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小石城的正前方,苍狼营,锐金营持戈肃立,在他们的两侧,两个骑兵营黑压压的上万骑兵分列左右,小石城上,大明日月旗高高飘扬,秦风身着帝王袍服,高立于上
看到卞文忠有些受到了惊吓,一齐回来的巧手笑道:卞将军勿慌,这只不过是我们大明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罢了
巧手转过头,看着后面被齐军看守着的坐在平板马车之上的慕容海等一行人道:兄弟们,回家啦,皇帝陛下正在迎接你们,看见了吗,前面就是欢迎你们回家的大军来,挺起胸膛,你们不应该感到羞耻,而是应该感到光荣,你们身上的伤痕,就是你们的军功
慕容海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他想象过无数次回去的场景,想象过回去自己可能会遭受的处罚,唯独没有想到今日这样的场景
他哆哆嗦嗦地从马车之上跳了下来,两腿一软,却又坐倒在地上,咬着牙双手撑地爬了起来,怔怔地看着远方,马车之上不时有被俘的士兵,谍探,聚到了他的身边
弟兄们,来,列队,受伤了的,不能走的架起来慕容海泪流满面,大声吼道
一百八十五名士兵聚到了一起,每一个都是伤痕累累,但只要还能动弹的,此刻都咬着牙,让自己站得更加笔挺,那些不能动的,则被其它人背在了背上
慕容海背上背了一个双腿断掉的同伴,扬头大吼道:兄弟们,我们回家啦
回家!
回家!
一百八十五名士兵带着哭腔大声吼着一人在队列之中大声地下达着命令,他们迈着并不整齐的步伐,排着并不整齐的队形,踉踉跄跄地向着小石城方向前进有时会有人跌倒在地上,但马上便会被身边的人扯起来,伤口崩裂,鲜血流出来,他们行进的道路上,多了无数道斑斑的血迹
杨致策马立于大军之前,在他的身后,是周济云,和尚,余秀娥,马上有,黄刚等一众将领,看到愈行愈近的这一群衣裳褴褛,伤痕累累的人,杨致翻身下马,身后的将领们翻身下马
随着他们的动作,大军两翼,上万骑兵同时翻身下马,中军阵前,苍狼营,锐金营上万士卒同时高高举起手中的兵刃小石城上,钟鼓齐鸣,旗帜翻飞,奏响的却是大明的战曲
秦风站在城头,引吭高歌,城下,数万将士齐声相和
慕容海一行人跌跌撞撞地走向大军,步卒阵营向着两边让开一条通道,在无数人的高歌声中,他们来到了小石城下
一百八十五人卟嗵卟嗵地跪倒在城头之上,慕容海声嘶立竭了大吼道: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效死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效死!一百八十五人齐声吼叫
数万将士转过身来,面对着小石城头上的秦风,齐唰唰地举起手中的武器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效死!
数万人的呐喊震天动地,飘荡在小石城上空的云彩,似乎也被这呐喊之声震动而飞快地飘移离开,灿烂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亮了整个小石城
从小石城里首先冲出来的是一大群穿着白色大褂子的军医,两人服侍一个,将这群伤痕累累的人架着走进了小石城
远处,卞文忠看着这一幕,双手微微在颤抖,早先皇帝陛下拿着这一群根本没有什么用的家伙换回了大明的水泥制造配方和钢筋水泥建筑的制造工艺,大家都是弹冠相庆,认为大明皇帝的脑袋进了水,大齐占了大便宜,但现在,他觉得占便宜的好像是大明的皇帝
现在小石城的士兵在狂热地歌颂着他们的皇帝,更是毫无掩饰地露出对他们的敌意,那是杀气,沙场纵横多年的卞文忠对于这种敌意,最是敏感不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巧手道:人已经送到,末将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这便告辞
巧手笑吟吟地道:卞将军,我觉得你还是要进小石城一趟去拜见我大明皇帝陛下,既然来了,不告而别可不是什么有礼貌的行为
既然相互为敌人,何必假模样式?卞文忠冷冷地道,总有一天,我会杀进越京城,亲手取了秦风的人头替我父亲报仇
巧手大笑:虽然你的希望只能是一种妄想,但我仍然很欣赏你的这种狂妄,不过卞将军你真的不进去吗?我们的皇帝陛下,可是带来了你父亲和母亲的骨灰,当年你们离开之后,你父亲与母亲**于昆凌郡守府,他的骨灰,我们可是好好地保管着这一次也是知道你来了,皇帝陛下特意命人去昆凌郡取来的
卞文忠头脑一阵昏眩,险些儿跌下马来
对了,不止是你父母的骨灰,还有拓拔燕的姐姐一家人,他虽然背叛了大明,但他的姐姐一家,我大明可是没有丝毫为难他们,在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之后,也将他们送到了这里,作为同僚,我想卞将军也有义务将他们给拓拔将军带回去吧?
