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御炎
如果说周围各国的断交和孤立只是小患,那么真正的大患就在国内。
手下诸多臣子一起上奏让纳瑞轩服从大秦安排的事情让纳瑞轩极其恼怒,并且绝对不会答应,但是随后军队当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军队里不少武将都当面请求纳瑞轩服从萧如薰的安排,不要死扛。
大家一起打下的天下开辟的局面,不能就这样完蛋啊!
纳瑞轩一开始还头铁,死不答应,但是很快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头再铁,也也不得不在乎的事情。
大秦要制裁纳瑞轩周边各国纷纷断交孤立暹罗的消息传来,暹罗国内的粮食价格几乎是应声上涨,一天一个价格,人可以不游戏不娱乐不外出不搞事,但是不能不吃饭。
你粮食价格应声上涨,一天一个价格,一天更比一天高,天天创下历史新高,你这搞的老百姓们都买不起粮食吃不起饭,这算什么?
吃不上饭,是要死人的。
农村里的农户还好,自己有土地的还能自给自足,但是城里面怎么办?
纳瑞轩十分恼怒,他很想立刻安排人处理这些事情,结果很快他就意识到,控制土地让粮食价格上涨的正是他的政府当中的某些人,甚至还有军队里的一部分将领。
包括他的某些有亲戚关系的人。
他相当的纠结。
而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外面的局势可没有停下来就不发展了,在萧如薰的号召之下,轰轰烈烈的排挤暹罗运动在整个大秦藩属国范围之内展开了,各国开始堂而皇之的对暹罗人进行大规模的陷害。
抢夺暹罗人的财产,霸占暹罗人的产业,残害暹罗人本身和家眷,就连一些他们本国的人都被当作暹罗人一起干掉,一时间消灭暹罗人成为了整个东南亚大秦藩属国地区的政治正确。
一句『你是暹罗人』就足以让一个家庭破灭。
对于这样的局面,大量暹罗人千方百计的寻求逃跑活命之道,有些人运气不错,排挤暹罗运动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期的时候就已经连滚带爬的逃回了暹罗得以活命,而那些运气不够好的可就倒了血霉了。
基本上都被三光政策对待了。
而侥幸得以活命的那批人回到暹罗之后到处宣扬他们的凄惨遭遇,并且向纳瑞轩政府控诉那些国家对暹罗人的所作所为,渴望得到纳瑞轩大帝的支持,但是他们注定会失望。
因为纳瑞轩自己都自身难保了。
想要和他争权夺利发国难财的人们借此机会大肆抨击纳瑞轩愚蠢的政策,并且煽动饿肚子的恐慌民众进行集会闹事,到处编造控诉纳瑞轩的谎言,纳瑞轩已经焦头烂额了。
如果这还算是可控范围之内的话,大秦黑水部队的相关人员对一些有实力的实力派进行煽动,那才是最要命的,这些实力派各个掌握着一定的武力,足以对纳瑞轩的政权造成打击。
对纳瑞轩来说,这样的打击是非常可怕的,在外部环境极其不友善的前提之下,如果国内爆发内乱,那么外部那些对他不满意的国家和势力会不会乘势入侵?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纳瑞轩急切地想要控制住当下局势,不让内战爆发,为此,专门派遣他的弟弟厄迦陀沙律四处游说劝说人们冷静,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厄迦陀沙律为了哥哥的政权也是很尽心尽责的,但是效果实在是有限。
很快,除了首都周边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抚之后,很多偏远地区都已经不再受控制了,他们开始和接壤的国家商议一些很私密的问题。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纳瑞轩大惊失色,他是没想到才那么短的一段时间里居然就出现了想要脱离暹罗的地区,大怒之下,他派遣厄迦陀沙律率领一支精锐兵马去讨伐最早这样做的地区,并且震慑其他地区。
他以为自己动兵就有了效果,但是很快,厄迦陀沙律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了,跟随他一起南征北战绝对可以信任的弟弟居然战死了,连带着精锐的皇室部队一起。
暹罗举国大哗,而原本对纳瑞轩强大的武力还有所忧虑的内部离心势力终于忍耐不住了。
除了首都地区之外,很多地区都宣布不再承认纳瑞轩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要求纳瑞轩放弃地位,向大秦谢罪。
这个举措是符合整个暹罗被煽动的人们的想法的,他们被煽动之后就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纳瑞轩,是纳瑞轩害得他们买不起粮食吃不上饭。
