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马前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这一次洛一水吸取了前面战败的教训,眼下的越队,根本无法正面对抗齐军,带着这五万军队,洛一水边战边退,虽然仍在不断地丢失城池,但却有效地保存了自己手中的实力,这让齐国上至皇帝,下至统帅曹云都极为恼火。

    齐越两国征战百年,两国之间积怨甚深,如果让洛一水这样再干下去,只怕他聚拢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对齐国的大战略会形成极强的干拢,影响到齐国下一步对楚国开战的时机。齐国可不想在与楚开战的时候,身后还有一个强硬的越国主战派手统大军,时刻威胁齐国。

    可洛一水也是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现在又变成了一个滑不溜手的家伙,在正面战场之上击败他容易,但想要全歼他的军队,却是不可能。既然如此,便让越国的主和派来收拾他吧。

    在齐队的威胁之下,在国内主和派的不断逼宫之睛,越国皇帝吴鉴终于妥协,越京城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以洛宽为首的主战派被一鼓拿下。

    宫廷侍卫已经带着圣旨直赴洛一水的营地,他们将直接夺权便将洛一水就地斩首,而在越京城,对洛氏一族的最终处置也已经下达,在齐人使者的压力之下,洛氏将被满门抄斩。

    今天这个阴雨菲菲的日子,便是洛氏一族在这世上最后的一天。

    苍江堤岸之上,有一处宽广的石砌平台,平台边缘远远地探出堤岸,平台之下,便是苍江江水。这里,可不是苍江的观景平台,而是越京专门用来处斩犯人的行刑台。

    堤岸之下,早已经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数之不清的越京百姓,洛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与皇室吴氏一齐,早在大唐时代便定居于此,多年以来,一直是越国享名着著的将门世家,在越国百余年的历史之上,洛氏一族战死疆战的人不计其数,深受百姓爱戴。

    忠臣自古难有好下场,洛氏的下场,似乎又在印证这一定律,看着高台之上被刽子手按着跪于地上的洛氏一门,观刑人群之中,传来了隐隐的哭泣之声。

    满门抄斩,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今天都将魂断行刑台。洛宽跪在最前方,他的身下,便是滚滚涌动的苍江水,他依然倔强地昂着头,不屈地盯着监斩的越国左相张宁,越国的主和派首领。

    越国会亡于尔手。他梗着脖子,厉声吼道。洛氏虽亡,但大越对齐国的抵抗永远也不会停止,张宁,你是越国的罪人,你会遗臭万年。




第一百七十七章:希望
    鲜红的令签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地上,左相张宁铁青着脸孔,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斩!

    雪高的鬼头刀高高举起,寒光一闪,整整一排数十人身首分离,头颅沿着行刑台稍稍有些倾斜的地面骨碌骨碌地向着苍江滚去,仍然还跪在台上的身体被刽子手重重一脚踹在背心,追随着头颅一路跌落下去。

    奔腾的江水被溅起无数的水花,轰然声中,尸首已经消失无踪。

    一排斩杀完毕,又一排被推上前去,台下哭泣之声渐渐地大了起来,一股股骚动开始漫延,行刑台周围的士兵在军官的喝斥之下,挥舞着鞭子努力地维持着秩序。更多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刀枪,弓弩,遥遥对准了观刑的百姓。

    男人们很快被斩杀完毕,当一排妇孺孩子被押上行刑台的时候,人群的骚动愈发大了起来,一排排的向前涌动,与前方的士兵开始推搡起来。

    从远处的角落里传来了愤怒的喝骂之声,愤怒的情绪在场间漫延,高台之上,张宁眼看着百姓如同苍江的浪潮一般,正在一波一波的向前涌动,前方的士兵却在步步后退,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惊慌。

    快,加快速度。他厉声吼道。

    一道闪电撕破厚厚的乌云,震耳欲聋的霹雳随之而来,狂风骤起,豆大的雨点自天而降,打在行刑台中,发出啪啪的声响,雨水落在地面,转眼之间汇聚而成股股流水,冲刷着行刑台上的血迹,水随风势,卷起更大的浪头,轰然击打在行刑台上。

