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数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好了,还有十分钟下课,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举手问,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下课!程诺双手撑着讲桌,嘴角带笑的说道。
唰唰唰!!
讲台下举起很多双手。
这么多有疑问的,难道清华这一届的生源下降了吗?
虽然心中疑问,程诺还是随便点了一个同学,来,就那个那个胖胖的同学!
胖胖同学被翻拍,神色略显兴奋,助教,你真的拿到了今年美赛的o奖吗?
程诺耸耸肩,只是一个o奖而已,我应该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来骗你们吧?
我在网上查了,我们清华确实有个小组拿到o奖,而小组名单里也有程诺助教的名字。嗯,获奖名单今天刚公布的!另外一名同学这时开口。
又是一阵惊叹过后,一名女生举手问,助教,你有没有什么获奖感言要说的?
程诺摇头轻笑,忽然面色又板了起来,没有!
那你认为这次建模题目难度怎么样。我们上的话,能不能行?女生接着问。
要是你们上都能行的话,那还要天才干什么!程诺自语了一句,耸肩笑道,或许吧!
米国,旧金山。
那是一间被划着各种公式符号的稿纸和黑板充满的办公间。
两个头发都显得有些乱糟糟的男子坐在一块,其中一人问,验证完了吗?
另一人点头,嗯,推导步骤完全正确!
那我回复邮件给论文作者,还有,空出期刊的版面!另一人缓缓开口。下一期,就用这篇论文,作为期刊的主打论文。
第三百五十六章 答辩之前
356章
《nventiones atheaticae属于季刊。
每季度发一刊,每刊论文数量为20~30篇。
而在每刊期刊发行前,都会选取其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论文,作为这季度期刊的主打论文。
这表示期刊杂志对于该篇论文学术价值的极大肯定!
一般,这个位置常年被那些世界数学顶级大牛常年占据,而像方教授这个水平的数学家,两三年才说会有一次占据那个位置的机会。
更别提,这次论文的作者,方教授和程诺,是两位地地道道的华国人。
两位没有任何外籍身份的华国人。
这在如今华国势微的世界数学大背景格局下,显得颇为难得。
如今,时间已经将要进入五月。
下一季度的期刊在六月便要印刷发行。
目前,有两位华国数学家撰写的《当解析秩为1时,弱bsd猜想的证明这篇论文,被定位下一季度期刊主打论文的消息,只是在杂志社内部小范围的传播,外人还很少得知。
甚至,连方若愚和程诺这两个名字,在期刊正式刊载之前,对于那些国外的数学家来说,还是完全两个陌生的名字。
既然已经敲定论文刊载的事宜,nventiones atheaticae杂志社的审稿编辑彼得尔教授便通过邮箱回复消息。
华国,由于时差原因,此时已经傍晚十一点多。
清华大学教授公寓楼,方教授神色疲惫的从书房走出来,刚走进卧室准备休息,便发现卧室书桌上的电脑不停的闪烁着提示灯。
这是他之前设置的邮件消息的提示。
打开邮箱,方教授发现一封来自国外的邮件。
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方教授浏览完邮件的内容,神色激动了一下,随即很快平静下来。
《nventiones atheaticae封面主打,世界七大猜想之一弱猜想证明成功!
这两个成就就足够方教授在整个华国现代数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在方教授看来,这只是华国数学界的一小步而已。
在将来,随着这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他相信,华国的数学水平一定会迎头赶上欧美那些数学大国,甚至超越!
给程诺发了一条消息,告诉关于论文的事情,抱着对华国数学的无限期待,方教授沉沉睡去。
第二天,起床的程诺看到方教授发来的消息。
yes!程诺握拳加油!
论文被一区顶级sci期刊收录,一年的努力得到回报,说不高兴自然是假的。
相比于美赛的o奖,这个消息显然带给他的喜悦更大。
一个是毫无挑战难度,一个则是几百天的心血,一比便知。况且,两者的难度也并不在同一层面上。
能在《nventiones atheaticae刊载论文,讲真,即便是大部分教授都做不到。
像是国赛奥赛美赛这种低级难度的试炼场,程诺可不想再来一次。
幸好,他今年即将本科生毕业,跳出本科生阶段这个新手村,逐步向学术的最高奥义迈进。
包含对未来无限的期待,程诺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畅游在知识海洋里的日子是快乐而又幸福的。
而在这种快乐和幸福当中,一个月的时间也匆匆过去。
天气一天天的变热,而距离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身穿学士服的大四毕业生,徜徉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用珍贵的照片保留下青春最美好四年的那段记忆。
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模糊或清晰的规划。
有的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步入社会拼搏打拼,而有的人选择呆在家里,当一位安静的肥宅。
校园人工湖的外围,开始支起一顶顶小帐篷。那是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场,摊主都是今年的一些毕业生,买的也都是一些不算贵的小物件。
其中,以大四学长卖的u盘最为抢手。
每天,都有大量的校内或校外人士,徘徊在这片,企图捡漏一个满含着青春荷尔蒙的u盘。
毕业季,校园广播里响起那宛若轻轻呢喃的歌谣。
许多的情侣因为毕业为分手,眼中饱含着热泪的在旅馆来一次毕业炮。
也有许多的单身狗鼓足勇气表白,在毕业之际成功为爱鼓掌!
那一天,不知是谁在校园广播里点了一首《体面。
无数男女在歌声响起的那一刻嚎啕大哭,那一天,雨下的像二月红前来求药那么大!
