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现在自己养的寇要反噬自己,左良玉心里不禁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弄死张献忠。
他已经达到了当初的目标,大明朝廷再也不能把他怎样了,但是大明朝廷也快不行了。
是夜,左良玉负手在节堂内回踱步,显得心事重重。
他和张献忠打过多年交道,知道张献忠很有能耐,他哥哥就死在张献忠手里,有几次他自己也差点被张献忠杀了。
左良玉对于张献忠还是比较忌惮,特别是张献忠打下武昌,气势正盛,这个时候与他一战,左良玉心里实在没底。
启禀大帅,李总兵到了。堂外士卒抱拳禀报。
左良玉精神一振,立刻令道:速让他进来。
不多时,李国英疾步走进大堂,左良玉见他进来,忙问道:李总兵,情况查清楚没有?
李国英忙抱拳行礼道:启禀大帅,末将已经探查清楚,献贼确实发兵,领军的是献贼义子,绰号小尉迟的李定国,有两万多人!
就是当年二十匹轻骑连夜飞奔到襄阳城下的李定国。左良玉皱眉道。
李国英见左良玉的神情,遂即道:大帅,咱们被夹在闯贼和献贼之间,困守襄阳只有死路一条。现在献贼既然打上门来,咱们只有一拼,击败献贼,然后把献贼赶出武昌,同东南相连,咱们才有生路。
左良玉冷静下来,北面的李自成,他肯定打不过,而且关中和河南都被李自成占据,他不可能向北突破,那就只能柿子捡软的捏,往南打张献忠了。
张献忠打死过他大哥一家,而他也杀过张献忠的妻妾,两人仇恨解不开。
现在张献忠拥众二十多万,他也有二十多万,他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左良玉在节堂内来回走了几步,停下来道:你说的没错,襄阳现在是死地,本帅必须要趁着闯贼没有南下之前,打败献贼,否则闯贼一来,本帅就要被两面夹击了。
说道这里,左良玉看向李国英道:李总兵,你赶快点齐兵马,准备迎战献贼。
末将领命!李国英抱拳行一礼,匆匆而去。
左良玉望着他出了大堂,觉得还有些不保险,忙又吩咐道:传令徐勇准备一下,随李国英一起出征!
次日清晨,李国英便率领两万人马,向南赶去,不多时,徐勇又领一万五千人,出了襄阳城。
城外,一片树林里,几个流民打扮的身影,看见大队的左军涌出南城,为首一名头目,当即扭头吩咐道:麻子马六张信,你们三个赶快去禀告将军,就说襄阳的左军出城了。
高义欢采纳老爷子的计策,派人先去武昌散播消息,说大顺军要南下,让张献忠先起兵去夺襄阳。
襄阳虽然是一座坚城,但是左良玉坐困襄阳,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湖北就他这么一支孤军,他一旦被张献忠围在城内,根本没人马来为他解围,那他就只有困死城中。
因此只要左良玉得知张献忠起兵来取襄阳,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要出兵迎战,不能让张献忠围城。
而只要左良玉一出兵,那高义欢的机会就来了。
襄阳城以北,白河东岸,镇内,数万人马汇集于此。
大军之所以跑到东岸,就是想依靠河流挡住左军的斥候,但几日来却没有一个左军斥候,出现在高军的视野里。
这时高义欢正同王光泰交谈,了解一些襄阳和郧阳两地的情况。
王光泰兄弟三人,原本也是贼寇,后来投降了官军一段时间,不过因为断了补给,他只能出来继续落草,顺便接济还在郧阳的王光恩和王昌。
二哥,斥候回来禀报,襄阳的左军出城了。赵柱子走过来,一脸兴奋道。
高义欢听了也是一喜,等了四五天时间,城里的左军终于挪窝了。
有多少人出城,装备怎么样?高义欢还是要问清楚一些。
斥候说有三万五千人,分两批走,前后间隔不到一个时辰。每支人马都有一千多甲兵,应该是左军的精兵。赵柱子回道。
左良玉拥众二十万,核心人马最多不超过五万人,现在一下走了三万多,高义欢立时就站了起来,光泰,你立刻帮本将放出消息,就说大顺军南征,要夺取襄阳城。凡事愿意过来效力的好汉,大顺军都管两顿饱饭。
左良玉在襄阳不干人事,将军把消息传播出去,豪杰必然争先来投。王光泰抱拳领命。
高义欢遂即又吩咐道:赵柱子,大军准备过河,人马要多打旌旗,把声势燥起来,本将要吓死左良玉那个龟孙。
赵柱子也领了命,一旁的王体中,见众人都有任务,不禁问道:高将军,那卑职呢?