要求纳瑞轩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大,人们也渐渐的失去了理智。
纳瑞轩开仓平抑物价的地区只限于首都地区,因为他掌握不了那么多的粮食,就算是首都地区还是他强行将岳父家族手上所拥有的土地和粮食抢夺而来的成果,这才堪堪稳住了首都周边地区。
但是此时此刻,暹罗乱局已经出现,各个地区宣布不再承认纳瑞轩,要选出新的王者,并且互相商议组建联军,准备如果纳瑞轩不放弃权力的话就一起讨伐他。
纳瑞轩对此又恨又恼,恨萧如薰,恨那些不懂事的贵族地主,恨那些郁闷的百姓,恨那些野心家。
赔掉了弟弟和一支精锐兵马,纳瑞轩的实力大大的削减了,若要解决眼下的危局,除了认怂之外,只有主动出击。
于是纳瑞轩决定和当初独立战争时期一样,亲自率军征伐,带领所有忠诚于他的军队,用他无与伦比的威望重新统一全国,把那些野心家统统干掉。
他做好了相关的觉悟和准备。
他留下了值得信任的人帮助他管理后方,然后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宣称打到什么地方就把粮食和生存带到什么地方,以这样的口号来收买人心,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htt:
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实亡的暹罗(下)
在征讨日本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之时,暹罗内战也打的相当激烈。
反纳瑞轩联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在军队装备和组织训练上不如纳瑞轩的政府军,然而这一点在大秦黑水部队的帮助下,得到了改善。
具体体现在从缅甸调来部分军事人员帮助反纳瑞轩联军作战和训练,并且在兵器方面给予一些支持,同时,在纳瑞轩的后方也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和策反行动。
尤其是对纳瑞轩的粮道进行破坏和打击,并且撺掇那些被他镇压的贵族重新起事闹腾。
失去了弟弟的强力弹压,纳瑞轩分身乏术,很快,就因为粮食补给跟不上而在一场战斗中失利,不得不退回首都老巢。
结果在首都休整的时候,被黑水部队策反的贵族和军官联合起来发动兵变,纳瑞轩发现的还算是及时,立刻调动忠于自己的兵马和他们对战,但是人数上已经落入了劣势,不得已只好带着兵马逃出了首都。
所有的家人所有的一切都被丢在了首都,首都为叛军所控制,纳瑞轩只剩下一个自己和少量兵马,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面对这样的局面,纳瑞轩陷入了迷茫之中,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局面,而暹罗则陷入了进一步的混乱之中。
原本纳瑞轩的中央还能勉励维持暹罗的政局,但是现在纳瑞轩的中央被颠覆了,中央被一群叛军占据,一切的大义名分都没有了,暹罗正式步入了纷乱的局面之中。
而此时此刻距离暹罗获得独立也才十多年时间,暹罗人也是想不到刚刚获得独立的他们居然会那么快面临这样的局面,实在是非常的悲催。
就这样,纳瑞轩开始逃亡生涯,而暹罗各大实力派谁也不服谁,共同的敌人纳瑞轩被打败之后,他们的野心全部暴露了。
和大秦有联系的要求大秦帮助他们,和大秦没联系的则相互结合又相互背叛,同时也想方设法联系大秦,试图得到大秦的支持,成为新一任的暹罗王。
而毫无异议的是,他们都十分愿意通过出卖国家的利益换取大秦的合作,比如矿产,比如森林资源,比如渔业资源,甚至是愿意贩卖人口给大秦换取大秦在军事上的支持和在政治上的偏爱。
纳瑞轩完蛋了,那很明显,谁能得到大秦的支持就能得到暹罗王的地位,而在此之前,打败所有的叛乱者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乎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全暹罗各地的实力派纷纷宣布自己是最正统的愿意拯救暹罗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王者,其他的都是叛逆,都是造反的野心家。
这旗号转变之快也是让人民十分的郁闷,但是很快人民就不是简单的郁闷了,而是血泪了。
为了争霸,各地实力派拼命压榨着自己所控制的地方的人口的战争潜力,征召壮丁强征粮食和钱财,扩充自己的军队等等,几乎把男人一扫而空,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女人自然也没有被放过,很多野心家实力派都选择了抓捕一些女子贩卖给有需要的人的做法。
谁有需要呢?
