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色的回忆
那老头一听就主动要求给他们当向导,但可以把薪资给这个小女孩。
“好啊!”刘清清只是可怜这小孩,但不想白给她钱,不能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但也要资助她。
这老丈还是一个腿脚不好的,他拄着一根拐领着沈五娘一下子就拉慢了刘清清的进度。
因为今天才到她只想在附近转转就让沈五娘他们先去吃饭,又给了沈五娘一百个钱,约好了明天这里再见。
那老丈见刘清清果然是一个好人就不再要求跟着刘清清她们,只说明天她可以带着沈五娘走。
刘清清只是笑笑,此时人不如刍狗,她又不是个变态哪里会害一个小女孩,但这孩子能得到一个老头的庇护也算是遇上了好人了。
向秋时在一旁看着热闹也不帮忙,岭南道这里的话有些拗口不好听说,刘清清跟这小女孩说话的功夫已经闹了好几个笑话了。
因为向秋时笑得实在太开心了,刘清清气不过让他晚饭请吃了一顿鲜活的海鲜。
正文 第371章 拣着了
371、拣着了
小冰河期去一个温暖潮湿的地方是什么感受?
那就是太爽了!
不由得想起前世那些接近热带的度假圣地,这里要是建一个度假村该多赚钱啊。
大夏跟她记忆里的天朝不同,这里有运河,那些世家大族的娘子们若是想出来玩也不是不可以的。
晚饭吃的鱼在上桌前还是活的,好在岭南人没有做成那种鱼头还喘气的鱼脍。鱼是清蒸的,有淡淡的酱香味,这是前世的农家菜啊。
只可惜他们吃饭的酒楼已是这里最大的酒楼了,还是一座三层的建筑。吃完饭出来,再一回头看这座酒楼,刘清清心里觉得十分对不起这里的老板,她把这里当成“农家”了。
向秋时却是耿直地说出了心中所想,“食材倒是好的,只有这手艺实在是差了太多。”还别有深意地看了刘清清一眼。
哈,在河边货栈吃的多了自然是看不上别家的饭菜,就说这摆盘全大夏就没有一个地方能跟她的后厨比的。
可是河边货栈这里吃不到这么鲜的鱼啊,虽说可以有冰鲜的的海鲜运到桃镇来,但总归不是活的鱼,口感上差了太多。
那沈五娘第二天如约前来,后面跟着前一天的老头。
刘清清问他们吃过饭没有,两个人都没有接话。刘清清就按他们没吃饭来算,请他们每人吃了一碗馄饨。
沈五娘看着一大碗的馄饨吞口水,一直不下口,刘清清猜她可能是想着家里的亲人。
“你若不吃就没有力气带我逛这里,怕是明天我就得请别人来给我带路,你这生意就完了。”刘清清喜欢她一心掂记家人的心思,但舍本逐末这种事她却是不愿意看的。
有些人穷并不是他不肯干或是傻,而是他想事情的方式拘限了他的的进步。
沈五娘一听人家要不请她了就抓了勺子大口地吃起饭来,刘清清要她慢些吃,她的事不急。
那老丈慢悠悠地吃完了自己碗里的馄饨谢过刘清清就出去晒太阳了,很是悠闲。
刘清清此次来是要找南珠的,所以她就跟沈五娘说让她带自己找珍珠。
结果人家听了就傻掉了,“珠子是衙门要收的,咱们不能买。”沈五娘的小脸都白了。
“不是都收走吧。肯定有不好的是不是?”刘清清很有耐心地跟问沈五娘。
这小娘子想了想就点头道:“有很多并不好,官差们是不要的,咱们可以去看看。”
她带着刘清清慢慢地往城外走,难道城里没有采珠人,刘清清凭着直觉想信她。
走了很久,让没怎么走过远路的刘清清累得歇了三起,再加上这里的太阳开始毒辣起来,她只得让沈五娘找了一家茶寮坐下来歇着。
沈五娘小小的身子坐在她对面,也不敢坐实显得很是辛苦。
刘清清笑她:“你好好坐。一会儿再走起来会更辛苦。”沈五娘也是晓得她对她好,就乖乖坐好。
不一会儿进来七八个大汉,他们一坐下就有茶寮的主人来给他们上了粗茶跟点心。
与其说那是点心,不如说是粗粮的馍馍,让刘清清看了就嗓子疼,这种东西怎么下咽。
而沈五娘见他们桌上的点心跟刘清清自己带来的差了那么多不由得抓了两块自己桌上的点心塞到嘴里。
那一桌人坐好了就聊了起来,“这一次出去只不过是帮官差捞出了他们要的份子,咱们可没给家里赚出一口饭来。”
“那又如何?跟着鲨虎去当海贼?”一个大胡子粗声粗气地说。
刘清清很想告诉他:大哥,你不用跳出去抢人家的钱就会把人家给吓死了,你可以靠“颜值”吃饭!