高义欢鄙夷的看了他一眼,你跟在后面就行了,有你没你,无所谓~
第184章争先投靠
这个王体中,心肠歹毒的狠,那天高义欢差点就被他阴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个王体中和高义欢想到一块去了。
只不过,王体中沉不住气,太早就暴露了他的意图,而高二哥则更沉得住气一些。
本来高义欢是想利用王体中来攻襄阳,不过这厮也不傻,让他在前面,指不定又给高义欢带来什么麻烦。
当然在后面也有危险,不过毕竟都是大顺军,王体中到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冲他后面。
高义欢鄙夷的看了王体中一眼,打算取了襄阳后再收拾这厮。
那天的事儿,还是让高义欢心有余悸,幸亏是打劫的流民,要是遇见的是正规人马,他估计就惨了。
想到这里,高义欢心里就窝火,他还没来得及算计王体中,龟孙居然先想着阴他。
这么有想法的人才,必须弄死,否则高二哥,寝食难安。
王体中王得仁金声桓,这三位老哥,都是吕布式的人物,碰巧又都在高义欢麾下。
高二哥心里素质也是杠杠滴,一般人肯定扛不住,内心早就崩溃。
王体中听了高义欢的话,脸上一红,却不好争辩,他那日的表现,确实像个废物一般。
现在他只能跟在高义欢后面,捧个人场,壮下声势了。
营地里,众人得了高义欢的命令,便纷纷行动起来。
王光泰得了吩咐之后,便找高义欢借了几匹快马,去给高义欢叫人。
流民中几个大汉手脚麻利的翻身上马,纷纷一夹马腹,一挥马鞭,便一溜烟的消失在营地外。
郧阳地区穷的很,所以民风彪悍,这里的流民起义,从元末开始,就没怎么断过。
历史上郧阳地区的抗清武装,一直活跃到康熙年间,此后白莲教反清,郧阳也是重要的基地。
拿下襄阳之后,高义欢下一个目标就郧阳,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时等王光泰一走,营地内顺军,还有刚刚跟着吃了几顿饱饭的流民,便开始行动起来。
一个时辰后,赵柱子在白河上搭建了一座浮桥,流民队伍先过,高义欢居中,王体中最后。
这时王体中和王得仁站在桥边上,看着高义欢的人马过河,两人神情都有些复杂。
将军,高义欢怕是记恨咱们了。王得仁脸露凶狠道:要不咱们一不做二不休,从背后给他来一下。
历史上王体中弄死自己的老上司白旺,而王得仁又弄死王体中,可以说是有样学样,两位都是够狠的猛人。
来你娘个劈啊!王体中心里正郁闷的紧,火气没地方发泄,闻语先骂了一句,然后又翻了个白眼道:老子在路旁埋伏弓手,射死可以不承认,乱军中没人知道,而就算上面知道,也可以说是阻击敌军时被误杀。你从后面冲上去,所有人都看得见,你这不是造反吗?
说着他又回头指向背后,两千多护卫火炮骡车还有民夫的高军,看见没有,我们要是那么干,高义欢立刻就有由头杀我了。
王得仁悻悻的点头,有些后悔起来,他们都有些小看这个高义欢,或许不该得罪他。
还是将军想的周到,卑职欠考虑了。王得仁被骂了一句,却陪笑道。
王体中火气小了些,似乎找到了智商上的优越感,他瞟了眼王得仁,你晓得就好,以后说话要过下脑子,给老子长点心,不要那么楞。
王得仁忙点了点头,陪笑着说是,然后又看了看后面押送黑洞洞的火炮的高军步卒,喉结动了下,又舔了舔嘴唇道,将军,高义欢已经防备咱们,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王体中看见前面高义欢的大纛旗已经到了西岸,冷哼一声道:咱们就在后面跟着,我到要看看高义欢,怎么击败左良玉,怎么从八大王嘴里虎口夺食。
左良玉是和李自成张献忠过招的人物,王体中觉得不会那么好对付,何况还有和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要夺襄阳。
高义欢不过是李自成手下一个威武将军,算级别,与李自成差了四五级,那他便也差张献忠四五级。
这么大的差距,王体中看来,高义欢不管是正面硬拼,还是玩什么阴损的招数,那都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找死而已。
想到此处,王体中笑了笑,不用着急,咱们还有机会。
高义欢有五千兵马,加上三千民夫,王体中有六千人,共计一万四千多人。
王光泰从郧阳带来了流民有一万五千人左右,高义欢还没杀到襄阳,人马就翻了一翻。
