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炒房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白菜地里黄
好不容易挤到了人群里面,看清楚里面的状况, 老爷子傻眼了:苏乐
分卷阅读27
收钱, 腾飞称重, 君缘找零, 沈家的娃儿拿着个小本子和铅笔头把谁要多少东西都记在上面,四个孩子分工合作的有模有样的, 比他们大人都要强得多。
这里面忙活的热火朝天, 根本就没有他插进去的余地,老爷子只能和旁边那群生产队运输队的汉子们站在了一块儿,那些汉子们都特别的热情好客, 主动给老爷子递了一根烟, 对着那几个孩子一努嘴。
“怎么样?能干吧?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 以后可是有福喽。”
老爷子顿时自豪的不要不要的。
估摸着过了不到一个半时辰, 30斤的鱼糕,24斤的鱼油就全卖光了,一共卖了15块整,还有两斤的肉票,六斤的粮票,孩子们把这钱数了好几遍,都兴奋的两眼发光,苏宏坤也乐的合不拢嘴。
这虽然不如苏珍和大儿媳妇卖的多,可是这是镇上的集市,没啥规模的,都能这样子的,再说了他们准备的东西分量也少,鱼糕卖的还便宜,顶顶关键的是大人没有给帮一点忙,几个小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看来自己家的孩子们都不一般啊,是个头脑聪明的。
光这几天,孩子们挣的钱已经比他在生产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年赚的还多了,老爷子也不是那种思想真的冥顽不灵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总得想办法吃几口热乎饭的。
有了钱,再抠抠索索就没意思了,乡镇供销社距离这里有段距离,趁着还没有散集,苏宏坤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乡镇供销社,把粮票换成了白面,六斤的富强粉,一斤两毛,一块二,又花了七毛割了一斤猪肉,剩下的一毛又称了点姜糖,让沈子桉拿着回去吃,一行人才心满意足地赶上了回去的牛车。
一上车,苏君缘就敏感的察觉到了好几道羡慕的眼光,扫了一圈车上的东西,她心里面有了个底儿。
感情是这次的生意不如上次红火,这也是理所当然,本来就来的晚了,位置还不好,拿出来买卖的东西还都是一般农户家里就有的,没有一点特色,能一直和上次那样成功就怪了。
“老苏,你这又是肉又是白面的,发财啦?”开口的正是刘大姐,瞅着这一斤肉,两个眼睛都直冒绿光,俺的个娘,这可是肉来,得有半年没吃过肉了,这嘴里面都淡出个鸟来了。
这么多东西也没法藏着掖着的,老爷子也光棍儿,直接就一口承认了:“啊,闲着没事儿,孩子们逮了些鱼,卖了点钱,这不嚷嚷着非得吃顿饺子,我想想小孩子赚点钱也不容易,就买了,总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努力没啥用的不是。”
苏君缘顿时对老爷子刮目相看,没看出来,老爷子原来还是个狡猾的,这一番话可谓是粗中有细,最重要的是表明了一个意思:是赚钱了,不多,还没有花的多,就是疼孩子,才弄出来这么大仗势的。
“尤其是君缘,这孩子你们也知道,爹是个文化人儿,养的精细了点,这几天顿顿粗茶淡饭的,我看着孩子都瘦了,哎,咱们大人苦点累点没啥,最重要的是孩子啊,你们说是不是?”