卞文忠知道自己再无选择,他必须要走这一趟,哪怕他要承受无数人的怒火,奚落,与嘲笑还有侮辱
卞无双夫妇的骨灰装在一次瓷坛里,而瓷坛子却摆放在一副上好的棺椁之中,当卞文忠跪倒在棺椁之前哽咽难语的时候,秦风的声音冷冷的响了起来
卞无双算不得是一个英难,但却算得上是一个枭雄,虽然因为他我大明死难了很多英勇的将士,但死者为大,我大明来为己甚,将他们的遗骸交付给你,卞文忠,你好自为之吧
卞文忠霍然站了起来,大步走到秦风的面前,一言不发,卟嗵跪下给秦风叩了三个响头,然后站了起来:卞文忠多谢你将我父母的骨灰交还给了我,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不会放过杀死你的,我不想说什么将来会饶你一次性命这种话,因为我很清楚,杀你的机会,也许就只有那么一次错过就不会再有
秦风盯着卞文看了半晌,哈哈大笑:好,很好,我等着你,你若落在我的手中,我会很痛快的杀死你,你将来的成就会比拓拔燕更大,好好在齐国混吧,现在你想站在我的面前,还不够资格
终有一天,我会站在你的面前,与你堂堂正正的对垒的卞文忠厉声道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立威
闵若英冷冷地注视着大殿之上跪着的四名朝廷大员
刑部左侍郎张承业,大理寺卿冯道,户部右侍郎王正言,光禄寺卿康延孝四人趴在地上,以额触地
大殿之中如同结了冰一般的寒冷,首辅马向东眼观鼻,鼻观心,如同一尊泥雕木塑熟知闵若英性情的他,知道此刻闵若英已经处在了暴怒的边缘,这四个人的下场可想而知偶尔掀起的眼皮扫一眼跪在那里的四人,闪过的也是同情的眼色
这四个人,死定了
国难当头,尔等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如今正需尔等为国戮力而战之时,居然想着要一走了之,嘿嘿嘿,告病的告病,告老的告老,为了跑路,连脸皮都不要了,不惜往自己身上泼污水,哈哈哈,这便是我大楚重臣的节操吗?闵若英冰冷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着告诉朕,你们要去哪里,收拾打点包裹去投奔秦风吗?
陛下恕罪,臣的确是重病在身,无力操持公务,臣是怕了陛下的大事啊请陛下明鉴户部右侍郎王正言脸色青中带白,看起来的确是满脸病容此刻跪在地上时间一久,汗水早已经将身前的金砖打湿了大片
闵若英大笑起来:你的确是病了,就算是铁打的汉子,在家里用好几床棉被捂上几个时辰,大汗淋漓,然后再用冰冷的水泡上一个时辰也会病的,王正言,你还算是一个人吗?
听到闵若英的话,王正言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
朝堂之上,官员们都惊愕地抬头看着王正言,有愤怒,有鄙薄,有震惊,也有不屑
闵若英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殿上四人,脸上的笑容一丝丝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到了极点的神情
来人!