这几个七嘴八舌地说话,大多是抱怨,但也有对这几天海上天气的推断。
刘清清注意到其中有一个脸上有疤的汉子一直没有吱声。
沈五娘也注意到了那汉子,小声对刘清清说:“他们怕是采珠的。”
刘清清听了半天也明白这些人可能就是采珠人,但她可不敢上前乱说话。
来
分卷阅读369
之前向秋时有事要去城里不能与她同行就一再嘱咐她不要惹事,岭南民风彪悍,男子都会些功夫。偏何先生也带着刘小虎去访友了,现在只剩她一人跟着一个小女孩在附近转转。
以前世的眼光来看不应该有什么事,哪里的民风彪悍也彪悍不过天朝的大东北啊。
那一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各自离开了。
沈五娘问刘清清能不能再走,她们就冲着前面的一个小村子走去。
进了村,七拐八拐才找到一间破旧的小房子,连个院子都没有,只用篱笆围了一个圈,怕是大一点的土狗都能跑进来。
沈五娘上前敲了敲门就有一个老婆子出来开门,一头白发用一张素帕子包着,衣服很破但很干净,只是再看她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她也说不好。
“郎君,这是沈婆婆,她原来是跟我一个村的。”
听这姓就应该跟沈五娘有些关系,把她带到这里做什么。再一看,才发现这老太太竟是一个眼盲的。
“郎君进屋坐吧。”沈五娘很热情地让她进屋,一想来也来了,不管如何先进去再说。
进去一看,虽不能说是家徒四壁也差不多了,除了烂床板跟一张破桌子也不剩什么东西。
那老婆子好像挺相信沈五娘,请刘清清进屋后就关好了屋门,自床下摸出一个小盒子,一看也是那种破得不能再破的东西。
她摸索着打开,递给刘清清,她低头一看里面竟是十几颗又大又圆的珍珠。
刘清清也不太惊讶,今天沈五娘带她出来就是要找好珍珠的,一下子得到这么多只能算是有些小意外。
问价,老婆子不说话,只听沈五娘说:“姑婆家里的小哥哥要成人了,没有钱娶娘子,这房子跟院子也太破了,哪里会有人愿意来,想着换一个好一点的房子。”
这要求也太…低了吧!就这样?!
刘清清看着沈五娘,结果把人家给看怕了,“若是要价高了,郎君可以还价。”
“不高!不高!我买了。”然后她发现身上根本没带那么多钱出来。
此时的岭南还不兴使用银子。
正文 第372章 波折
372、波折
刘清清带着这一破盒子大珍珠回到住的地方时都还没回到状态。
这老太太跟小小的沈五娘都相信她,不用压金就把这一盒子珍珠先交给她了。
被人家过分信任的感觉其实也不好,觉得压力好大。
她没让沈五娘走,“你家里谁在照顾你娘?”
“阿耶去做工了,晚上会回来,白天的时候是妹妹跟娘在一起。”
好吧,你们家真是太惨了,让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来照看一个大人也是没谁了。
“你留在这里看着这些珍珠,我要跟朋友商量些事。”她说完就出去了。
把沈五娘跟珍珠还有一盘子点心留在自己的屋里刘清清就去的向秋时了。
她完全可以打发掉沈五娘再去找向秋时商量,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还是把沈五娘留在这里心里更踏实些。
向秋时回来的比刘清清晚些,见她这样着急地来找自己怕是遇上了什么事情,他先问了,“出了什么事情?看你这样着急。”
“你来我屋里一趟。”此时不是回避男女忌讳的时候。
向秋时也没想到她这是他们相识以来第一次请他到她的屋里去商量事情,以往在河边货栈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个小二跟着他们。
进了刘清清的屋里才发现还有一个小女孩在,“她是?”
“儿是沈家五娘。”沈五娘乖乖站了起来给向秋时行了一个礼,虽是做得怪模怪样却也是一个知礼的。
刘清清也不做那些客套的,直接把那盒子拿给向秋时看,“你看这是什么?”