近三万人马,过河就花了半天时间,而高义欢也不急,并不怕左良玉发现。
只要襄阳的左军主力去迎战张献忠,那高义欢便可大摇大摆的出来。
而他也不急着直奔襄阳,而是给左良玉反应的时间,最好的是情况是左良玉被他吓住,以为是李自成南下,直接丢弃襄阳。
这样一来,高二哥就可以轻松夺取襄阳,然后从后赶着左良玉压向武昌,驱狼吞虎,他则坐收渔利。
这时为了吓住左良玉,高义欢将三万人横着摆开,看上去人马遍野,宽度就有十多里,足以吓尿左良玉。
当然如果没吓住左军,三万人想打襄阳,特别其中一半还是流民,那确实也十分困难。
因为流民素质较差,高义欢将阵型摆好,又花去了两个多时辰,一天时间已经过完。
这时,一阵喧哗嘈杂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听动静有数千人过来。
高义欢已经收到斥候的禀报,所以并不意外,知道是附近的流民过来了。
不多时,远处无数拿着钉耙粪叉子的百姓出现在大军之前,前面两个穿着短打的庄稼汉,拿着大刀走在最前。
紧接着,西面也来了一队人马,不少人卷着裤管,估计刚从地里出来,有得则抄起菜刀扁担,便跟着村里人过来。
襄阳附近的百姓,听说吃他娘,穿他娘的李闯王杀到襄阳,要打左良玉,还管他们饭吃,顿时便全村老少一起出动,来给大顺军助战。
王体中看见抄着家伙,漫野而来的百姓,同旁边的王得仁一起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虽然他们打的是农民起义的旗号,但在别处却吃不开,百姓晓得他们的贼寇的本质,并不怎么欢迎他们,像这样只招呼一声,就有百姓漫山遍野来投的场景,还真是头一次见。
王体中和王得人仁,扫视一眼,见漫野而来的百姓,足有近万人,不禁面面相觑,心里震惊,纳闷他们居然这么受欢迎。
第185章刁民全反了
左良玉在襄阳作孽太深,百姓恨兵,不恨贼。
这也是历史上,左良玉想要在汉水造船避贼,襄阳百姓却纵火烧船,摆酒焚香迎接李自成入襄阳的主要原因。
而当李自成一片石战败的消息传来,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闻风反叛,大顺在襄阳一带的统治却十分稳定,也与左良玉的功劳分不开。
这时大军还没开拔,四野八乡的村民们,便纷纷赶来。
不仅是王体中惊掉了下巴,前面的高义欢也十分惊讶,别处的百姓都避贼不及,襄阳的百姓却主动投靠,看来左良玉真是很不得人心。
不过高义欢看着漫野而来的乡民,还是提起了一丝警惕,扭头对赵柱子道:派人去问清楚,让他们先停下来,不要靠近大阵。
李自成和张献忠并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在襄阳百姓眼里,就算他们是混蛋,也肯定强过左良玉。
左军二十余万,大都是乌合之众,自然没有什么军纪可言。
他们打仗不行,祸害乡民却没有问题。
左军抢劫财物和粮食还是小事,连耕牛和种子都抢,还侮辱妇女,随意杀人,就让乡民不能忍受了。
流寇抢了一次,便去下一个地方继续抢,至少挪个窝,乡民忍一下,还能熬过去。
左良玉在襄阳一待就是几年,襄阳府的绅民,无论贫富都经不起他的折磨,早盼望着李自成过来。
现在,他们终于盼来了。乡民也不管顺军到底怎么样,总之先赶走左良玉再说。
毕竟他们已经被左军抢的清洁溜溜,再坏还能比现在更坏么?
王光泰一将消息放出去,附近的村民立时就沸腾了。
军阵中几名骑兵奔驰出去,将涌来的乡民逼停,不多时,骑兵就带着几个汉子和老头过来。
高义欢了解之后,确实是四野的乡民,于是让他们跟在大军两侧,一起浩浩荡荡的杀奔襄阳。
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人影,一路上还陆续有人加入队伍,看得王体中心惊,娘个劈,高义欢怕是真要成事了。
襄阳城,左良玉府邸,左梦庚急急忙忙的走进院内,对府内的士卒问道:我爹呢?
大帅在书房里!
听了士卒的禀报,左梦庚便径直走到书房前,他还没进门,便大声道:父帅,城外的刁民反了天,出去征粮的人被赶回来了。
左良玉坐在书桌前,正提笔写信,准备邀南直的明军夹击张献忠。
他现在的处境很不妙,只有重新打通和南直隶的联系,他才能化险为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