顿时一车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在苏君缘身上,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那种羡慕的眼神慢慢退了下去,变成了同情和理解,刘大姐更是瞪了老爷子一眼:“家里面没白面了,你咋不和我家借的?看君缘这两天瘦的,都没个人样了。”
苏君缘:……
家里面没有冰箱,白面还好说,肉是真的搁不住,老爷子说包饺子就是包饺子,一点也不骗人的,回到家打了声招呼,许秋湘就开始准备饺子馅,家里还有留着的三斤鱼油,后院的小菜地里面还有自家种的菜,因为捉鱼了,鸡蛋也能留着自家吃了,许秋湘用舀子挖了三舀子白面,想了想,又咬咬牙加上了一舀子,把盆放在一边,先处理肉馅。
尽管这年头的人比起来瘦肉更喜欢大肥肉,可是苏宏坤却不一样,他当初当兵打仗的时候听队医说过,肥肉容易引起什么病,还是瘦肉好,以前吃肥肉是没有办法,现在稍微有点生活条件了,老爷子就把这句话重新捡起来了。
这次割的猪肉是五花肉,因为没有什么人喜欢这种肉的原因,还剩下不少,夏天猪肉又不能放太久,又看老爷子带着四个孩子,供销社的美女给老爷子多割了一点,说是一斤肉,回来一称却有足足一斤半,都快两斤了,喜得许秋湘一个劲儿夸人家地道。
这时候没有绞肉机,包饺子用的肉馅都是自己家用菜刀剁成的,许秋湘洗干净了菜板,把五花肉铺在板子上,两把铮亮的菜刀握在手上,整个人的气势浑然一变,仿佛从原本瘦巴巴的老太太变成了孙二娘,菜刀砍在面板子上咔咔咔响,原本一整条的猪肉在面板子上很快就变成了一条条,一块块,最后变成了肉泥。
比绞肉机都速度。
把肉泥扔到一个盆子里,老太太又切进去了葱花姜末,一整颗圆白菜,加盐添油调好了咸淡,搅拌到上了筋,才把它放到台子上,用苍蝇罩子罩住了,开始和面。
在面中间挖一个小洞,往里面添一个鸡蛋,再一点一点加水,软面饺子硬面汤,包饺子的面要做的软和一点,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才好吃,老太太一个人虎虎生威,俨然把整个伙房都变成了自己的战场,完全没有别人插手的余地。
就算是苏君缘这样一个重生者,也不得不承认老太太确实厉害,家务这方面,她和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的。
第一锅饺子出来了,老太太没有让孩子们先拿过去吃,反而是找了个提篮,往里面装了四盘子饺子,让苏宏坤拿着去给队长村长送去,苏宏坤拿着篮子往伙房里面瞅了瞅,眨巴两下眼:
“老太婆,你说要不要叫老沈来一起吃顿饭的?他家没有女人,人家孩子今天还帮着孩子们做买卖来着。”
老太太想想也觉得沈子桉可怜,才这么点儿就离开了爹妈跟着爷爷两个人在乡下生活,逢年过节才能回城里和爹妈见一次面,沈立国又是个糙汉子,孩子磕着碰着了根本就不会管,更别提给孩子做两顿热乎饭了,基本上就是白天做好一整天的饭在锅里,想吃了热热。
更何况人家今天还帮着君缘做买卖了呢。
“那你就叫过来吧,孩子是挺可怜的。”
苏宏坤就嘿嘿笑了两声,提留着篮子一溜烟儿走了。
那个村里也少不了几个嘴巴坏心眼子歪的,他提留着饺子往村长队长家一送,被那几个看到了,这闲言碎语就开始说起来了,只是也没有说啥过分的,就说这苏宏坤怕是发财了心慌,想要找两个靠山。
这闲言碎语村长和队长也都知道,心里面气的不得了,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是多周正的人儿一样,虽然说不能投机倒
分卷阅读28
把,只是别当他们不知道,村里哪家没有偷偷摸摸的养上几只鸡,弄上几只鸭?自留地里面种的都是啥?过年时候生产队杀猪,一人也能分上个五六七八斤的,为啥都说不够吃?
都是一样的地儿,人家苏宏坤能发财,说明了啥?