程诺作为一位即将毕业的大二本科生,抱着一摞书,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图书馆。
明天,他即将要迎来他的毕业答辩。
而答辩组的成员已经确定,除了方教授这位数学系的副主任和其余几位教授外,还会有数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担任这次答辩组的组长职位。
数学院的这位副院长程诺见过,是一位主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魏伍林魏院长。
和方教授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之一,国内数学领域大牛。本身的数学天赋要比方教授高上不少。
不过后期主管教学和管理之后,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大幅度缩水。光是每天学院的琐事,就够魏院长忙得脚不沾地的。
所以单论学术建树来来说,是不如方教授的,但数学的学术水皮,却并非表面上所表现的那样。
而魏院长百忙之中,还愿意出席明天的答辩组组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程诺而来,否则,这些事情让方教授一个人来负责就好。
他是想看看,这位被方教授认为这一代最有希望触摸数学界顶端的家伙,这个能几乎以一己之力拿到美赛o奖的家伙,是否能在毕业答辩上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坐在图书馆里,程诺从头至尾再次把明天毕业答辩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了一遍。
不过,毕业答辩中,有个环节却很难做出充分准备,那就是答辩组老师的提问环节。
按照以往清华数院答辩组的性格,很难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一切,都要随机应变啊!!
:七夕了!
作为一只单身狗,瑟瑟发抖的我一天没敢出门!汪~~
第三百五十七章 毕业答辩
357章
翌日。
毕业季带来的背上氛围还在校园里渐渐弥漫。
程诺早早起床洗漱,来到答辩教室外,静静的期待被翻牌。
九点一刻,程诺被传唤进答辩教室。
由四位老师组成的答辩组正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从入门开始,就静静的盯着程诺的一举一动。
四位答辩组老师程诺都认识,其中便包括方教授和魏院长。
两位都是华国数学界扛鼎级别的人物。
面对如此大的阵仗,程诺神色不变,目光冷静的走上答辩席,将u盘插在教室的多媒体上,然后,程诺微微鞠躬。
第一步,自我介绍。
虽然台下的四人对程诺也算是知根知底,但这一环节还是不可或缺的。
各位老师好,我叫程诺,来自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号2020xxxxxx,入学两年以来,曾参与四次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一次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一次跨校合作交流项目。
在比赛奖项上,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o奖!
在学术论文上,已有三篇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其中两篇为二区期刊,一篇为一区期刊《nventionesatheatiae。
在学业成绩上,在数学系总共54门课程中,获得满分科目32门,平均分9752。位列全系第一。
在课外兴趣爱好上,曾参与校内网球大赛,获得冠军。曾参与全国大学生棋类竞赛围棋分组,获得冠军!
在奖学金方面,曾三次获得特等奖学金,累计获得奖学金次数95次!
一个个的名誉,奖项,在程诺嘴里像是不值钱的大白菜一样,脸上毫无任何情感波动的说出来。
一番自我介绍,愣是被程诺给搞出表彰大会的感觉。
我的自我介绍完毕,谢谢!
最后,程诺弯腰致敬。
答辩组的四位老师笑眯眯的点点头,示意程诺继续。
幸好他们来之前早对程诺做足了功课,否则面对程诺这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似的一大堆奖项,或许就被直接给呆立在当场。
不愧是方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啊,这实力,确实属于同辈枭楚。
这样想着,答辩组的另外两位教授便瞥向旁边笑呵呵望着讲台的方教授。
看见自己的弟子有这么出息,这个做老师的,肯定高兴的不行吧!
答辩台上,结束自我介绍的程诺,打开早就准备好的答辩ppt。
正式进入第二环节:答辩人陈述。
这一环节中,答辩人需要讲述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课题的具体内容;以及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具体贡献等内容。
时间限定为20分钟之内。
这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重要性仅次于接下来的答辩老师提问。
具体的毕业论文,程诺早就在半个月前发给答辩组的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丝毫不用担心答辩组老师跟不上自己思路的事情。
打开第一张ppt,程诺轻咳一声,便开始了自己的答辩陈述。
本论文的题目是《bertrand假设的简单证明法,课题背景是源于上世纪由切比雪夫提出的关于bertrand假设证明法的复杂性,为了简化这一证明步骤,所以便有了这篇论文的诞生。
在论文中,我利用切比雪夫先生提出的两个关于bertrand假设的证明,进行推导出二十个推论,然后再筛选出对证明bertrand假设有用的五个推论,利用反证法,一步步将bertrand假设证明。
切比雪夫的证明公式,总共为185行,3254个字符。而经过我简化后的证明步骤,只需要38行,985个字符。
五倍幅度的缩减,尤其是对于bertrand假设这样一个在上个世界鼎鼎有名的数学难题,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历史意义上的大跨越。
台下四人由于早就看过程诺的论文,所以此时面色还能稍稍保持些平静。
要知道,在他们第一次看完程诺递交的毕业论文时,那嘴巴,大的似乎都能把拳头塞下。
答辩席上,程诺的陈述在继续。
而在答辩组四位老师的手边,都有着一份程诺毕业论文的纸质版。
程诺淡淡一笑,几位老师可以把论文直接翻到第六页,前面的一部分内容可以直接略过。
如果只是把程诺钻研出的bertrand假设证明新法给贴上去,那论文的内容恐怕连两页都不能塞满。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内容自然是越简便越明了越好。
但这可是毕业论文啊,直接把只有两页的论文给扔过去,那样显得也太没有诚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