    电闪雷鸣之中,一排排的洛氏族人的尸体坠下江去。

    怀恩县外,越**队大营,正在看着一份份斥候传回来的情报的洛一水突然激凌凌地打了一个寒战,浑身寒毛倒竖,冷汗直流,心中极度不安起来。

    迈步走出大帐,抬头看着仍然大雨如注的天空,扑面而来的凉风夹着雨点,打在他的脸上,心中的不安不但没有被冷雨浇灭,反而更加炽烈起来。

    召集将领,大帐议事。他霍地转过身来,对身边的亲兵道。

    昭关一役,他虽然竭尽全力,但仍然不敌全军而来的齐军,齐人集结了七级以上的武道修为者组成了破关的先遣队,多达五百人的七级武者的第一击,便登上了关口。这个世界上,也只有齐人有这样的实力在一次战役之中,组织如此多的高阶武道高手,并将他们当成敢死队使用。

    昭关失守,洛一水率残军撤退,一边撤退,一边不断地汇集着前来支援的军队,步步为营,寸土必争。但随着战事的深入,洛一水终于意识到如此打法的失误。他虽然有效地延误了齐军的开进速度,但他的精锐军队却在这一场场的殂击之中,损失惨重。添油战术不但没有最终挡住齐军,反而正在不停的流着越人的血。

    省悟过来的他,明白在短时间内,他根本不可能阻挡住齐人的攻势,唯一的希望,便是在齐军攻到越京城之前,他能聚集起更多的军队,直到有与齐军决一死战的能力。

    以空间换时间,这便是洛一水的打算。

    到现在为止,他的策略是成功的,虽然大片国土沦陷,但他自昭关沦陷之后第一次聚集起了多达五万的士卒,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勇军。

    怀恩县便是他选择的与齐国决战的战场,对于他来说,这里离越京城已经很近了,一百余里的距离,援军随时可至,后勤补给无虞,而齐国人打到这里,战线已经拉长到了近千里,即便以齐国的国力,后勤补给也成了相当大的问题,齐国的前进步伐已经一缓再缓了,感受到这一点的洛一水心中渐安。

    只要挡住齐人最凶猛的第一波攻势,将战事僵持下来,越国便能等来转机,秦楚两国绝然不想看到越国彻底失败,现在他们缓不出手来,越国便只能独力支撑,但只要熬过这最艰难的一段,秦楚两国必然会出兵策应,那时候,便是越国反守为攻的时候。

    比起军事上的劣势,其实更让洛一水担心的是朝堂的局势,屡战屡败,一溃千里的自己已经成了朝堂之上被弹赅的主要目标,主和派的亡国论甚嚣尘上,局势正在向着不利于他的一面发展,而洛一水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必须需要朝堂上下一心,君臣同力,否则必败无疑。

    至于与齐国议和,洛一水向来是不屑一顾,齐人一统天下的野心,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与之议和,只不过是被判处了死缓。齐国人的目的不过是要破坏三国联盟抗齐的态势,当真与齐人议和,以齐越两国现在的国力,越人必然失去自主权从而沦为齐国的走狗,成为牵制秦国的力量,使得齐国能放心大胆的去进攻楚国。

    至于那些主和派所持论调,认为齐国进攻楚国,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失败,到那个时候越国再图利益的说法,洛一水觉得简直是可笑之至,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反而寄希望于对手有可能犯错,完全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真与齐国结盟,与秦楚交恶,只怕秦国的兵马立刻会向越国发动进攻,越国挡不住齐国,何尝又挡得住秦国,到那时,秦越恶战,齐国坐收渔翁之利,越国亡国无日。

    风雨当中,一位位将领策马而来,他们来自沦陷国土的各个地方,有朝廷的正规军,也有乡民组只的义勇军,服饰不一,战斗力也相差颇大,但让洛一水高兴的是,每一个人都战意高昂。保家卫国,从来都不需要动员,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乡沦陷与百年宿敌之手。

    返身走回大帐,立于虎案之后,洛一水扫视着大大小小数十位将领,各位袍泽,自齐人侵越,我大越屡战屡败,大片国土沦丧,无数百姓在齐人铁蹄之下哀号,也让国中不少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议和之论甚嚣尘上,但与齐议和,便是我大越亡国之始,所以,为了振奋国人士气,打消那些投降派的妄想,我们必须用一场大胜来告诉所有的大越人,我们还没有失败。诸位,可有与齐人一战之勇气?