细看这盒子里的珠子个大、圆润虽有光华在却是有些年头的珠子了。
“怕是有些年头了,而且保存的并不得当。”向秋时也不问刘清清跟沈五娘的意见直接拿起一颗细看。
沈五娘也不辩解,只顺着他的话说:“我姑婆保想换座新的房子,别的并不多要。”
一座新房子?那得看盖在哪里了。
向秋时顿时放下手中的珍珠坐好,问沈五娘:“你姑婆想在哪里盖她的新房子?”
听说沈家姑婆还想住在原来的小村里,只是想起一座新房子向秋时悄悄向刘清清点了一下头,这个买卖赚大发了。
但刘清清可不放心,虽说这珍珠有些年头,保存的并不得当但也不是凡品,若是今年才被捞出来怕是他们都得被官差抓去问话。
让沈五娘留下珍珠回家,又给了她一百个钱的工钱,还送了她一个店里的食盒,里面装了些饭菜,她赚回去的钱怕是得给她娘买药并不能填进肚里变成吃喝。
小小的沈五娘站在刘清清住的客店门口问她明日几时再来。
“你明天早些来吧。我把给你姑婆建房的钱送去,还得你来带路。”略一想,明天还可以去看看沈家姑婆那里还有没有珍珠,不如这样好的也行。
沈五娘当然是肯的,重重地点了点头就家去了。
向秋时也好奇这么大的珍珠是哪里来的,说明日无事正好跟好跟她一同前往。
第二天那老头并没有跟沈五娘一同来,刘清清还好奇的问了问,“那个老丈怎地没来?”
“他昨天问我为何回来的这样晚,我说我带着郎君去寻找珍珠了,他便不再问了。”
向秋时从刘清清处得知那小渔村离城里有些远便雇了马车载着他们一同去寻沈姑婆。
到了沈姑婆家正瞧见她跟一个年轻的小子在院子里劈材,岭南这里天气湿润多雨,刚想开口说话的功夫已有大雨瓢泼而下。
众人只得进屋躲雨,哪想这小屋也是漏雨的,外面大下,里面小下。
刚才在外面劈材的小子正是沈姑婆的儿子,翁大郎。这小子一看便是一个内向的,给刘清清他们倒了水后便不再吱声,一个人闷闷地坐在角落里。
看着眼前的破碗,再看看已经眼盲的沈姑婆,刘清清有些不忍心,但她必须得把心里的话问出来,不然可能会招来横祸。
“昨天那珠子我找人看过了,”停下来见沈姑婆脸上表
分卷阅读370
情淡然并无波动,“确实是好珠子,比一座新房子的价值要高。可也不是一般人能留在手里的,我是怕…”
沈姑婆冷笑一声,“小郎君心里担忧什么老太婆全都知道。这些珠子并不是本地所产,想必小郎君已经让人细看过了。”
说实话她还真没找个专家看看这些珠子产自哪里。
“老婆子家中并不是珠民,所以也不是贱籍出身。这些珠子是家里先人出海所得,但我阿耶殒命于海上却也因这些珠子。”
有故事,但跟她没关系,既然官府都不会管的事那就买下吧。马车上装了钱,给沈姑婆搬进屋里,一直装雕塑的翁大郎终于动了起来。
刘清清貌似不经意的一问:“不知你们村里有没有会采珠的人,我想出海去看看。”
听了她的问话翁大郎却回身去看站在屋门口的沈姑婆,只听她说:“老婆子可以帮你去问问,怕是村里没有人会去。”
向秋时早已看出这翁大郎怕是会采珠,但一见他回头去看他娘怕是这事不好办,刘清清亦然。
这里的海域已被皇上派来的亲差看管起来,渔民们是可以打渔的,但却不可以采珠。
刘清清想着自家的船大抗风浪,本就是海船可以出海一试。向秋时也是一个胆大的二人不由得想到了一处。
刘清清手里的大宝石切割加工好后均经过胡商销往了国外,她可不准备树大招风死在大夏的强权下。但小小的碎石可以用来镶嵌首饰卖在大夏各处首饰铺子里。
最想做的还是珍珠的生意,因为大夏也是产珍珠的。
刘清清给翁大郎的钱足可以起两座大院子,哪想也给翁大郎惹了麻烦。
岭南多雨,沈姑婆怕是不会在此时准备盖房,所以钱只能放在自家屋里。
有人报案说村里老财主的家中遭了盗贼被盗财宝无数,结果却从沈姑婆家里搜出这许多钱来。
刘清清得知此事已是沈姑婆家里的翁大郎被抓三日后了,还是沈五娘跑上门来求救她才知道这件事。
“怎么能这样冤枉人?凭什么他说自家丢了东西就是大郎偷的?”
猜你喜欢