蹄惊起一片尘土。
关宁军阵前,近万枚脑袋,随着吴三桂的身影而转动,士卒们纷纷握紧了长矛,挺起胸膛,发出阵阵呼喊,来回应着吴三桂。
秦王!秦王!关宁必胜!关宁军将士齐声大呼,气势不可小窥。
高义欢眼睛瞟了对面一眼,吴三桂个人的勇武,确实让高义欢有点羡慕,不过他脸上却不屑的冷哼,匹夫之勇!
这时高义欢将战刀向前一指,怒吼一声:杀!
魏军阵中,鼓号声立时响成一片,嘹亮的号角声冲天而起,激荡的战鼓擂得震天响,手持火铳的魏军士卒,顿时血气上涌,齐齐迈出一步。
这是两翼高地上,忽然发出轰轰轰的巨响,腾起一团白烟,炮弹呼啸而出,砸在关宁军的阵前,溅起一片泥土。
一枚炮弹砸在吴三桂身前,奔驰的吴三桂,立时就绕了个圈,跑回了阵中。
第666章大战开局
三四里长的阵线上,魏军火铳手齐刷刷的迈步向前。
走!各个小阵的魏军掌旅,纷纷下令,步鼓手有节奏的敲击着腰鼓,铳手们踩着鼓点,脚步齐齐落下,地面微微震动。
本来吴三桂准备来回奔驰几回,将关宁军的士气带到顶点后,再勒马于阵前,发出一番豪言,做最后的动员,可没想到高义欢不讲究,居然直接开炮轰他,打断了他的动员。
吴三桂满脸愠色的奔回阵中,来不急布置,郭图壮便大声喝道:王爷,魏军压上来了!
众多关宁将领,抬头看去,便见一堵黑色的墙向前缓缓推进,数万魏军像是海浪一样,很有层次的向关宁军压来。
魏军最前是三道横阵,每阵三排火铳手,像是三道浪花,层层叠叠,后面则是魏军数个方阵。两翼是随行的铜炮,还有游弋的骑兵。
此外,在三道横阵之前,还有一些以旗队为单位的魏军士卒,散开后向前推进,组成一道散兵线,不晓得起什么作用。
魏军士卒扛铳在肩,在的鼓点下,齐齐迈步,缓步压上来,却给了关宁军巨大的威压。
王爷,魏军的火铳七十步破甲,一旦压上来,我们就只能被动挨打!夏国相急声道。
那就是不能打防守反击呢?吴三桂眉头皱起。
关宁军的弓箭,破甲距离三十步,鸟铳破甲距离五十步,也就是说,魏军火铳前至七十五步时停下,就地射击,关宁军就只能站着当靶子,关宁军直有近前搏杀,才有机会。
吴三桂抬头,看见身穿黑甲的魏军压过来,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肩上扛着火铳,人头和铳杆有规律的起伏,脸颊肌肉鼓动几下,立时一挥手,传令步军迎击!吸引敌军前突!
说着吴三桂望向魏军阵中的大纛旗,咬牙道:马军准备从步军两侧迂回,凿穿他的横阵,驱赶败军,直扑高义欢的大纛旗!
此时魏军的步军可以说是天下未有能敌者,大有战国初年,魏武卒魏一样的气势。
关宁步军根本不能和魏军步军相比,优势只有马军。
这一战魏军兵多,关宁人少,吴三桂便打起了擒贼先擒王的打算。
用步军吸引魏军火力,打乱魏军阵线,骑兵趁机直破魏军横阵,阵斩高义欢。
关宁军阵中军旗挥动,阵前的各营,打旗回应。
片刻后,关宁军中号角响起,各营部将纷纷抽出战刀,催马而出,打着将旗的护兵跟随在身后,后面是漫野的步军,开始向前推进。
一万余关宁步军,由三十多个小方阵组成,每阵一个司的兵力,大概三百余人,他们共计构成两道阵线,第一条阵线的十五个方阵,都是火铳手和弓箭手,每个方阵间留有间隙三丈宽的间隙,可供后面的冷兵器杀手队还有骑兵冲出。
后面十五个方阵,则全都是大刀和长矛方阵,每个方阵正好对准前面的间隙。
这种阵型,便很像是后世,湘军的战斗队形,是一中冷热兵器结合的战阵。
魏军曾经也用过这种阵型,思路就是临阵时,火铳手先打他一轮,射乱敌军阵线,然后冷兵器从火铳对的间隙中杀出,趁着敌军混乱,冲上去利用冷兵器近战。
魏军配的主要是长矛,士卒结成矛阵,长矛突刺,将对手杀穿。
魏军阵中,大纛旗下,高义欢骑在马上,抽出千里镜观看关宁军的阵线,视界里魏军左右两翼的火炮轰鸣,炮弹砸在两军间隙之间,腾腾一道道的泥柱,关宁军第一道阵线前的士卒,踏步向前,后面的方阵跟进,漫野都是晃动的长矛和随风猎猎的军旗,很有精锐的气势。
在步军阵线之后,关宁马军驻立在原地,战马不停的拨动着前蹄,躁动的打着响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