    愿奉大将军号令。数十位将领霍然起立,面向洛一水,振臂齐呼。

    齐人十万大军侵我大越,如今战线长达千里,十万大军分驻各地,真正进逼到我们面前的齐军亦不过五万之数,与我军相若,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的战斗力比我们要强大,但我们却有勇气,有为国牺牲的觉悟,这一仗,是勇气与毅力之战,只要获胜,便能为我大越迎来转机,就算败,我们亦要给齐军以重创,使得接下来我们能在坚守越京城的战斗之中长期坚持下来,从而迎来整个战局的转机。洛一水目光炯炯地看着诸将,所以这一仗,就算我们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半步,即便全军皆墨,也要让齐人知道我们抵抗到底的决心。

    决战,决战!

    绝不后退!

    死战到底!

    大帐之中,响起了将领们的怒吼之声,自从齐越战争爆发,他们先是屡战屡败,接着又是大步幅的向后撤退,心中早已积聚了无数的怒火,现在大将军终于决定要与敌决一死战了,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战意。

    好,现在听我军令!洛一水从令筒之中抽出了第一支令箭,目光转向帐下一位将领,正待开口,大帐之外却突然传来了急骤的脚步之声,一员牙将掀开帐帘,急步走到洛一水案前,单膝跪下大声道:大将军,朝廷钦差大臣携圣旨已到大营之外。

    朝廷钦使?洛一水大为惊讶。是谁来了?

    大将军,朝廷钦使是太子殿下,随行的还有羽林军将军张简以及三千羽林军。牙将有些紧张地看着洛一水。

    太子殿下亲临?洛一水顿时大为兴奋,太子殿下带着三千羽林军前来,对于自己马上将要发动的大战将会有着极大的助益,有太子殿下押阵,则麾下五万士卒必然奋勇争先,这一战,就算不胜,也不见得就败了。这一场决战,只要不败,甚至只要不大败,自己就算得是赢了。只要让战事僵持下来,让所有越国人看到希望,也让秦楚两国看到他们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必然会迎来整个战局的转机。

    走,随我去迎接太子殿下!他兴奋地一跃而过虎案,大步向营外走去,身后,数十位将领也是兴奋言于溢表,他们的心思,与洛一水一般无二。

    越军大营之外,越国太子吴京立于伞盖之下,手紧紧地勒着战马的缰绳,面无表情,这一趟出使,他极不情愿来,但局势发展到现在,他却又不得不来。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无法挽回了,在他站在这里的时候,越京城里的杀戮已经开始。



第一百七十八章:绝望
    洛一水愕然地抬起头,在他的身后,数十名将领也是满脸惊讶的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太子。

    军前换将,阵前夺权?而且还要当着数万大军的面,将洛一水斩示众。难怪太子殿下不进大营,而是要在营外宣旨,原来是怕大营之中士兵们哗变,此时,张简指挥下的三千御林军,已经不动声色的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洛一水,你还不接旨谢恩吗?吴京逼视着洛一水,厉声道。事情到了这一地步,洛一水已经是不得不杀了,越京城中,洛氏一族,此刻早已人头落地,怎么可能留下洛一水这个统兵大将,更重要的是,洛一水还是一位九级巅峰的大高手。

    吴京身后,两名白袍老者不动声色的将太子紧紧地夹在中间。太子本身亦是八级高手,而这两名来自宫中的供奉,更是九级高手,纵然比不上洛一水,却也差不了太远了。

    洛一水面如死灰,自齐国对越开战以来,自己屡战屡败,损失折将,丢失大片国土,如果论罪,的确该斩,他只是心痛,刚刚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兵马,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只怕随着自己的死去,又将土崩瓦解。

