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但那时的他,一来是无法可施,当时的津州要是没有粮食进来,饥饿的百姓和官兵能把他撕成碎片所以他只能双眼一闭,起初他还认为宿迁只不过是为了解决津州粮食的问题,但随着彭琰与宿迁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最终,他这个彭琰最大的后台,被宿迁取而代之之后,杨闯便觉得很不妙了
朝廷要派火凤军副统领文福益前来接管西军取代宿迁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比宿迁要更早知道,因为朝廷还需要他在文福益抵达之后,与其通力合伤但当文福益出京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得知消息之后的杨闯直接就蒙掉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自然就是死无全尸了,这其中代表着什么,就是傻子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最好的想法,也不过是宿迁想要拥兵自重,但这与背叛也没有什么两样最严重的,当然就是宿迁已经效仿曾琳等人投靠了明国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的杨闯在随后的时间里愈来愈绝望,因为明国商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津州城中,越来越多的明国镖师,携带刀枪在津州城中招遥过市,在昆凌郡小石城之战后,这天下谁人不知所谓的明国镖师,就是明国另一支不穿军服的军队呢
而让杨闯最为窝火的是,本来由他亲手掌握的津州郡兵,在宿迁进入津州之后就被其驱逐到了津州下面的各个县府,而手头的那一点兵马,在那以后的岁月,自己居然指挥不动了
明国商人进来了,明国不穿军服的军人也进来了,关闭很久的明国昌隆银行堂而皇之的又开了起来,津州,除了城墙之上还挂着火凤旗外,还有什么是大楚的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面旗帜就会被宿迁扯下来挡作抹布用了
杨闯无法可施,在这样的年头,有兵就是草头王,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派出自己的心腹偷偷举出城去,想去联络那些被宿迁驱逐到各府县去的将领秘密率军回城,但没过久久,却只有一个人头被送了回来
自那以后,杨闯便绝望了,在津州城,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再也没有官员会来向他汇报任何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公文再抵达他的案头,津州郡所有的官员们很自觉地每天去将军行辕向宿迁报到而宿迁也大模大样地开始了发号施令
杨闯想跑,这个时候,除了跑,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出路了,但到了这个时候,他连府门都出不去了
作为名义上的津州郡守,杨闯唯一享受的优待,就是在他自己的府邸里可以为所欲为,出门去采购的家人除了会被监视之外,也不会受到刁难
但杨闯知道,自己的这个待遇不会很久的,特别是出外采购的家人,告知他明国皇帝已经到了荆湖郡,正式发布了讨伐楚国的檄文之后,杨闯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快要到了
这个时间没有等多久,不出十天,津州城就全城戒严了
上百颗血淋淋的脑袋挂上了城墙,宿迁终于动手了,但凡不愿跟他一齐投奔明国的官员,将领,全都成了他的刀下之鬼
杨闯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了
府邸里已经乱了套每天都会有家人卷了铺盖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逃之夭夭,当然,临走的时候不会忘了卷走他的一些财产
对于这些,杨闯已经毫不在意了,在津州这些年,他积累的财富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府里有数座大库房里堆满了金银珠宝,可这些,现在对他来说还有用吗?
人一死,啥都没了
老婆,小妾,儿子,女儿,一大家子惶恐地聚集在一起,哭哭谛谛地等待着末日的降临
街面之上响起了隆隆的脚步声,清脆的马蹄声,忠心的老家人疯狂地冲了进来,惊慌地告诉他,军队围了府邸,宿迁亲自过来了
女人孩子的嚎哭之声顿时大作,几乎要将杨闯的耳朵震聋到了最后时候,杨闯总算还是保持了最后的一点尊严,站起身子,整了整衣衫,虽然两腿如同筛糠,但仍然勉强着自己向外走去,走到门槛处,却怎么也提不起腿来迈过那高高的门槛最终还是老家人伸出手来,半拉半扶的将自家老爷扶出了门
宿迁站在院子里,脸上带着不明的笑意看着这个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瘦得有些脱形的郡守以前的杨闯,可是心宽体胖的
宿将军是来取我性命的吗?杨闯哆哆嗦嗦地问道
宿迁大笑:杨郡守,我本来以为你会吓得瘫成一团泥,没有想到居然还能走到本将军的面前来,倒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杨闯苦笑
怎么,杨郡守这么想死吗?宿迁接着问道
一听这话,杨闯顿时精神一振,宿将军原来不想杀我?