闵若英话音刚刚落地,大殿之外,已是快步奔来一队兵士
将这四个乱臣贼子,国之蛀虫拖出去,乱棍打死闵若英阴狠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
诺!兵士涌上前去,将四人摁住便往外拖去
陛下,陛下,臣知罪了,臣愿往前线,负甲做一死士陛下饶命啊!刑部左侍郎张承业拼命地挣扎着大吼大叫,一名兵士不耐烦地伸出手去将他下巴一扭,吼叫立刻便变成了嗬嗬的嘶吼之声
重新坐下来的闵若英微闭双目大殿之上鸦雀无声,外面乱棍击打在人身上的啪啪声却清晰地传到众人耳中,四人不类人声的惨叫之声,让殿内众人无不两股战战
没有人敢上去为这四人求性,大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前几日传来了齐明最新的消息,楚人最期望的两国发生冲突大打出手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出现,两国君主在潞州莲花峰签定了和平条约,两国息兵
这对于楚国来说,不谛于是死刑宣判书,没有了齐国威胁的大明,将会毫无顾忌地将他们的精锐军队派到对楚战场之上,齐明休战,便代表着明国对楚国的侵略将会正式拉开序幕
外面的惨叫之声愈来愈弱,终于没有了丝毫的声音
闵若英冷冷的声音再度响起:传旨,四贼三族之内男丁,尽数发往苦力营,女人充作营妓,家产尽数抄没以充军资
大殿之内再次响起了吸气的声音,闵若英的眼光横扫过去,瞬间便又恢复到了极度的安静国难当头,但凡有不忠君事,不忠职守,尸位餐素者,比照此四贼处理退朝!
惊魂未定的朝臣们匆匆离开大殿,金殿之前,四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正被士兵们扔上一辆平板马车,一队队的士兵正提来清水,冲洗着鲜血淋漓的地面
地上的血可以冲走,但恐惧却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个朝臣的心中大楚的皇帝已经没有丝毫道理可讲了,这四人虽然此时想抽身而退的确是不忠,但这四人,也曾为大楚尽心竭力地服务了数十年,如果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自己被仗毙倒也罢了,尽然连累三族
每个人心中都惶恐之极,不知道这样的下场什么时候便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明军数路大军即将杀过来,抵抗明军是个死,想像这四个人明哲保身,依然也是一个死,竟然是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眼看着就是没有活路了
大朝会散了,偏殿之内,小朝会才刚刚开始刚刚在大殿之上显得坚毅的闵若英此时却是疲态尽显,半卧在床榻之上,脸容憔悴之极
这一段时间,他是遭到了内外夹攻,苦不堪言,皇太后大行,朝廷秘不发丧,岂料消息泄漏,明人昭告天下,明皇夫妇为皇太后服孝,便宣布全国息兵,罢乐一月这一举动让闵若英狼狈不堪
而更让他感到恐惧的却是派往津州的火凤军副统领文福益,派往徐州的兵部尚书贾政道,在出了上京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有人说这二人已经被关宏宇和宿迁秘密杀害了,有人说这二人见势不妙,借着这个机会潜逃了
对于第二种说法,闵若英是不信的,文福益也好,贾政道也好,两人都是一大家子人在上京,怎么可能有孤身潜逃
雷卫,找到线索没有?按着太阳穴轻轻地揉捏着,闵若英问道
陛下,内卫经过多方查证,在文将军,贾兵部前往津州,徐州的时候,关宏宇,宿迁麾下兵马,没有任何调动的迹象,也没有查到他们出手的任何证据,二位大人肯定是遇难了,但下手的恐怕另有其人
朕不关心是谁下的手,不是关宏宇和宿迁,无外乎就是明人了,朕只关心,宿迁与关宏于二人还是不是我大楚的人闵若英怒道
雷卫嗫嚅半晌,这才低声道:陛下,此二人,只怕是不能信了这一段时间,在徐州,内卫发现了已经投降了明人的安阳郡守朱义,而在调查文福益将军遇害之事时,竟然在津州偶然发现一个外貌极似明国兵部尚书章孝正的人物,臣顺着章孝正这条线查下去之后,在刑部多年以前的卷宗之中,竟然发现,章孝正与宿迁居然是同门师兄弟