    颤抖着双手,他接过了圣旨。太子殿下,不知是谁接任我之职位?大敌当前,最好还是用熟手。

    听着洛一水的话,吴京眼中不禁有些涩然,当然,朝廷自有处置,你的副手潘宏将接任大将军之职。指挥军队继续抵抗齐军。

    洛一水松了一口气,先前他异常担心是跟着太子殿下来的张简接任,张简是左相张宁的儿子,武道修为倒是不差,但论起统领大军作战,那就差远了。

    转过身后,看着自己的副手潘宏,微笑道:潘宏,以后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不要因为我的事情而动摇本身的计划,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里,只要打赢了这一仗,至少能为我们大越赢取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潘宏流着泪,摇着头,卟嗵一声跪倒在地,向前膝行几步,看着吴京:太子殿下,大将军虽然连连战败,可这并不全是大将军的责任,眼下大将军重振旗鼓,聚集了五万虎贲,正准备对齐人动反功,此时战前斩将,不利大战。而且,而且潘宏咬了咬牙,大将军深受士卒爱戴,殿下就不担心士兵哗变吗?

    吴京脸色微微一变,朝廷之所以派了他来,不就是担心这一点吗?

    潘宏,你想造反吗?张简厉声喝道。

    看着张简,潘宏勃然大怒,一跃而起,戟指着张简厉声道:我向太子殿下陈情,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上来插话?这里是军前,可不是左相府。

    大胆!吴京厉声喝斥道:潘宏,你想干什么?这是朝廷合议,陛下钦定,洛一水辜负圣恩,损兵折将无数,丢失国土千里,难道不该治罪么?

    潘宏一梗脖子,还要再言,却被洛一水一把摁在了地上,太子殿下息怒,潘宏是个粗人,不懂礼仪,但在领军打仗之上,却是行家里手,以后还请太子殿下多多支持他。

    吴京沉着脸,呛的一声拔出腰间长剑,掷在洛一水的面前,洛一水,看在你多年为国效力的份上,我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你自裁吧!

    洛一水惨然一笑,躬身道:多谢太子殿下成全。一伸手,拔起了地上的长剑,转身看向身后,以潘宏为的将领顿时跪倒在地,场中一片悲鸣之声。

    诸位,洛一水无能,对不起诸位,也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大越国民,这便先走一步,望诸君奋勇为国而战,驱逐齐人,保家卫国。

    大将军!将领们放声大哭起来,不少人手按着刀柄,身体微微颤抖,但在洛一水严厉的眼光逼视之下,终是颓然松开了手去。

    看着洛一水横剑于颈前,吴京,张简等人,都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洛一水一死,剩下的这些将领群龙无,再分而治之,终是泛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洛一水闭上了眼睛。吴京顿人却是瞪大了眼睛。

    突然,洛一水紧闭着的眼睛睁开,霍地抬头,看向天际,几乎与此同时,太子吴京身边的两名供奉亦是齐齐抬头,看向越京城方向的天空。

    一声轻鸣,天空中陡地出现了一个黑点,在众人眼中迅扩大,刺耳的啸叫之声亦同时传来,伴随着啸叫之声的,还有急骤的马蹄之声。

    穿云箭!一名供奉失声惊呼。保护太子殿下。

    两名供奉猛然站在了太子吴京的面前。

    二师弟!洛一水也是脸色大变。越国卫庄,生平仅收了两个弟子,一个是洛一水,另一个叫莫洛,正是以箭而闻名天下。而眼下,莫洛这一箭的目标,赫然便是太子吴京。

    穿云箭在空中急飞行,剧烈的磨擦使得他看起犹如一条火龙,两名九级供奉一人护着太子急后退,另一人手中已是多了一柄长剑,死死地盯着飞来的羽箭,身体却是如同气球一般,迅地澎涨起来。

    卫庄两个弟子,洛一水是将门世家,官宦子弟,而这个莫洛,却是草莽出身,游走江湖,最是快意恩仇的一个豪侠。两人虽然同为师兄弟,但因为出身,性格的关系,一向并不怎么来往。

    他怎么回来了?吴京惊骇莫名,莫洛的武功修为,较之洛一水更甚一筹,数年之前,便已是半步宗师,却一直无法突破,这才杨帆出海,去寻找那所谓的机缘,数年之间毫无音讯,可怎么突然之间出现在了这里?

    后面的宫廷供奉护着吴京,迅地退到了御林军中,一排排的士卒迅合拢,一面面盾牌举起,一支支长枪林立,顷刻之间,已是看不到吴京的身影,前方的供奉却是一声厉啸,猛然跃起,整个人化为一道剑影,迎向了火龙一般扑来的羽箭。
1...8586878889...10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