说明人家就是有心眼子有见识,更别说人家根本就没求他们两个干啥了,就是因为闺女的事儿过来送两盘子饺子表示一下感谢,看这办事儿,就比说闲话的这些有逼数。
两个人心里蛮生气,一合计,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再有过来上眼药的,两个人直接一翻白眼儿:
啥?你们说的是啥?俺们咋听不懂的?苏宏坤做啥了?咋,人家发财了你们看着不顺眼的?行啊,你们也发财去啊,这不是没拦着你们嘛,咋人家能发财你们发不了的?都是一样根正苗红一穷二白的革命兄弟,咋的现在又想要斗地主的?人家不是地主啊。
可把那几个心眼子坏的憋得,都不知道应该说啥的,有心思想要再折腾折腾,队长先烦了,正好这几家子那几天自己跑到了枪杆子下面,人家干活他们偷懒,被队长逮着了,直接把这一周的工分都给扣了个干净,美其名曰不能让几个老鼠屎带坏了革命队伍。
就这么捉鱼熬油卖鱼糕,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小学的暑假结束了,孩子们要重新回到学校里面学习了。
苏君缘是满肚子的不愿意,她上辈子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好歹也是个普通的二本大学生的,现在却要回到小学里面和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一加一等以几,说出去都觉得没面子。
可是能咋地?她会简单写几个字算几个帐还能扔到原主爹头上,出口成章一嘴流利的英语,那根本没法解释的。
比一般人聪明一点儿那叫天才,比一般人聪明太多,那就事出反常必有妖了,枪打出头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只能老老实实心不甘情不愿的背着军绿色带五角星的书包去上学。
同样心不甘情不愿的还有苏乐,这家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可是过得相当好。
以前只能看着眼馋的各种好吃的,现在直接一拍口袋:买买买;以前只能眼巴巴瞅着的各种玩具,现在直接一挥手:包了。
这小日子过得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至于学习,早就被他扔到脑后头去了,前几天冷不丁听到“开学”这么两个字,整个人愣了几分钟,哇的一声就哭了。
“不上学,不上学!上学没啥用,我要下来卖黄鳝卖鱼油!“
要是让刘男男说,她也挺想让儿子下来做买卖的,反正又不需要啥本钱,就是花点时间的,可是一想到妯娌和小姑子的孩子都那么厉害了还是要去上学,她又觉得就算是不如人家,也不能输了这口气的,呱呱照着苏乐的屁股蛋就是两鞋底子。
“做买卖,你会算账吗?前面几次要是没有哥哥妹妹帮忙,你能算明白帐的?”
苏乐:……
他还真是算不明白。
前明坡村没有自己单独的小学,是和附近的几个村一起修建的学校,都是平房顶茅草棚黄土墙,里面摆着村里老木工自己打造的木头桌椅,有的已经缺胳膊少腿了,更多的桌面都已经裂开了一条一条的口子,墙上贴着几张名人名言,教室外面的墙上随处可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的字样。
这年头的人们不怎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也没有人强制他们把自家孩子送来学习的,别看是好几个村子,一个年级也就只有不到三十来个人。
苏家到了学龄的孩子们没有和苏君缘同龄的,最接近的也有一年的年龄差,知道妹妹要一个人上一年级,当哥哥们的怎么也不放心。
“妹妹,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和我们说,我们帮你打他的!”
“对,我教你两招,要是小男孩拉你头发,你就哭,然后告老师,我们班的小女孩都是这么干的。”
“要是有小男孩捉了虫子往你桌子上扔,你就拿起来扔他身上,一次就改了。”
找到一年级的教室往里面一看,苏君缘那个囧啊,都是些小豆丁,还有当哥哥姐姐的带着自己家弟弟妹妹一起来的,整个教室里面乱哄哄的,根本就没有一点学校的样子。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城里孩子的升学率要比农村孩子多一大截了,首先人家两边大人的重视程度就不一样,师资力量那就更别提了,乡村小学的老师们都是一些代课老师,又要讲课又要务农,加上交通不便,很多知识点比城里的落后一大截,怪不得偶尔出现一个大学生都要大张旗鼓的庆祝呢。
这乱哄哄的现象一直等到老师来了以后才稍微变好了点,短发的女老师在教室里面扫了一圈,露出一个苦笑,拍了拍手: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强调一下上课的纪律问题。”
“第一,以后不能再带弟弟妹妹小猫小狗来教室里;第二,不能在上课的时候讲话搞小动作;第三,想要上厕所要先举手。”
就这么简单的三点,顿时一群小孩子就不乐意了,尤其是听了家里大人的话要照顾弟弟妹妹的,那嗓门儿比一个大人还要厉害:“为什么啊?”