宿迁大笑:看在我到了津州之后,你一直很听话,没有给本将军带来什么麻烦,所以本将军自然也没有什么非杀你不可的理由,杨郡守,今日我来,是想给你指点一条明路,怎么样,想不想听?
想听,当然想听!一听可以不死,杨闯自然是大喜
以你的名义发布一份檄文吧,斥责一番闵若英,大大地颂扬一番大明皇帝,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我宿迁可以担保你还可以太太平平地做一段时间的津州郡守,然后选一个你想去的地方,好好地享受你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巨额财富,如何?
听到宿迁开出来的条件,杨闯如丧考妣,一屁股坐在地上垂头号淘半晌,却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宿将军,我做不到,我不能做啊!
为什么?难道你不想活了?宿迁很奇怪地问道
我一大家子人呐,父母,兄弟,叔伯,几百口子都在上京城啊,我要是敢做这样的事情,他们绝对活不了,我不能害了他们呐杨闯涕泪交流,眼看着生路就在眼前,却走不成,没有比这还让人伤心的事情了
你家不是后族么,你就算做了这事,闵若英还会砍了你在京城的那些家人的脑袋?宿迁问道
拐了好多个弯了,都出五服了,陛下杀起他们来,绝对不会手软的杨闯哭啼啼地道:宿将军你还是杀了我吧,我这里也就几十口子,死了也就死了吧,我为官不仁,不仁,不义,但再不能不孝了!
宿迁眨巴着眼睛看着这个趴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男人,倒是诧异的很,这样的家伙,你说他不怕死吧,他偏生没有一点男儿气概,但你说他怕死吧,此刻却又好像一点也不惧死亡了
他蹲了下来看着杨闯,大明皇帝陛下很快便要抵达津州了,你不做出点贡献,只怕在大明这边混不下去,给你指点明路你不走,那你想怎么办?
宿将军真不杀我?
宿迁扁了扁嘴:本将军真没想杀你
我要回上京城去杨闯小心翼翼地道
大明军队马上就要打进上京城了,你这个时候回去,找死啊,我可是听说,现在闵若英快成疯子了,上京城菜市口每天都有官员被砍脑袋,像你这样的回去,也是被砍脑袋的命宿迁好心好意地道反正你家人也保不住了,不如就跟着我混算了至少还给你家留点香火
杨闯坚定摇头:我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明,大楚皇帝绝对不会砍我的脑袋
说不定还给你升官是不是?宿迁大笑,站了起来,好,你想走,那本将军便让你走,不过你家里的东西,可不能带走一点儿,本来嘛,你要是肯发一份檄文,这些东西本将军便只当没有看到,既然你不干,那就只能赤条条的走人了
宿将军,你看你到了津州之后,我一点麻烦也没有给你添,能不能让我稍稍带走一点,一大家子,以后还要活呢!大楚聚集了五十万大军,指不定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呢?
听着杨闯的话,宿迁哈哈大笑起来挥手斥退了左右,一把将杨闯拎了起来,在他耳边道:既然你真想回去,那我就给你出个主意,你呢,只身一人逃亡出去,回到上京城,你的家人嘛,我帮你养着,别乱转眼睛,我没有打她们的主意,然后我在这头呢,宣称你的家人都被我砍了,你呢,家破人亡,坚贞不屈,逃回上京城去,闵若英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榜样,有极大的可能给你升官儿,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你要我给你当细作?杨闯瞪大了眼睛
两边下注嘛!宿迁笑吟吟地道你呢,最好表现得英勇不屈,发誓要报仇,然后向闵若英请求去相州任职为家人报仇,如何?
