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色的回忆
接到祁三郎信件的刘清清简直要疯掉了,他以为她是谁?她又不是什么都会做的大神?他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在男频的里,主人公不是理工生就是工程师。
娘的,老娘只会做口红好不好。
请了给她做竹胸罩圈的工匠又做了竹口红管,上面还刻上了诗,无非都是称赞美人的,好在张郎中那里中药多,于是祁家的中药口红就这么诞生了。
正文 第255章 口脂
255、口脂
祁氏胭脂进中都的时候祁三郎真真被吓着了,他以为刘清清弄来的会是别个商铺做的胭脂只不过到他这里卖卖就好。哪想人家还给他弄出个自产的胭脂来。
那个小竹管竟是能拧出一只胭脂,好吧,他服了。
这口脂一推出,那些来买小衣的娘子们又开始逛祁家的铺子买口脂,你若是没有一支可以拧出来的口脂你都不好在中都的贵女圈里混。
所以这种口脂进了中都就被刘清清定价一千钱一支。
啥?
刚开始卖这种口脂的掌柜娘子们吓了一大跳,哪有这种定价的方法,是什么金贵的东西这样高价。
祁三郎任她们每人选了一支,这次来的货竟是有五种不同的红色。白给她们的当然是…不要白不要。
擦在嘴唇上确实与平日里用的口脂不一样,听说这个还可以当腮红用,大家都试了试,也不敢问祁三郎,他一个郎君还没娶妻哪里知道女人用的这些个东西。
本就是用惯了这些东西的娘子们,你试试我试试就用得想当乘手了。
后来竟来寻祁三郎想多要几支,弄得祁三郎只得跟她们板了脸说若是卖得好就再送她们几支。
娘子们得了主家的应承就高高兴兴地去张罗买卖去了。
女人么,买个东西也得弄得像一家子出动一样,不是马车接送就是奴仆跟随,所以在中都各个坊里的小衣铺子都火了。
有家资一般的小娘子想卖一支贵价的口脂却被那个价钱吓着了,任娘子的做法就是很高明,“这么大一支你买回去也得用很长时间,若是有相好的小姐妹一起来,我给你们分装啊。”
这也是刘清清后来出的主意,用小盒子把一支口脂分成五份,如同前世的化妆品小样一般。
也有不想这么有趣的口脂被装在小盒子里买回家的,存了些私房买了一支。这种东西天热时看不出来什么效果,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很有用了。
但现在不是宣传这个的时候。
其他坊里都没有事,只有中都几处平民坊里有这种分装的需求。
刘清清得了信就特意做了小支的送进中都,一时大卖。
街头巷尾自有小娘子们穿着这种小衣再涂了口脂吸引别人眼球的。
张氏与盛四娘也得了刘清清送的一套口脂,二人皆称赞这种包装精巧有新意。
什么有新意?若不是前世的女人们都用惯了,怕是她也想不到。
张郎中见刘清清在他的药库里收罗了不少药材去用,就着阿大、阿二再为她准备些。
大夏这里惯孩子的大人也有,但大多数都不会如同刘清清前世那样搂在怀里、抱在身前的,这种爱有点默默付出的感觉,张郎中就是这样的家长。
所以刘清清就偷偷给他带回来好酒喝。
好在这事做得很隐蔽没被张氏发现,她是最不喜张郎中喝酒的人。
不过,没几天就被刘顺发现了,他也猜到是刘清清带了酒回来
分卷阅读251
给张郎中喝。
他在家中的吃食也是极好的,刘清清跟酒娘总会特意做些他爱吃的东西。
刘顺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本来老宅也是能过上这种日子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他不停地填那个大洞总是填不满。
竹管的口脂在桃镇也大卖起来,打得是中都热卖品的名头。
陶氏在张氏那里也看到了这种口脂,“嫂子你有五种颜色呢。”
这是得多少钱啊!