“就是,为什么不能带着弟弟妹妹啊?为什么上课不能讲话啊?为什么上厕所还要先举手啊?”
苏君缘:……
今儿是孩子第一天上小学,苏珍心里面是忐忑不安,好容易才挨到下工的点儿,一秒钟都没有耽误的直接回了家,一把拉着苏君缘把她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发现没缺一根头发丝儿,才松了口气:“第一天上小学,感觉怎么样啊?”
那简直就是噩梦。
女老师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为什么不能在那样做,没过几分钟,不知道是谁带来的小娃娃就拉了裤子,教室里面一阵臭味儿,拉了裤子的小娃娃咧嘴大哭,仿佛有传染力一样,短短几分钟,整个教室的小娃娃们都扯着嗓子大哭,屎尿的臭味儿在屋子里面久久不散,老师都变了脸。
然后是中午的识字课,老师先叫孩子们写阿拉伯数字,刚写了个一二三,下面就有自以为自己聪明的家伙蹦了起来,高高的举着手:“老师老师!我会啦!一就是一条杠,二就是两条杠,三是三条杠,四五六七□□十……一百就是一百条杠!”
顿时整个教室里面又乱成一团,有觉得不对的,也有觉得就是这样的,两边互不相让。
小孩子有个最要命的习惯,一旦情绪激动了就喜欢尖叫,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索性发展成了尖叫大赛,两边的声音一边比一边响,仿佛能把对方压下去就代表自己赢了一样。
这日子根本就不是人过得,苏君缘掐了自己一把,挤出来一眼眶子的眼泪,抬起头可怜巴巴的看着苏
分卷阅读29
珍,可把当娘的吓坏了,搂着她就不知道该咋安慰了:“君缘啊,咋了?在学校里面受委屈了?有人欺负你了?”
许秋湘也立刻就紧张起来了,抓过来旁边的苏乐就就是一顿骂:“不是让你们好好照顾妹妹的吗?你们是咋照顾君缘的?咋被人欺负了你们都不知道的?”
又是赶紧抓了两把姜糖拿在手里:“君缘啊,不哭,到底咋了?你和姥姥说,姥姥给你做主。”
就等的是这句话,苏君缘立刻停止了干打雷不下雨,两只眼睛泪眼婆娑的盯着许秋湘:“姥姥……我不想上一年级了,一年级的其他孩子们都太不老实了,一点也不听老师的话,我想要跳级,和哥哥们一起上四年级。”
那委屈巴巴的小样子把老太太给心疼的不得了,她也没觉得上学就有啥用,看看村子里面上学最好的那几个初中生,最后不还是回了队里上工,还因为没啥经验做的连一般人儿都不如的,宝贝外孙女不喜欢,那就跳呗。
“行行行,只要咱家君缘喜欢,跳级就跳级。”
“妈!”苏珍生气的叫了一声,耐着性子好好和君缘解释,“君缘啊,学习好了,以后就能上大学,能吃商品粮,能去城里过日子,城里好吃的好玩的比咱们这里多多了,听话,啊。”
苏君缘就眨巴了两下眼,往地上一趟,和所有才五六岁的小孩子一样满地打滚耍起无赖来,反正她现在也就六岁,这种事儿做起来一点都不脸红,格外的理直气壮。
“就不!就不!就要跳级!要和哥哥们一起上四年级!一年级的东西我看看就会了,要和哥哥们一起上四年级。”
闺女终于和人家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会和家里撒娇了,苏珍心里面既高兴又为难,到底是不舍得让闺女失望,咬了咬牙:“我去找你们老师说一声,让她出一套卷子你做做试试,要是能行,咱就跳级,要是不行,你就老老实实给我上学。”
当妈的自以为这样一来就能让闺女死心了,没想到去正中下怀,苏君缘直接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那咱们这就过去吧。”
想着早点闹腾完了早点安稳,苏珍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苏君缘和一小篮馒头去找了老师们,老师们收下了馒头就拿出来一张去年一年级语文考试的试卷让苏君缘做了做,原本以为就是孩子不想上学胡闹,没想到却打了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