太歹毒了!杨闯喃喃地道
你看,我为你想得多周到,你自己的家人保住了,你的父母,叔伯,兄弟子侄也都保住了宿迁阴阴地笑道:等到我们拿下了相州,一定会网开一面,让你再逃回上京城去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用最快的速度扫平障碍
上万骑兵同时出现在某一个地方的场景是相当骇人的,给普通人造成的视觉冲击是无以伦比的,至少在你的视野之中,你是看不到别的东西的,除了战马,还是战马。更何况,江上燕的骑兵队伍是一人双骑,一匹作战用的战马,这是宝贝,得小心呵护,另外还有一匹驼马,就是下苦力的家伙,身上驼着大大小小的东西跟随骑兵,有时候也会成为骑兵暂时的坐骑。
率先出现在津州郡城外的江上燕骑兵所部,其实只是他的先锋部队,但饶是如此,也让津州城震动不已。
对于明军光临,津州人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到了这一天,第个人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看着城头悬挂了无数年的火凤旗被大明日月旗所取代,心里的那一份空落落的感觉是怎么也消失不了的。
三月时节,本来是春耕时分,往昔年份,现在的津州城外,一片片的农田里,当是农民正辛苦劳作的时候,现在,当然看不见任何人。种子是播下去了,土地里青苗也都探出了头,但大军一来,农人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兵过如匪,没有敢去期待来的是一支仁义之师,哪怕这几个月来,来自明国的商人,一直都在宣扬着大明军队是如何的好。老百姓自然有着自己的一套判断,有事没事儿,先跑了再说,看准了风色,然后再回来。
城里的人是跑不了的,因为郡城之中早就开始戒严了,进来不容易,出去也难,大家习惯性地开始屯粮,一般在这样的时候,都是粮价飞涨的时候,但今年却不一样了,来自明国的粮食源源不绝地进入郡城,粮店里的粮价一直维持着原先的水准,就算百姓抢购也绝不涨价。
这种淡然的态度,也让城里的百姓逐渐地安下心来,抢购风潮回落。这倒是让奸商彭琰很是很落了一阵子,本来可以赚上一笔的,现在却只能眼看着这样的商机白白地溜走了。
一般的百姓都关门闭户,躲在屋里拜求满天神佛保佑,但大街上并不冷清,充斥着津州城的明国商人,伙计,还有早先到达这里的镖行的镖师们,却是兴高彩烈,店铺外面都挂上了彩绸,早先在这里总是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城头上的那面旗子不换成日明旗,心中总是惴惴不安,总感觉到大明的律法保护不了自己,今儿个一大早,一起床便看到飘扬着的日月旗,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他们的欢欣慢慢地感染了一些胆大的,与他们认识的或者交好的津州人,在小心翼翼的试探,交谈过后,终于还是有一批人,跟着这些兴高彩烈的明国人,跑去城墙边上看来自明国的军队。
宿迁仅仅带着数十名亲卫出现在城门口,在他的身边,跟着笑得跟朵花儿一样的彭琰。
江上燕策马飞奔而来,距离宿迁数十步时,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宿迁,双手抱拳,大笑道:宿将军,别来可好?
两人也算得上是老战友了,在程务本麾下之时,两人多次并肩抗齐,携手作战多次,宿迁麾下基本上是步兵,江上燕是骑兵,配合作战,是经常性的事情。
宿迁张开双臂,给了江上燕一个大大的熊报,两人互捶着对方的凯甲,发出砰砰的声响,看得一边的彭琰眼角一阵阵抽搐,感觉自己的小身板要是被这两个大汉捶上一下,多半便会落一个骨折的命运。
你来得好快!宿迁满是艳羡之色地看着江上燕背手那无边无际的骑兵队伍。
不快不行啊,皇帝陛下就跟在后头呢。江上燕笑着,指了指宿迁背后的津州郡城,一切平静?