张氏送她一个小竹盒,里面也是五支同样大小的口脂,“你整日里带着一帮娘子们做活,我也没得着工夫给你。这是清娘送你的。”
“不行,太贵重了。”她可是知道这口脂的价钱的。
“这买卖就是清娘在做的,你怕个什么,贵也有你的。”张氏可不敢说这东西就是刘清清做的,看她做就跟不要钱似的。
陶氏也习惯张氏对她的态度了,她说可以收下的就是可以收下的。
回到家里时给刘义看,“二嫂今天送我一套口脂,你看。”
刘义虽是不懂女人用的东西,可是他却是知道价钱的,他成日里赶着车在镇上行走哪里会不知道这东西有多贵。
“二嫂可真是舍得,把这么贵的东西都给你了。”
陶氏也知道张氏一向对她好,也不见外,就跟刘义商量想给自家的几个小娘子分一分这口脂,“这么多,我也用不了,她们几个怕是都没有见过。”
刘义也晓得她心疼娘家的那几个侄女,“嫂子给你了,就是你的,不用同我分说。”
第二天刘义就去了陶氏娘家的村子把她最喜欢的大侄女给领了来。
“姑,你找我来啥事?”刘义去接人也不好说有什么事,只说陶氏想她了。
“你看!”陶氏选了一支喜欢的颜色留下把余下的四支给陶娟娘看。
“姑姑,这口脂真精巧!”陶娟娘自小在家里帮着娘做家务、照顾弟妹,哪里去过镇上见过这么精巧的东西。
“都给你拿着。你自己留下一支用,余下的给她们几个分一分。”陶氏说的是陶家的那几个小娘子。
她还要帮着张氏做衣服也不能多留陶娟娘在这里多呆,又给娘家带了些农家的吃食就让刘义给她送回去了。
当着刘义的面要了这么些东西陶娟娘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姑父,真是谢谢你了。”
这孩子最让人喜欢的一点就是会做人,不会觉得得了自己姑姑的东西就是应该的。
刘义也挺喜欢陶家的孩子,虽然都是些农家的小孩可是被教育得很懂事。
只是没想到他刚送陶娟娘走到自家村口就碰上了大哥家的三娘,“三叔,你这是去干啥?”
“娟娘来看看她姑姑,我给她送回去。”
本来没什么事,偏刘三娘是一个眼尖的,她看见陶娟娘手里拿的口脂盒子了。
“你拿的是什么?”刘三娘丈着自己年纪小在家里很是得宠,就连刘大娘都让她三分。
刘义一看不好,就让陶娟娘把东西收起来,还说了她:“你非托你姑给你买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要弄丢了。”
陶娟娘也知道自己惹了祸,“可不能丢啊,我可是绣了一个月的花才买得上的。”
刘三娘可不是刘大娘,她可是不会相信三叔说的话,“定是三婶给她的,偏心也就算了,还藏什么?”
正文 第256章 对策
256、对策
刘义一看反正也跟刘三娘讲不通也就不理她了,手里的鞭子一甩赶着车就走远了。
刘三娘可不想受这个气,二婶不理自家人就算了,连三婶也开始跟她们分心了哪行,得跟祖母说一说。
她就奔回家去了。
道上陶娟娘有些怕了,“这事会不会给姑姑添了大麻烦?”
岂止是给她姑添了麻烦也给他找了大事,若是他娘知道了他家里有余钱能买这些贵价的东西怕是得扒了他的皮。
大哥家里的这几个孩子就是不省心。
待到陶娟娘家里时她又问道:“若是有事,我就去跟刘家祖母说一声。”
刘义安慰小娘子道:“那倒不必。”
还是年纪小听姑父说了不必也就不往心里去了。
刘三娘却是跟刘大娘不同,她从来不用那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回家告状,她的方法可是高明多了。
她进院子时韩氏已经做好了午饭,王婆子在屋子里拆被子,刘顺孝顺了她那许多钱总算让她也用上了白叠子的被子。
去看盖了一年的白叠子被子,睡得她很舒服,好在她用刘顺给的钱给全家都换了被子,刘大郎不但盖着白叠子的被子还铺了白叠子的褥子。
王婆子对自家生活的追求一向是向张氏的生活水平看齐,张氏吃了什么、用了什么她也一定要用到。
可她并不知道张氏现在已经过上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了。
刘三娘脸带委屈地蹲在王婆子面前,“奶奶,咱们一会儿吃什么啊?”