闵若英楞怔了半晌,惨笑起来:也就是说,徐州,津州,早就不归我们所有了,两地的数万精锐西军,也都投降了
室内众人默然无语好半晌雷卫才道:这两个地方的高级将领只怕早已动了投降之念,但大部分的中下层军官还蒙在鼓里,如果能以霹雳手段击杀关宏宇或者宿迁,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内卫是做这种事情的行家,难道你没有尝试过吗?马向东问道
雷卫有些惭愧地道:陛下,首辅,臣试过,如泥牛如海,一去再无影踪,臣评估过,如果想要杀死这二人,不但要精密安排,刺客还必须是宗师级的人物才有可能一击得手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大楚现在除了闵若英自己是宗师级的高手之外,剩下的全都在万剑门,但万剑门早就关闭山门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陛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剑宗是大楚宗门,多年以来也受大楚朝廷供养,此时岂能容他们袖手旁观,还请陛下明令他们出山马向东有些气愤地道
朕会再去一趟竹山的,毕万剑不是我一纸诏书便能调动的闵若英叹了一口气:首辅,这一战只在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打赢,自然会赢得喘息之机,如果输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马向东沉默了片刻:陛下,上京城周边虽然集聚了五十万大军,但良莠不齐,战力堪忧,臣还是要请陛下准备迁都之计,陛下,臣留下来守卫上京城,请陛下前往蜀郡,进蜀之路,险峻异常,只需守住门户,便可确保蜀郡无虞
朕不会离开上京城闵若英不容置疑地道首辅,上京城丢了,楚国就亡了,大楚皇帝,必与上京城共存亡
马向东叹了口气:那臣请陛下遣大将,护送太子进蜀
闵锐身为大楚太子,亦不能离开上京城,首辅,无论是朕还是太子,只要有一个离开了上京城,必然会民心动摇,军无斗志我父子二人,必须一直呆在上京城闵若英再次摇头否决道
陛下马向东上前一步:必须做一个万全的准备啊,万一失机,总还能保留一点点希望不是?
闵若英楞怔半晌,才缓缓地道:过几天,朕与太子出巡,视察上京城周边防务,雷卫,你安排皇贵妃带着闵捷趁这个点儿秘密离开上京城,前往蜀中出京之后,朕会安排一支亲军相随
遵命!雷卫点头道
内卫要加强对上京城的监控,特别是对统兵将领以及文武百官闵若英的神色逐渐狠厉起来,我闵家养了他们这么多年,该是他们做出回报的时候了但凡有异心者,今日四人便是他们的下场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首辅的愤怒
走进自己的书房,看着桌上层层叠叠码起来的公文,马向东不由痛苦地呻吟了一声,在公房,有着处理不完的公务,回到家中,仍然是躲不得片刻清闲。没有一件事情是能让人展颜的,这些公文之中除了糟糕的消息,便是更糟糕的消息。
靠在椅子上假寐了片刻,终于还是睁开了双眼,懒懒得伸出手去,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在公房之中,他总是竭力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从容不迫以及胸有成竹,但在家里,他至少可以放下这层面具,忧愁,焦虑,是他整个人生的主色调。
马向东的懒散在瞟了一眼手里信件的封皮之后,立刻便不翼而飞了,以与他年龄不符的敏捷嗖地一下跳了起来,眼都直了。
这封信居然是来自明国,是他的亲弟弟,马向南写来的。封面上那熟悉的字迹,他一眼便能认出来,绝不可能是假冒的。
管家,管家!他的声音有些变调,厉声吼道。
老管家应声而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