当然,我好歹也来这里快两年了,这点小事还摆不平?宿迁自豪地笑了笑:平稳如往昔。
这就好。江上燕呵呵地笑着。
现在城内只有三千驻军,分散各处维持治安,我麾下其余的部队,一半驻扎在距津州城十里的野三关,另一部已经开赴与刑州交界的利川。宿迁道。
这些事儿我们待会再说。江上燕笑道:我的军队就不进城了,免得把城里搞得乌烟彰气的,不过我来得急,这补给方面,你可得多多操心。
这自然是没得说。宿迁伸手招了招,一边的彭琰立刻颠颠地跑了过来。
大明监察院麾下振武校尉彭琰见过江将军。嘴里抱着军职,彭琰却仍是习惯性地将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
江上燕并不了解彭琰,本来听到此人自报家门乃是大明武官,还挺高兴,但一见此人作派,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彭琰的身上,怎么也看不出大明军人该有的风范来。
宿迁拍着江上燕的肩道:他就这个德性,不用理他,不过此人是津州最大的粮食,你的军队驻扎津州之时,所有的补给便由他来负责。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那好,我的军队先扎营,军务我们进城再说。江上燕点了点头,伸手招来一名将领,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将领立刻转身而去,片刻之后,身后的骑兵便忙碌了起来。
驼马身上载着的物品被纷纷卸了下来,一根根的铁桩打下去,片刻之间,便在津州城外拉起了一道警戒线,在线内,一个营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立了起来。
将军行辕之内,宿迁哗拉一声拉开了墙上的帷布,一副巨大的地图出现在了江上燕的面前。
津州就不用了,现在已经在我的绝对掌握之中,原本的地方郡兵,已经被勒令放下武器,解散回家,这些人都是本地人,给足了遣散银子,一个个欢天喜地地走了,不回出乱子。宿迁的手在津州之上划了一个圈子。刑州现在已经空了,楚国在整个刑州的统治已经彻底散了架,能跑的都跑了,现在的刑州,很乱,乱得一团糟。我们在刑州,大麻烦不会有,但小麻烦会不断。
具体是一个什么情况,说说看?江上燕道。
马向东搞得那个绝户计,想来你也知道了,刑州,也在掳掠之列,不过呢,在刑州,他们弄得人少,更多的是抢掠粮食以及物资,现在哪里用饿殍遍地来形容也不为过。要不是现在是春上,万物复苏,地里,山上,还能找到不少的吃的,只怕饿死的人会更多。宿迁道。
你该派出人手去接管哪里,如果带着粮食去,效果会更好。江上燕皱眉道,这样的情况,早前在江南也碰到过,但只要粮食充足,当地的情况便很快能稳定下来。
我这样干了,效果不太好。宿迁摊了摊手,要不然我的一万大军就不会停留在利川裹足不前了。
为什么?江上燕道。
刑州现在情况比较复杂,从去年楚国朝廷开始实施抢掠方案之后,布置在相州的大军,便开始动手了,出动的主要是火凤军,清一水的骑兵,一直到现在,这些骑兵仍然在刑州游戈,用孙承龙的话来说,叫就地取食,以减轻相州的粮食压力。我派出去的小股部队,去了之后,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火凤军还停留在刑州?江上燕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老江,不要小看火凤军。宿迁提醒道。
我自然不会小看他们。江上燕呵呵笑道:我只是很兴奋能与他们交手。
他们现在就是一头头饿狼,凶悍得紧,来无影,去无踪,很难抓到他们的影子。我的军队被困在利川,就是因为不敢分兵,亦不敢深入。
他们我来对付。江上燕笑道:我负责将他们赶出刑州,要是他们不走与我硬干上一声,那就更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