“你饿了?”同样是孙女若是刘清清来说想吃饭了怕是得受她一顿排揎,可是刘三娘就能得到她的关心。
“我还想吃鱼。”刘三娘做出一副嘴馋的样子。前几天刘顺送来的海鱼一顿饭就全吃光了。
王婆子还当着大家的面说送得太少了。
“也不知道你二叔家里还有没有?等他回来了我去问问他。”
王婆子已经好久都没有看到刘顺从她家门前过了,她一直不明白,以为是刘顺太忙了都是她歇下了才回来,其实刘顺都是从洼地里的那条小路去镖局了。
刘三娘又撅着小嘴说:“我还喜欢三婶娘家那位小娘子的盒子。”
“什么盒子?你今天去你三婶家了?”王婆子已经起身准备跟韩氏一起摆饭了。
“不知道啊。那个小娘子说她用自己存了一个月的绣花钱买的。”她人小啊,她也不清楚。
王婆子听了这话不对啊!老三家的亲戚上老三家里来串门还用自己的钱买东西,这事说出来谁信啊。
她也不理韩氏一个人能不能准备好一家人的饭就拍了拍手上的灰就走了。
刘大娘从屋里出来时正看见刘三娘看着自家祖母的背影在那儿笑。
分卷阅读252
刘大娘最是了解这个妹妹,专会寻人当枪使,“你又跟奶奶说了什么?”见她不理自己还推了她一把,哪想刘三娘顺势就坐在了地上。
可好韩氏端着菜碗出来,看见她把三娘给推倒了就喊了起来:“反了你了!连自己的亲妹子都打,你还想怎地?”
可是她手里的菜又不能扔了只得快步进屋把碗放下再来寻刘三娘,只这会儿功夫,刘三娘坐在地上对刘大娘说:“你那个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你能做什么?以为奶奶喜欢你就了不起了?她老了!你得给自己寻些好处。”
说完的时候就见韩氏出来了,她自己站了起来,还拍了拍裙子,“娘,姐姐没推我,她只是想同我说话,哪想我就摔了。”
韩氏眉头一皱去看刘大娘,想着是不是这会儿工夫的事就让她恐吓妹妹了。
刘大娘看她娘这表情就知道刘三娘今天摸黑她成功了。
也不理韩氏只是进厨间帮忙取菜摆碗筷。
再说王婆子午饭也顾不得吃直奔陶氏的院子,快步疾走没用半柱香就到了。
刘义今天没有再去镇上为人送货赚钱,他怕王婆子来家里找事。
哪成想刚跟陶氏说完他的想法王婆子就上门了,陶氏也是领教过王婆子的厉害的。
只不过她是儿媳妇,只得放下正在吃饭的碗请王婆子坐下,并问王婆子吃饭没。
“老婆子我可没心情吃饭。我听说你家里的亲戚用一个月的工钱买了一个小盒子。”
好在陶氏已经从刘义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小娘子的事我也不清楚,听说是镇上新兴了什么口脂,她也想用,就托我给她买。我哪里有时间,只得请清娘给她买了。”
王婆子斜了眼睛看她,那神情就是:你可别骗我,不然老娘跟你没完。
“我也不能把她叫来一点东西都不给她,就让她给我娘家捎了些豆干。”想把自己说得一点都不向着娘家王婆子可是不信的,但太贵重的一定不能承认。
“听说你娘家的侄女也在做女红?”她问这句话可是别有深意的,那陶娟娘可是说她做了一个月的女红才赚出了口脂钱。
“还不是跟大娘一样在家里帮忙做事再绣绣花什么的,都是她自己存的钱,我大嫂也不舍得动她的钱。”
王婆子也没问出什么来,只是起身,“那她可是够能干的。我家大娘就挺能干的,哪想你娘家里也有一个,平日里可得让她多来串串门子。”
“行!”陶氏脸上还带着笑模样。
王婆子看三儿子在一旁一直低着头也没接过话,这让王婆子很满意,他没替陶氏说情也没替陶氏辩解。
等她要走了刘义才站起来说要送她,她哪里舍得儿子不吃饭就摆手示意刘义不要送她。
可是刘义还是把她送到院门口看她走远了才回来。任谁看了都会感动这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陶氏跟在刘义后面也没有立即回去,王婆子回头看了心里就好受多了。
等她走得再也看不到背影了刘义夫妻二人才回到自家的饭桌上。
“你对娘可真孝顺!”陶氏取笑自家郎君一下。
“你可要学会了,以后不管要说什么话都要等她走远了再同别人说。”
啊?
你不是想要送你娘才站在大门口的?
刘义太知道她想说什么了。
“有一次二哥护了二嫂,他们回屋门没关好就说话,好像是二哥劝二嫂不要跟娘顶嘴,爱听就听不爱听不理就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