自然是大秦了。
自从大秦国内的官办青楼以『异域美女』为主打旗号在各大城池开办之后,大受欢迎,于是大秦国内对异域美女的需求数量大大增加,没钱的都要去逛逛,有钱的甚至想要自己得到。
而得到这些异域女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朝廷一旦对外开战,肯定会掳掠一些人口回来,其中必然少不了女子,只要付钱,就可以在官府的安排下亲自去挑选合适自己心意的异域女子带回家做小妾,随你怎么玩都可以。
战争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毁灭与丧尽天良,还有钱,无穷无尽的钱,只要愿意开发,战争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赚钱。
萧如薰不太喜欢赚穷人的钱,穷人没什么钱好赚,而且把穷人的钱都赚掉了,不给活路,穷人会造反。
而富人钱多,用各种名目搜刮掉,不仅赚得多,富人数量还少,掀不起波澜,有些时候还心甘情愿的花钱,比如现在。
萧如薰利用各种名目让大秦国内的有钱人分担一些大秦军队外出征战的成本,比如一些珍奇野兽,一些特产,一些战利品,包括女人在内,这些东西都很值钱。
萧如薰还打算以后但凡灭掉一个国家,都要召开拍卖会,把军队掳掠回来的东西给拍卖掉,这样可以让这些有钱人多少承担一些军队征战的成本。
这年头打仗实在是太消耗钱财了,要不是萧如薰在东南搞土改尽获东南士绅的财产所以财大气粗,现在还真不敢一场接一场掀起战争。
饶是如此,这打仗所消耗的钱财也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土改所搜刮的钱财虽然多,也经不起这样的巨大消耗,更别说萧如薰还有很多基建项目要上马,在未来,大秦朝廷会很缺钱。
收拾日本就是为了日本的金银矿和免费劳动力,收拾暹罗也是为了在东南亚进一步打开市场,把东南亚变成大秦的聚宝盆,随取随用,大量赚他们的钱,大量获得他们的物资。
以此将残破的中华大地全部修复,变得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当萧如薰知道日本王被抓住的同时,纳瑞轩的政府也覆灭了,纳瑞轩本人正在被很多实力派的军队围歼堵截,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而暹罗也步入了名存实亡的状态之中。
说起来,暹罗周围的国家不是没有想要入侵暹罗获得领土,但是萧如薰不允许,萧如薰警告这些国家,谁敢入侵暹罗,他就要谁的脑袋。
他的想法很明确,这个时候入侵暹罗,只会让暹罗的内部快速决出一个胜利者,然后一起抵御外辱,从而让国家再次浴火重生。
就算暹罗灭了,其他国家吞并分吃了暹罗,变得更加强大,对萧如薰的大秦也没有好处。
最符合大秦利益的结局,是暹罗就此覆灭,分裂成数个小国,数个互相独立敌视的小国,大秦纷纷予以册封,将他们互相对立彼此不能容忍的事实给坐定了,让暹罗就此不复存在。
如此,东南亚局势更乱,更复杂,更不能产生强大的国家,作为大秦的后花园,这样的东南亚才是最合格的。
做大秦的藩属国,可真的不容易。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一千二百五十九 这是圣君啊
隆武二年五月初,正在督建辽东大驰道的袁黄接到了消息。
一批从倭国抓捕送来的壮劳力将要抵达天津港,叫袁黄前去接收一批壮劳力予以管理,加快修建进度。
开始修建一年多以来,辽东大驰道已经完成了通州到三河,三河到蓟州,以及蓟州到马兰峪关的路段,现在正在从马兰峪关往蓟镇修建的途中,看工期,估计也就半个月左右就能完成这段路了。
一路修建,民众们的确是疲劳了,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心力,为了回报皇帝给他们土地教他们的子女可以入学读书的恩情,他们也纷纷竭尽了全力贡献自己的劳动力帮助皇帝修筑大驰道。
不过他们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春耕时节,他们也需要完成自己的春耕任务,否则这个任务不完成的话,大家就没饭吃了。
也就是说很快袁黄就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辽东天气严寒,一旦入冬,则土地封冻难以动工,漫长的冬季是辽东无法回避的问题。
所以现在袁黄不仅督建从京师往辽东的路,也在同时要求另外一支施工队从沈阳开始修筑大驰道,和他相对而修。
现在缺的就是时间,缺的就是劳动力。
此时此刻来了一批倭国的壮劳力,毫无疑问是一件大好事,对于萧如薰利用倭国劳动力而不干扰本国民众春耕的事情,袁黄还是认同的,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萧如薰做皇帝一年多,除了对待官员狠厉,掀起一波诛连数千人的大清洗,其他的都做得很好。
改革弊政,强化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污吏,减轻百姓负担,大修天下,建设学校让孩童入学读书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曾许下的诺言。
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
不过,这已然不是袁黄可以原谅他的理由,袁黄永远都不会原谅萧如薰,在袁黄看来,萧如薰做皇帝做的合格是应该的,是他可以接受这一切的底线,无论萧如薰做的多好,都是应该的。
如果萧如薰做不到他所想象的那样,如果萧如薰是个昏君暴君荼毒百姓的恶君,他会毫不犹豫的揭竿而起,吹响大秦王朝灭亡的号角。
萧如薰眼下做得很好,切实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平时袁黄喘着粗布衣服和前来做工的老百姓们交谈的时候,百姓们对新生的大秦王朝都是交口称赞。
百姓们纷纷说那么多年了,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交纳比以前还要少的赋税,得到的比以前还要多,而且就算是做工服役,也可以得到赋税方面的减免,压力并不大。
新的作物引进之后,在萧如薰的大力推广下,很多人家都开始种植新的高产作物,收获极高。
现在吃饱肚子已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虽然说想要吃好,想吃肉吃油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至少不会饿肚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